登陆注册
49437700000003

第3章 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3)

从道理上讲,既然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那么,农民就应该有权直接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进入市场,但现在实际上却并不能(即使在遇到农用地要变为其他用地时,现在的实际做法也是先由国家征用,变为国有,然后再进入市场。国家征用农民的土地,没有价格,只有补贴,补贴微乎其微,因此可以说有“剥夺”的意味);同样地,由于宅基地不归农民所有,因此,农民虽然名义上是房屋的主人,但却办不成产权证,于是也就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当然也不能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也就是说,农民对于名义上拥有所有权的房屋、土地的自由处置权并没有得到承认,因而也就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由的市场主体。这不能不影响到“农民工”在市场中的地位,造成其在市场中的弱势。显然,在此造成“农民工”不能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由的市场主体的,是国家在农村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并不是一回事,也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也即,仅仅改变“农民工”的户籍身份除了可能使他失去对土地的名义上的“所有权”之外,并不能改变他与土地、房产的关系,也就不能完全改变他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第三,从另一方面说,将户口问题叙述为“农民工”问题的本质,进而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实际上还潜藏着这样一种认识,即把现有城市居民的公民权(或曰“市民权”,即citizenship,包含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及与此相联系的权利和义务)理解为是“标准”的公民权(或“市民权”),从而一方面把“农民工”获得“公民权”(“市民权”)的过程描述成是“农民工”向城市居民单向靠近的过程(这在“市民化”一词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城市居民的“公民权”(“市民权”)本身所经历的变化,至少是转移了人们对这种变化的关注。

确实,马歇尔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公民权发展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公民权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从civil right到political right再到social right的稳步发展的进程,而公民权的外延则被叙述成一系列原先被排斥的群体稳步地进入公民身份或者说特定的共同体的进程。但是,这种将现代公民权的发展变迁描绘成稳步拓展的标准化模式的叙述,正是马歇尔为不少人所诟病的地方。事实上,正如激进民主理论家尚塔尔·墨菲所指出的那样:“某些现存的权利正是以排斥或依附其他一些范畴的权利而被建构起来的。如果想要确认一些新的权利,那些身份首先必须被加以解构。”据此,我们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推论:由于既有公民权的内涵与价值(即与公民身份相联系的权利以及公民身份所具有的社会区隔意义)本身依赖于那些被排斥在公民身份之外的群体的存在,因此,要想将公民权的外延拓展覆盖到那些原先被排斥的群体,就必须、也必然要或多或少改变现有公民权的内涵和价值。

除此之外,社会变化所导致的公民(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必然会对公民权利(citizenship rights)的含义产生深刻的影响。就此而言,则我国现有城市居民的公民权(“市民权”)既不是什么“标准”的公民权(“市民权”),“农民工”争取、获得“公民权”(“市民权”)的过程也绝不会是“农民工”向城市居民单向靠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方共同变化的过程。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分析,而从现实经验上看,只要我们在研究农民工时不把目光仅仅固定在农民工身上,而稍稍转移到城市居民那里,就会看到,随着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带来的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城市居民之公民权(“市民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曾经拥有的一项项特权已逐次消失或弱化:国家(政府)已不再负责城市居民的工作安排,城市居民曾经旱涝保收的各种福利和保障也逐步缩减或日益市场化,甚至连政治代表权(人民代表占人口的比例)也逐步和农民靠近,尽管还没有完全一致。总之,在今天,拥有城市户口已不再意味着曾经意味的一切。既然城市户口本身的意义,也即户籍制度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即使纯粹从经验上看,户籍制度与“农民工”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应该重新认识,至少,那种将户籍制度的改革看作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认为只要改变户籍身份,结束了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就能获得某种标准(基准)的公民权或公民待遇的看法,是值得质疑的,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标准的公民权,当然,更不存在与户籍身份有着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的标准公民权或公民待遇。

1.3作为承认的公民权与“农民工”

对我国户籍制度和公民权的上述重新思考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公民权,也需要重新理解“农民工”这个群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认识“农民工”争取、获得公民权的行动。

通常认为,所谓公民权(身份),就是指社会成员在特定政治共同体(城市、民族国家等)中的成员资格,与这种成员资格相联系,个体被赋予一系列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的语境中,这些权利常常被等同于、至少是首先被理解为马歇尔所说的“社会权利”,并进而简化为一些具体的待遇——而这些权利(和义务)就被看作是公民权的表征,一个拥有这些权利(和相应义务)的人,就是这个特定共同体的“全权成员”。但是,由于如上所述,事实上并不存在标准的、稳定的公民权利(citizenship rights),公民权利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势下不时扩张或收缩的,因而,也就很难根据这些权利的拥有来确定地说什么叫做拥有完整的公民权。于是,在新近的许多研究中,特别是社会学的公民权研究中,人们不再热心于探讨与公民身份相应的“应然”权利体系,而是直接着眼于公民身份作为特定共同体的“成员资格”所包含的包容、归属之意蕴,而从争取(或予以)“承认”的角度来理解公民权的实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承认”的反面,将公民权的实质理解为“排斥”。总之,新近的许多研究认为,公民权的实质所体现的是相对于特定共同体的承认与排斥的关系。这样,关于公民权的研究就与“承认的政治”(politic sofrecognition)联系起来,进而与“争取承认的斗争”这一被法国着名黑格尔研究者柯耶夫称为现代性基本动力的主题挂起钩来。

当然,把公民权的实质理解为承认与排斥的关系,并不意味着研究者不再关注权利,而只意味着,研究者不再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关注讨论所谓基本的法定权利,不再将这些法定权利看作某种一劳永逸地获得的“公民权”的表征,而是将这些权利的争取与赋予、获得与丧失、扩张与收缩看作是不断变化着的承认与排斥关系的表征。也就是说,将公民权的实质理解为承认与排斥的关系,就是将“公民权……理解为一种社会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和社会群体介入了提出权利要求、扩展权利或丧失权利的现实进程”。关于这个动态的进程,有三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第一,除非柯耶夫所说的那种“普世无差异的国家”真的到来了,这个进程一时还看不到终点,因而它不可能是一种“全或无”式的跨越,这是因为,在一个差异纷呈的世界中,与争取承认的力量相伴随,排斥的力量始终存在。

第二,尽管就公民身份是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资格而言,这种承认和排斥的关系通常要由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城市等)通过法律来确认,但是,它们本身反映的是(处于支配地位、受到肯定的)特定群体和(被否定、受排斥的)特定群体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言,这个进程乃是一个不断重构、改写这种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过程,而政治共同体的确认,只是群体之间斗争、妥协、互动、调适而导致关系改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第三,这个进程不是一个抽象笼统的过程,而是在各种具体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生活场域中,在存在于这些场域的、不断变化着的承认力量和排斥力量(也即特定群体与特定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而各种具体的公民权利(citizenship rights)之伸缩增减的变化,包括市民权利(civil right)或市场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环境权利、乃至性权利等等,作为表征公民权之变迁的各种具体维度,所体现的也就是这些具体场域中的承认排斥关系,是存在于这些场域的承认力量和排斥力量相互作用的具体结果。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场域中的承认力量和排斥力量并不是重叠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场域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倾向于作为一种施加排斥的力量而存在的群体,其成员在另一个场域中未必还都处于相同的地位;反过来,在这个场域中处于受压抑的地位因而倾向于表现为一种争取承认的力量的群体,其成员在另一个场域中也未必还都表现为同样的力量——而这也正是作为各种具体场域中的承认排斥关系之表征的各项具体权利不可相互化约的原因。

现在我们要问,上述关于公民权的这种重新理解,对于我们认识、思考“农民工”这个群体及其获取公民权的行动意味着什么?

首先,既然公民权的实质是承认和排斥的关系,“农民工”获取公民权的问题也就是一项努力应对、克服各种排斥力量而争取承认的事业和进程,由此,“农民工”本身首先应该放入各种具体的排斥(力量)和承认(力量)的关系中来审视考察。而一旦我们将“农民工”放进各种具体的排斥(力量)和承认(力量)的关系中来加以审视考察,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不能被当作一种本质性的存在,而只是其成员在一种特定的承认与排斥关系下建立起来的暂时的、可变的联系。

原因就在于,如上所述,争取承认的过程不是一个抽象笼统的过程,而是在各种具体场域中,在存在于这些场域的、不断变化着的承认力量和排斥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而不同场域中的承认力量和排斥力量并不是重叠的。在一个场域中,一些人在与这个场域相应的维度下处于受压抑、受排斥的地位(或处于支配的、受到承认的地位),于是就形成一种相对于这个场域的暂时的联系或者说“群体”,表现为一种争取承认的力量(或施加排斥的力量),但是,当转换到另一种场域(如从经济转到政治,从政治转到文化,从文化转到阶级,从阶级转到民族,从民族转到性别,等等)时,在原先的场域中处于受压抑、受排斥的地位(或处于支配的、受到承认的地位)的人们在新的场域未必依然都处于相同的地位,于是,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就发生改变,相应地,原先的这种力量或“群体”也就要发生重组。也就是说,“群体”的成员并没有先验的“共同本质”,也没有固有的“必然联系”。

正如墨菲所说的:“没有任何一种主体地位与其他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是确定无疑的,进而人们也就不可能彻底永恒地获得任何一种社会身份。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获得如‘劳动阶级’、‘男性’、‘妇女’、‘黑人’或其他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概念来指称群体性主体。然而,一旦拒斥了共同本质的存在,他们的性质也就只能根据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类似’来进行推论了,而且他们的统一性也必须被看成是身份局部固定化的结果。”“农民工”这个概念也正应在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是其成员的某种先验“共同本质”或固有“必然联系”的表达。它所表达的,无非只是其成员在(由户籍身份来标识的)一种特定的承认与排斥关系下(或场域中)的一种暂时的联系,这种联系只有当这些成员争取那些与城市户籍紧密相连的权利时——而前面已经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权利已变得越来越少,以至于对许多城市下层居民来说,实际上已被抽空了——才在“家族类似”的意义上成立。

只有在这样一种关系或语境中,作为“身份局部固定化”的结果,“农民工”才可以在“家族类似”的意义上被看作一个共同受排斥的“群体”,并可能进而表现为一种争取承认的力量。一旦我们从户籍身份关系转到其他的关系,如雇佣关系、完全市场主体和不完全市场主体的关系、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关系、纳税人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乃至性别关系、民族关系等等,那么,排斥与承认的关系也就会发生改变,相应地,所谓“农民工”这个只在特定语境、特定的承认排斥关系下才可被视为一个“群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包括与其他“农民工”和所有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也就要发生重构、重组。

同类推荐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祸水英雌
  • 废材妖娆:逆天五小姐

    废材妖娆:逆天五小姐

    她前世杀人放火,偷窃炸房什么都干,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她想做的,没有她做不了的。一朝穿越,她成了她。“废物,白痴?呵呵,这些词可从不属于我。曾经欺负过我的人,你们洗干净脖子等我宰吧!神兽,我有,虽然有点傲娇,臭屁,但总归是个神兽。职业,不好意思,我兼职所有职业!有本事你来欺负我呀”他,冷艳邪魅,至尊强者,却独为她绽放萌萌笑颜。且看他们如何携手并肩共打天下(本文一对一,女强男更强,有萌宠,有美男。)
  • 关于我在异界总是想着回去

    关于我在异界总是想着回去

    那个注定不平静的夜晚,她葬身在刀下。一个契机,她重新获得肉体,来到了传说中的异世界。铭刻在她的腰上的印记决定了她的命运。于是她决定了,不管使用怎样的手段,都一定要回到属于她的世界——即使站在人类的对立面。
  • 重生的夫君不想和离

    重生的夫君不想和离

    乔慕香想不通自己为什么穿越到一个新婚夜被夫君羞辱想要自杀身亡的贵女身上;顾墨卿想不通自己龙椅还没坐热怎么就死了,还变成了异时空同名同姓的一王爷?重生的宣王爷知道自己做错了许多事,这辈子打算弥补,对她好对她好拼命对她好!宣王妃的想法却不一样。上辈子他们就是被错误的婚姻捆绑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的过了一生。既然已经提前知道了事情的结局,直接选择另外一条路走下去不就行了?新上任的宣王妃把和离当成了她目前人生的第一要事;可是,她跑,他追,为什么这辈子的夫君变成了死缠烂打且对她专心不二的模样?
  • 邪主在上

    邪主在上

    前世莫归一被奸人背叛,灭了全族,惨死在大火中。今世重生,且看她如何重新踏上那万人之巅。左手神器,右手神兽,顶级丹药随手拈来。怪物?谢谢我很喜欢这个称呼;白痴?一脑子神奇想法玩到你吐;废材?不好意思我是魔武灵三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劫临天地

    劫临天地

    本书讲述了一个乡村普通少年一步一步成就强者之路的经历,为能修炼喊出“命奈我何”的悲壮豪言,为保护亲人努力拼搏的浓浓亲情,为抗天地大劫守护家园的无畏情怀,为爱人刀山火海的生死绝恋,一切因果,一切羁绊,铸就了君临天下的王者,也铸就了杀人如麻的白衣修罗,王者的成长一切尽在劫临天地
  • 异次元大玩家

    异次元大玩家

    旁白一:“神仙是什么?”旁白二:“神仙老厉害了,俯瞰众生,威能莫测!”楚歌:“不好意思,我不是修仙的。但我专打神仙,见一个打一个那种。”“.......”旁白三:“天意不可违,你居然敢对天,对神仙不敬?”楚歌:“我打的就是神仙!”旁白四:“就你也能打神仙?”楚歌:“区区神仙而已,天帝老儿我也虐他没商量!”“.......”PS:书名本身就是坑,二十万字左右会填。两年玄幻作者龄,可惜河蟹了。第一次写二次元,或许会有许多玄幻元素,谅解。
  • 后宫.林妃传

    后宫.林妃传

    她被寄养在姑丈家,奈何在与表兄游玩时遇见了不该遇见之人,从此她的人生彻底改变。在深宫之中,嫉恨,死亡,争斗,一步步将她逼至绝路,也促成她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