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70

第70章 价值论美学与乡土生活价值的重估(5)

作家与家乡风俗文化的最深厚联系,激发作家描绘出生动而又典型的形象,表现出悲怆而又雄壮的生命旋律。家乡的一切,早已以断片的形式,储存在作家的记忆深处。这生动的审美图像,呼之即出。周大新说:“我的家乡,是盛产故事的地方。”作家的乡土意识,正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复活的;人与事,风流与浪漫,生命的压抑和反抗,都以活生生的民间口头故事传颂着。生与死的信息,在乡村、在小巷里总是风一般地传播着,作家对家乡的表现,离不开家乡的故事。蒲松龄正是以最好的方式(在茶馆里)搜集到了这些奇异故事;民间故事圣手,大都是不会书写的作家,他们用自己的“口”写作。作家之成长,反观其文化经历,总少不了那些民间故事大王和智慧大师的指点,他们以这种方式深入了生活。原初的故事,总是那么朴质、惊险、动人心魄,神仙怪道与武功绝技,神乎其神地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谁的家乡不盛产故事。汪曾祺的《受戒》,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不正是这种文化与作家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

作家之成为作家,就是因为他比一般人更钟情于这些故事,更注意体验这种乡土风俗,更愿意反省这种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他们是通过乡土风俗去探讨人的生命价值。以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形象,或悲悲戚戚,或欢欢乐乐,以特殊的语言天赋,传达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文化的理想。断片的材料与故事,筑起了作家与家乡的精神联系,由此,成为作家割不断的记忆和创作的源泉。贾平凹的商州、李杭育的葛川江、郑万隆的边疆风情、扎西达娃的西藏、残雪的黄泥街,都是作家对家乡的精神记忆。作家力图把握生活的命运,遥远的东西回味起来也就愈有深意。这其中带着悲怆,也带着狂喜,带着迷惘;带着焦虑,带着安宁,带着质朴淳厚,也带着陌生和恐怖。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只要有真正的家乡,就会有真正的风俗文学创作,而且,是乡土文学创作不绝的源泉。在现代文学史上,蹇先艾、叶紫、沈从文、萧红,都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乡土、乡情、乡音,以恋乡的生命意识连接起来,其中,充满爱与恨、喜与怒;他们一方面憎恶家乡人的麻木,一方面又热爱家乡人的淳朴,生命本有的价值信念,在形象的自由描述中得到充分表达。

我之所以用“风俗文学”取代“乡土文学”,是因为对乡镇和都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描绘,也应该是“乡土”。为了把这两种乡土文学统一起来,我选择了“风俗文学”概念:范小青的《裤裆巷风流记》,便是对小城风土的描绘;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美食家》,也是乡土文化的再现。这种乡土的本质,皆源于文化风俗。正因为如此,黄永玉把沈从文为湘西唱的歌称之为“蜜泪”,是极形象生动的。沈从文对家乡的山水,总是流连忘返,他身处异乡,却热烈地怀念家乡,在心灵想象中,将自己的家乡装饰得很美。

当代文学重新焕发的这种对乡土风俗的记忆,正是艺术家生活体验的必然归宿,“我只能写我熟悉的东西”,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产生了无数独创性作家。“家乡”,正好是他们长期的文化情感积淀,他们并无意追求陌生化,而自然地体现了陌生化,当然,也体现了熟稔感。这正是家乡与异乡之别,因为熟稔,它拥有了知音,因为陌生,它又显示出神奇。异乡展示的是另一观念,它意味着独特风俗价值观与生命存在价值取向,理解异乡生命存在价值方式,成了许多艺术家探索的中心主题。作家的角色是外乡人,知青作家大都如此,外乡人进入了异乡,就必须接纳并熟悉异乡的语言文化风俗。外乡人又不可避免地带着对比心理,作家会感到这与我的家乡不一样:“这里真有意思!这里的人,怪有意思的!”“这里的人,比我的家乡豪强,哎,也比我的家乡人软弱;这里的人,比我的家乡人好,哎,又比我的家乡人陌生!”外乡人通常注意到的是新奇与怪异,大多数本乡人对外乡人又充满情谊。他们喜欢客人,当然不是强盗和恶棍,尤其是本乡的姑娘们,对异乡人的感情更加浪漫,于是,复杂而又神奇的画面出现了。

《酒觞》,正是如此,一位画家睡过了山乡许多年轻妇人,而唯独对痴情于他的姑娘保持纯洁的友情。这里,就诞生了乡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表达了建立在爱情意义上的生命理想。异乡人了解异乡,必须生活下来,要以本乡人的身份去生活,尽管在本乡人那里,作家永远是异乡人,因为文化和时间的双重烙印,使异乡人独具特别的文化气质。从文学史寻根来看,王蒙虽与巴彦岱人亲密无间,但是,这并未改变他外乡人的特征,伊犁是他的第二故乡。知识青年充当了特殊的家乡人,他们以外乡人的生活方式,与本乡人生活在一起,本乡人也并不因为知识青年不遵守自己的风俗而愤怒,而是表示宽容和理解。异乡人在生活对比中,对本乡人充满羡慕和同情又是必然的。他们这些异乡人,怪模怪样地学着“原乡人”的方言,常博得会心的微笑。异乡人为“原乡人”带去了新的故事和文化,“原乡人”给异乡人创造了生活的真实故事,这不能不让你有所思有所感。由于“异乡人”的迁移,失落了固有的地域文化,必然感到愤怒和失落,难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去叙述在异乡的生活,强化那种痛苦。贾平凹深不以为然,他以为,这是精神隔阂,缺乏对农民的真正理解和同情。张承志对知青生活的态度,相当独特,他怀着赤诚到了草原,感到了草原人民的伟大。他自称“人民之子”,感激草原人民养育了他,并在那里接受草原母亲和哥哥。他是异乡人,以“原乡人”自居,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中,文化风俗韵律就少了一些隔膜,能够加深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深厚的认识。阿城的小说,是异乡人的眼光,许多作家,与异乡文化格格不入。知识青年返回都市上大学时,已装满了异乡的风土民情,他们背回了一大篓传奇故事,或者背回了异乡的风俗画和故事箧。生活造就了这么多特殊故事,本乡人和异乡人最终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和意念,展开他们的故事,用审美的语言,去描绘那荒山乐土。他们更深入地欣赏起自己的家乡文化,以鲜活的韵律奏出和音,这种风俗差异,造就了文学的独特,这一切,又植根于作家对家乡和异乡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又源于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

家乡与异乡的经验复活了,那遥远的时空图景,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有声有色的景,有滋有味的人,嬉笑怒骂,哭叫与唱歌,组成了迷人的生活旋律,或苦涩,或田园情调,这就是生活的自由价值呈现。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生活的价值,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生活,乡土小说的复兴和繁荣,其实,寄托了作家对家乡和异乡的感情。作家只有熟悉这片土地、这个故园,只有理解这群人,熟悉他们的生活,才会具有深入的价值体验意识与自由的生命情调。有了这种丰富的生活积淀,你就寻找到了真正的艺术形式,寻找到了真正的形式,你才能建构起原初的生活世界和独立的文学世界。

6.2.2文化习俗下的苦难生活画卷与文明的重负

凭着这种在家乡和异乡获得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作家便自由地展开了文学的想象,建构源于生活与想象的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作家审美反映和表现的结果,所以,文学总是以新的名字新的场景,表现和虚构那些熟悉的地方,用那些艺术世界的人物,替换熟悉的生活原型。一切皆通过艺术传达,进行了艺术想象和典型化处理;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了,艺术世界又强化了生活世界的真实。生活世界里人们无心反省的悲剧意识和喜剧意识以及生活的悲喜剧,被扩印放大了。正是通过这种悲剧故事和喜剧故事,我们学会了重新理解生活,学会正确评价生命存在的自由价值与信念。似乎悲剧比喜剧更多,作家对悲剧和喜剧的虚构,不是自然的展示,而是寄托着生命价值的象征性文化批判,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深度。我们不能一眼看穿这些风俗文学的深度文化背景,他们的深层文化意识,被一些浅层的文化风俗现象掩盖着,我们必须学会去发掘乡土生活的风俗价值与生命存在启示价值。

从生命存在价值的亲在性记忆上说,郑义的《老井》展示了陕北的文化风俗,带点神话色彩地写到陕北小村的老汉们打井的传奇故事,他们世世代代,皆为着这一“宏伟”目标奋斗。他们要生存,但没有人理会他们的生存,他们只能按照祖宗的传统观念组织家庭、生产劳动。“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靠自己”,山村老汉没有儿子,只好把孙旺泉招赘进门。沉重的家族观念和传宗接代意识,构成了这种奇特的风俗文化。黄土地上的人们仿佛没有生命的享受,只有生命的重轭,在特殊时代,更显得沉重突出。

只有背起节日的锣鼓,夹杂在欢庆的队伍中,才让人感受到一点生命的雄壮。作者所力图要表现的人伦和善良表现出来了,但是,作品所留给我们的深刻反思,绝不仅仅如此。这种风俗画面,是否应该成为黄土地上的最佳生存方式?回答,只能是否定的。悲喜剧比纯粹的悲剧,多了一些酸甜苦涩,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都这么苦难地生活。历史的时间似乎凝固住,生活好像一成不变的“死水微澜”。生活的悲剧性,教人们学会重新评价生活,创造生活。贾平凹与许多作家一样,试图表现新一代农民,从山沟到都市,又从都市回乡村的农民心态。山村的青年人到都市赚到了钱,学会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讲,仍是对古老文化的顺从。更深层的东西却没有变化,表面上的喜剧,其实,隐藏着更深的悲剧。“老井”简直是典型化的象征,浓缩了现实和历史的真实,为了反抗绝望的信念,维持专制社会的秩序,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老井》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让人们从苦涩的画面感受中咀嚼着苦涩的果实,这正是作者对家乡的苦涩理解和体验。何时是这种日子的尽头,乡亲们不知道,读者无论如何是应该知道的!“招女婿进门”,这种特殊风俗,决定了女婿的特殊家庭地位和社会关系,要作为“本乡人”自豪地站立起来,是何等的艰难。

这还不是问题的根本,重要的是,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何才能从压抑、苦闷和贫穷中获得解放?在历史记忆中,黄土地上人们无钱娶亲,只能以拉边套的共婚方式打发着畸形人生。例如,李宽定的《妇道人家》写的贵州山乡风俗,这是作者所熟悉的家乡热土。他所要正视的,是透过那不合理的婚姻风俗,洞察婚姻背后妇女的巨大痛苦。未成年的小男孩,要娶成熟了的青年女性,婚礼之夜,妻子只得侍候小丈夫睡眠和穿衣。虽然那个机灵的小丈夫,能通过顽皮给风俗画面增添一些喜剧色彩,但是,儿子的媳妇属于父亲,父亲的媳妇属于爷爷,这是怎样颠倒了的关系!留给妇女的,则是无尽的屈辱和痛苦。“哭坟”一节,让人惊心动魄,李宽定在表现这种风俗画面时,最后给了新媳妇一条出路。这种情况,只是特例,因为媳妇没有公爹,如果有公爹活着,这种婚姻关系又该如何办呢?乡下女人的自由,能向谁吁求?怎么才能获得呢?无疑,又把沉重的悲剧问题留给了我们。陆双环的《双镯》,展示的则是福建沿海山区的文化风俗,关注的也是妇女的命运问题,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家乡最沉重的回忆。陆双环多次谈到,自从上大学以后,闽南山区人民的沉重精神负担,始终压迫着他。

这里,女性所受限制更多,打扮必须罩头盖脸,结伴而行,根本没有与男人平等交往的机会。在深夜嫁到男方家,却对男人一无所知,或者知道男人的狡诈凶残和贪婪,只能以死相对抗。《寡妇村》里的三位姐妹,因为不能生育受到人们的嘲笑,走向大海自杀,这是精神的绝望。那对着山神祭祀的虔诚,那于山崖凸处相交的庄严,那八年不能正大光明走向夫家,那在大腿暗处所做的记号,记载了女性的沉重和屈辱。祖宗之命不可改,乡土之风不可移,断送了多少青春生命;女子在集市上爱上的男子,原来是她生活中的丈夫,她却在没有灯光的夜晚,以剪刀相威胁拒绝了他。因封闭,因战乱造成了沉重的压迫。男人被抓走了,村子成为寡妇村,即使男人没有被抓走。这种文化风俗,所造就的不正是无数活寡妇吗?这种令人揪心的思考,因为风俗文学的表现方式,显得深刻而又庄严。她们以奇特的方式生活着,如果在风俗规定的怀孕时间之前或者之后生育,都将因不堪羞辱而死去。她们只能孤苦地以娘家作为生活据点,却又并不被理解和关怀。这是悲剧与喜剧的转换,更是文明与愚昧的激烈冲突。多少女人走上绝望之路,于是,凄凉揪心的故事在孤坟之上盘旋。这就是文化,这就是风俗。作者与其说是对这些风俗进行解释,不如说是对这些风俗进行批判。这种落后的文化意识,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表现归表现,一切又取决于政治变革,否则,只能无动于衷。为了表现出风俗批判的意义,作家只好把时间提前,提前到“清朝”、“民国”,甚至更远。割不断的历史,剪不断的情结,放心不下的后果,就是这么奇妙地作用于我们的文学,妇女命运成为这种批判的中心主题。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够在跨越三千多年之后,依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继续焕发出奇异的光彩,使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精粹的众多专家、学者为之叹服。《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密切结合现代人的实际需要,根据笔者的理解,逐一分析和诠释了《易经》六十四卦中所蕴涵的人生智慧。理解《易经》,你将拥有如下高贵的品质:谦恭、热忱、宽恕、公正、稳健、坚定、进取、温雅、欢欣、真诚、深思、创造。
  • 观念(1)

    观念(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热门推荐
  • 装甲狂潮

    装甲狂潮

    星际战争爆发,地球人准备好了么!什么是时间?时间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对时间的感受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时间真的是不可逆的吗?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吗?空间是什么?引力?质量?反物质?暗能量,暗物质又是什么?负能量又是什么?黑洞?奇点?灵魂存在么?生命有轮回么?我们人类能够永生么==不再轮回!我们人类能够跳出轮回么==不在轮回!意识是什么?人类能制造出有意识的智能机器人么?‘它们’是否能被称为‘他们’?和人类平等。黑暗森林法则?人性本恶么?宇宙起源?平行宇宙?反宇宙?面对真理的浩瀚大海,我们仍茫然不知
  • 家政女王的厨事心经

    家政女王的厨事心经

    “抓住婆婆胃”并没有那么难。即使是“新新小厨娘”,也一样可以做出一桌让婆婆吃得意犹未尽的饭菜。让而我每次屡试不爽的制胜招数其实不过一招。
  • 南风不负你深情

    南风不负你深情

    人尽皆知陈沫汐喜欢顾一辰。随着时间的推移,顾一辰已经习惯陈沫汐对他的好了,习惯回头就能看到陈沫汐了。而姜皓月的出现,却让他开始莫名心慌。直到陈沫汐哭着对他大喊“我再也不要喜欢你了”顾一辰,才意识到这个小跟屁虫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我习惯了你的存在,习惯了你对我的好。但如果有一天你不在我身边了,我想我会疯掉,我想我也会满世界的找你吧!我们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会相守,就像我们都不曾辜负对方的心意。在这场名叫爱情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误会,也许会争吵,也许会失望,但没关系我只要最后是你,那样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了一一陈沫汐,还好有你在一一顾一辰,因为你我成了更好的自己
  • 凤逆天下:王妃很倾城

    凤逆天下:王妃很倾城

    她名沐熙,21世纪华夏国第一杀手之王,却因渣男和闺蜜的背叛含冤而死,却穿越到风云大陆经脉混乱纨绔无能的废物少爷上,这一次她立誓,不会再被任何人背叛,卸下伪装,开挂崛起,随身空间,逆天装备,神兽?!!抱歉,姐不稀罕,上古圣兽都姐大哥,更有绝世驭灵术傍身,却不料某只绝美妖孽无节操缠上身:“爷能生包子........”她嫌弃推开“滚一边去我不喜欢男的”咦~正好我也是........“
  • 三世情缘:绝不放手

    三世情缘:绝不放手

    本是淘气,可爱,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的天宫仙子的她,身上背负着重大使命,穿越异世来寻找他。他,拥有绝世容颜,睿智绝顶,旷世奇才,并且对世人的冷血残暴,冷酷无情,却遇见她后……她穿越废材和亲公主身上,他帮她逃离皇宫。一路的修行,奇遇,生死,离别中成长。这就是她与他的三世情缘,绝不放手。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里不止有我

    这里不止有我

    这里有我,并且不止有我。如果说,有一天你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你会守护自己的家园吗?
  • 霸情邪少赖上刁蛮妻

    霸情邪少赖上刁蛮妻

    一不小心惹了他,从此便再也逃不出他的魔抓,怎么也逃不出去,他可真行,一天天折腾她都不怕累。她伤得偏题鳞伤,拼命逃脱,即使为他留下了心但身不由己。6年离别,6年想念,再一次见面,她带着一个跟他长得极为相似的儿子。儿子在采访节目说:我最大的理想是见到我爸爸,然后踩死他!一家三口见面,她笑得淡漠:先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6年致命思念,看着她陌生的笑容,他心如刀绞……
  • 总裁我退出

    总裁我退出

    结婚三年,她爱他,但他不爱她,无所谓咯我只要付出就好,可是你真的好狠,连一个笑都不愿给我既然如此我也不好意思在去讨好你了,南俊喆,我要离开了,你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