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34

第34章 康德美学与马克思美学的价值指向(7)

康德指出:“对于自然美具有一种直接的兴趣,时时是一个良善灵魂的标志,并且,即使这兴趣是习惯性的,它至少表示有利于道德情绪的心意情调。”康德通过对自然美的考察,看到自然对人的审美意义。这种审美意义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比德”。这是因为自然物寄托了主体的理想品格,从而成为具有“良善灵魂”的标志。康德从自然美中洞察的“良善灵魂”,正是山水比德的内涵,所以,康德认为,自然不但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存在方面总是使主体感到愉快。康德断言:人的心意思索自然美时,就不能不发现自己在这里同时对于自然是感到兴趣的。“谁对自然美直接感到兴趣,我们就有理由能够猜测他至少具有良善的道德禀赋。”这个自然,在它美丽产品里表示为艺术品,不单是由于偶然,而且好像是有意的,按照合规律的布置,并作为合目的性而无目的。这目的,我们在外界是永远碰不到的,我们自自然然地在我们自己内心里寻找,并且,是在那里激活我们进行反思,它好像是把大自然引向我们的语言,使大自然里好像含有一较高的意义。康德指出:“自然美关涉着道德的内容,是因为它根源于人们对自然的知性兴趣。”康德对自然美关涉道德内容的发现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康德思想的局限,它不可能看到自然美的根源。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美离不开人的劳动实践,正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在自然身上留下人的意志的痕迹,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美才向人生成。自然人化的过程,就是自然美生成的过程。无论是山水比德,还是发现自然具有“良善灵魂”,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自然的人化,由于人的社会实践。艺术美是如何关涉道德情感的呢?我们现在偏重于讨论想象力对道德情感的作用。康德认为艺术家的精神通过形象把它所想的和怎样想的给予了表达,而使自己来说话和表情。对无生命的事物按照它们的形式赋予一个精神,而这精神又从它们诉说出来,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中,寄托着道德情感。

通过具体的艺术考察,康德看到了艺术美中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

一方面,在一切艺术里,本质的东西是通过形式显示的。这形式,对于观看和评判是合目的的,“在这场合,快乐同时是修养并调整着精神达到理念”。如果艺术不是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着道德的诸观念,那么艺术只能算是消遣而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指出:在一切艺术里,诗占有最高的等级。因为诗是最典型的想象性艺术,而且对道德内容的传达最有力。

诗扩张人的心情,造型艺术与诗一样也是通过感觉来诉说,它比诗更丰富多彩地激动我们的心情。造型艺术与诗相类似,它把想象力安置在自由的同时适合心意的活动里,造型艺术给予人持久性的快感,使主体间能够舒适地会谈。在想象力活动中,一切感觉自由的游戏使人快乐,它促进着健康的感觉。希望、恐怖、喜悦、愤怒、轻蔑等感情,在这里活动着,每一瞬间交换角色,是那样地活泼。想象力与道德情感之间,有机地协调一致。

一方面,重视想象力在艺术美的感知和创造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强调艺术美对于道德内容的传达。所以,康德认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必须先发明这一艺术,使受教育的部分和较粗野的部分相互传达它们的诸观念,把前一部分人的博大和精练与后一部分人的自然淳朴及其独创性相协调,从而促成“道德的完善”、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在康德看来,只要把最高级文化的合法则的强制与那感觉着自我价值的自由天性的力量相结合,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兴旺发达。康德看到了通过艺术美的途径可以达到道德的完善,通过道德完善,达到意志自我,从而实现自由。席勒认为,道德完善是审美的结果,但席勒并不希望人只是成为道德的人,他要人最终成为自由的人。由此可见,强调艺术美的道德净化和审美教育作用,体现了康德和席勒的社会理想。结果,康德引申出:“鉴赏基本上是一个对于道德性诸观念的感性化评定能力。”因此,建立鉴赏的真正的入门,是“道义的诸观念的演进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只有感性和道德情感达到一致的场合,真正的鉴赏才能采取一个确定不变的形式”。

所以,在依存美与纯粹美的矛盾冲突中,康德倾向于依存美;在审美与道德的矛盾冲突中,康德倾向于道德;在现实自由和道德自律的冲突中,康德倾向于道德自律。康德完成了预定的计划:达成了知性向想象力协调产生美,又达成了理性对知性的指导作用。这看起来已经很圆满了,但是,我们无形中感到康德美学中失去了什么。结果发现,康德重视的是理性的人,而忽视了感性的人;强调道德的力量,无形中削弱了情感的力量。康德美学,不可能解决这一矛盾,所以,感性与理性,在康德那里,也只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旦认识由审美达到道德领域,康德便把这座桥拆掉了。康德严格区分纯粹美和依存美,与前面他所强调的审美无目的合目的性在逻辑上取得了一致。于是,精神和现实之间在康德那里再一次造成巨大裂缝,通过审美所奢求的自由只能成为空想。康德美学,从抽象到抽象,始终回不到现实上来,这就是我们不能跟康德走的根本原因。

至此,我们可以对康德的美学革命作一简单评价。康德的美学革命,对当代美学建设仍具有参考价值,这是因为康德对想象力活动的考察,揭示了审美活动多方面的本质。从审美主体性这一角度来看,康德深刻地洞察了想象力活动的自由创造性,揭示了想象力活动的纯粹性,特别是想象力活动的本质——“知性与想象力的和谐”。这一规律的揭示,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了康德以后美学的发展。现代美学,对主体和审美心理的重视是其直接结果。从美学的桥梁作用这一角度,康德看到了审美与认识的联系,并且,在考察审美与认识的联系中,揭示出想象力活动的一系列规律。康德还看到了审美与道德的联系,显示康德美学的真实用心,正是通过道德才建立了对审美价值的评判,表现出康德的社会生活理想,所以,“美是道德的象征”,成了康德美学的最好注解。必须看到,始终沿着康德的脚印亦步亦趋,是走不出美学困境的,康德企图把美学最终引向社会领域,但事实上却始终停留在精神领域。这一方面是康德的先验主义倾向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康德的道德主义倾向的影响。康德的道德自律,之所以是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不能成为现实,正因为他抽去了道德自律的前提:劳动的自由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再说,康德美学造成的个人主义和逃避主义两种倾向,从根本上脱离了社会生活,经不起现实生活的冲击和反问,从而显出康德美学的致命缺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发现,康德的美学革命是不彻底的。由此,康德美学具有自身的矛盾:一方面人们惊奇于康德美学的洞察和发现,另一方面又不满于康德美学的虚幻空想性。因此,通过想象力问题探讨康德美学的目的,已经昭明:即康德美学对想象心理学的揭示,有助于启示我们更深入地去探究审美心理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审美的心理的揭示转向对人类审美自由的关注和重视。关于人的自由的探讨,才是美学研究的关键,康德把主体论和价值论有机统一起来。康德美学对于价值论美学的启示意义,尤其表现在他对人的关怀之上。真正的价值论美学探索,决不会绕过康德美学,而必须研究康德美学的中心问题并试图超越它,这才有可能引导出新的审美观念。康德发现了美学与自由、美学与道德、美学与文明之间的联系,他设想了审美与认识、审美与道德的理想价值,给精神生活的自由想象提供了无限浪漫的思想源泉,但是,现实生活中审美自由或生命自由如何可能,康德并没有真正地解答。

第三节 马克思的价值论与实践论美学的创立

3.3.1劳动创造了美:价值论美学的巨大飞跃

古往今来,关于美学的种种假说和猜想,大都是关于美感和艺术的解释,各种各样的解释,揭示了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复杂性,同时,又以神秘的诗性和甜美的梦幻满足人们的精神的种种乐趣。从真正的社会革命意义上说,马克思美学能够站在新的立场上,不仅试图解释世界,而且试图改造世界,这一思想意图,对我们的启示更为重要。事实上,马克思美学重视人的实践,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由,真正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划时代的思想革命与社会革命。马克思在新的视野中确立了美学的地位,美学问题,不再是纯粹心理的和精神的解释,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上,这不仅使美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基础,而且“为美学开辟了判定人类审美教育和艺术发展纲领的可能性”。所以,只有价值论观点,才能克服理解美和整个审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的片面性。这样,美学诉诸价值论就开辟了这样的可能性:多方面地,把其他各种方法综合起来考察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的本质和结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是一场彻底的、根本的革命。应该承认,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是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所作的持久贡献之一,因为他的美学革命与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的最终目标相一致。从他的美学思想总是融贯于哲学和经济学的思考之中,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与康德不同,马克思作为革命家,他的美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他的美学思想,把现实社会中的人作为思考中心。在马克思的美学里,我们看不到抽象的人和纯粹的思辨,他能够从最普遍意义上来思考美学问题。美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与哲学和经济学问题的解决构成有机统一,这成了马克思美学的总体特征。这一总体特征,鲜明地突出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目的”与“想象力”是康德美学的理论关键,那么,可以说,劳动观是马克思美学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出发,考察审美活动的本质,导致了美学史上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的美学革命,揭示了“劳动创造了美”这一普遍性规律。许多美学家,在探讨美学的本质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玄学思考之中,所以,最终对美的本质的揭示总是抽象的,与现实的人总是遥远的。马克思的美学,把目光凝聚在现实的感性的个体之上,又把个体与人类联系起来,从劳动出发来探讨美学问题。这样,人的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联系、一般劳动与艺术劳动之间的联系就统一了起来,显然,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的劳动出发讨论美的生成,讨论美感的个性与共性,比康德美学更具思想优越性。马克思取消了康德美学的先验性法则,回到了美学的现实性。不得不承认,正是在劳动过程中,才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审美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对劳动的本质揭示,实际上,正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因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只有通过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有自己的存在,才有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人为了生存,必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劳动过程,体现了人类既依赖自然又统治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必须看到,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含义。“劳动”,在马克思美学中的意义,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即从一般生产劳动中去认识美的规律和美的创造,同时,又要从特殊意义上去理解,即从人类的艺术生产中去认识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因此,劳动概念,在马克思美学中是复杂的,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

只有劳动,人才真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一旦人从事劳动,就开始自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个体和人类服务。正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一方面改造了自然,另一方面也改造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人由混沌状态的人变成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有了自我意识,也就促进了社会意识的产生,促使人意识到自己是创造主体,而且,能够借助生产工具创造出自己的劳动产品,这样,人能自由地面对着他的产品。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相互作用,人开始意识到:生产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普遍遵守的共同原则的建立,直接促成了人的社会意识的觉醒。随着社会意识的产生,人便逐渐从动物状态中获得了解放,人的活动范围在劳动过程中,随着认识的深入、工具的改善和能力的提高,逐渐从局部扩充到整个自然。相应的,人的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增强,人的产品逐渐带有社会的性质,于是,人逐渐摆脱了肉体的直接需要的限制,能够进行广泛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正是对人类历史的动态考察,马克思逐渐认识到“劳动创造了美”这一普遍规律。“劳动创造了美”,不是马克思对美的定义,而是马克思对美的生成的历史探讨,正因为如此,“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既具有认识论意义,又具有价值论意义。

同类推荐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在《季羡林谈人生》中,季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漫漫人生旅途后道出的质朴真理。但在芸芸众生中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却常常抱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吹毛求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其结果只能换来日日焦虑,反而错过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热门推荐
  • 剑痕与泪痕

    剑痕与泪痕

    异世神洲,纷争百年,西楚权柄旁落,东晋党争混乱,蒙歌草原一片哀嚎,当北魏铁甲横行无忌,即将定鼎江山之时,殊不知,更大的浩劫即将来临。王朝江湖暗流涌动,玄道宗深谋远虑,异兽与妖魔伺机而动,这是王朝崛起的前夕,是诸侯逐鹿的战歌,权谋与烽烟,剑痕与泪痕......
  • 快穿之我在拯救大佬中

    快穿之我在拯救大佬中

    【本文1v1,甜文】夜白前世因为一个“情”字被心爱之人虐得渣渣都不剩。随着封印他的人逐渐一个个死去,灵识归来,他想要让那女人尝尽三千世界的极苦,利用系统惩罚那女人,一点一滴把他找回。初瑾一脸苦逼:“为什么是我,这位大佬,你是不是手抖找错人了。”夜白笑笑:“好像是找错人了,你就忍忍,给我虐一虐,意思下。”初瑾:“……”夜白垂眸瞧着她,心底感叹,纵你虐我千百遍,我还是待你如挚爱。ps:每个世界的男主都是男主的能量碎片
  • 中外语文故事

    中外语文故事

    吴伟丽编著的《中外语文故事》作为系列故事中的一本,主要从中外文化名人、汉字、成语、诗词、俗谚语、对联和谜语七个方面选取并讲述了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语文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们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俗习惯、传统的美德和古人的理想等。通过认真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这些故事或风趣幽默,让人在阅读之余平添无限的乐趣;或发人深省,常有“余音散去绕梁三日”之感;或风雅浪漫,让人展开联想的翅膀,在思维的空间里自由翱翔;或文思巧妙,让你浸润在奇思妙想之中。
  • 东京捉妖师

    东京捉妖师

    李玄鹰是一名现代截教弟子,无意开启通天玄鉴,得通天教主真传。然而,截教式微,想要重建截教,只能猥琐发展,远渡重洋,立身于东京,干些捉妖办案,鸡毛蒜皮的小事。
  •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喜爱二次元的宅男因为永恒之井大爆炸穿越到艾泽拉斯。邂逅了一个废柴系统。一万年后,他是萨格拉斯誓要杀死的对象,圣高维克的城主,魔法之王。他在艾泽拉斯将搅动怎样的变换。
  • 做我的女人吧,我来保护你

    做我的女人吧,我来保护你

    “走吧,上车。”尚温柔的说。“不准,做到我后面去。”尹加洛依然冷冷的。“开什么玩笑,听她自己选择。”天行也不甘示弱。“咔!你们有完没完!我现在决定”三双眼睛紧张的盯着我“前1/3座尚学长的车,中间1/3坐尹加洛的车,最后1/3坐天行的车。我就是个天才!”
  • tfboys之久居我心

    tfboys之久居我心

    五年前的一次约定,使他一生一世爱着一个人,而她却忘了他,一个巧合使他们再次相遇,他们还会在一起吗?
  • 美漫中的奈克瑟斯

    美漫中的奈克瑟斯

    李木穿越了,做为一个穿越者他拥有了奥特曼的召唤器,但她却只想成为一个咸鱼,,,,,,,,,
  • 最后一个盗墓传奇

    最后一个盗墓传奇

    他是一个小贼,在长白山景区,他偷了美女的手机被活埋后中了降术,满身封棺蓝点,为了活命,他和一群盗墓贼走到了一起……
  • 今夕为将何夕妃

    今夕为将何夕妃

    从21世纪穿越到架空朝代,还没享够福就被皇帝老儿莫名其妙的赐了婚。严欢表示很不服!于是…………跑路!!! 重操旧业,去从军,可是这顶头上司那嫌弃的眼神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