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09600000045

第45章 “两浙”作家的艺术创新与新文学的文体变革(2)

在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两浙”诗人像艾青、穆旦,则是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诗体革新的主张。艾青从印象画派那里获得创作新诗必须重视内心的“感觉”和“感受”的启悟,注重抓住刹那间的心理感觉和感受所产生的新颖印象,通过艺术渲染,用恰当的诗句将其表现出来。同时,他又大力提倡主观情感对心理“感觉”和“感受”的积极介入,要求新诗体做到“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有机“融合”,从中引发对抒情对象的多层次联想,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感觉意象。艾青还倡导新诗自由体,主张新诗应具有“散文美”那种自由度。他说,新诗自由体是“新世界的产物”,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在这种革新理念的指导下,艾青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的新诗,其特点是自由奔放而不落俗套,在诗形的不断变化中获得情感的有序化抒发。艾青对新诗体的大胆实验,丰富了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穆旦的新诗体革新理念与艾青有所不同,其反叛的色彩比较浓。不同于早期白话新诗那种鼓吹强烈的自我情感抒发,突出新诗体的主观抒情特征,穆旦则强调了新诗体建立在“对立”与“崇高”之美基础上的抒情张力作用,认为新诗体只有在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表现与再现的对立冲突形式中,才能获得抒情的深度。面对后期新月诗派、现代诗派愈来愈重视传统意象、传统意境的点化作用,穆旦坚持自己的新诗体革新理念,反对“风花雪月”式的抒情写意,也坚持“不用陈旧的形象或浪漫而模糊的意境”来创作新诗,而是大力提倡新诗的“非诗意”辞句,提倡“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在穆旦看来,新诗体是“白话的”,而非“文言的”,这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新诗的语言维度,同样表现在新诗的意象构筑上。他认为,新诗体的革新就应当做到减少“传统的诗意”,创造出“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可见,穆旦的新诗革新理念,是富有先锋性特质的,从而成为新诗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

在散文文体方面,“两浙”作家的文体革新理念也是首屈一指的。

例如,鲁迅在杂文体、散文诗体等方面的开拓,创新特征就十分突出。

周作人对“美文”的大力提倡,就大大提升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品格。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引领了现代纪实性散文创作的潮流。可以说,“两浙”作家在促进现代散文新文体的构建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鲁迅曾指出,在新文学之初,“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他本人就分别为新文学开拓了“杂感”式的杂文体和“独语”式的散文诗体两个最主要的散文文体。在他看来,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杂感”式的杂文体,更能适应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和现实人生所开展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人生的丑恶现象所作出的“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而“独语”式的散文诗体,则能够充分地展示他“难于直说”的内心奥秘,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排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毒气”与“鬼气”。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贡献也是巨大的。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一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历史地位。他在文章中大力提倡“美文”创作,强调现代散文“叙事与抒情因素并重”,从而扩大了现代散文的创作题材,大大增强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力,“给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他开创的“闲适体”散文、“言志”派散文,追求散文创作的“调和”审美之道,主张自由抒写与含蓄的“涩味”的调和,平实与奇警、雅与俗、情与理的调和,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展现散文书写的从容、闲适、冲淡、自由的风格和境界。在“语丝体”散文创作流派中,除了鲁迅、周作人之外,孙伏园、孙福熙的散文革新理念和创作成就,也是比较突出的。不同于“语丝体”其中以议论见长的散文,他们使“语丝体”散文则是极富有抒情小品的艺术意味。

鲁迅后来在评论“语丝体”散文时,也肯定了“语丝体”散文“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的特色。另外,在将报告文学(Reportage)作为现代散文的新文体方面,“两浙”作家的开拓性贡献也十分突出。夏衍、曹聚仁的报告文学和战地报道,都是这一文体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夏衍创作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其特点是将新闻纪实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用细腻、感人、真实的文学描写,揭示出了包身工们悲惨的身世和生活真相,从而使这一散文文体以新闻性、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促使了新闻与文学的联袂与合作,开辟了散文创作的一种新文体。

在新文学发展史上,“两浙”作家对戏剧、电影文学文体的革新,也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李叔同是最早提倡话剧的人。他在东京创办的“春柳剧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社,他所扮演的剧中人物,曾轰动日本剧坛。他对戏剧也极富研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春舫、张石川、陈大悲、夏衍、袁牧之、沈西苓、史东山等人分别对戏剧和电影文体进行了开创性的拓新。鉴于话剧是“舶来品”的特点,为使这一剧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欣赏,宋春舫在话剧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较为客观、公允和稳重的戏剧发展观。他认为旧戏必须要进行革新,因为它不能适应时代审美发展的需要,而新戏(当时称之为“文明新戏”)也必须得到稳健的发展。

他主张通过理论上引进、研究,创作上模仿、借鉴,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新戏。他写于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一文,是现代戏剧史上第一篇介绍与倡导“小剧院”运动的文章,为中国现代戏剧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陈大悲也是如此,在戏剧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齐头并进,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他对“爱美剧”(Amateur)的大力提倡,为克服“文明新戏”所产生弊端,推动现代戏剧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曾参考美国关于“小剧场”的论着,撰写了长文《爱美的戏剧》,主张以“导演制”替代当时流行的“明星制”,提出要以“导演”为中心,将剧作家、演员,以及舞美,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完整地展现现代戏剧的“剧场艺术”。陈大悲的戏剧理论和实践,为革新现代戏剧文体,推动中国现代当时称为“舞台监督制”。

戏剧朝正规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夏衍 于1936年创作了轰动一时的“讽喻史剧”《赛金花》。虽然在当时的历史境况下,主要还是出于“宣传”的目的,但却创造出了“历史剧”这一新文体,即借古喻今,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表达一点自己对政策的看法”。尽管在艺术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时代传声筒”的特点,但也使人们能够从历史剧的创作中,充分地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到了创作《上海屋檐下》时期,他的戏剧创作开始日趋成熟。他善于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身上”,描绘他们对时代感受的“内心活动”。

在抗战时期,夏衍创作的《心防》、《一年间》、《愁城记》、《水乡吟》、《离离草》、《芳草天涯》等剧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其特点是赋予了戏剧文体以“史剧”的内涵。如《芳草天涯》,就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政治宣传模式的束缚,而是注重展现人物的内心复杂的情感活动,表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心理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夏衍的戏剧创作,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由情节剧向性格剧、心理剧发展的进程。

电影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艺术产物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被处在新文学前卫位置的“两浙”作家所青睐。张石川、陈大悲、夏衍、袁牧之、沈西苓、史东山等人,在电影方面,特别是在电影文学文体的开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在中国电影的初创时期,张石川所导的影片题材、类型多种多样,导演手法平易朴实,故事性强,为开拓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夏衍在《栀中国新文学大系·电影一集枛序言》中,就高度评价了他与郑正秋联合导演的影片《难夫难妻》,后来的学者则认为“20年代散文电影导演艺术是张石川的艺术时代”。陈大悲从1927年开始,也把精力转向电影事业,陆续撰写了有关论述国产影片和电影表演方面的文章,为电影文学这一新型文体和艺术类型,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索。1933年,他创作了电影剧本《到上海去》,由天一影片公司摄制;1939年在上海,他又创作了电影剧本《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由新华影片公司摄制;后又作电影剧本《红花瓶》,由无声影片公司摄制。以后,他还分别创作了电影剧本《关云长忠义千秋》、《西施》、《潘巧云》、《新秋海棠》等。他善于从中国历史和文学中取材,在电影剧本创作民族化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夏衍是以左翼作家的身份介入电影事业的,曾担任上海老资格的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的编剧顾问,主张运用电影这一新型的艺术样式,来向广大民众宣传进步思想。

他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并将茅盾的小说《春蚕》改编成了电影。他的《时代儿女》、《脂粉市场》、《自由神》、《压岁钱》等电影剧作,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以较为成熟、精湛的艺术表现,为中国电影文学创作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袁牧之、沈西苓的电影文学创作和电影编导,也基本上是沿着夏衍的路子而来,同时他们还往往是以自己的亲身演出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电影事业。史东山的电影编导,十分注重尊重电影特性,善于运用电影语言来展示电影艺术的魅力。如他所创造的“注意图案”和“光线的远近”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就大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风格也极为简洁明快。

在新文学史上,“两浙”作家的文体革新理念,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他们以前卫的姿态,始终保持着先锋作家独有的探索热情,总是善于将一些纯粹的个人化的艺术先锋元素,转化为整体性的新文学新文体的革新元素,使之潜植在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构架之中,并以一种先锋性的艺术表现,展现出“两浙”作家对历史、文化、社会、人生诸多方面的深刻体察,进而完整地体现出“两浙”作家超越于传统之上的创新意识。

第二节 主体维度与新文体的叙述风

范丹尼尔·贝尔在谈到新兴的资本主义艺术特点时指出:“它提供了一条通向新生活的捷径,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流动性。在艺术家的画布上,描绘对象不再是往昔的神话人物,或大自然的静物,而是野外兜风,海滨漫步,城市生活的喧嚣,以及经过电灯照明改变了都市风貌的绚烂夜生活。正是这种对于运动、空间和变化的反应,促进了艺术的新结构和传统形式的错位。”中国新文学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它始终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更新之中。它没有一刻是静止的,求新、求变是其主导潮流。“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两浙”作家以多样化的叙述风格和新颖传奇的叙述方式,大大提升了新文学的艺术表现力和传达力。

鲁迅、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时,曾在附录《着者事略》介绍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邂逅》当中,指出其创作特点是:“文体以记事与二人自叙相间,尽其委曲,中国小说中所未有也。”这表明鲁迅、周作人在从事文学工作之际,就注意到域外小说的叙述特点,其中包括域外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叙述结构和叙述手法等各方面的特点。在历史的传承和域外的广泛借鉴中,“两浙”作家对新文学不同类型的文体及其叙述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一、叙述基调的确立

基于思想文化启蒙的需要,“两浙”作家善于从主体的维度,确立新文学的文体叙述基调,大致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鲁迅所说的“忧愤深广”基调;二是郁达夫“自叙传”的“青春忧郁”基调;三是展现生命感悟和深刻体验的“苦闷彷徨”基调。

同类推荐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农村,回到了故乡哈达窑沟。此前,大姐作为68届知青已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落叶归根。就这样,我们全家又在故乡“会师”了。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热门推荐
  • 重回TF时代

    重回TF时代

    小女孩古丽丽和朋友穿越到了tfboys出名的时代,她们和tfboys发生了什么呢?(这个书是我自己写的,和朋友(萱萱)写的以后会有)
  • 我的男朋友他有尾巴

    我的男朋友他有尾巴

    一次意外的事情,她发现自己的男朋友不是人!而是一条似龙的蛇! 她最后知道了,当一个人攒够了失望,离开都是有预谋的! 怀疑的种子一旦有,就会发芽! “你怎么有尾巴啊!”“我本来就有啊!”“那你怎么没和我说过啊?”“你也没问过我啊,你这是想离开我吗?”男人往日温柔的脸变成了阴鸷! “对!”她是想分手她!可不想找个不是人的男朋友! “呵呵,不可能的,你逃不掉的!注定是我季青临的女人!” 咋办,男朋友在线变身,有点急! 大佬求放过!不分了, 还嫌弃不! 不敢了!
  •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狼贪

    狼贪

    一群生死与共的兄弟,一群为了自己目的而努力的兄弟,也许他们本该有自己的快乐生活,确因为这个现实的不公而被逼要建筑属于自己的黑暗帝国,一个不会崩塌的帝国,因为我的存在他们才会在一起,因为我就是这群兄弟的老大
  • 我的游戏是末日

    我的游戏是末日

    网络游戏降临现实,怪物刷新形成末日!人类遭遇灭顶之灾,游戏宅拯救世界!林越重生归来,一声令下末日再开……上一世屈辱而死,这一世他霸气归来!他要掌控这个游戏,成为新世界的神!让所有仇人拜倒在身前!这个游戏我霸服了!
  • 涅槃重生:一醉梦若醒

    涅槃重生:一醉梦若醒

    如果神明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不下嫁给他。可是她又有什么能力改变呢?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她却没有能力保护好她心爱的国家和百姓……楚国一统天下,这天下终究是姓楚的。
  • 给你写一封情书

    给你写一封情书

    某天,黎小姐过生日,贺先生在她家陪着她过。“我去做饭”黎小姐警惕的看着男人,问“你会做饭吗?”“我很聪明。”“把我厨房炸了怎么办?”“你说怎么办?”黎小姐随口答道“把我厨房炸了就去你家住啊。”贺先生两眼放光。半小时后,黎小姐的厨房成功被贺先生用炮轰掉了。贺先生满脸歉意的说“真不好意思!”黎小姐看着她刚买没两天的房,心都在滴血,抓狂道“赔我的厨房”
  • 专家讲解高血压实用药疗——选好方案用好药

    专家讲解高血压实用药疗——选好方案用好药

    现代高血压防治策略,包括针对处于不同危险分层人群进行分级预防,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进行全面干预。改善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是基础手段,合理应用降压药物为重要手段,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颇。只有这样,才能使血压平稳达标,才能消除或减弱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才能延缓和逆转靶器官损害,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总的心血管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时空掌柜

    超时空掌柜

    原本只是想环游世界,一不小心,去了精灵世界,人鱼世界...原本只是想开一间小店,一不小心,这么一间小店却云集各方货物...原本只是平淡的生活,一不小心,充斥了美食美景美人...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小小的梦想,一不小心,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