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70

第70章 高宗朝中后期的政治(7)

虞允文部署粗毕,金兵在完颜亮的亲自指挥下,已渡江而来,南宋军民殊死战斗,用海鳅船撞沉江上的全部敌船,金兵大败。虞允文估计金兵明天必再来,当夜派出一支水军到上游埋伏,另一支水军截住杨林口(在安徽和县东)。次日,敌船果然从杨林口出江,南宋二支水军趁机夹击,又把金兵打得大败。完颜亮想从采石渡江的计划遭到失败,只得退回和州,接着转往扬州,准备改在瓜洲渡江。二十六日,完颜亮得悉南宋将领李宝所率领的水军,已由海道入胶西,焚毁其准备从海上南侵的全部战舰,驻守在京湖地区的湖北京西制置使成闵,也率军顺江而下,增援淮西,使他更加焦急不安,遂不顾众人反对,约定三日内必须渡过江去,否则将尽杀诸将。这样就极大地激化了完颜亮军事集团的内部矛盾,将领们秘密商定,认为:对岸南宋军队已有准备,如果渡江,进有性命之虑,退有敲杀之忧,与其等死,不如起事。他们趁着完颜亮已将亲兵“细军”调去攻打泰州,身边缺少侍卫军的时机,于二十八日凌晨二鼓发动兵变,在浙西兵马都统制完颜元宜的率领下,上万金军将士袭击了完颜亮的营帐,用乱箭将他射死。

三十日,金方都督府派人到镇江,致牒南宋三省、枢密院,内称:“正隆失德,师出无名……奉新天子明诏,已行废殒。大臣将帅,方议班师赴阙。各宜戢兵,以敦旧好。”于是金人开始从两淮撤兵。至此,完颜亮南侵彻底失败。采石之战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宋人誉为十三处战功之一。

采石之战沉重地打击了金军的锐气,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这是宋、金战争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虞允文虽是一个文臣,又仓促地指挥此次战争,但所取得的战绩却远远地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大将,这既反映了南侵金军战斗力的低落,也反映了南宋绝大多数将领的腐败与无能,难怪后来刘锜见到虞允文时,握着他的手,自惭地说:“朝廷养兵三十年,我辈一技无所施,今日成大功勋,乃一中书舍人也,锜当愧死矣。”毛泽东在研读《二十四史》时,也对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抗金战功作出了高度评价,写下了“伟哉虞公,千载一人”的赞语。

四、赵构“禅位”——高宗朝的结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高宗宣布退位,立皇太子赵眘为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宋孝宗。孝宗从被高宗收领为养子到登上帝位,可以说经历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

早在赵构为康王时,已纳邢氏为妻室,金人陷汴京,邢氏被俘北迁,赵构称帝以后,遥册她为皇后。建炎元年(1127)六月,高宗贤妃潘氏生子赵旉,但仅三岁就病死。稍后,上虞丞娄寅亮上书高宗说:太祖死后,其后裔迄今已寂寥无闻,对他实在有失尊敬,这恐怕就是造成金人南侵的原因。为此他建议于伯字行内,遴选太祖诸孙中贤德之人,封为亲王,“以待皇子之生”。

据说高宗读后,“大为感叹”,产生了要立太祖裔孙为皇子的念头。

绍兴二年五月,高宗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可能永远不会生子,遂将宋太祖的七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左文林郎赵子偁六岁的儿子赵伯琮选入宫中,命婕妤张氏抚养,后赐名瑗。四年五月,才人吴氏请于高宗,将秉义郎赵子彦之子、五岁的赵伯玖接入宫中,归自己抚养,数年后赐名璩。十二年正月,赵瑗封为普安郡王。此时,张氏已死,赵瑗与赵璩并育于吴氏。不久,吴氏进位贵妃。绍兴和议成,金人归高宗生母韦氏,始得邢后死讯。绍兴十三年,高宗立吴贵妃为皇后。十五年二月,赵璩封恩平郡王。赵瑗与赵璩年龄相差三岁,授官封王早迟也都差三年,“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

高宗对自己的生育能力,随着岁月的消逝,终于彻底绝望,同时在朝廷内外众多官员一再催促“立储”以定“根本”的呼声之下,终于将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但在赵瑗、赵璩两人中间究竟选择谁作为皇位的继承人,虽经二十多年,仍然“储位未正,嫡长未辨”。这中间的重要原因在于,赵瑗年长,稍懂事,但不为秦桧所喜,而皇后吴氏因先收养赵璩,所以也有立赵璩之意,尤其是韦太后,以前曾经反对立吴氏为后,现在为取得吴后的欢心,对立赵瑗也“意未欲,迟回久之”,这就使高宗迟迟下不了决心。

高宗命史浩以校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注意对两个年轻王子的教育。高宗在反复考察两人的品行和学业以后,进一步倾向于立赵瑗为皇子。绍兴二十九年九月,韦太后病死,后宫阻力减少,次年二月,高宗终于立赵瑗为皇子,更名玮,晋封建王。与此同时,高宗授赵璩为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至此,两王名位才得以确定。

绍兴三十二年(1162),随着完颜亮南侵的失败,紧张局势得到缓和。五月,高宗将自己的“禅位”意图告诉了左相陈康伯和右相朱倬。陈、朱两相皆为忠直老臣,但对此事却看法不一:陈康伯“密赞大议,乞先正名,俾天下咸知圣意”。朱倬却以为不妥,他对高宗说:“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高宗没有听取朱倬的意见,正式立建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眘。朱倬“心不自安,屡求去”,遂罢相。六月初十日,高宗下诏:“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次日,赵眘登上帝位,并冒雨扶着太上皇的车子,把他一直送出宫门,从而宣告了高宗一朝三十六年统治的结束。

高宗“禅位”给孝宗的原因,自称“今老且病,久欲闲退”,但是,当时他的年龄还只有五十六岁,身体并无不适,移居德寿宫二十五年后,直至八十一岁才死去,言“老且病”显系饰词。究其真实原因,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贪生怕死,恐金病在作祟。高宗从“靖康之乱”,父兄被虏,自己几次被金人追逐,差一点成为俘虏的历史中得出“教训”,在金兵南下的时候,以帝王的身份逃窜,并不自由,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和生命安全,像其父徽宗那样做太上皇,当是最佳选择。

二是为了维护对金妥协投降路线和阻止太宗一系继承皇位的需要。高宗是一个处事谨慎而又极端自私和阴险的帝王,他深知自己为偏安一隅而置国家、民族乃至宗室利益于不顾,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的卑劣行径,在死后有可能遭到朝野的严厉谴责,韦太后在金方下嫁生子的“宫庭丑闻”,也将被暴露无遗。尤其宗室中人,他们对高宗不让钦宗及其他徽宗子孙返回南宋,更是心存怨恨。而那些被俘北去的宗室、宗姬,清一色全是太宗一系之人,从服制远近而论,今后帝位也必然由太宗后裔继承,这样肯定会对自己造成不利。高宗借口为太祖继统而立孝宗,既可收到改弦更张、还太祖子孙以帝位的美名,又可阻止太宗一系的子孙登上皇位,真可谓一箭双雕。但是,以太祖子孙继位,就要打破传统惯例,势必遭到统治集团中许多人的反对,甚至产生变故。因而,只有在他生前进行“禅位”,才能确保这一计划的圆满执行。

三是为了施恩孝宗的需要。高宗知道,即使将帝位传给太祖子孙,也必须选择一个感恩而易于控制的人。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眘已经三十六岁,如果等到高宗临终时再传授帝位,他很可能已是一个老者,这样不仅不会对高宗有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不满,这对维护其死后的声誉就极为不利。

四是虽让帝位,仍保尊荣。高宗为了确保“禅位”后继续享有帝王的威严和富贵,对孝宗作了数十年的考察,发现其“孝心”确实已达到言听计从、无以复加的地步。故在高宗看来,立孝宗正是最理想的人选。

如果说,高宗在对外关系上是“偷安忍辱,匿怨忘亲,以贻来世之讥”,在内政上也搞得腐败不堪,少有是处,而在择嗣上却做得相当成功。他的主动“禅位”,纵然有不可告人的意图,却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抉择,充分显示了他老谋深算的统治能力,这在中国封建帝王传位史上也是破天荒的举动,在客观上对稳定南宋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宗本人也从中大受其益。

同类推荐
  • 赎天门

    赎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正所谓上有天门打开,下有地府洞穴,而谁可知,天门与地府之间存在的理由,人生在世,面对眼前的真实或者虚假亦难以分辨,可终究是要做出选择的,就在上下分支岔道。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问今是何世,群雄逐鹿,威震四方,少年英杰,凭栏怀古。在这个世界上,洛阳纸贵,什么都贵,命却不大值钱,千日万日,唯有死之一待;千想万想,还是保命要紧。因为,故事的主角……
  • 鹡鸰之鸟歌于荧惑

    鹡鸰之鸟歌于荧惑

    【完本非鸽】非穿越/性转,尽量还原真实历史轨迹。时为后三国中的北齐,象征兄弟的鹡鸰(音同脊令),主宰杀伐的荧惑星。 北史记载的传奇御用杀手刘某人,是为了痛失所恋而颠倒乾坤,还是为了唯一的爱而开悟?卷入乱世历史洪流中的高欢诸子的战争,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三国之九鼎镇天下

    三国之九鼎镇天下

    什么?刘协看着那一道道伟岸的身影,但却无法召唤,不免有些许失落,可转瞬而逝迎来的是更加坚毅的目光····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我要这天下沉浮在我的脚下!!!
  • 猎唐

    猎唐

    看江山如此多娇,逐鹿英雄竞折腰。金鳞岂是池中物,一朝得雨腾云霄。春风得意趁年少,天涯处处现芳草。===本故事仅供消遣娱乐====高义,一个现代图书管理员,非常幸福地穿越到了唐朝,还差一点儿和武则天定了娃娃亲!他的理想并不高,只想着能混上个才子当当,过上悠闲的贵族生活就可以了!可当他想走后门,攀交情,跑去拍武则天的马屁时,却发现历史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改变,就是武则天并不一定能成为女皇!别人穿越时空是去改变历史,而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拼命地去维护历史,不让它改变!在外挥军纵马,灭国开疆,在内独霸朝堂,陷害忠良!高义想的仅仅是能让武则天登上皇位,顺便自己也能得到荣华富贵!终于,武则天就将要站到权力的顶峰,可就在这时候,高义突然发现,他同样离巅峰只差一步之遥……
  • 宋杀

    宋杀

    因为一场爆炸,他被送到了异时空的大宋。因为一场争斗,他被一帮海贼抓走。但作为一名高级杀手,他怎能在海贼窝中度过这本该繁华的一生。杀手行于世间,只为刀屠异辈。在这遍地反贼,周遭无数凶恶贪狼环伺的国家,他必须打破国家现今这积弱的局面,以一人的血性,唤起整个大宋的国魂。战场之上,处处回扬着他那铿锵的肃杀之声:“尔等既不愿俯首称臣,那本王便代宋而杀!”
热门推荐
  • 千年再相遇

    千年再相遇

    欲望操控之下的因妒生恨,三界不得安宁,为拯救百姓与苦难,一人祭天,一人自毁元神,一人苦守千年,千年之后,恩恩怨怨,阴差阳错,再续前缘
  • 腹黑狐狸攻心记

    腹黑狐狸攻心记

    腹黑傲娇贵公子??聪慧可爱女主离奇穿越,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千生万世的羁绊?她为医者,上善若水。他亦为医者,却权倾天下,谋划千里。他和她,在今生的博弈中,到底孰是孰非?或只要回头那刹那,芳华尽显,依是故人。
  • 星愿河不是河

    星愿河不是河

    人太多了,多的没有了价值。城市没有了电力,灰暗的不如烟花的绚烂;生命一生漂泊,何处是你的家。订婚派对后你的突然不见,让我如何处寻。新生偶像左寒和未婚妻林悦的订婚派对结束后,林悦当晚决定要远去支教,不然自己生命中便没了这个机会。路上遇到了以漂泊为家的不羁作家尚悲,随兴而起的他被林悦的梦想所诱惑,决定和她一同前往洼山村支教。而左寒正在寻找她的路上……
  • 快穿之兰陵王的男人们

    快穿之兰陵王的男人们

    穿尽次世界,揽尽众美男。美女们,既然你们不要我,嘿嘿嘿(^_^),我就让你们没人要!不过,系统啊,你离我远点呗!本人不喜欢未成年!本文纯属虚构!与历史无关!本人新手,请多关照!(^V^)
  • 蛛狼传奇

    蛛狼传奇

    这是一个战技和武学,真气和科技,兽族和人族共存的世界。一个孤异的狼族少年从小生活中人类的世界当中,他会给这个世界带着怎样的变化呢?
  • 重生之娱乐生涯

    重生之娱乐生涯

    22岁的医专大学生余凡,重生了,至于怎么重生的,余凡也不清楚;只记得,当时因为收到实习医院的通知,过些天就要回医院收拾东西,然后,心情十分失落的余凡蹲在房间里的窗台上抽烟,由于抽太多了,头晕就躺会床上睡觉了,结果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回到了正在读初中的时候......
  • 我在别人的江湖任人摆布

    我在别人的江湖任人摆布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混吃等死的小伙子郭云竟然奇迹般的穿越到了武侠世界,并且还拥有了系统。郭云游走于武林与皇室之中,他以为这次他可以凭借系统的助力不在平凡,可以在武林立足。有人早已布局好一切只等郭云一步步沦为棋子。傻小子郭云能否摆脱困境,不再任人摆布?更新中~
  • 这对青梅竹马有点甜

    这对青梅竹马有点甜

    【甜!巨甜!甜就对了!】【互宠】B大物理系来了一位校草级别的新生,气质卓越,温文尔雅,可谓是万千少女心中的男神。可惜,他不近女色,就连全校公认的气质女神向他告白,他都不曾多看一眼。校友都在讨论究竟是什么样的女生才能入的了男神的法眼,亦或者说男神觉着没有人能够配的上他?然而在第二年的新生开学,有人拍到男神和一位女生手牵手逛校园,甚至还蹲下来帮她系鞋带。照片在学校疯传,只见照片上的女生面容清冷,长相惊艳。看到照片的校友纷纷表示:请两位原地结婚好吗?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所谓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异时空来的三姨娘

    异时空来的三姨娘

    【女频一组C班签约作品】她是衰神转世吗?情人节被甩,过路被撞,躲过了牛头马面,却又莫名其秒的到了另一个时空,成了另一个人,还成了待嫁的冲喜新娘,没拜堂丈夫就死了,本以为会被扫地出门,却得到了多人的礼遇;可是接踵而来的事却让她措手不及,风华绝代的二夫人,莫名其秒的情敌,青梅竹马的表哥,微服私访的太子以及神秘的管家,还有王爷和杀手再加上看她眼光越来越奇怪的“继子”!天,为什么,所有事都与她无关,可所有的麻烦事却都围绕着她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