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40

第40章 北宋末年的政治——宋徽宗、蔡京集团的黑暗统治(3)

察院长官由六名监察御史组成,负责监察六部及其他各个机构,“纠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谓之“六察”。北宋初年,监察御史或差遣外任,或在京兼领它局,仅作为一种寄禄官。天禧元年(1017),真宗下诏:“别置御史六员,不兼他职,月须一员奏事,专任弹举,有急务听非时入对。”景佑元年(1034)四月,置监察侍御史里行,由官卑而入监察御史者谓之“里行”,后以二人为额,以行监察御史之职。元丰七年二月,诏以六察官为监察御史,至此,监察御史始还旧职。八年十月,“诏监察御史掌兼言事”。进入南宋,御史台三院职权依旧。自建炎四年(1130)起,高宗鉴于形势紧张,凡遇一些重大事件,如分镇利弊、驻跸地点等,皆诏令侍从与台谏官共同赴都堂集议。乾道二年(1166)规定,只有曾经担任过两任县令的人,才有资格除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的人数,高宗朝为六人,孝宗朝为二人,宁宗庆元二年(1196)增至三人,后为常制。

谏院的长官为置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但北宋前期的补阙、拾遗只是一种寄禄官,并不任谏职。太宗雍煕元年(984)始见谏院之名,“依旧差谏官一员主判”。端拱元年(988),改左、右补阙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明道元年(1032)七月,始置谏院,长官以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充任,如有他官兼领则称知谏院。元丰行新官制,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司谏、正言专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官员任用不当,三省至一切官署事有违失,都可谏正。南宋建炎三年,诏令谏官不再分隶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绍兴年间,始定谏院官额为:左、右谏议大夫各一人,左、右司谏各一人,左、右正言各一人,为定制。

元佑八年(1093)规定,宰执亲戚不得为台谏官。靖康元年(1126)四月,钦宗下诏:“亲擢台谏官,宰执勿得荐举,着为令。”南宋绍兴年间,秦桧擅权,为控制台谏,操纵政治,大多数台谏官的任命,或明或暗都出于他的荐引。此后各朝权臣,基本上也袭用了秦桧这种政治伎俩。

寺、监——北宋前期,还保留了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和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司天五监的名称。但它们中间,除了掌详断各地奏报案件的大理寺、掌礼乐郊庙等的太常寺、掌学校的国子监、掌天文历法的司天监、掌修治河道的都水监以外,其他寺、监大多名存实亡,或仅留少量杂务而已。元丰官制改革后,九寺、六监除司农寺外各还旧职,撤销了司天监,另置太史局,隶属于秘书省。各寺长官,设卿、少卿各一人,下设丞、主簿一至二人。国子监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下设丞、主簿等官。其余各监,都设监和少监一人,其下又设丞、主簿等。南宋建炎三年(1129),省并寺、监,“并宗正寺归太常,省太府、司农寺归户部,鸿胪、光禄寺、国子监归礼部,卫尉寺归兵部,太仆寺归驾部,少府、将作、军器监归工部,皆用军兴并省也”。上述被省并的寺、监,以后屡有废复,最后只存下太常、大理、太府、宗正、司农五寺和国子监、将作监、军器三监。不仅寺、监的数量减少,规模也大大缩小,官吏也大量精简,有的只及北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二是关于学士院及其长官——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设置。

学士院是宋代极为重要的中央文职机构,置于内廷,号称“玉署”、“玉堂”,其职责有两:一是备皇帝出入顾问;二是起草制、诰、诏、令、赦书、德音、国书等。学士院的长官有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知制诰、直学士院、翰林权直、学士院权直。人数少时只一二人,多时可达五六人,以其中资深者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但不常设。元丰官制改革前,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称内制,其主要职责是替皇帝起草立后妃及皇太子、封亲王、拜罢宰执及使相等有关国家大事的诏书。据《宋史·职官二》载:“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御内东门小殿,宣召面谕,给笔札书所得旨。禀奏归院,内侍锁院门,禁止出入。夜漏尽,具词进入;迟明,白麻出,门使引授中书,中书授舍人宣读。”足见内制之严谨、慎重。

在中书省另设知制诰一职,其职责是起草一般内容的诏书,称外制。翰林学士知制诰和知制诰合起来称为两制。翰林学士不带知制诰者,则不掌起草制诰的职责,往往另任他职。由他官入学士院又未授学士而掌制诰者,称为直学士院。元丰新官制行,翰林学士不再另任他职,但仍带知制诰,而中书所属知制诰之权复归中书舍人。秦桧当政时,学士院长官甚少,常常出现学士全缺的情况,更不除翰林学士承旨。于是,往往由他官暂行院中文书,称为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宋代重视文治,翰林学士被认为是一种“清切贵重”之官,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并几乎成为升任宰执的必经之路。

这里附带说一下,学士院下还有翰林侍读学士或翰林侍讲学士,官职较低者则称崇政殿说书,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为皇帝讲解经史,或陪同皇帝读书,所以实际上并不属学士院,一般都由他官兼职。宋代还有与学士院完全不同的翰林院,“掌供奉国画、弈棋、琴玩之事……以执技事上。待诏、艺学、装画、捏塑,无定员”。翰林院虽然也置于内廷,但地位不高,与学士院不可同日而语。

三是关于地方机构及其长官——路、州郡、县一级的设置。

地方有州郡长官和县级长官,在州郡之上还有作为路一级的监司官或称外台官,即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彼此既平行又互相监督的机构,它们分别代表中央掌管和监察所属州郡的军政、财政、刑政、农田水利和赈灾救荒事务等。宋代作为直属中央的监察区的路,权力甚重,又很完整,已具备了半行政区域的性质。北宋宣和四年(1122),全国共有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军、监六十三,计一千二百三十四县,“可谓极盛”。宋室南渡,中原、陕右尽入于金,到“绍兴和议”签订后,所存只有浙江西、浙江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北、荆湖南、成都府、利州东、利州西、京西南、潼川府、夔州、广南东、广南西、福建等十七路,府三十余个,州一百三十余个,军、监近四十个,计六百六十余县。州郡设长官一人,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事,“凡兵民之政,皆总焉。属县事,令、丞所不能决者,总而治之。又不能决,则禀于所隶监司,及申省部”。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再起,从北宋前期起,一般都以文臣知州郡事,并设立通判一职作为监州。无通判处,则以签书判官厅公事代行通判之职。除知州郡事和通判外,其下还有两使防团军事推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等各种幕职官,以及掌庶务的录事参军、掌户籍赋税的户曹参军、掌议法断刑的司法参军、掌讼狱勘鞫的司理参军等诸曹官,但这些幕职官和诸曹官并不全置。

州郡下面是县,长官称县令或知县,另设负责文书和财赋出入的主簿,负责治安的县尉,但小县也不全置。

此外,作为地方重要官职的还有节度使、制置使(制置大使)、宣抚使(宣抚大使)、总领等。宋初削藩镇之权,节度使不驻节镇,从而成了皇帝赐予高级武臣、重要大臣、亲王、皇子、宗室、外戚甚至亲信宦官的一种虚衔。以宣和末年为例,当时有节度使六十人,其中亲王、皇子二十六人,宗室十一人,外戚十人,宦者七人,大将四人,前执政二人。节度使虽班列中书侍郎(正二品)之下,六曹侍郎(从二品)之上,但恩数同于执政,俸禄高于宰相。制置使是制置使司的长官,出现于北宋末年,其职掌为经画边鄙军旅之事,掌一路或数路统兵大权,起初多由武臣担任,并不常置。进入南宋,为了抵御金、蒙南侵,文臣出任制置使的越来越多,官阶特高者称制置大使。宣抚使是宣抚使司的长官,其职掌为“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因权重,故多以二府大臣充。至南宋,武臣担任此职的人大为增多,如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玠、吴璘等将领都出任过宣抚使,以现任宰执充者多称宣抚大使。总领所的长官称总领,是总领财赋或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的略称。这一机构和官职,南宋新置,其职权类似于都转运使,它实际上是户部的派出官员。总领还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与闻军政,不独供办粮饷而已。南宋置淮东、淮西、湖广、四川四个总领所,各总领以朝官充,叙位在转运副使之上。

第二节 徽宗朝后期的黑暗统治

一、奢侈腐朽的统治

徽宗虽明知蔡京的种种劣迹,但由于臭味相投,总是离不开他,即使将他罢去相位,仍让他以中太乙宫使留居京城。大观元年(1107)正月,蔡京重新出任左相,同时还封为“魏国公”,旋又加太师,以示荣宠。蔡京前后凡四居相位,掌权时间长达十九年之久。

蔡京在相位久,植党擅权,倡为“丰亨豫大”之说,百般迎合宋徽宗奢侈腐朽的纵欲愿望,这就是他所以能得君的主要原因。《东都事略·蔡京传》载:当是时,四方承平,帑庾盈溢,京倡为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累朝所储,大抵扫地矣。徽宗尝出玉盏、玉卮以视辅臣,曰:“朕欲用此于大宴,可乎?”京曰:“臣昔使虏,见有玉盘、盏,皆石晋时物,指以夸臣,谓南朝无此。今用之上寿,于礼无嫌。”徽宗曰:“朕此器久已就,深惧人言,故未用尔。”京曰:“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太平之奉,区区玉器,何足道哉!”

在蔡京等人的鼓动下,徽宗在开封城内大兴土木,营建新的宫殿,其中以政和四年(1114)重新建成的延福宫规模最为宏大。按延福宫原址在京城的西北隅,徽宗厌其逼窄,乃命内侍童贯、杨戬等人择地于景龙门至天波门之间,“大兴营造”。新建成的延福宫,共有穆清等七殿,蕙馥等十五阁居其东,繁英等十四阁居其北,全都金碧辉煌。宫内还散布着许多楼宇和亭阁,争奇斗艳,各有特色。又“丛石为基,疏泉为湖,湖之中作堤以接。亭、堤之中,作梁以通。湖、梁之上,为茅亭,以待憩。寒松、怪石、嘉花、异木,斗奇而争妍”,宛若人间天堂一般。

开封地势平坦,没有山,徽宗为供自己恣意玩乐,命内侍梁师成等主持,仿杭州凤凰山形状和气势,在京城东北部兴建一座人工山,作为御花园,名曰艮岳,又称万岁山。山周围十余里,到处是名花异草和珍贵禽兽、鸟类。

此山全部由从江南运去的奇石堆砌而成,主峰高九十步,“上有介亭,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山之东有萼绿、华堂……书馆、八仙馆、紫石岩、栖真嶝、览秀轩、龙吟堂。山之南则寿山两峰并峙,有雁池、噰噰亭。山之西有药寮、西庄、巢云亭、白龙沜、濯龙峡、蟠秀练光跨云三亭、罗汉岩。又西有万松岭,岭畔有倚翠楼,上下设两阁,阁下有平地,凿大方沼。沼中作两洲,东为芦渚、浮阳亭,西为梅渚、雪浪亭。西流为凤池,西出为雁池,中分二馆,东曰流碧,西曰环山,有巢凤阁……又于南山之外,为小山,横亘二里,曰芙蓉城,穷极巧妙。而景龙江外,则诸馆舍尤精。山之西北有老君洞,为供奉道像之所。

其地又因瑶华宫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曲江。中有堂,曰蓬壶。东尽封丘门而止,西则自天波门桥引水,直西殆半里,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过阊阖门,为复道,通茂德帝姬宅;折北者四五里,属之龙德宫”。构思之巧妙,布局之新奇,可谓巧夺天工。艮岳从政和七年(1117)开始兴建,一直到北宋灭亡,十年间一直修筑不停。

蔡京为迎合徽宗的肆意挥霍以取宠,对他说:“今泉帛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作《大晟乐》,铸造定命御宝,极尽夸饰和耗尽民力之能事。

徽宗对道教的狂热,可与真宗相匹敌。他与真宗一样,以神道设教,自称有太上老君托梦给他,要他振兴道教。于是下诏京师和地方州郡,广泛修建道观,并设置道官,共分二十六阶,秩比中大夫(正五品)至将士郎(从九品)。又在太学和地方州县学设立道学,立《黄帝内经》、《道德经》、《庄子》等博士,招收道学生徒。政和七年,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尽管这一称呼只能用于道教章疏,他自己却非常喜欢这个“雅号”。

除了上述大量冗费支出以外,北宋末年官员的冗滥也达到惊人的地步,“节度使至八十余员,留后、观察下及遥郡刺史多至数千员,学士、待制中外百五十员”,其他冗官之多足以想见。官员兼职兼俸的情况此时也特别严重,三省、枢密院“吏员猥杂,有官至中大夫,一身而兼十余俸,故当时议者有‘俸入超越从班,品秩几于执政’之言”。

徽宗所宠信的佞臣,除蔡京以外,还有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五人,人称他们为“六贼”,也个个腐朽透顶。

同类推荐
  • 1911中华新篇

    1911中华新篇

    一个古代人拥有现代人部分思想的故事.
  • 归楚

    归楚

    幼时目睹母亲被杀害,楚立注定走上一条复仇之路,沉寂十年之后,他冷血归来,开始手刃一个个仇人。只是随着报仇计划的推进,他发现了更多难以承受的阴谋,这时,楚立又该何去何从?历经生离死别的磨难之后,楚立奋力站上权力的巅峰,最终天下归楚,成就皇图霸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一朝乌云悲少年,谁人能护可怜人!楚立不是可怜人,只要他想,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可怜可恨的是世间的人!
  • 渡劫,帝国之殇

    渡劫,帝国之殇

    古中原大地上,分布这大大小小的国家,各国之间为了领土、地位、金钱,互相征战,最终以北方梁国和南方楚国脱颖而出。梁国通过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把楚国的得狼狈不堪,在统一中原的收官时刻,梁国的大臣白晅却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秦国,且顺势灭了楚国,统一了中原,把国家逐步发展为帝国,就在此等辉煌之时,正直壮年的秦帝白晅却离奇溘然辞世,这是天意?与此同时,前朝旧部又在积极的进行复国行动。各派势力暗流涌动,白晅诸子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却发现最终只是渔翁得利……秦帝国的公主白蓁爱上了一介小吏“王温”,但发现“王温”跟父皇白晅的驾崩又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 我的三国之乱世烽火

    我的三国之乱世烽火

    带你走进我的三国,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乱世,看各种能人志士各显其才。看看符不符合你心中的三国
  • 轮回汉末一梦

    轮回汉末一梦

    黄巾乱十常侍毙西凉武夫率军入都城。汉庭失鹿,天下大乱。引出了华夏史上最为璀璨一幕。璀璨中留下来的是遗憾。为什么曹操的鬼谋郭嘉那么早病死,有他在哪有赤壁之火为什么白马将军那么早战死,有他在乌桓鲜卑哪敢南下牧马。为什么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而亡,只留下周美郎苦苦支撑。三国之中的遗憾很多很多。一只千年后的蝴蝶来到这个时代,用他的翅膀一下下弥补这些遗憾。创造一个不留遗憾的三国。
热门推荐
  • 农女升级指南

    农女升级指南

    前世身为金丹期强者,叶子万万想不到自己最后会被身边人所害,再次醒来,她成为一届凡人,身无分文不说家中还有病怏怏的爹娘,养活家人的重担压在她身上她只想仰天长啸,敢不敢再惨一点!
  • 战无巅峰

    战无巅峰

    这是一个浩瀚的世界。在这里,奋力追求巅峰的力量,或许,仅仅是因为热衷那纯粹的战斗!————————PS:新书恳请收藏,谢谢~~~~
  • 我拥有真龙系统

    我拥有真龙系统

    苏衡磕到头还能意外获得真龙系统,真是不想成为强者都难!以后苏衡在外闯荡,只要说自己背后有龙,什么妖魔鬼怪通通都得让路!从此苏衡有了成为强者的本钱,看谁还敢再说他是废物,敢说者通通打废!
  • 青州百问

    青州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钰见IV

    钰见IV

    钰有珍宝的意思。
  • 蓝和公子传

    蓝和公子传

    百年前八王叛乱,因一场刺杀戛然而止,留下惊天秘密与大批宝藏。百年之后,武林再次骚动不安,国仇家恨将多方势力再次卷入波澜。危机之刻,蓝和公子横空出世,凭借其睿智头脑拨开层层迷雾,化危机为天下之福祉。
  • 末世逆灵

    末世逆灵

    灵力爆发,到底是对人类的恩赐还是惩戒?灵力的通用性,让其逐渐取代了拥有各种各样副作用的能源成为一种全新无污染无副作用能源。甚至连地底的矿藏都逐渐的被灵力改变变成了各色灵石,所有的生物都在灵力的作用下逐渐生长,进化,异变。除了,人类...
  • 凤戏江湖觅蓝颜

    凤戏江湖觅蓝颜

    江湖必备工具:一柄析扇,一袭白衣,风流倜傥少侠来也!遥宫少主?似正亦邪?身世成谜?手段不凡,男女通杀!他却是她!嘲笑怒骂中始现过往?而十二美男通通杀上门!收也不收?权势我所欲也,美男亦我所欲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尘入道

    红尘入道

    道生万物,由红尘俗世之中入道,一步步去伪存真,方证得大道永生……
  • 血染樱花,魅泪樱

    血染樱花,魅泪樱

    十四年的期待,樱花已不再娇美,泪珠从樱花上滴落下来,那时候,樱花已如此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