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11

第11章 太宗朝的政治——“文治”的兴盛和“武功”的衰落(2)

四、重视吏治

太宗晚年,曾对自己的统治有一个总的评价,他说:“朕孜孜听政,所望日致和平。”此话虽不免有自我吹嘘的成分,但太宗毕竟生于“乱世”,对“当此之时,诸侯各据方面,威福由己”,造成“贤愚善恶,无所分别”的时政有着深刻的印象,加上为了防止太祖、廷美一系势力的再起,所以即位以后,对其统治确实尚不敢怠慢,至道元年(995)十二月,他对侍臣说:朕自君临,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听四方之政。至于百司庶务,虽微细者,朕亦常与询访,所以周知利害,深究安危之理,故无壅蔽凌替之事。有人告诉他,唐太宗三日一坐朝,唐高宗隔日一坐朝,“今庶政清简”,为“保御真气”,可改为隔日一坐朝。后来,经过中书、台谏的一再奏请,太宗才接受群臣关于隔日坐朝的建议,从此形成制度。从坐朝的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与大多数封建帝王相比,太宗确实称得上是一个比较勤政的帝王。

太宗在位期间,政治上值得称道的除了重用科举出身者以外,尚有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刑政,二是注重对官吏的考课。

先言重视刑政。太宗践祚,屡屡发布加强刑政的诏令,如谓:“禁民为非者莫大于法,陈力就列者当习其书。苟金科玉律之不明,虽食蘖饮水而何益?”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司寇院为司理院,“令于选部中选历任清白、能折狱辨讼者为之,秩满免选赴集”,以此精选和优待司法官员。同时,采取具体措施督促官员习法。雍煕三年(986)九月,诏:“自今京、朝、幕职州县并须习读律令格式,秩满至京者,当加试问。其全不明习者,量加殿罚。”端拱二年(989)九月,又下诏:对于京朝官中有明于法律者,许上书自陈,通过考试后,可以补刑部、大理寺官属,“三岁迁其秩”。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官员习法的积极性。

自五代以来,刑狱冤滥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对被囚者“滋蔓逾年而狱未具”,以此敲诈钱财,从而造成大量被囚者瘐死狱中。太平兴国六年(981)三月,太宗下诏:“自今长吏每五日一虑囚,情得者即决之。”为不使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不须追捕而易决者无过三日。”同时又诏:“囚当讯掠,则集官属同问,勿委胥吏搒决。”太平兴国六年十二月,鉴于诸州罪人,包括一些情节十分轻微的罪人,皆须械送京师,造成“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的惨状,诏应时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贤的奏请,“罪人至京,请择清强官虑问,若显负沉屈,则量罚本州官吏。自今令只遣正身,家属别俟朝旨。干系人非正犯者,具报转运使详酌情理,免锢送”。从此,“江南送罪人,岁减太半”。与此同时,又鉴于“州县胥吏,皆欲多禁系人,或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租税逋欠至少,而禁系累日,遂至破家”的弊政,又应张齐贤奏请,“自今外县罪人,令五日一具禁放数白州,州狱别置历,委长吏检察,三五日一引问疏理,每月具奏,下刑部阅视。有禁人多者,即奏遣朝臣驰往决遣。若事涉冤诬,故为淹滞,则降黜其本州官吏。

或终岁狱无冤滞,则刑部给牒,得替日,较其课旌赏之”。这些诏令如能正确实施,对含冤受屈,轻罪重判,因长期滞狱而造成家破人亡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其意义不可低估。

北宋从太宗朝起,如果州县官能够及时梳理被囚之人,或社会秩序安定,无一犯法之人,因而监狱里没有一人被拘禁,称为“狱空”。凡是出现“狱空”,地方官就可以获得朝廷奖励。不料一些州县官或为贪功图赏,或惧怕朝廷诘其淹滞梳理,常将犯人寄藏他处,而后谎报“狱空”。太宗发现后,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下诏:“自今诸州有妄奏狱空及隐落囚数者,必加深谴。募告者赏之。”当年闰十二月,又下诏:“诸州犯徒、流罪人等,并配所在牢城,勿复转送阙下,仍不得辄以案牍闻奏,稽留刑狱,违者论其罪。”

为进一步防止有关负责刑狱的官员草菅人命,迁延狱事,太宗又诏规定,凡御史台鞫狱“御史必须躬亲,毋得专任胥吏”。“笞、杖罪不须证逮者,长吏即决之,勿复付所司。群臣受诏鞫狱,狱既具,骑置来上,有司断已,复骑置下之州。凡上疑狱,详覆之而无疑状,官吏并同违制之坐,其应奏疑案,亦骑置以闻”。淳化元年(990)五月,在刑部置详覆官六员,专阅天下所上案牍,不再派遣官员赴各地鞫狱,并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员,皆以京朝官充。

若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往鞫,辞日,太宗必下谕旨道:“无滋蔓,无留滞。”并赐以装钱。返京后,必定召见,“问以所推事状,着为彝制,凡满三岁,考其殿最而黜陟之”。

定谳乃狱事的重中之重,为此,淳化二年(991)八月,又置审刑院于禁中,以枢密直学士李昌龄知院事,并置详议官六员,以与刑部的详覆官分别负责审理本司狱事。对于上报朝廷的重要刑狱,规定了一整套系统的程序:“凡狱上奏,先达审刑院,印讫,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其未允者,宰相复以闻,始命论决。”

对于地方政府负责处理的刑狱,自淳化初年诸路陆续设置提刑司以后,规定:凡管内州府,向提刑司十日一报囚帐,“有疑狱未决,即驰传往视之。州县稽留不决,按谳不实,长吏则劾奏,佐史、小吏许便宜按劾从事”。

为了督促和鼓励地方官秉公执法,淳化五年(994)五月,审官院上新选京朝官二十余人充知州,太宗分赐每人一张亲书的条幅,上谓:“公务刑政,惠爱临民,奉法除奸,方可书为劳绩,本官月俸并给实钱。”同时送大理正尹玘等人。后来太宗觉得“奉法除奸”一语,“恐不晓者别思生事以求功劳”,特召知审官院钱若水作解释道:“除奸之要,在乎奉法,故有是言也。”于是,钱若水向尹玘等人“一一谕之”。由此可见太宗对刑政慎重之一斑。

宋初刑政,经过太宗的认真整顿以后,基本上结束了五代以来黑暗混乱的局面,从而奠定了有宋一代一系列刑狱法规的基础,培养了一些通晓法律的官员,多少减轻了含冤受屈的百姓所受牢狱之苦,应该值得肯定。在太宗朝,法治也相对较好,对此,《宋史·刑法一》有“数年之间,刑罚清省矣”这样的评价,恐怕不完全是虚语。

次言对官吏的考课。太祖时期,国事草创,朝廷对官员的考课,多沿用唐、五代的办法和令式,当时对文武常参官(即朝官),并无具体的考课标准,只是以曹务闲剧定出成考岁月,根据新删定的《循资格》、《长定格》,考满即迁。对幕职州县官(即选人),则以户口增减、垦田多少、部内治安好坏,定其殿最(按:上等为最,下等为殿)而升降。其办法为吏部南曹给选人以印纸(记载官员行程历、保官、有无不了事、在任功过等的文书)、历子(记载官员仕履等的文书),由州郡长吏书其功过于其上,任期满,交吏部流内铨考课、注拟。但是,地方长吏在填写印纸、历子时,漏书的情况很严重,往往成为具文。

太宗即位后,十分重视对官员的考课,逐步罢去岁月序迁之制。太平兴国三年(978)二月,在吏部南曹董淳的建议下,下诏严格填写印纸、历子的制度:“州县官批书南曹所给“印”、历子,敢漏一事者殿一选,三事者降一资。

虽所部无其事,令式所合书者,亦着其无,以相参验。”六年二月,又下诏,凡是京朝官出仕地方,“悉给以御前印纸,所贵善恶无隐,殿最必书。俾因满秩之时,用伸考绩之典”。雍煕四年(987)三月,太宗又下诏对州郡长吏的考课作了具体规定:“天下知州、通判,先给御前印纸,令书课绩。自今并条其事迹,凡决大狱几何,凡政有不便于时,改而更张,人获其利者几何,及公事不治,曾经殿罚,皆具书其状,令同僚共署,无得隐漏。罢官日,上中书考较。”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置京朝官差遣院,主管少卿监(正六品)以下京朝官考校劳绩、品量材器,注拟差遣事。淳化三年(992)十月,置磨勘京朝官院,次年二月,改名审官院,并将差遣院并入审官院,设知审官院二人,由御史知杂以上充任,掌考校京朝官,考覆功过,以定其官爵品级,分拟其内外任使,奏报皇帝。又改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掌幕职州县官殿最,同年五月,并入归吏部流内铨。雍煕四年(987)七月,置三班院,主管武臣三班使臣(从九品)以下的功过、升迁、酬赏等事。至此,除高级文武官员,由皇帝直接对他们进行考课以外,自正六品以下的京朝官到选人,都须经过磨勘、考课,才得以升迁。所不同的是,选人由长吏填写印、历,由流内铨考课;下级武臣由三班院考课;知州、通判和外出京朝官由本人填写御前印纸,或同僚共署,由审官院考课;在京中下级京朝官亦由审官院考课。

自太平兴国八年八月起,凡是选用庶僚,都要经过太宗亲自临问考察,谓之“引对”,“观其敷纳可采者,超擢之”。即使这样,他还担心有弄虚作假的人冒进,乃诏:“应临轩所选官吏,并送中书门下,考其履历,审取进止。”

对于州郡官员的治状,太宗也不拘泥于秩满后的考课。淳化三年十月下诏:凡郡县有“治行尤异”等突出政绩者,委本路转运使各以名闻,由太宗亲自召见临问,加以旌赏。“反此者亦具奏,当行贬黜”,体现了对官员考课的重视和灵活性。

五、兴建三馆,组织编纂三部大书

三馆,指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个机构,为国家藏书和修史书之所,早在唐朝就已有设置。不过昭文馆在唐初称修文馆,后又改称弘文馆,宋代因避太祖之父赵弘殷讳,遂改称昭文馆。太祖虽然重文,可是宋初天下兵革未定,百废待举,修文一事尚难以顾及,所以对三馆的处置一仍旧贯,皆设于拥挤不堪的五代旧址,所藏图书仅一万二千余卷而已。到太宗朝时,尽平诸国,得图书三万三千余卷,“于是天下书复集三馆”。可是,当时三馆只有小屋数十间,“湫隘才蔽风雨”。“每诸儒受诏,有所论撰,即移于它所,始能成之”。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宗视察三馆后认为:“若此之陋,岂可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耶!”于是下诏别建三馆,并亲自参加规划,“晨夜兼作”,历时一年,新馆建成,“轮奂壮丽,甲于内庭”,“诏赐名为崇文院”。于是“尽迁旧馆之书以实之。院之东廊为昭文书,南廊为集贤书,西廊有四库,分经、史、子、集四部,为史馆书。六库书籍正副本凡八万卷,策府之文焕乎一变矣”。

端拱元年(988)五月,再下诏建秘阁于崇文院,以分藏图书。秘阁建成后,与三馆合称馆阁,或总称崇文院。

为使三馆成为储才之地,太宗任命大批文学之臣担任馆阁之职,凡“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太宗充分认识到书籍在文治中的重要性,他对侍臣说:“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法?今三馆所贮,遗逸尚多。”于是下诏三馆:“以《开元四库书目》阅馆中所阙者,具列其名,募中外有以书来上及三百卷,当议甄录酬奖,余第卷帙之数,等级优赐,不愿送官者,借其本写毕还之。”此诏令一出,各地献书者甚众。不数年,天下图书大集,从而为史书的保存和纂修创造了良好条件。

北宋前期,官修的史书除起居注、时政记、实录、会要、国史等以外,最着名的是四部大书,即《太平御览》一千卷、《太平广记》五百卷、《文苑英华》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其中,除《册府元龟》为真宗朝所编纂以外,其余三部大书皆修成于太宗朝。

太宗在武功上比不上乃兄,力求在文治上能超过他,他曾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前代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太宗的好学虽然不假,可惜他所学的多是历代帝王的权术,缺乏真正治国安邦的经验和本领。

同类推荐
  • 唐赟

    唐赟

    因车祸而离开这个世界,却在大唐帝国以另一种身份继续活着,在盛世大唐中书写自己的传奇!厌倦争斗,而他身在局中;远离是非,却又一次次被逼入瓮,迫于无奈挺身而出,解决接踵而至的麻烦,一步步的成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该如何抉择?既然无法避免,那就迎难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大宋老司机

    大宋老司机

    车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硕士毕业的林帛纶重生宋朝世界,展开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 崇祯有把枪

    崇祯有把枪

    觉醒吧,暴君!太阳王路易十四:上帝作证,法兰西是无辜的·····“那不是理由!”朱由检放下香槟,扣动鲁格尔扳机。交流群:226342842
  • 我的明朝生涯

    我的明朝生涯

    已经穿越到了明末的岳阳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那熟悉的现代社会。可是有了牵绊的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恢复以往那平静的生活了,重新回到明末的岳阳为了在若干年后不留着辫子生活,也不用逢人就自称奴才毅然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和侵略者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新书上传,《我的老婆是土匪》,请大家支持!
  • 曹狼

    曹狼

    虎,生性勇猛,智谋不足。狐,狡诈阴险,勇武欠缺。一梦千年,重回汉末,成为曹家第二子,曾经的魏王曹丕,他不做虎,不为狐,誓做凶狠的狼。集天下英才,还天下太平。且中间些许趣事,又是否如历史一般改朝换代?请客观细细品来。故事正式开始。
热门推荐
  • 尘溪

    尘溪

    “林熙,不要怕,有我,我一直在,我永远在”——陆尘川
  • 相府大小姐

    相府大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一个明星却没想到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大小姐受人欺凌他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面王爷却唯独对她温柔以待。他们的相遇就注定了一生的相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栴檀树经

    佛说栴檀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枭夫

    枭夫

    他曾经在新世界声名鹊起,成就一方枭雄,如今却成为了不颠山的小土匪头子……交流群号:784241284密码:骨蚕
  • 无尽海域

    无尽海域

    地球自诞生之日起,茫茫几亿年,难道最终只演化出人类这一璀璨的文明吗?无尽海域,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世界!余林只是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员,在一次跟随旅游团观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洲的时候,却正好遇到了五年一开的龙门,最后落得船毁人亡!死后却意外被家传鱼鳞吊坠带到了神秘的海域世界,降生在一户海族人家。从此,鱼跃龙门,脱身化龙!.........................................................本书书友群:24241073欢迎加入~~~
  • 道之玉匣冠

    道之玉匣冠

    明月渐升人犹醒,何处又来恼人风?非是为伊垂清泪,年少总是爱多情。夜半看剑剑尚鸣,曾伴旧日御风行。一张琴来一壶酒,多少红尘烟雨中。—为此小说而作《御风》第一次在起点写小说,朋友们说应该参照这个应该参照那个,很有道理。然而不坚持自己的风格,怎能开创新的体系,怎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之旅?
  • 农门娇娘怂又甜

    农门娇娘怂又甜

    蓝若烟病好的第一天。村民慌慌张张:村长,不好了!夫人把秧苗拔了,说是要养小龙瞎!李如言淡定点头:嗯,夫人爱吃,养吧。蓝若烟病好的第一个月。村民慌慌张张:村长,不好了!夫人把房子都推了要盖...盖那个什么,家庭宿舍。李如言宠溺一笑:嗯,钱我出,盖吧。蓝若烟入乡随俗半年。村民慌慌张张:村长,不好了!夫人被皇子抢走了!李如言默默抽出四十米长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幻西游之什么才叫剑侠客

    梦幻西游之什么才叫剑侠客

    耐着性子看下去,不会让你的热情失望。小说节奏很快,就像侠客的剑。
  • 野栗

    野栗

    如果有什么可说的,那就是,栗子作为女主人公,担任T校的一位美术老师,遇上了一群叛逆又可爱的青春少年少女,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或许欢喜或许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