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2100000095

第95章 人物专访类(22)

今年刘克峰曾代表浙江大学参加浙江省乒协杯比赛,在有全省几十个队参加的这次比赛中,他拿了个亚军,可见其水平不一般。让刘克峰颇为自豪的是,前段时间他与全国城运会冠军比赛,在对方让6分的情况下,赢了。

“我现在还是浙大乒协副会长。”刘克峰说起在乒乓球上的成绩,与他谈到数学成就时一样开心。这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无论到哪里工作,都要先买个乒乓球台。“我现在在浙大的球台是世界杯标准球台。”

“做数学是对一个人智力的挑战,打球也是这样。”有时一个球没打好,就老是在想怎么样去打好它,像做数学一样去琢磨它。打球要不怕输,要输得起,赢得起,做数学、做人也一样。

2004年12月20日第9版

除了数学我还能干什么——访陈省身奖获得者林芳华

本报记者张冬素 本报通讯员单泠

“我不知道除了数学我还能干什么。”12月17日,刚刚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陈省身奖的浙大长江特聘教授林芳华对笔者说,“但真正要做好学问,要付出很多,做数学与养育孩子一样,付出越多,就越有感情。”

1977年,林芳华进入浙大数学系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他碰到了郭竹瑞和董光昌两位好老师,在他们的力荐下,林芳华毕业之后得以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3年后的今天,当他站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领奖台上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位国际一流的数学家。

林芳华在读博士期间就在偏微分方程及应用上有很好的研究。

1990年,时年31岁的林芳华被邀在日本京都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报告,这是时隔10年后中国数学家在最高级别的国际数学会议上重新出现的声音。近年,林芳华在刻画超导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更是引起了同行们的注目,他为此获得了5年一度专门奖励分析学科重要成就的美国数学会2002年度Bocher奖。这次他获得陈省身奖,大会在介绍他的成就时讲到:林教授荣获2004年陈省身奖,以表彰他对液晶理论、调和映照等数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并称他是研究液晶体的先驱。林芳华目前还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今年5月,他当选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林芳华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把中国数学学科的水平搞上去,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说易是说量的上升是容易的,说难是说要有质的变化很难。从陈省身先生和丘成桐先生身上,我们看到,做学问和做人一样,一定要踏踏实实。他说,陈省身先生做几何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几何时髦,而恰恰是在很困难的时候。陈先生的成就证明了数学家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问题。做科学要有勇气,要有牺牲精神,因为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却根本没有任何回报。

“但做学问也很浪漫”,爱好大自然的他比喻研究数学就如同音乐一样有起有伏。他说,我比较喜欢自然界的山和水,我在看山、看大海时所感觉到的美,做数学也能感觉到。做数学有非常辛苦的时候,也有非常激情浪漫的时候,在沉重之后,也许马上跟随而来就会体会到豁然开朗的快乐。

除了爱好大自然,林芳华还喜欢在网上下军棋“四国大战”。他说,游戏的艺术性很高,也是很好的精神调剂。“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下过军棋,但到了1997年的时候才知道网上有‘四国大战’,开始下不好,后来就慢慢琢磨,每次玩起来我都很投入。”

哪怕是玩,也很投入,这大概就是林芳华所以成功的要素之一。

【链接】

陈省身奖的设立,借以向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数学家和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教授致敬。陈省身奖每三年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颁发,得奖者均是对数学研究或在推动数学研究发展的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华人科学家。

2005年12月14日A12版

专访我省新科院士

李兰娟:我永远是医生

本报记者谷伊宁 本报通讯员王其玲

【院士名片】

李兰娟 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编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和《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等8部专着,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获得1997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广应用二等奖等。

病房查房,给研究生上课,指导博士生开题报告,又埋头实验室研究,像每一个普通又忙碌的工作日一样,昨日下午,李兰娟教授又与匆匆赶来的浙江大学科技部领导交流传染病重点学科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谈兴甚浓之时,消息传来,李兰娟教授当选为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仁纷纷向她表示祝贺,但李兰娟教授非常平静淡然。她谦逊地说:当选为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三十余年的从医生涯,李兰娟不负病人之托,为无数疑难重型病人带来生命和健康,获得了一项项令同行瞩目的科研成果。

开辟重型肝炎治疗新途径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从医生到医学院士,李兰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很多人都知道她工作节奏快,快得让人赶不上,她的精力从心中来,来源于对病人、对事业的爱。

时光回到20多年前。李兰娟在病房工作时,遇到很多重型肝炎病人经过积极抢救还是未能挽回生命,作为一名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医生,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破重型肝炎治疗这道世界性的难题。

为攻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的世界性难题,她历经10余年,艰苦攻关,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疗效确切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至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她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为使人工肝技术造福于更多病人,她毫无保留地向全国推广人工肝技术。

2002年,李兰娟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我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推动了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健康发展。多次主办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应邀赴日本、意大利等国讲学和交流,与日本冈山大学建立人工肝合作研究关系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微生态学独辟蹊径

李兰娟教授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着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着增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还首次在我省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她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填补了微生态学在慢性重型肝炎疾病领域基础研究的空白,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3月20日A14版

曹一家:学生喜欢的年轻博导

本报记者陈骥

第一印象

和曹一家老师通电话约采访的时间,一听就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爽快的人。见面,果然热情、随和。平头,夹克,圆圆的娃娃脸,说是博导,更像是一个学生,常伴有率真的笑声。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也多情(据他自己说,以前作文写得很好的,就是语文的拼音、语法划分不行;据学生说,他们还一起切磋古体诗词的写作),想老家了,会去做湖南菜的潇湘府吃一顿;也粗心(曹一家有两个女儿,可能都由太太管),说起大女儿读书,回答是“有二年级了吧?噢,是二年级。”(但强调:女儿上学是他跑出来的。)关于工作,说得很少,但记者记得有这么一句:女儿大了,想让她学法律或经济,学我这个太辛苦了。

读小学就开始当老师

问:曹老师,你老家益阳离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县近吗?

答:益阳在长沙附近,也是水乡。我家在农村。

问:你应该是31岁就是博士生导师了。太年轻了吧?

答:我读书的经历说来是很奇特的。我上学很早,6岁就上学了,小学时,就跳了一级,16岁上大学,到了大学又跳了一级,19岁就大学毕业了。早点毕业好呀,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那段时候都在上大学,家里是有经济压力的。我读研究生了,就会好一点,不是有点研究生补助了吗。

问:你老跳级,你的成绩一定从小就很优秀。

答:是啊。我小学时候就当过老师了,哈哈。我爸爸是小学教师,也会给我一点辅导。我们那时候,乡村小学的老师有些不是专职的,一个人一个班,语文数学通通上,同时他们还要做别的事,比如要下地干农活,那时候,我就在课堂上给别的同学上课了。我是自己看会的。

问:难道靠自己自学就能成就你现在这样的成绩?

答:自学是很重要的,我很早就读完了那时候很有名的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大学里能跳级,也是因为我把高年级的书都自己读完了。老师也是很重要的。那时,我们益阳出了一个谢彦波,小小年纪进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县里大受激励,在益阳县沙头镇中学办了一个试点班,全县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那时刚好要读初中,也进了那个班,那时我们的老师真是有本事,一个个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还有,我做题目的时候和别人不一样,我一看到题目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出这道题,想让我熟悉哪方面的知识。

多学一点专业有好处

问:你从小就很有奋斗目标吧?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干什么。

答:也说不上有什么理想。但我从小就想当一个科学家倒是事实。那时候还不知道科学是什么,想想数学应该算是科学,所以我数学一直很好。我在西安交大读本科时,读的就是应用数学。我弟弟和我一样,数学也很好。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要从事眼下这个专业的?

答:读研究生时,我读控制理论,博士读电气工程。

问:这些学科看上去都不是很一样呀。

答:对。我老早就觉得,如果有条件的话,多学几门科,多转几个专业,对自己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我在英国6年,在3个大学从事的是不同的研究。但数学是基础。

父亲说,为国家做点事

问:你是自费出国留学的,你在英国干得这么出色……

答:我觉得自己做得是不错,我还当过英国西部中国留学生会的主席呢。

但可能是我个人的感觉,我总觉得英国人看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有点那个。你个人很成功、很出色,他当然服气,但他们会想,你既然这么出色,为什么不回国?不去为自己的国家做事?肯定是你的国家很不怎么样。

问:你回国也是一件大事,和家人商量了吗?

答:我父亲非常想我回国。他和我母亲去英国住过,本来想让他们住一年半年的,结果他们住了两个月就回来了,住不惯;我弟弟在美国读了博士后工作了,在花旗银行搞技术开发,他们也去住过,不习惯,还劝我弟弟也回来,说,回来吧,为国家做点事。

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问:我从浙大的网站上看到,你是2004年浙江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据我了解,这次评选是全校同学投票的,被选上需要票数,你是新来浙大的,又是博导,和本科的同学接触不多,怎么也会被选上了呢?

答:我也给本科生开课,也带研究生,也带博士。我对学生是很负责的, 他们的作业、论文,我都要认真地看两三遍。(注:曹一家的博士研究生邹振宇同学曾于去年在英国召开的第39届国际大学电力工程学术会议上,以一篇“应用向量场规范形研究统一潮流控制器中多控制功能的交互影响”的论文,获得“最佳科学论文奖”。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大学电力工程学术会议上获得此项奖励。)现在研究生都在扩招,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我如果不严格一点,研究生阶段他们就学不到什么了。

问:我刚才在实验室看到,你的博士生中,还有不少女博士。她们的就业状况怎么样?

答:这是一个问题。现在有些单位不要女生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我学生都是学电力的,但有些用人单位面试时当着女同学的面就直说:女的我们不要,虽然你很优秀。我不但是个老师,还是省政协的常委,这种情况,我是要去反映反映的。

小学生负担过重

问:你的两个孩子都是在英国出生的,你对她俩有什么要求?

答:我不能算是幼儿教育专家,但从我自身成长的过程来看,我认为现在的孩子负担有点重。小学里成绩的好坏,其实真的不是太要紧的。

(记者哈哈大笑)问:你的孩子你不给她加餐?不让她多学点什么?不怕她跟不上其他同学?

答:我对孩子的唯一要求是,把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我认为,小学生时段,就是要玩好,要健康。在英国,小孩子做什么都可以,但要求就是:做了就要做好。我认为这是对的。小学阶段的这点知识,到了初中,一补就上去了。

问:你从小就想当一个科学家,现在你的孩子有“理想”吗?

答:(笑)没有。我觉得这个不是太要紧吧。哈哈。

2005年4月17日A3版

周雪平:在沉默中破茧而出

本报记者张谷风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某初中刚刚举行了一次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不仅看到了未成年人的理想,还肃清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的因素。他们认为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该频道人物专访栏目《程程访问》的部分精彩篇章。程程是浙江观众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位资深主持,年轻时就是许多人追逐的偶像,现在是这档知名栏目的主访人。她访问的对象大多是某一时期与热点事件紧密相关的国内精英人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演艺、学术各行各界。程程的人物访问,既知性又个性。有人称她的访谈在温婉细腻中不乏深沉透彻,在蜻蜓点水处不失机敏话锋。而且在处理人物信息时重视挖掘事件人物的内心故事、切身感受,善于以事件人物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来温暖、烛照、激励更多人的心灵。这也使开播仅一年的《程程访问》,在观众中迅速赢得很大的影响和很好的口碑,成为一档很有市场号召力的名牌栏目。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高危职业

    高危职业

    八年老兵余洋,无意间进入无尽杀戮场,再次扛枪上阵。从索马里到斯大林格勒,从中东沙漠到南美洲热带雨林,野兽,敌人,甚至你身后的友军都会带走你的生命!这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职业! 书友群:651835345(已经升级可以加入),全订群(需粉丝值4500):20397604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斩妖邪

    斩妖邪

    边荒少年,偶得阎王传承,习天功,震天下。面对妖族血债累累,邪魔罪恶罄竹难书,人族叛徒重重阴谋,司阳一路奋发,拔刀在手,誓要横扫诸天万界,斩尽妖邪。行万界,镇诸天,灭禁区,斩妖邪,风起云涌之时,轮回彼岸结出的另一朵花,终会结果。
  • 殇决离

    殇决离

    在这乱世之中,相爱。只不过是姓氏的原因。为何那
  • 麒麟魔心剑

    麒麟魔心剑

    高手?你说你是高手?那好,你给这只蚊子割个双眼皮吧!给文字一个跳舞的地方,把无奈的现实生活与刺眼的社会热点化成一种沉在水里的幽默,憋足气看水下的世界,给最真的自己一点掌声!一系列传奇的故事发生在这里,看似普通的人生,蕴含着巨大的哲理。献给那些疯狂的人,那些叛逆的人,那些倔……
  • S级保镖

    S级保镖

    一个落魄的富家大少爷,拥有重生的记忆,因缘际遇般成为美少女的保镖,看清纯美少女和帅气保镖的斗法,看OL美女和保镖的暧昧,看熟姐和保镖的纠葛。低调泡妞,高调踩人,保镖也能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
  • 穷鬼莫追之十三恶书图

    穷鬼莫追之十三恶书图

    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一年有四千三百八十个时辰。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昳,申时哺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十三恶书图,尚不知何人所编撰,何时显现与世间。只知其上所书生时为人之罪恶,共分十三卷,十三时辰。无人所知,这第十三个时辰,是书写何时光景。世间之事,天道轮回。该来的,总也会来,该受的,总也得受。
  • 复仇公主的禁心伪恋

    复仇公主的禁心伪恋

    曾经的爱还深藏心里,复仇少女远方赶来,只为见爱人一面。十年前的恨,她深藏心底,十年后的爱,她无法诉说。是谁,为她建起爱的桥梁?又是谁,一步一步退她走向生命的顶端?再见,愿我们还是陌生人。
  • 芸浮轨迹

    芸浮轨迹

    男主人公的名字来自于我的偶像exo。酒店电梯里狭小闷热,让他狂躁,怀里的人儿动了起来,黎沫缓慢睁开眼睛,感觉到自己正被抱着,挣扎着要站起来,边伯贤随了她的意思。他打开门,房间里一片漆黑,他们在黑暗中沉默着对视了几秒。突然,他一把关上门,像一只兽一样粗鲁地把她推翻在墙壁上。黎沫柔软的身体不足挣扎,她选择妥协。这个温柔的吻和拥抱,让她感到这一刻没有孤独,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清晰的意识,才没有绝望。清晨时分,,她听到房间的细微声响,男子起身,摸索着衣服穿上。低头在她额头上轻轻印了一个唇印。打开门走出房间,微光清凉,他身上的白色衬衣在门角倏忽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