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8700000085

第85章 隋唐以降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几部经论(1)

所谓“疑伪经”,指怀疑不是外来的译籍,或假名外来译籍的中国著作。这个问题,早在东晋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已经注意到了,而后成了中国佛经目录学中的一个特殊项目,被历代的经目撰编者所沿袭,都要留心辨别译籍的真伪,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也是中国史学的一大优良传统。然而有不少经、律、论、密,应属疑伪,但由于内容被普遍看好,影响也大,所以往往也被录入正典,为佛教界所承认。我们这里只选择三种与中国佛教哲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作一简要考察,可以了解个大概。

§§§第一节《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中国佛教哲学大纲

一、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之争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现下有两个译本,一题马鸣造,一卷本,梁真谛译,前有智恺序;一题马鸣造,大周实叉难陀译,二卷本,也有序文,作者佚名。关于这两个译本,从造者到译者,从论本到序言,都有人表示怀疑,所谓《起信论》是真译还是伪托的问题,就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悬案,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于《起信论》一书可信的最早记载,见于隋初昙延所撰《起信论疏》及与之同时代的慧远所撰《大乘义章》。《大乘义章》卷三《八识义》中多次引用《起信论》文。又有《大乘起信论义疏》二卷,亦题净影慧远所作。这些早期文献中,只提《起信论》的造者是马鸣,而未涉及译者。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编成《众经目录》,在《众论疑惑》录下说:“《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三年后,开皇十七年(597),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编成,在卷一一真谛条下记:“《大乘起信论》一卷,梁太清四年在富春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这是第一个肯定译者真谛,且有疏二卷问世的记载,但他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文献根据,梁亦无“太清四年”,所以颇有破绽。又过五年,隋仁寿二年(602)彦琮等重订《众经目录》卷一,谓《起信论》一卷,“陈真谛译”,不载有疏二卷,并将译出时间模糊,由梁世转到陈世。至唐麟德元年(664),道宣编《大唐内典录》卷四真谛条中又记,“《大乘起信论》,大同四年在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大同四年是公元538年,真谛尚未来中国,显然是在《长房录》上的错上加错。道宣在《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中,没有提到真谛是否译有《起信论》一事,却特别声明本传所记真谛译疏数目,是根据曹毗的《真谛别历》。曹毗是真谛的著名弟子,撰有《三藏历传》、《真谛传》,与这里提到的《别历》可能是一回事。可惜《别历》等已佚,内容难详。但《内典录》对《起信论》的记载则没有注明来自《别历》,可见说《起信论》为真谛所译,绝不是出自曹毗之口。

总之,直到道宣为止,各种经录对于《起信论》的记载,互相矛盾处甚多。又经过六十余年,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编纂《开元释教录》,又有了新的变化。其卷六真谛目中记:“《大乘起信论》一卷,初出,与唐实叉难陀出者同本。承圣二年癸酉二年九月十日于衡州始兴郡建兴寺出,月婆首那等传语,沙门智恺等执笔并制序,见《论序》。”这次不但译出时间变了,且多了一个传语者,一个执笔者,删去了疏二卷,增添了一个新译本。

查作《论序》的智恺,本名慧恺,是曹毗的堂兄,《续高僧传·法泰传》中附传,是真谛最主要的弟子和助手,现存有他为真谛译籍所作的序文、后记四篇,都没有提到《起信论》一书。与四篇序记比较,《起信论序》为伪十分明显。例如四篇序记称译者为“俱罗那他”或“拘罗那他”,没有意译;《论序》则作“拘兰那陀,译名真谛”,是常识性错误。因为“真谛”的梵音应是“波罗末那”;“拘兰难陀”即“拘罗那他”,意译“亲依”而非“真谛”。作为真谛译籍的笔受者,不会出现这种笑话。

慧恺在《摄大乘论释序》和《俱舍释论序》中都提到过亲依(真谛)的出身历史,说他原籍优禅尼国,后来“远游此国”(指梁);《起信论序》则定真谛为“摩伽陁”国人,并称是梁武帝遣使到天竺求法,由摩伽陁国王将他强制派出。《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记,真谛原籍优禅尼国,游方至扶南,受扶南国王委托,随梁使至广州。同一个真谛的弟子,会给自己的师长制造出两个不同的经历来,也太离奇了。至于传语的月婆首那,《起信论序》作月支首那,与真谛同时,由北方来至南朝,经历侯景之乱,后于陈天嘉乙酉岁(565)在江州兴业寺译经,本贯也是优禅尼国,所以《续高僧传》将他附在《拘那罗陀传》中,与真谛并没有交往的证据。据慧恺的《俱舍释论序》,时真谛早已“精解此土音义,凡所翻不须度语”。《起信论序》强加一“传语人”,更显虚假。

现存《一心二门大意》一卷,是对《起信论》的疏解,撰者题为智恺,学术界普遍表示怀疑。

在佛教史学和义学界,有关的记载也很混乱。《续高僧传·玄奘传》说:“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起信论》的思想与玄奘所传牴牾颇大,而玄奘未曾质疑;道宣曾参与过玄奘译场,在治史上,也以学风严谨著称,所记当不会有错。然而由玄奘弟子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却只字未提玄奘有翻译《起信论》为梵文一事,所以有人亦疑道宣所传有误。新罗僧元晓(617—686)撰《起信论疏》二卷,与净影慧远的《疏》一样,虽不记译者,而以马鸣造为当然的事。唐法藏(643—712)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依然定该论为真谛译,关于译时译地,则综合《起信序》、《开元录》,并参照《续高僧传》等成,模糊错乱处更多。与此同时,怀疑《起信论》为真谛译文者,更进一步提出,它只是中国人假马鸣、真谛之名的伪造。唐初吉藏的弟子慧均撰《四论玄义》(约618年),其第五卷说:“《起信》是虏鲁人作,借马鸣菩萨名。”卷十又针对《长房录》的记载说:“《起信论》一卷,人云马鸣菩萨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释经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否?”至于晚唐,新罗珍嵩著《华严经探玄记私记》说:“马鸣《起信论》一卷,依《渐刹经》造此论。而《道宣目》中云:此经是伪经。故依此经之《起信论》是伪论也。”这样,不但说明译者是假托,作者是假托,而且指出假托者的派系及其依据的经典。

关于实叉难陀的新译本,疑问也不少。《开元录》卷九实叉难陀录中说:“《大乘起信论》二卷,第二出,与真谛出者同本。”但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根据。现存有佚名的《新译大乘起信论序》说,新译所据梵本,原由实叉难陀自于阗带来,同时于西京慈恩塔内获得旧梵本,与弘景、法藏等以大周圣历三年(700)岁次癸亥(按:本年非癸亥)与《华严经》相次而译。在这里,把法藏作为实叉难陀译场的参与者,符合事实;法藏是《起信论》的重要弘扬者,把他拉进新译的行列,也很合乎情理。但是,法藏所撰《起信义记》七卷,《起信别记》一卷,都是以梁译为底本,从来没有提到他自己参与过新译。法藏撰《华严经传》,说实叉难陀“译经”十九部,也没有提他还译过什么“论”。《宋高僧传》的《实叉难陀传》也没有关于新译《起信论》的记载。看来作为僧史学者的赞宁,对于新译也采取不轻信的态度。

关于《起信论》真伪的这些不同说法,唐以后很少再引人注意。进入20世纪,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复兴,又重新被提了出来,引起中日两国有关学者的浓厚兴趣。日人望月信亨于明治三十五年作《起信论之作者》,明治四十三年松本文三郎作《起信论考》,到大正八年村上专精作《对于大乘起信论之史的考察》,掀起了否定《起信论》为印度原著,力主支那撰述的高潮,而常盘大定、羽溪了谛等则维护旧说,驳难竞起,在1919—1921年,1926—1929年,发生过两次颇具规模的辩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佛学研究者。1922年梁启超著《大乘起信论考证》长文,概括日人1921年前的研究成果,力证《起信论》为“吾先民之所自出”,欢喜踊跃;欧阳渐作《抉择五法谈正智》,以为《起信论》非佛教唯识之学,颇多贬斥,形成中国否认《起信论》为印度产的两股势力。章太炎作《大乘起信论辩》,为马鸣造论辩解;太虚作《佛法总抉择谈》,从东方文化的特质上驳难梁启超等的研究方法。由此形成两支维护《起信论》为印度人撰述的势力。

这两种相反的见解,虽然在情绪上逐渐趋向平和,但认识上并没有得到统一。1949年以后,大陆以吕澂为代表,从《起信》与《楞加》,《起信》与禅的关系上,继续论证其为中国人撰。台湾以印顺为代表,则从肯定《起信论》的价值上着眼,将其真伪问题搁置起来,表现了另一种态度。

二、 《大乘起信论》产生的佛教背景及其流布

隋慧远在《起信论义疏》中说,《起信论》的思想本于《楞伽经》。《楞伽经》在唐以前有两个译本,其一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于443年的四卷本;另一个是北魏菩提流支译于513年的十卷本。据吕澂先生考察,《起信论》主要本于十卷《楞伽》。因此,《起信论》问世的最早期限不会前于513年;引用《起信论》最可靠的资料是《大乘义章》,作者慧远死于隋开皇十二年(592),所以至迟不会晚于592年。事实上,这个时间段还可以缩小。昙延撰《起信论疏》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隋开皇八年(588);论本既然假托真谛译,则其出现也不会在真谛来华之前。真谛来梁入都在太清二年(548),死于陈太建元年(569)。因此,《起信论》的面世,只能在548年到588年的四十年内;如果再压缩一些,或只是569到588年的二十年里。

在这数十年间,中国的佛教思潮经般若中观学、涅槃佛性论,正在兴起瑜伽唯识学的热潮。北朝由菩提流支、慧光和法上等开创的地论学,成为魏、齐、周三代佛教的统治思想;楞伽学与禅学结合,则成了隋唐禅宗的摇篮;南朝的三论学事实上只是梁陈统治集团的麻醉剂;摄论学以越来越大的规模由南向北扩展;颇有势力的天台一系,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南北的这两股唯识学,都以“清净心”为最高本体,随着全国统一的进程逐步汇合,终于成了隋唐影响面最大的佛学潮流。

佛教思想的这一背景,为梁译《起信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首先可注意的是昙延,《续高僧传·昙延传》没有提到他注疏《起信论》一事,但说他研习《华严》、《涅槃》、《十地》、《地持》等;注疏除《涅槃》外,尚有《宝性》、《胜鬘》等,都是当时最流行的以心性释佛性的经论。昙延一直活跃在北朝地论学势力范围,与儒士也颇有接触。他曾经解释“方圆动静”四字谓:“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此中“方等”指菩萨经类净影慧远《起信论义疏》卷上,谓“十二部中唯方等菩萨所持”。,“智慧”可谓“本觉”,“识波浪”相当“不觉”,“涅槃”指不觉经始觉向本觉回归,这四句话与《起信论》的思想和结构大致相当。昙延注解《涅槃》,梦见有人衣白服,乘白马,“谈授经旨”,醒后自思:“此必马鸣大师授我义端”,由是述疏《涅槃》,作偈曰:“归命如来藏,不可思议法。”这直接指明,昙延解释的《涅槃》义理,倡导“如来藏”,不是他个人的见解,而是马鸣梦授。自称梦授或神启经典,在中国不是自昙延始,也不是到昙延终,但他以马鸣名义作疏,而且思想如此接近《起信论》,使人很容易怀疑昙延就是《起信论》的真正作者。他的《起信论疏》二卷,与《长房录》称真谛译《起信论》并撰疏二卷的记载,也很类似。就是说,真谛的《起信论疏》二卷,其实就是昙延《起信论疏》二卷之误植。在齐、周、隋三朝的北方诸师中,最博学的僧人是净影慧远。但据道宣比较,就“标举宏纲、通镜长鹜”言,昙延“过于慧远久矣”。《起信论》言简意赅,概括性很强,与道宣的评论是很相称的。

《起信论》将大乘佛教通行的菩萨“六度”改作“五门”,合并“禅定”和“般若”两波罗密为“止观双修”,是特色之一。但这类禅观在天台宗的先驱者那里就已经出现。《续高僧传·慧思传》介绍慧思行禅是“昼夜摄心,理事筹度”。“摄心”就是“止”,“筹度”就是“观”。慧思在修持中遇到“禅障”,亦称“禅病”,在《起信论》中有系统的总结。慧思提出对治“禅病”的办法,“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无。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这些说法,《起信论》也多有发挥。他提倡“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这在《起信论》中也有反映。慧思原在北齐洛阳嵩山一带聚徒,后来转居光州(河南潢川),晚年在湖南衡山度过,死于陈太建九年(577),对南北义学和禅学都颇了解,也有影响。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十大弟子传: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背后有大佬捧着我

    背后有大佬捧着我

    风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服装设计师,自己有家小网店,随便开开直播卖卖衣服,不过粉丝百万而已,一天收到了著名选秀节目的邀请。c位出道,国民综艺,大IP剧组,国际代言……黑粉:风谨没见识,没文化,没教养!第二天,爆出风谨就是当年销声匿迹的全国状元。黑粉:风瑾演技烂,人品差!第二天,爆出风谨是天使基金的创始人!喜获最佳女主角奖提名!黑粉:风谨不过是靠身体搏出位!第二天,爆出风谨是某世家千金!黑粉:???!粉丝:我怕是个假粉!?爱豆是大佬怎么破!某大佬:……
  • 镜天神缘:玄天之世续情缘

    镜天神缘:玄天之世续情缘

    她是一国公主,自己的父皇在江山和她之间,选择了江山,放弃了她,她从尊贵的公主变成了低贱的他国质子,然,她没有气馁,上天给她关上了一扇窗,便又给她打开了一扇门,她拥有了千年不遇的百灵修者体质,成为了玄天大陆最尊贵的灵修者:阴阳铭文师。遇到了可以伴她永生挚友,和最爱她的人。他是一国皇子,因自己的母妃早逝,他便也没有了依靠,成了这深宫内最低贱的人。在蓝羽国向皇宫遣送质子时,他在被御膳房的公公拳打脚踢,她的到来解救了她,两个弃子成为了最好的挚友,直至...她和他的另一个朋友一起失踪...*******镜天神缘*******许你千生千世的诺言,为你在这浑浊的世界里,开拓一片纯净的天空,再续前世情缘!
  • 论好运

    论好运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对抗焦虑的幸福指导书。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崇的哲学家。人们相信,幸福具有偶然性,“幸福”的词源就有运气、好运的意思。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经历反而可以成为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好运,是专注于当下,触摸每一个细微的感受:做饭时的感觉,吃东西时的感觉,走路时的感觉,工作时的感觉,听音乐时的感觉……只要我们专注于此,远比我们一边完成这些任务却一边想着别的事情要幸福得多。幸福,就是敞开心扉,热爱周围的人,浓烈地享受每一时刻。
  • 海洋日记

    海洋日记

    我知道那些夏天,那些青春就像这海浪,缓缓的轻抚这片沙地,又换换退去,不留痕迹,抚平了伤痛,却带走了记忆
  • 刀古龙神录

    刀古龙神录

    东汉时期,华佗一介医夫观鸟兽之作为创出五禽术。然百千年前,则有人察万兽之法得出武术之道。世间万兽当以龙为尊,有仿龙之术诸如龙爪手、降龙十八掌传下。世上有龙,未知多少年前便销声匿迹,后世之人无不寻找古龙!
  • 英雄联盟之混沌瓦洛兰

    英雄联盟之混沌瓦洛兰

    艾欧尼亚、德玛西亚、诺克萨斯、比尔吉沃特……十三个地区,十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亚索、卡莎、派克、刀妹……146个英雄,146个独一的灵魂。【所有英雄都会登场!还原宇宙背景,绝不一笔带过!】
  • 误闯异时代

    误闯异时代

    她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从小被秘密训练长大,接受的是的顶级训练,完成的都是顶级绝密任务。她冷漠,除了自己的姐妹什么都不关心,国家和她没关系,谁是主宰大陆的狂者,无所谓,他,亦是冷血无情,杀伐果断,然他为自己的百姓斗争,却也愿她能与自己并肩作战
  • 穿高跟鞋的女人

    穿高跟鞋的女人

    突然感到世界如此悲凉,伤心如潮水般纷涌而至。想到一句也不知道是谁曾经说过的话:这个世界不曾饶过谁,我们都是带着原罪降临这个人世,我们在人世的一切就是为了赎罪。
  • 十落清秋

    十落清秋

    辗转尘世,是为了等一不归人“这辈子是我亲手埋了你,下辈子就让我亲手给你开棺吧”“可怜这长乐公主,定国公世子的妹妹,乐阳公主的好友,被人使计葬入海底墓,三千年不见天日”“陈清逸,顾瑾羽,顾京墨,初十,青黛,自你们死后,就没有人护着我了”
  • 地球争霸

    地球争霸

    地球上众多诡异的古老文明,真的是由外星人所创造吗?地球上各大势力错综复杂,为了夺得一本外星人遗留下来代表最高技术含量的《秘经》,称霸地球,各类战争,嗜血杀戮,接连不断,地球岌岌可危,身世诡异的奇人强龙携手来自几千年前天狼星的铂球人为破坏野心家的阴谋也在苦苦寻觅《秘经》,《秘经》到底是什么,又藏于何处,谁又将成为地球的最后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