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8700000024

第24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一)(9)

其二,“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今非实灭,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这样,释迦佛就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常住不灭”的佛身;一个是无量劫来,至今尚未灭度的菩萨身。不论从哪个角色说,释迦牟尼都未真正涅槃。可为什么实未灭度而要示现灭度?释迦佛也有个解释: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此处要确立的基本观念,是“如来常住不灭”,而且是唯一的实在。其余所有佛事,都是如来对应于众生需要的方便现示,“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之。于是,这样的佛既非《阿含》中人的觉者,也不是某些般若经类解释的,佛只是人的异化,而成了超越众生、教化众生、永恒不灭、遍于一切、客观实在的神灵。

把释迦牟尼树立成这样的佛身,是《法华经》把佛偶像化,从而导向信仰主义的又一重要教义。它对传统佛教产生的冲击之大,以及由此掀起的波澜之大,在《大般涅槃经》中有更为集中的反映。关于佛身的性质,《正法华》与《妙法华》在文字上则有些微妙的不同。《正法华》的《如来现寿品》是这样讲的:如来皆见,一切三界随其所化现,亦无所行,亦复不生,亦不周旋,亦不灭度;不实不有,亦不本无……亦无虚实,亦不三界。意思是说,佛在面对众生方便现化为种种身时,其自身是既无任何作为,也无任何分别,所以只是一种抽象的实在。

此经《药草品》关于佛身还有个说法:“佛为道父”,为各种众生“分别道慧”,使诸听受者,“因从本力、如其能量,坚固成就平等法身”。这个“平等法身”,当就是上述那个无任何规定性的“如来”。此品又说:如来正觉讲说深法,犹如大雨;大圣出现兴在世者,则为诸天人民……大师子吼班宣景模:吾为如来使,天上天下诸天世人,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灭度者令得灭度。这一兴现于世、为世人所知见的佛身,实为“如来使”,而非“如来”,所以称做如来之“色像”。

这样,《正法华》里就有两种佛身:一种是经书所记,众生所知,具种种差别功德智慧、神力行事的“色像”佛;一种是不实不有、无生无灭的“法身”佛。

《妙法华》的《如来寿品》也有类似上文的译文,是这样表达的: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两相对照,《正法华》讲的如来虽有化现而其自身不生不灭,并无意识;《妙法华》说成是“如来知见”三界众生无有生死,意思全变了,变的核心是没有了无意识的“法身”这一观念,有了人格化的“知见”。

关于《正法华》讲“法身”的那段话,《妙法华·药草喻品》的译文是这样的: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这是指佛据众生的不同根性而为说三乘不同之法的。接着又说: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这是指佛所说法本无不同,而由于根性差别致使解者有异,如同一云雨,所润花木不同。最后解释,尽管“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但佛“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而是“随宜说法”。此“一切智”,即“终归于空”的空智,是般若经类和中观学派才广为流行的概念,它在这里替代了“法身”的地位。

简言之,《正法华》归为“法身”——一种对“佛法”的概略性称谓;《妙法华》将它改成了有人格知见的佛身,同时又将这一佛身抽象化为精神性实体,即“终归于空”的“一切智”——一种般若性空的智慧。这种译文上的少许差异,反映的是两个译本在哲学倾向上的区别。再例如,竺法护译本《授五百弟子决品》之初,有一个“入海求宝喻”,把入海“得如意珠”喻作佛教修习的最高成就,所谓“获如来无极法身”;罗什的译本《五百弟子受记品》中,则根本没有这个譬喻,当然也不会要学者去求那个“法身”了。

又,法护本的《善权品》中有颂,谓:“诸佛本净,常行自然,此诸谊者,佛所开化。”罗什本的《方便品》中的相应颂文是:“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前者认为佛的本质是“本净”,即不具有人们所给予的污染,其性亦非为人功造作、认识所增减,故谓之“自然”。在这里,佛是永恒的纯净自然的客观实在。后者强调佛道“无性”,“佛种”需托缘而起,并不绝对肯定佛是永恒的实体,而是强调佛非本有,从缘而有,关键在于人的认识和作为。这反映的当然也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念。

竺法护是西晋时期的最大译家,理应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相应的地位,事实上却被忽视以致遗忘了。他传译的佛教思想,唯识学的倾向明显,与姚秦时期鸠摩罗什重点译介的般若中观,在哲学观上有极大的区别,由此也影响到两人对其他经籍的翻译上。《法华经》是其中的一例。

由此也涉及佛教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问题:无著世亲的瑜伽行学派,有无先驱者?弥勒其人和《华严经·十地品》,以及反映在竺法护译籍中的唯识思想,都尚待深入的探讨。

五、 “开佛知见”与“诸法实相”

《方便品》记: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佛只是为了令众生也能得到像佛一样“解”法的“知见”,才兴现于世间,进行教化的。所以经文反复强调: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因此,开示“佛之知见”是佛兴现于世间的唯一原因;悟入“佛之知见”,则成了菩萨一切修道的唯一任务。

如此重要的“佛之知见”,指的是什么?《法华经》没有明确的交待。既然一切众生,包括二乘和已经高升到“不退地”的菩萨,都对这一知见不能理解,而称之为“无漏不思议”,那么,它应该属于不可说的范围,可佛偏偏要向大众现示,要大众悟入,这岂不是逻辑矛盾?

其实,依《法华经》弘扬的内容推论,此“佛之知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智慧方便”,一种是能够究尽“诸法实相”的“真谛慧”。其中,“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的所说所示,都属于方便智慧,因而可以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知识和旨趣;特殊地讲,则是引导各类众生最后纳入“佛乘”的各种手段。所谓“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妙法华》卷三),凡根据众生不同根性而分别说三乘法,以及三乘人程度不同地接受的佛说,就是这种智慧。《方便品》一再重复说:“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佛亦自称,其以种种方便力而为众生说法,“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此“一切种智”,是般若经类中的重要概念,唯属“佛智”,既包括对诸法“总相”的认识,也有对众生诸行、深心所念、过去所习,“欲、性、精进力,及诸根利、钝”等等“别相”的认识,还知道采取何种方便、譬喻言辞,令众生可以接受,将他们逐一地引向一佛乘路上的方法。说白了,“一切种智”即是三乘究竟归于同一佛乘的智慧。

但是,“究尽诸法实相”的智慧就不同了:“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如此说来,“诸法实相”之知,唯佛才有,所以也是“佛之知见”中最具佛的个性的部分,也是“智慧方便”导向的究竟智慧。

前已说过,“实相”本是般若经类的重要概念,罗什所传的中观派思想,作了很多发挥,所以也引起中国佛教界的特别注意,产生了许多议论。但这一概念在《正法华经》中没有,代之的是“自然”。其《光瑞品》中记,佛“讲说经典,自然之义,显示众庶”。佛“讲说经法,自然之教”。此“自然”在罗什译文中,即是“实相”。

同类推荐
  •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文学朝圣》写大手印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妙用,以及雪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实践大手印的生命轨迹,包括创作随笔、创作谈、作品序跋集、文化随笔、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开启文心、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故乡、文化般若、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文学衰微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文学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在无常中抓住永恒,应该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应该在虚幻中实现不朽;真正的文学,应该承载神性的大美,应该承载利众的大善,应该承载智慧的大真。
  • 持一句佛号回家

    持一句佛号回家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热门推荐
  • 纨绔绝顶风流

    纨绔绝顶风流

    明犯我泱泱强汉者!虽远必诛!向雨峰,中国军界第四号人物向山向军神之孙,其外公孙伯洋更是财富名列全球百名首富之中,父亲,母亲都是一代商业巨子,而向雨峰更是师从古武界一代武尊青锋道长,生在这样的豪门世家注定了他那无法平凡的一生,但苍天雄鹰需要磨难,九天巨龙需要翅膀,做为一代天之娇子的向雨峰一样需要时间与危难的蜕变和升华,这样的一个人走进校园又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潮呢?
  • 囚颜欢:血梅璃舞

    囚颜欢:血梅璃舞

    世人喻梅花清连自傲,自苦寒香。但如果梅花的美丽下是令人发颤的浴血腥红,做为魔血噩梦的印证,血梅漫天飞舞时,谁家等待屠门的歼灭,谁又为谁唱一段肝肠寸断的颂歌……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漫威之普通人

    漫威之普通人

    hailhydra(九头蛇万岁)美队:WHATFAKR(??ω?`)(ノ=Д=)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我是封号斗罗

    斗罗之我是封号斗罗

    主角哥哥是唐三,单一女主。单一女主单一女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星空痕

    星空痕

    爆发的小宇宙。深埋的传承。龙脉里的通天路。每个星辰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宿主。
  • 诗文世界

    诗文世界

    在异世界重生,他有了个新身份:一个诗文大佬。他在异世界生活几乎无法自理,还好有一个勤劳的妹妹打理家务。在这个以诗文为主的异世界中,他必须生存下去,而且还要舒服的生活下去。他要靠着他小学背过的唐诗三百首来应对,连诗文都经常忘的他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以诗文为兴的世界走出一条属于他的路来。
  • 驭神氏

    驭神氏

    无限世界,无限可能。本文为脑洞修仙文,非传统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