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35100000014

第14章 京街春秋(3)

宣南文化积淀成

清政府也真是的,椅子还没坐热呢,又涂改大政方针了。对了,“满、汉要分城居住”,戏园子、歌舞厅、茶楼等一切休闲娱乐场所也都往外迁。好么,内城里头排队搬家,不吝官商民。一步三回头,大家伙儿就走了。唉,往哪搬好呢?话说到那时候儿,“宣南坊”早已时过境迁了。取而代之的,是宣武门以南,一个更大范围的宣南。您看,琉璃厂儿在“大宣南”的东北角儿,整个被会馆给包围了。它东边儿守着金街大栅栏儿,南边儿是名噪一时的“市民文娱圣地”。对,天桥儿。得,就这儿了。这不,赶着马车、抱着行李的人们就站稳脚看热闹了。

瞧见没,今儿这个日子口儿上,赶考的举子、衙门的官员、闲散文人,还有平民老百姓,都跟琉璃厂儿的一左一右聚齐儿了。老百姓得闲儿时,就爱跟天桥儿看个热闹。举子、文人住了街坊,自然是惺惺相惜。这不,人家结诗社、办诗会、吟诗作对、以文会友。对了,萝卜、韭菜各自长着,粗的、精的、雅的、俗的,各有各的自留地儿。

海有大容量,大到能纳百川;宣南有大心怀,大得似同海涵。您看,乡土、市井;诗书、民谣;为官、为学,各种文化元素跟这地面儿上生长、融和、贯通。经年累月,一种层次丰富、视角阔大,凝结着士人文化、官僚文化、民俗文化,厚实、广博的“宣南文化”,积淀成形了。

纪大人十年磨一剑

岁月如流水,来的自然走的自然,几乎没一点儿声息。一个书僮、几个书箱,满心的憧憬……科考还在继续,外地赴京赶考的士子,一年年的就没间断。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举国上下的有识之士为修书大业献计出力,各地区、各州县的士子们都伸出援手。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书籍潮水般涌入京城,更确切地说,是进了琉璃厂儿的书市。

纪晓岚领了修书的差事儿,当了头儿,他家成了“四库别墅”。瞧瞧,开小组会、听工作汇报都跟这儿。纪大人家住哪儿?虎坊桥儿。他怎不住城里?因为不是旗人,多大官儿也流落在外。出纪府大门往北走,十分钟左右的路途就琉璃厂了。做好事儿天帮忙啊,纪大人寻书、访书,自有书商给满世界张罗去。可不,买、卖都好,琉璃厂儿书市红的发紫了。纪大人和他的一班人马,朝上磋商、计议,下朝就一头扎琉璃厂儿了。二百来年以前那十个年头儿,纪晓岚他们堪称琉璃厂儿各书商最熟悉的面孔。

御膳房的保密工作

这项工作,御膳房没做好。怎说的?东西没看好呗。是馒头吗?不介,包子也不是。

您看,天儿热了,琉璃厂儿街边儿那小摊儿也热了。卖啥呢?茶水,一碗接一碗的。摊主挺爱说话儿,见谁都打招呼。慢慢儿的,纪大人一伙儿人也和“茶水师傅”熟悉起来,都知道他姓萧。萧师傅是劳动人民,挣点儿辛苦钱儿,老老实实干他的买卖儿,大人们不跟他端架子,得空儿了特爱跟他聊会子。

一天,有人给萧师傅出了个主意:你卖酸梅汤吧,肯定好卖。好是好,可我哪儿会熬啊。没事儿,我帮你。于是,大人们七手八脚从宫里倒腾偏方儿。您看看,酸梅汤、秋梨膏、红果温朴儿、蜜饯……齐了。从此,修书大军享福儿了,春夏秋冬都能吃着宫廷小食品。老百姓也跟着幸福,咱们也能吃着啦。后来,萧师傅买卖儿大了,铺面字号就叫信远斋。道光年间,信远斋的后人也好风雅,凭借老铺子的积蓄,又开了论古斋字画儿铺子。

琉璃厂儿的三大产业

嘉庆、道光年间,大清国的家底儿尚可支撑些日子,王爷、显贵们,家里都兴收藏东西。比方说古董、字画儿啊。哪儿淘换去呢?嗯,琉璃厂儿。您想,街边儿来往都是识文断字的主儿,笔墨纸砚自然缺一不可。所以,有一类经营纸张、笔墨的铺子也占了琉璃厂儿的半条街,一贯称其为南纸店。这么着,书籍、南纸、古玩儿,三足鼎立,结结实实的把琉璃厂儿撑了起来。

买卖不带落单儿发展的,与“三大产业”相辅相成,碑帖、篆刻、裱画、补书等等行当,翩跹而至,亮晶晶的嵌在了琉璃厂儿的街头巷尾。五方杂厝,一荣共荣,行里行外的“腕儿店”频频在街面儿上露了头角。比方说,古旧书业的来熏阁、邃雅斋、声遥堂;古玩业的德宝斋、论古斋、笔彩斋;南纸业的荣宝斋和一得阁……数之不尽。

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琉璃厂儿的贵客,是一拨儿接着一拨儿。您想,它东边儿挨大栅栏儿,可不,梨园名角儿们也得招呼。这么着,胡琴店也在街头寻么了一个角儿。此外,点心铺子、果子局、风筝铺等小小营生儿,也像星星点点的碎花瓣儿,洒在这条文化金街上。

总共不足一公里长的琉璃厂儿文化街,买卖儿最兴旺的时候,能有三五百家铺子。您往头顶儿上看,好么,就是一场书画展呐。您看看,康有为题“长兴书局”、曾国藩题“龙威阁藏书处”、梁启超题“藻玉堂书店”、翁同龢题“茹古斋”古玩铺……不数了,眼都瞧花了。

郑王爷的金牌掌柜

大清国的买卖是家族制式,年景儿好时,内部分红,肥水流不到外人田里。逮着机会,“员工”们敛点儿“玩意儿”回家,充其量是大牛身上拔根儿毛,无关痛痒。久而久之,王爷、京官儿们对老物件儿、瓷器、字画儿这类东西,都有偏好。嘉庆、道光两朝,太平盛世的招幌还在飘摇。天时地利,古董商摇旗奋起,争先恐后的往琉璃厂儿冲,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古玩儿铺子最多时过了百家。珍奇文玩,金石宝鼎……一时间,珠围翠绕琉璃厂儿。除了知识分子,王公贵胄也时常挨街边儿溜达。

虽说“牛”壮吧,可也禁不住和中堂这样儿的主儿。可不,快把它薅秃了。您来瞧瞧,和府里珍珠占一屋、翡翠占一屋……富可敌国了。所以,和大人故居有一奇景儿。金元宝满地骨碌?嘿,可不能摆明面儿上。那是什么?花哨的窗户,什么形状儿的都有。嗯,和大人还挺会设计。那些花窗啊,就是“藏宝楼”的记号儿。记的什么?打个比方说,扇形窗,屋子里是玉器;方形窗,屋里是玛瑙,好像一共十六大类,换了十六个造型。和大人瞒天过海,自个儿偷着乐。都说猴儿精,可是跟和大人比,它还差一大截儿呢,您说是不。

其实,即便是皇亲国戚,大多数人也不及和中堂那么富裕。不过,这些人个个儿都是收藏家,凑一块儿还爱切磋。同治初年以前,琉璃厂儿的古玩儿铺子已经有好些家儿了,小有名气的像论古斋,经营名品书画;德宝斋,克勤郡王给题了匾。见天儿的,郑亲王满耳朵灌的都是这些消息儿。他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心想了,不拿点儿真东西出来显摆显摆,都把本王当病猫了。管家你过来。王爷您吩咐。跟耳朵边儿小声儿说,咱也跟琉璃厂儿盘间铺子吧。

王爷没背过“大清律”吗?背过,官员、有爵位的人等,都不准经商。可是,上头一个政策,底下有俩对策。对了,这叫变通。您看,第三十七计:不让明着开,咱可暗中找人代开。那不,账房支银子呢。多少?九千两。王爷出资的铺子,头回儿大多给这个数儿。给谁了?古玩儿商袁厚民。后脚儿他就挨西街就定了间门脸儿。

王爷,您给题块匾吧。琉璃厂儿的招牌,跟选美差不多。王爷心里明镜儿似的,我的字儿?不行,怕现了眼。得,我给你找个人题吧。找谁了?咸丰朝进士,书法家王维珍。公元1865年,郑王爷做东的“笔彩斋”开门迎客。

至于笔彩斋这桩营生儿,大抵是玩票的,赔了赚了没搁在心上,店里亮过多少珍藏,也没有细帐。光绪十九年,袁厚民另起炉灶,开了德珍斋古玩铺,笔彩斋交徒弟手儿里还支应着。后来,清政府坐了滑梯,收不住脚儿了,王爷们也跟着往下折跟头。不过,到底是家底儿厚。您看,1931年笔彩斋歇业,那已是六十多年后的事儿了。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明间文化大典。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闲情偶寄全鉴(典藏诵读版)

    闲情偶寄全鉴(典藏诵读版)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李渔是著名的才子与“玩家”,他的《闲情偶寄》也堪称是明清小品文中最富盛名的一种。此书以轻快的文风,表现了当时文人蓄声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谙美食,着蓑衣、披僧袍,读闲书、作雅事的追求自然与惬意的生活。
  •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维尔纽斯传:琥珀之城

    从14世纪传奇的发端直到二十一世纪,本书通过作者作为维尔纽斯本地人和其他富有洞察力的外国访客多视角介绍立陶宛首都的历史。除了运用传统的历史调查手段,参考大量的资料外,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大量引用了多层面旅行者的记忆——从文学巨匠(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巴赫金和布罗斯基)到政治人物(如德国将军鲁登道夫、拿破仑皇帝和亚历山大大帝),再到同样引人注目却被遗忘的历史小人物。
热门推荐
  • 次元男女

    次元男女

    十年闺蜜在婚礼前夕发现未婚夫出轨秘书,只好搬到她家暂住;顶头上司又是个做事从不讲规矩的中年油腻直男;好在身为业界大佬的大学师兄及时递来橄榄枝,升职加薪不是梦;社畜顾一样以为自己终于要时来运转逆风翻盘。然而楼上那个宛如黑锦鲤的死宅奇葩邻居把一切都打乱了!随手深夜借她豪车代步也就罢了……竟然精准定位她家门牌号送网红奶茶是演的那一出?而且微信聊天都直接打红包这种好习惯……啊不对,是这种显摆方式,是想“啪啪”拿钱打她的脸吗?小哥哥,拎拎清,发红包尬聊已经落伍了。她可不是看见红包就心花怒放的普通软萌小少女。想要引起她的注意?先乖乖把那个绝版大黄蜂手办送到楼下来!
  • 北时秋雪,南时月

    北时秋雪,南时月

    北宋末年,战乱纷争,大时代的改变夹杂着个人命运,要奋力抗争,还是随波逐流
  • 极品神才

    极品神才

    医武超凡的少年,潇洒行走都市间。一丹定辉煌!一武决生死!一针创传奇!不要问他为什么那么屌!他会淡然告诉你:小爷是神才,神才就要这么任性!
  • 强名太一

    强名太一

    就是现在,你踏下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有些人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崩开命运的枷锁,披荆斩棘开辟自己的大道;有些人同样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但结局并不如人意,成了万人敬仰英雄豪杰或是路旁枯骨,教后人直感叹命运不公;有些人按照命运的安排过着平凡的小日子,得了善终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有些人沾沾自喜生于安乐,生活接二连三出现的意外令他疲于奔命,直至彻底被现实打败。未来从不是定数,没有人注定慵懒度日能一世荣华富贵,也没有人注定日夜辛劳会一生碌碌无为。天道之下皆为蝼蚁,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去拯救处于危难的人,有的是一个个凡人舍身取义不断创造奇迹。上天没有给我们选择自己出身的权力,却给了我们挑动命运织线的权利。
  • 那个他她

    那个他她

    第一次见你是在篮球赛上,那时的你是帅气的6号,当时的我就记住了你的班级;第二次见你是在老车站,那时的你是平易近人的大哥哥,当时的我激动的差点哭了,第三次见你是在车上,那时的你眉头紧锁,当时的我在想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就想跟你说说话;第四次见到你是在学校食堂门口,那时的你是和朋友一起聊天笑容满面的你,当时的我看的入迷;第五次见到你是在学校门口早饭店里,那时的你是孤单的你,当时的我多么想去陪你聊天;第六次见到你、第七次见到你……青春有你才精彩!
  • 灰姑娘的南瓜先生

    灰姑娘的南瓜先生

    “坏女人!”开学的前一天一个熊孩子指着安然叫道,安然深呼吸,表示自己是国家的园丁,不会和熊孩子一般计较。从此就被熊孩子强制性的买一送一了,被父子两个给纠缠上了,从此麻烦不断。在不知不觉中她的QQ好友中多了两个好友,佣人老师的生活也从此正式开始!灰姑娘(安然):南瓜先生,请你管好你们家的小南瓜,带回你的南瓜园养着。南瓜先生(白锦夜):土壤小姐,请你带着小南瓜上马车~灰姑娘:我可以申请移园吗?南瓜先生:种已播,土已定,土壤小姐请珍重!
  • 网游之重甲暴徒

    网游之重甲暴徒

    穿越游戏世界,开局天赋重甲暴徒。听说你是金刚不坏,来,对刚啊!
  • 天天做梦系统

    天天做梦系统

    男主本该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可命运不饶人,男主天天浑浑噩噩,整天睡觉,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天天做梦系统……
  • 千年继承

    千年继承

    一场诡异的梦,一个古代之人。这是宿命,还是......
  • 缠上豪门:真假兄妹

    缠上豪门:真假兄妹

    “混蛋,你给我滚!”女孩恃宠而骄。“你让我滚我就滚,你以为你是谁?”男人从容应对,不慌不忙的搂过她的纤纤细腰。“我是谁你不知道么?我是你最亲爱的妹妹!”她嘟起潋滟的红唇。“妹妹?”男人挑起眼皮不明喜怒,“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