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9200000008

第8章

平静的学者

——高增德先生印象记

我在喧嚣浮躁的现实中讨生活,一心向往的却是安宁和平静。

有一天,我冒昧地打了一个电话,征得同意后,径往坞城路山西省社科院,叩开了高增德先生的家门。

落座“速朽斋”,南窗一盆虎刺梅在午后的阳光下开得正艳。西墙一排书柜爆满了,一直涨到了屋顶。汗牛充栋,就是这样的景观吧。丁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高先生当兵出身,没有完整的学历,却钟情于真正的学术文化。……他积累资料功夫甚勤,他的书房就是一座20世纪中国学者的资料库。”

我的“敲门砖”是高先生的《鸿儒遍天涯》,这本书是高先生的个人文集,汇集了他近年来撰写的有关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的渊源、流派、师承、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文章,共七十多篇。这些文章的学术视野很广。

高先生皤然老矣,但神定气闲,谈锋甚健:“山西要破两个情结,一是娘子关情结,二是根据地情结。前者保守封闭,后者僵化。这两个情结不破,山西没有希望。”

高先生服膺陈寅恪、钱锺书那一类学者,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圭臬。他自己就是一个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讲真话的学者。

高先生自甘寂寞,不愿成为公众注意的新闻人物。

20世纪70年代末,他受命筹备、主编《晋阳学刊》,走过十年不平坦的道路,使这份杂志在中国期刊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他僻处一隅,构想、组稿、主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权威媒体和权威学者称之为“社会科学发展史的一部文献”,“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他艰苦编纂、举债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此书涵盖20世纪全球华人社会人文学者。张岱年先生说,此举“可以宋代张横渠论治学来评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之无愧也。”近年他又主编了六卷本《世纪学人自述》,再次引起学界和媒体的关注。当他得知此书出版的消息后竟老泪纵横,觉得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二十多年来,高先生对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的贡献煌煌而不朽,这里面该有多少艰辛、挣扎、心酸、苦难?而他只淡淡地说:“我是木匠做枷,自作自受。”

我对高先生说:“‘五四’前后,在旧文化阵营中有一批山西学者文人,堪称一时之选,但他们身后寂寞,其名不彰,其学术、诗文更鲜有问津者。我想搜集他们的著述、行状等资料,为他们立传,使一般具有文化情怀的人们便于了解。”

我还说,前几年我搜集了辛亥革命后曾任山西民政长的赵城张瑞玑不少资料,写了一篇《张瑞玑其人》,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后反应不错,由此促成了《张瑞玑诗文集》的出版,于是更加坚定了这个决心。只是自己身在学术圈外,孤陋寡闻,才识更浅,甚感难以为继。

高先生认为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让近代的山西学人走进当代,走进普通读者当中。他说:“要写就写走出娘子关,在全国有影响的。”然后,他靠在椅子上,从南到北数起来:平陆张贯山,河津李亮工、晋城郭象升、榆次常麟书……我说沁水还有个贾景德,高先生摇摇头说:“他不是学人。跟阎锡山当了多年秘书长,他是个官人。”

高先生接着鼓励我:“学术研究也不神秘,选好题,用功就是了。我才干了二十年就小有气候了。”显然,高先生把我做的事划归学术研究了。我认为不可,也不敢。高先生微笑着说:“正在做,已经开始了。要成熟一个写一个。我这里的资料你都可以用,可以复印。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嘛!”

原来,仅郭象升的著作手稿及手抄本,高先生就辗转搜寻复印了五种十余册,每一册都是珍品。我手里只有民国八年(1919)刊刻的《郭允叔文钞》。我想借一册《云舒随笔》,高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这使我至为铭感。高先生与我素昧平生,竟如此慷慨。这一册薄薄的《云舒随笔》在我手里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离开“速朽斋”时,我看到门厅里挂着王元化先生的一幅字:“呕血心事无成败,拔地苍松有远声。”我在“速朽斋”所领受的,岂只是书斋的安宁和主人的平静?

高先生正好要去看老朋友张颔先生。张颔先生住北城,他住南城。怎么去呢?高先生说:“坐电车。我过七十了,可以免费。”依然是神定气闲,我却感慨起来。现在屁大的官都有专车,博雅如高先生者却只能挤公交车。还好,“可以免费”,毕竟社会是进步了。

我还是幼稚,多此一议。其实人生到了高先生这样的境界,宝马香车早已不足为怀了。

《山西日报》 2003年3月18日

收藏历史细节的老人

1997年10月,我意外地收到从古城洛阳寄来的一封信。寄信者还附了一份自己的简历。看后心里一热,遂放下手头的工作,恭敬、认真地回了封信。

寄信者叫张广祥,是1947年从赵城南下的一位老干部。信里说他看过我写的有关赵城人文史料的文章,而他也热心于此。

我小时候就听说,临近解放,我们那一带南下干部特别多。河南、四川,最远的到了云南。站在老家的窑顶上,呆想着马队、大炮,跨河翻山的滚滚铁流,心里一片茫然。那时全面胜利在即,斗争还是非常惨烈。张广祥有篇文章,记述刚到河南,就有五位同志壮烈牺牲了。他是幸存者,一直在地方工作。1991年离休。

离休前他是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理事。离休后一直受聘为《洛阳市志》《洛阳年鉴》的顾问。起初我感到纳闷:这样经历的一位老人,怎么会干起史志编纂这个行当?还是在洛阳这个九朝故都?

后来陆续收到他编著的几本书:《洛阳修志实录》《随感与求实》《英雄的赵城儿女》和两册《太岳一分区赵城县革命史料》。我才明白,从青年到壮年,张广祥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不同的是,他苦心自学,动笔也勤。以他的资历和身份,台上台下经常要讲讲话、发发言,我看了他那些讲稿,文风很正,立论实在,有啥说啥,没有沾染一点党八股。肯定是他自己写的,绝非秘书代劳。我在机关工作多年,深知官场积弊,像他这样的真是如麟似凤,不禁为之一叹。

他在花甲之年成为九朝故都洛阳史志界的实际领导,深孚众望,自是得其所哉。

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收集整理的那些赵城人民革命史料。

老年人总是耽于回忆。广祥老人的可贵在于,二十年来以一人之力,唤起、组织、撰写、编印群体的血与火的回忆。他的目光盯着六十多年前太岳革命根据地,盯着抗日烽火中“英雄的赵城儿女”。朝于斯,夜于斯,这几乎成了他离休后全部志趣和心力所在。

特别是他收集、编印的赵城人民抗日史料,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弥足珍贵。

八百年前的平阳,是金代著名的北方刻书中心。其时有一位潞州女子崔法珍断臂募捐刻印大藏经,历经三十年始功德圆满。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范成法师继在西安发现宋刻《碛砂藏》,并联络叶遐庵(恭绰)居士等影印出版之后,又四处访查,终于在1932年夏,经一位老头陀告知,才在赵城广胜寺发现这部金代雕版的大藏经。因刻于金代,藏于赵城,故称之为《赵城藏》或《赵城金藏》。这是20世纪中国佛教典籍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消息轰传海内外,尤其在日本佛学界引起震动。赵城广胜寺由此也闻名天下。

抗战中,离广胜寺两公里就有一座日寇的碉堡。住持力空法师是30年代初从定襄县长任上出家的,兼具爱国情怀和文化情怀。他纂修的《霍山志》至今为僧俗称道。当他察觉日寇觊觎大藏经的祸心后,径向赵城抗日县政府报告。县政府得知是国宝,不敢懈怠,即往上报。1942年4月25日,赵城抗日县政府根据太岳区党委的命令,精心组织,不费一枪一弹,一夜之间就把四千三百多卷国宝大藏经安全转移了。解放后这部大藏经一直珍藏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但是对于抢救大藏经的经过,后来的公开报道和文艺作品却众说不一。连抢救的时间也被人硬说成是1938年,有的更随意渲染,说是日寇捆绑惨杀了十几个僧人,我军牺牲了八名战士(赵朴初《佛教答问》亦袭用此说),“血染的经卷”,云云。

幸亏当事人还在!

张广祥辗转与当年主持抢运工作的赵城县委书记吴辰、县长杨泽生、公安局长刘骞取得联系,请他们写出事情的经过,题为《一场闪电式的胜利总体战》。拿到这篇当事人的回忆后,张广祥分寄给散居六省的十多位知情者订正,再把意见反馈给吴、杨、刘三位。往复数次,始成定稿。一段重要史实中重要的历史细节,就这样言之凿凿地留给了后人。没过几年,三位当事人都相继去世了。

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存在于细节之中。没有真实细节的历史是空疏的,苍白的。然而历史决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广祥老人的史德足为今日之某些治史者借镜。

我从广祥老人的书中看到这篇回忆录,随即复印下来,请山西省史志研究院钟启元女士,登在她主编的《党史文汇》月刊上。老人收到杂志后很高兴,引我为同道。

《关于日寇1938年3月23日(农历)制造李村惨案的调查》,记载了日寇侵占赵城后的第一笔血债。这是广祥老人书中最撞我心扉的一页。

这一天,日寇在李村杀害了二十多人,还有四人受伤致残。书中写道:“日寇刚进村碰见王丙寅老汉,便对他拳打脚踢刺刀穿,随后放火烧了村中大庙,又把王老汉扔进火里烧死了。李银元的妻子才十八岁,日寇将她的衣服剥光,还强迫她跳舞。王香儿的父亲、丈夫都被杀害,三岁的儿子受惊吓几天后也死了,她也发疯了。”

我家在马牧,离李村五六公里,以前竟从没有听人说起过这件惨案。父老们健忘呢,还是麻木?我一字一句读着上面的“史料”,心嗵嗵直跳,好像要跳出来。

——这样的历史细节怎能忘记!

赵城最早是那位给周穆王驾车有功的造父的封地。春秋末期为晋国正卿赵简子的食邑。城南十公里处有一座“国士桥”,又叫“豫让桥”。相传豫让曾匿身桥下,谋刺联合韩、魏灭掉智伯,终致三家分晋的赵襄子,为待他以国士的故主智伯报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这位著名刺客之口。隋代置赵城县治。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曾任赵城知县,对“民性强悍”的赵城绅民极为赏识。他还出于边防建设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眼中形势胸中策”,上奏朝廷,建议将赵城升县为“军”(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清道光年间,赵城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曹顺起义。辛亥年山西民军起义,赵城人张煌担任奋勇队队官,他领着几个赵城人冲在最前面,杀死巡抚陆钟琦,革命宣告成功。

赵城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

抗战八年,赵城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英勇杀敌,流血牺牲,在太岳山区谱写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这些在张广祥数十万字的史料中俯拾即是。他还在一本史料中用七十四个页码,记载了一千多名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这是珍贵的地方文献,是开展国民教育最好的乡土读本。它可以作证,中国人决不向任何灾难低头。它警示后人,任何时候也不能忘了历史,不能忘了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深刻的忧患意识。

我和广祥老人相识七八年了,从未见过面。通信也少,只是偶尔打个电话。乡音极浓,底气十足。印在书上的照片,头发全白了,根根直立,腰板挺得很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能任事,有决断,善良,诚笃,典型的赵城汉子。

编纂赵城抗日史料着实让他快乐。八十岁的人了,依然充满激情,活得年轻。有时也寂寞,让史料的事弄得不顺心。心情实在郁闷,无法排解了,他就独自到无人处,大喊几声,回来后继续干。

从来没有听他谈过什么私事。每次在电话里都是说赵城的史料,还有相关的人和事。有一回告诉我,他花了四百元请人把几块刻着烈士名字的纪念碑拓下来。我说有碑在,拓它干啥?

“要是将来碑也毁了呢?”

隔着黄河太行,电话那边传来一个苍老、劲脆的乡音。

我一时语塞。

《文汇读书周报》 2005年7月15日

同类推荐
  • 柯岩文集(第六卷)

    柯岩文集(第六卷)

    世界是复杂的,孩子刚刚步入社会,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确的引导,将会极大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理解生活,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从而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的熏陶和影响,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孩子自身年龄、经历、学识以及他们的思维、行为特点、接受能力等等,都直接关系着这项工作的开展。
  •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无论是水样的女子,还是孟加拉漫天的阳光,不管是人还是自然,在他笔下似乎总有些力不从心的忧怨。可是,它们又总是向上的,基调也总是乐观。他似乎在用一支忧愁的笔,赞颂人间真善美。这些文字流动着浪漫的光彩,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他揭去了文字华丽羞涩的面纱,让它们落在平凡的日子里,变得平淡而随性。匆匆行旅,风中招摇的罗望子树,爱人的纱丽,离别的一眼瞬间,就连那闲坐的散淡光景,都成了是他纸页上的贵宾。和谐之美充满泰戈尔的文章,正如印度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让我们一起踏上他为我们铺就的浪漫之路,去体会他那绚烂生命的庄严与美丽。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女人芬芳

    女人芬芳

    本书为笔者文集,包括散文、诗歌及社会写真三个部分,其中,社会写真为过去已发稿。散文中,仅有部分为已发稿,其余为新作。散文诗及诗歌均为新作。共计12余万字。
  • 现代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系统

    现代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系统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爆宠萌后:渣皇滚远点

    爆宠萌后:渣皇滚远点

    小公爷:妞,咱们私奔!某渣不珍惜你,爷稀饭!九王爷:就让渣皇和奸妃彼此相爱,为民除害!把手给我,跟我走!飘渺公子:我的童子功已破,你这个罪魁祸首必须负责!渣皇:娘子,宝宝不吃不喝,白天哭晚上哭,都快哭成人干了!宝宝,娘来了!众男:绾绾,不可以!渣皇站在阳光对立面,一脸得意的坏笑!
  • 降魔九藏

    降魔九藏

    林末乃是一名书生,最大的人生梦想就是入朝为官,泽惠百姓。新婚之夜,妻子逃婚而去,留书言:已有爱人,却是太宗皇帝语言的将来朝堂必有相位的当朝宰相之子。林末带着不甘,踏上了心中向往圣堂——东土大唐。他就是想要一个解释,一个让他彻底死心,让他欣然接受的解释。这一去,降魔一脉终于出世。从此,林末成了天地间唯一的降魔者,纵横天地苍穹。
  • 蝶舞葬花魂

    蝶舞葬花魂

    他一生只知道一件事,便是执行任务。遇见她之后,他的生命里不再只是鲜血与孤独。只是终有一天,她失去所有。那时,杀了他便是她活下去的理由。原以为受她一剑,便会解脱。却不知,她想要的是自己解脱。终于她能够安静的躺在他的怀里,只是身体再也没有温度。
  • 圣女重生最强丹师

    圣女重生最强丹师

    她是上界的界主最优秀的炼丹师,却不想渡劫之时意外重生。“呵!废柴?”堇一邪魅一笑渣爹后娘让他们后悔都不知怎么写炼丹修炼炼器阵法…修炼鬼才偶尔调戏某人“夫君~”堇一挑起某人的下巴
  • 浅色小甜蜜

    浅色小甜蜜

    季凌:苏晗,你好漂亮。苏晗:……。季凌:苏晗,我喜欢你。苏晗:……。季凌:苏晗?苏晗:嗯?干嘛?季凌:我想吻你。苏晗:……?说着,俯下身,贴上了苏晗的嘴唇。
  • 绝世剑魔

    绝世剑魔

    《初级剑法》,最基础的剑诀。只是记录了刺、劈、撩、扫、截、挂、崩、云等基本剑式,并不是什么剑诀,只是一种学习剑术之前的基础。
  • 火影忍者之星瞳

    火影忍者之星瞳

    沉迷动漫《火影忍者》的修溟,因故穿越到了火影世界,还成为了鬼之国女王弥勒的儿子,紫苑的弟弟。然而安和的日子还没过多久,就因特殊原因进入了火之国木叶村的暗部
  • 校花的天才贴身高手

    校花的天才贴身高手

    什么?让我去做保镖?!不去,额,什么,有美女啊,这个,我勉强答应你吧……哎,给她们做保镖太值了,顺便占个便宜嘿嘿……喂,你们怎么回事啊?老子的妞还没泡完呢,什么他妈的高手阻止我泡妞就统统给我滚……
  •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今生经视,相伴相知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该频道人物专访栏目《程程访问》的部分精彩篇章。程程是浙江观众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位资深主持,年轻时就是许多人追逐的偶像,现在是这档知名栏目的主访人。她访问的对象大多是某一时期与热点事件紧密相关的国内精英人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演艺、学术各行各界。程程的人物访问,既知性又个性。有人称她的访谈在温婉细腻中不乏深沉透彻,在蜻蜓点水处不失机敏话锋。而且在处理人物信息时重视挖掘事件人物的内心故事、切身感受,善于以事件人物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来温暖、烛照、激励更多人的心灵。这也使开播仅一年的《程程访问》,在观众中迅速赢得很大的影响和很好的口碑,成为一档很有市场号召力的名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