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0300000020

第20章 沧桑(3)

他觉得这样的时间过得最慢,

可一晃就是五年。他给毕业生

搬过家,得到过旧书,

就连计算机课本,也舍不得扔。

他给失落的丈夫搬过,风雨过后的平静

最可怕,这意味着决绝,他偷偷说。

也给乔迁新居或是即将结婚的人搬过,

他跟我说,他愿意把喜气带给自己。

他说话经常夹带西北方言,

可尽量说的更像北京话。无意中提起

他的父亲,那个用粉笔画下

大半个人生的小学老师。

只说他不愿意继承父亲的职业,

为此还干了一架,就离开了家。

父亲不允许他登门。

他也从不请求。他一般会回避这些,

转入不相干的话题。喝点酒之后,

也会敞开心扉,但还是能感觉到

他极力控制自己,说些不轻不重的话。

他吃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总说再也吃不出老家的味道。

说起“肉蛋双飞”,他直摇头,

用一种耿直的平静否定了

北京所有兰州拉面的手艺。

当货车司机的好处是走南闯北,

坏处是一年在家也呆不了几天。

之前的老板离婚了,用不到他

就识趣地辞了职,就不甩他了。

这是他第二份工作。

他把一车车的大米,从东北

运到北京、河北、河南。

有时也会把雪白的大米送到西北

再从那里拉一车漆黑的煤回来,

空着车回来等于白跑一趟,

汽油太贵了。有次跑兰州,

事情办完的时候已经凌晨。

他本来想回家看看,

躺在驾驶室里睡不着。

他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到天亮。

没有决定是最好的否定,

他去了旁边一家拉面馆,

心满意足地吃了顿正宗的拉面,

一些烦心事全都忘掉了。

国道的颠簸才让他想起回家路的艰难。

咳,以后再说吧。

在山西的一条山路上,

拐弯时侧滑,撞到了山石,

猛打轮儿,大半个汽车掉下悬崖,

塌陷的车头把他挤在驾驶室里。

他说那时他只有一个想法,

别让汽车掉下去,他不能动弹,

只有默念、默念、默念。摇摇晃晃的汽车

真的没有掉下去。他腰椎受了伤,

不能长时间保持正坐的姿势。

他说,默念很灵的,有事儿的时候可以试试。

他在出租的地下室里修养了半年多,

也失去了工作,心里空牢牢的。

身体受到了伤害就变成了弱者,

关心他的人也多了起来。他认识了胡杨。

胡杨爱唱王菲的歌,唱起来

挺像那么回事。他高兴地拍手,

像出神儿的孩子发现惊奇。他们结婚很简单,

没有告诉父母,只到民政局登了记,

吃了一顿管够的兰州拉面。

他喜欢结实憨厚的女人,

那些煤渣似的长成仙女都懒得看一眼。

他指着胡杨说,你看,我老婆,

要骨头有骨头,要肉有肉,美得很。

胡杨也是西北人,银川的。

混北京也有七八年了。

钱没挣着,人快老了。她对着镜子

扒着眼角的鱼尾纹,说,过了年就三十啦。

她认识一个老乡,想把三轮摩托

改成三轮摩的,要找铁匠铺

焊个铁篷子。他们也跟着去了。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

两块坚硬的铁在强烈的高温下

融合到了一起。他着了迷。

那晚,连做梦都在打铁。

他跟胡杨商量,开个铺子吧。

你看,这多像我们俩。6000-8000℃的高温

把你和我两块西北铁紧紧地焊在北京。

这是多么炽烈的爱情。

胡杨靠在他肩头说,你跟你爸也该是一样,

像两块铁,就是现在没电焊,焊不上。

他认为能想到他心里的,在这世上,

胡杨是唯一的那个人。

他们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创意。

于是给铺子起了个名字,

叫:好主意铁器铺。

那年过年,他们才思泉涌,

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外,红纸黑字。

上联是:好铁好匠好主意。

下联是:有时有晌有钱花。

横批是:招才进宝。

三岁的儿子还没见过爷爷呢。

有次问爸爸:爷爷是什么?

他只说是他快要忘记的老头。

然后转过头去,把难过一同打进铁里。

儿子又说:我想见他。

他没理睬,让儿子带着深绿的墨镜看铁质烟花。

儿子兴奋地说:以后我也要干这个。

他抱着儿子,却总也看不出

这个娃天生有铁匠的特质。

那天,一个妇女让他做自行车后面的婴儿座。

她说孩子该上幼儿园了,

每天要接送,有这个比较安全。

他爸整天不着家,瞎跑,一点也不管孩子。

他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要上幼儿园的。

他找了几家当地幼儿园,必须是北京户口

才能入学。他们是外地的,需要交很多钱。

他忽然很想家。

他上网查了一下家乡的图片,

网速很慢,就放弃了。估计也没什么变化。

他要回兰州看看,十七年了。

谈起父亲的模样,已经有点模糊。

他说,声音倒没怎么变,还是字正腔圆的。

晚上在街上走,偶尔看见

坐在路边抽烟的民工想着心事,

他总是害怕这就是他的父亲,

直到那人把烟抽完离去,他才放心地回家。

父亲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话:你回来吧。

他沉默了很久。

父亲又说了一句:你回来吧。

他才决定回去。

他去动物园批发市场给胡杨和儿子

都买了全套的新衣服。他花了五百三十八块钱

也给自己买了一身藏蓝色西服,

一件乳白色衬衫和一条深紫色领带。

胡杨还给他买了一条金利来的腰带。

他在试衣间试了很久,

胡杨等得不耐烦了,叫他出来,

才发现他眼睛哭肿了,

她递过一块纸巾让他擦擦眼泪,

他却把穿了五年的皮鞋擦得铮亮。

他说,这样的话,爸看见

心里会好过一点。

我们打车到了北京西站。

他说,我可能不会再来了,

铺子也转让了,跟这里就要没有关系了。

我问他回家有什么打算,

他说,我的腰没事了,这几年

也挣了几个钱,回去开个兰州拉面馆,

挣口饭吃没有问题。胡杨

跟我吃了不少苦,回去好好过日子。

孩子大了,让他干个正经工作,

跟旁边大楼里的那些人一样,

当个白领、金领什么的。上车的时候,

我说,没事过来看看,老陈。

他只是笑了笑,要是来,

就带着我爸看看北京,他还没来过呢。

他又对我说:祝你心想事成。

火车开动的瞬间,我快步跑出了站口。

我害怕正急驰驶出北京的火车突然停止,

在他妻子和儿子的招手中,

这十七年的生涯按照原路返回,

刺痛我的现实,用最迷幻的针剂

把我的薄弱变得强大而麻木。

我害怕他遥远的呼应把我拉到

离开家坐上汽车的瞬间,跟他一样,

害怕被曾快要忘记的父亲的记忆一把抓住,

再也逃脱不了。

三天之后,他打来电话。

父亲退休了,在家养些花,养些鱼。

还立刻给儿子找了家幼儿园。他跟胡杨还想再生一个。

他说,有时间会来北京看看。

原载豆瓣网王强个人主页(2013年7月9日)

评鉴与感悟

《兰州铁匠兄弟》 在文字最低限度的作用上获得了对沧桑的定义:沧桑的感染力来自讲故事的人紧贴现实生活表象的一五一十的描述。王强在他的这首长诗里并不想塑造一个成功的“北漂者”,讲述的不是主人公凭着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最终得到这座城市的接纳、认可并继续上升的教科书案例。这似乎有违一个讲故事的人的天职。所谓的成功,似乎都是在讲述上的成功,最优秀的永远是邻居家的小孩,最完美的永远是别人的妻子,唯有自己独处之时无需讲述,面对自己最熟悉的眼下生存境况,煽情、励志和忽悠统统是不必要的,我们必须坦荡地接受自己的失败。王强的讲述是一种反讲述,是讲述的失败,这也是最简单的讲述——不动声色地描述一个人的失败——这似乎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沧桑感就来自简单和困难之间。年轻的铁匠因为梦想与父亲决裂,却在大城市里过早地进入中年,有迷失也有收获,猛兽般的现代生活理直气壮地摧残着他的梦想,他同大城市里更多的人沉默下来,隐入黑暗,躲避着讲述。他们最终选择了“原路返回”,重归故乡。铁匠用十七年走了一个艰辛的圆圈,这似乎也终结了讲述。但在作品的结尾,我们看到诗人写到夫妻俩“还想再生一个”和“有时间会来北京看看”,这不禁让我们猜测,诗人似乎还想保留着讲述的权力,并再次寻找讲述的时机。

曹谁诗一首

曹谁,作家、诗人、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文学院签约作家,《西风带》 主编。“大诗主义”运动发起人。1982年生于山西榆社,2008年去职远游,在西藏、新疆周游数月而开始写作生涯,现居北京和西宁两地。著有长篇小说 《昆仑秘史》(三部曲)、 《巴别塔尖》 等,诗集 《谁在苦闷中象征》 《冷抒情》 《亚欧大陆地史诗》,游记 《行走大昆仑》,诗学理论 《大诗学》 等十余本著作。曾获第五届青海青年文学奖之“文学之星”、2010年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奖、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提名奖等。

大葬

巨大的棺材停在帕米尔高原

送葬的歌队在舞蹈

我们无法前进

我们将棺材停在路上

东方和西方都是黑色的

天空没有星星

我们就倒在这里不再前进

血的颜色变淡又有谁关心

这里已经空空如也

谁胜谁败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将最后一块黑色的石头竖在棺材上

原载《滇池》2013年第3期

评鉴与感悟

在诗人曹谁的这首 《大葬》 中,我们看不到葬礼宏大的规模和繁复的仪式,也没有嚎啕的哭啼和惊悚的招魂。我们只看到了葬礼的停顿,停在一片手舞足蹈中,停在东方的黑色与西方的黑色之间,停在没有星星的天空之下,分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夜晚,分不清血液的凉热浓淡,大葬将带走眼前的一切,连同世间的成与败。停顿中包含了一切,停顿也顿悟般地吁请了沧桑感的降临,如同棺材停顿在茫茫的帕米尔高原。沧桑首先是穿过这尘世的色,看到这世界的空。葬礼掩埋了人类身上的黑色,“最后一块黑色的石头竖在棺材上”,上面隐约能读出墓碣文的残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范雪诗一首

范雪,1984年生于海南海口,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获北大未名诗歌奖。

城市冬夜

她望着他,夜间城市里,他们并排散步。

两年,三年,五年?她尴尬地在对话里隐藏着:

过去不如他记得多,怀念品不如他留藏的全。

阴冷的冬天冻坏了她的裸手。

可他一直在讲过去,她走神了,望着他的脖颈:

少年的脖颈,白得发亮,但也开始有了社会交通的能量。

她慢慢靠近他一点,色情地去嗅能嗅到的气味。

香皂?香皂还是沐浴露?过去的浴室……

雾气氤氲。她有些淫乱地要看他延伸的裸体,心猿意马。

你还记得……?他还在提过去,她说过的他都记得,

但她只想获得他此时的体温,有一张大床,琢磨一夜。

kiss me,kiss me,她在胸口已经练习了两百句,

可他却开始说害怕情欲乱了多年回忆的平衡。

如果是曾经,她或者就此止于娇羞,

可现在,既无理也无礼,反却松开绳索,一马平川。

她疑惑着,亲吻他脸颊,散乱多年更迭。

不必详说变幻的人事,在他的叙述中,她吃惊看到自己幼稚而剧烈

的改变。

正是这改变,百无聊赖,此刻却又一往情深。

而他的变化却是进化式的,成熟,生长,开枝散叶……

当下言谈竟似能够依靠了,搂住她四处逃逸的精神。

再次说再见,她抿抿嘴唇,笑约夏天港岛见,

一面心神不宁,仿佛重做处子,一面倒腾情感,试图刷新自我教育。

原载《中国诗歌》2013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

    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

    《流动的盛宴》是关于巴黎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领略文化之真、文学之善、艺术之美,提供了一张“素描图”。作者把阅读比喻为书山之旅,时而扮演成地质工作者,探寻书山中的富矿;时而把自己假想为修行者,心无杂念地追问人文之道。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久负盛名的自传体小说,全书以孩童澄澈的视角,追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书中通过英子用童稚的眼睛洞察世间的悲欢离合,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人情冷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勾勒出人们心底永不泯灭的纯真与善良。而对老北京人事风物的种种描写,又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两者相结合,使《城南旧事》成为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满纸淡淡的哀愁与诗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城南旧事》于1999年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的青少年文学“蓝眼镜蛇奖”等诸多奖项,成为畅销数十年的不朽文学经典。
  •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繁华落影

    繁华落影

    一国公主,偶得帝书,从此走向了不样之路……
  • 末世之这系统不太靠谱

    末世之这系统不太靠谱

    “意外”绑定一个名为“和平”的系统。 本以为自己是上天的宠儿,身披外挂,手持满点buff技能。 可在这末世任自个儿逍(混)遥(吃)自(混)在(喝),却未曾想到,这系统它竟如此的不,靠,谱!但现实却猛打她的脸! 是她,在想屁吃! 委屈,无助,想哭jpg. (注:简介无能哈,本文适合恰饭时食用噢)
  • 魔法工业系统

    魔法工业系统

    这是一个腐朽的魔法世界,人类贵族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亚人为了获得生存资源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屠刀,魔兽的洪流席卷了整片大陆。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粗暴,这是魔法文明的低谷期。嘉铭获得了魔法工业系统,各种先进的工业产品因为他逐渐出现在这个魔法世界中。飞天航母、战争机甲、超阶大炮、储魔核心、魔力反应堆……在工业力量面前,神灵的力量也是渺小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鱼和我

    人鱼和我

    人鱼成了我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他会说一点儿人类的语言,因为他曾经生活在一个人类的家庭。在他最初的记忆里,有一天他和一群鱼游进一个充满奇特的透明菱形图案的地方,后来他才知道,那些美丽的图案是一张网,一个圈套。他被人类的家族饲养起来,他们起初把他放进一个缸中,而他渐渐长大,无法再在缸中自由游动。
  • 朕的宫中有妖怪

    朕的宫中有妖怪

    花都大少许不凡遭遇神仙打架来不及反应就被碾为尘土,谁知一觉醒来成为了一个陌生世界的皇帝。有钱有权有女人,开局即巅峰?这让我怎么奋斗嘛…有时候,再'高贵'的人生都难免会有波折。生活中的快乐,不是源于'高贵',而是源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 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全三册)

    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全三册)

    《常青藤爸爸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共三册,精选了100个成语故事。上册主要是寓言神话类成语,中册是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下册是出自诸子百家的成语。除了成语故事本身、释义和典故出处,还特地编写了“活学活用”这个小版块,这也是本套书的一大特色。以往很多成语故事书只是将故事展示给孩子,但是在日常中如何使用?孩子们,甚至有些成人也没有做到理解到位,使用准确。而常爸的成语故事,不但“讲”故事,还讲成语的应用场景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每个成语故事还配有故事音频,有趣的亲子场景对话还能进一步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使用成语。
  • 天地元始尊

    天地元始尊

    孤苦伶仃少年郎,砍柴为生家贫慌,突入奇来一场梦,误入修真生难忘,世间因果皆有终,身世之谜终有望,身怀善念游天下,终成天地元始尊。
  • 末日会爱我

    末日会爱我

    在别人对末世种种迹象恐慌时,蓝白之却越来越肯定——末日很爱我……
  • 贝蒙斯坦大帝

    贝蒙斯坦大帝

    贝蒙斯坦大帝,西亚之王,世界之王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