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6100000029

第29章 宇宙风(1)

评鉴与感悟

年岁渐增,读书容易走神,幸好偶尔能听见年轻人说读书,感觉生活并不沉闷。如果没点中文系的底子,比如对那些人名一知半解的掌握,恐怕不太清楚张嘉玮海量的信息量意味着什么:那是知识的力量,因为恰到好处,所以热气腾腾。

念真情

吴念真

那些即将消失的行业、不被重视的乡镇,或者,值得敬佩的小人物。说来好玩,我写东西从没想过有一天它会变成课文。自己写的东西变成课文,其实是一种罪恶,因为孩子们得去背一些无用的东西,很无聊,比如吴念真生于几几年,干过什么屁事。不过还蛮欣慰的是,有天一个记者朋友来找我,她女儿无论如何都要跟着来,说她想看看课本里头“那个还活着的作者”。另外还有一个朋友,他的小孩要他把课本带来让我签名,我一翻开,书上“作者:吴念真”旁边已经写上“牛奶花生伯伯”,因为我在台湾发过一个牛奶花生的广告。签完之后他爸爸给他打电话说,你要不要和吴念真伯伯说谢谢?小孩就和我说,伯伯,谢谢。我说不要客气,签个名而已。小孩说,不是不是,我要另外谢谢一件事,你写的那篇课文都不用背,考试也不太考。

《香火》是我人生写的第一个剧本,和林清玄、陈铭硒合作编剧,对我来讲非常重要。后来出版社希望把这个剧本改写成小说,因为其他两个人很忙,所以只好由我去做这件事。现在看这本小说,觉得有点丢脸,所以我自己也不保存,没想到大陆有读者手上竟然有一本,吓我一跳。这说明一件事,就是写作的人千万不能干坏事,证据再怎样也抹不去。

大概是工作的关系,我的身份一直在转换,每个接触到我的人好像都会设想出一个符合他们所想象的样子。有个朋友看了《一一》,记住的是NJ那个样子,觉得我应该就是NJ的那个性格。所以有次座谈会上他说,我们一直觉得NJ是很安静的,可是你一直在讲话。我说,予岂好讲哉,予不得已也,我总不能一直坐在这里装NJ吧?如果到台湾去,你还可能在电视上看到我的很多广告,看到一个神经病在那边卖东西。甚至,有个朋友一次从大陆到台湾找我,一下飞机就打电话给我说,我到了,而且已经看到你了。我说怎么可能。他说,计程车上面!因为计程车上面有我的LED灯泡广告。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我,所以有的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是自己。

这一年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奇妙的经验。我本来很怕网络,有个小朋友在纽约热心地帮我弄了个“脸书”。粉丝到了六七千的时候,他说导演,你要不要上去和大家打个招呼。谁知道一打招呼就不得了了,非常多的人就进来了。微博是去年开启的,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管道。一本书丢出来,我们彼此并不认识,却有很多人毫不吝啬地把他们的感受丢给我,这老让我觉得受宠若惊。

《台湾念真情》是一本意外的书。1996年我拍完第二部电影,到威尼斯去参加竞赛,是影展的开幕片,第一天的第一场。演完之后就没事了,我就到处去走,带我太太去看电影。影展的电影都很生硬,而且没有字幕,有点无聊,我们就想去看看意大利的电影院长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意大利对我来说,是启发我电影梦想最重要的一个国家。我二十几岁第一次看《偷自行车的人》,台湾的翻译是《单车失窃记》,记得看完之后,觉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拍电影,拍一部像这样的电影。那个电影真的让我感动,胜过一本小说。

没想到那一天在意大利,一个广场里头有将近十家小电影院,竟然没有一部意大利电影,都是美国电影。我那时觉得很悲哀,觉得大多数国家的电影环境都被好莱坞打乱了,强势文化已经把全世界统一了,包括吃的,包括穿的,包括音乐,很可怕。我那时候就跟我太太讲说,如果连意大利都没有电影的话,台湾怎么还会有电影?因为台湾电影也在没落。那时候想,要不然就认认真真思考一些事情,改变一下生涯?于是就开了个小工作室拍广告。但是拍广告很无聊。后来有个电视台刚成立,老板约我见面,问我说,如果找你做电视的话,你会想做什么?我一听就很开心。因为老觉得台湾经常不把眼光放在台湾本地,比如台湾很多人念的课本,地理课本、历史课本,都跟本地无关。台湾的地理课本,里面只有一课叫《台湾》。以前我们要背非常多大陆地理,比如湘桂黔铁路从哪里到哪里,结果现在发现根本都是错的,因为早就延伸很远了,而且现在都有新的动车、高铁。

我就跟电视台老板讲,我想拍一个东西,就讲台湾的各乡镇。因为台湾的每个乡镇,地名的起源都包含非常多的历史。比如说台南是一个开发比较早的地方,郑成功曾经在那边登陆,在那边经营,所以那边很多地名叫“新营”、“柳营”,因为有兵士在那里自耕自足。很多地方有特殊的来历,但我们可能不知道。比如说我家是属于瑞芳镇,瑞芳镇有个地方叫三貂角,台湾人叫三貂岭。学校老师说,为什么那个地方叫三貂角?因为山上有三只貂。其实那根本是胡说八道,台湾那么热,怎么可能会有貂?人还没热死,貂就先热死了,怎么可能?我们查证这个经过,问台湾的耆老,老一辈的人会跟你说,那是西班牙人起的啊。这才知道是“Santiago”。西班牙人习惯用他们老家的地名为新发现的地方命名,所以到处有Santiago,美国也有San- tiago,台湾人一念就是“三貂、三貂”这样。基隆那边有个海湾叫三沙湾,其实那边也没有沙,为什么叫三沙湾呢?因为是“圣萨尔瓦多”。所以很多地名是和这些有关。我就想做一个关于各乡镇,它们的起源、出产是什么,演变到现在人口是多少,人均年龄是多少,年税收多少,年支出多少,这样可以看出一个乡镇的起源、兴盛、衰败和此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

电视台一听我这么讲,头都大了,这个要做多久?一个乡镇几乎就可以做一个节目。他们说不行啊,大概没有那么多空间,太庞大了,你能不能简单一点点。我说好,简单一点,那就压缩小一点,我们来看看台湾那些即将消失的行业、不被重视的乡镇,或者,值得敬佩的小人物。就用这个非常简单的出发点。

刚开始的时候比较难收集资料,可是没想到这个节目播出差不多到第二个月,第五集、第六集之后,所有资料全部集中来了。因为很多人就会告诉你,我们旁边有个人是什么样子,我们那边是怎样,我们就这样去接着做。这个节目做了三年半,后来变成那个电视台的一个指标,大家觉得这个电视台做这个节目,好像很爱台湾,所以就继续重播。 《台湾念真情》 做了三年半,重播两次等于七年,加起来十年,很多小孩子是从小就一直看这个节目看到大的。

这些节目在播出之后,当然会让很多人,比如卖香肠什么的生意变得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让一些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澎湖,本来是要拍那里一些比较古老的碉堡,荷兰人在那里弄得一些碉堡。拍到澎湖大桥的时候,看到一些警察,就像大陆的城管,在那里赶那些摊贩,有点凶。我这种人就是一旦看到这种场面就积极地过去,警察看到我就说不要拍不要拍,我说你干吗那么凶,对两个老先生老太太那么凶,他就说没有没有,他们不能在那卖东西。警察看我们来了,就走了。我们把那两个老人带开,问他们为什么不进里面卖,他们说租金太贵了。这时候有人注意到他们两人都戴口罩、戴手套,本能地就觉得有古怪,为什么太阳下要戴手套。后来跟他们回到了家,他们把手套、口罩拿下来,两个人都是有问题,鼻子凹陷,手指头只剩半截,可能早年是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这样的一对夫妻,是在澎湖认识的。我们后来知道这个男的本来是在台湾,是被日本人丢到那边去的,很小患了病就被丢到那边去。他们两个人很穷,没有生活来源,就在海边捡贝壳,腌螺肉卖给观光客。后来他们发现澎湖那边的仙人掌会长出一种果实,红红的,他们拿那个东西做成冰拿去卖,他们在桥上就是卖这个东西。我就临时跟同事说,我们就来拍这两夫妻,拍他们怎样摘仙人掌然后做冰。仙人掌上面都是刺,摘起来很辛苦,我也跟着在那儿摘,他们就教我怎么摘,怎么做冰。在这样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当然会想知道某些事情,那个老人就问我说,你住哪里,我说我住新店。他问我说,那现在从台北公馆坐火车到新店要多少钱。我跟他讲,三十年前就没有火车了。可见他的故乡是在新店那边。就这样拍下来,很多细节都不好意思在节目里面讲,因为怕可能会伤害到他们。

后来有一阵子,很多年轻人到澎湖去玩,有个观众给我写信说,导演,那对夫妻应该谢谢你,他们现在生意非常好。他们把你跟他们的合照放大,放在他们的摊位前面,而且在墙上用很大的字写上“吴念真推荐:澎湖第一家仙人掌冰”,只要过澎湖大桥就能看得见。我觉得很开心,因为如果能让这样的人生意很好,不是很高兴吗?

有一天,澎湖县政府到台北来促销当地名产,竟然写着他们两夫妻。我怕在台北没有人来买,就跟他讲说,我去帮你卖。他们那天准备了三天份的冰要卖,我就在那儿帮他们挖冰,帮他们吆喝,看到队伍排得很长,很开心,一直在那挖。挖到黄昏,天哪,三天份都快卖完了。我叫他儿子说,你现在去坐飞机,再去拿。然后我继续帮他们卖。卖到结束,我整个手起水泡破掉了,因为不好挖,那是需要技巧的。手虽然痛了几天,但心里高兴。这些人到最后都变成非常好的朋友,一直到现在。他们不把我当成是一个节目的主持人,只是把我当成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不过,有时候朋友也会变成灾难。他们每逢过年过节都寄东西来,怕我饿死。然后一直跟我讲,台北的海鲜不能吃,有毒,你们那的海水都有污染,我们澎湖最干净。有一年过年,老先生给我打电话说,导演,我帮你寄六条鱼过去。我说不要开玩笑,我们家就三个人,他说六条鱼而已啊。结果到了下午,我太太打电话给我,语气呈现一种疯狂状态,说,货车载了六箱东西来!我说只有六条鱼啊。她说不是,是六箱啦。因为是活的石斑鱼,他把它们装在塑料袋里,加海水、打气,每一条用纸箱装,差不多是这么大。我回到家,天哪,从厨房到餐厅,六箱在那边。我太太完全惊恐,因为是活物。夫妻俩开始讨论说,怎么办,怎么让它们死啊?打电话给朋友说,来拿鱼来拿鱼。他说明天再去。当晚我们就把塑料袋全部打开,看看它们会不会缺氧而死。早上起来看,它们还在游。又叫我朋友说,你赶快来拿。

我朋友就来拽了三箱走。还剩三箱啊,一直到下午,那鱼才有点像快要死掉,我们俩就一直在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它放到冷冻柜,结果一放进去又活了,又跳起来,因为冷嘛。冰箱门整个被撞开掉下来。所以那个除夕前的下午就像噩梦般的。

去年某天,那个老先生的太太从澎湖打电话跟我讲,导演,我先生住院了,很严重,他拒绝吃饭。我问为什么。她说他觉得活够了,太劳烦大家了,他准备走了,不肯吃饭,你要不要去劝劝他?我说,你怎么之前不讲。她说你太忙啦。我就赶快杀过去,看到他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我说,你怎么不吃东西。他就说,不要了,可以了。然后把我的手一直握住,说谢谢啊什么的。我说,你要吃饭,因为你以前跟我讲,说你儿子结婚的时候要我当证婚人,我说你如果不吃饭,你不参加你儿子的婚礼,我也不参加你儿子的婚礼。我觉得很开心的是,看护拿了一碗豆浆给他,他竟然就这样吸起来。看到那一幕我觉得,人跟人之间如果这样,真的是足够了,他是为了给我面子这样做。后来他过世了,我跑到澎湖去送葬。

做节目的过程中,遇到这种事情非常非常多。比如说我另外采访过一个炒鳝鱼的,他很臭屁。他认为他炒鳝鱼的技术非常好,每次炒一盘鳝鱼的速度是二十七秒,正负差三秒。讲这种话不是很讨厌嘛,就是他从作料第一滴下去到当当当、锵锵锵,盛上来,啪!一定是二十四秒到三十秒之间。我真的不相信。我说好,那我镜头就固定在那边,你炒十盘。结果是真的,是二十七秒,正负三秒。我就拍了一个这么臭屁的炒鳝鱼的人。后来他就把播出的这一段做成循环带,放在他店门口。结果他隔壁的店家就托人跟我说,吴念真你真的很吵,害我们从早上十点一直听到晚上十点。

炒鳝鱼的生意变得非常好。他也是把我当朋友看待,只要什么时候电视上看到我,就一个电话打过来:导演,你最近身体不太好哦,脸色不太好,你应该吃什么吃什么吃什么。然后,忽然就寄一堆东西来。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年我妹妹意外过世,报纸上登了,他们看到我去处理妹妹的后事。第二天,我就接到他打电话说,导演,妹妹的事情我知道了,你要保重哦。他说,我不认识她,但是我想来问候她。我说不要,你在台南。他说不,我已经在台北了。我说你现在在哪里。他说你要告诉我妹妹现在在哪里。我只好告诉他。然后我去灵堂。

当时我只能强忍住,因为他把台南的习俗全部带到台北来了,带了两支好长的蜡烛,各种属于台南祭拜方式的祭品,跪在那边,正在和我妹妹讲话。我觉得真的是……人生难得的经验。节目可以做到这样子,和这些人变成这样的朋友,真的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福气。

同类推荐
  •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这是一部随笔集。作家冯骥才书写了自己从上世纪90年代投身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心路历程。冯骥才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从一开始的自发行动,到后来的主动投入,冯骥才始终没有离开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思想的立场,而且还带着一份浓厚的情感,而一件件具体的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故事,体现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文化的敏感与自觉,责任与担当。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饮一杯香茗  品一段红楼

    饮一杯香茗 品一段红楼

    本书讲述了茶文化雅俗共赏,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知识,更是人们离不开的一个东西。作者对《红楼梦》中烦人饮茶及茶文化的解读分析,另辟蹊径,希望大家能够对茶有更多更正确的一些认识,也希望这本书会对读者了解茶有一定的帮助。
  • 梁实秋生活美学系列(全集)

    梁实秋生活美学系列(全集)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本套装包括《人生不过如此而已》、《简单 安静 从容——像梁实秋一样雅致生活》、《闲暇处才是生活》、《心守一事去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五本著作,收录了梁实秋最具人生哲理、最有生活气息的散文。书中所写,都是寻常事物,吃饭、睡觉、读书、看戏,喝茶、饮酒、旅行、谈吃,但却透露出梁实秋先生知足自娱、豁达俊逸的心境,这一套书,从美食,生活,人生三个或大或小的角度,立体而丰满地展现了梁实秋的生活之道和人生观念。是了解梁实秋其人和其文的一套精选之作。
  • 雷平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雷平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雷平阳曾说过:“我希望能看见一种以乡愁为核心的诗歌,它具有秋风与月连的品质。为了能自由地靠近这种指向尽可能简单的‘艺术’,我很乐意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的确,雷平阳诗的风格很特别,自成一家。在于坚与海子两个极端诗歌话语权的争论中,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并且走的很远。从早期的《亲人》、《父亲的老虎》到《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再到《秋风辞》,作为一个阶段的诗歌特征,都再现了高原品质的内在张力,在精炼的语言与叙事技巧背后都凸显了对云南故土的赤子之心,而且爱的那么真实,那么狭隘与偏执。本书为该“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中的一本,系统收录了雷平阳先生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她是暗杀界的王者,手法果断,杀伐狠绝的“鬼魅”。他,邪魅无情,冷漠狠辣的“邪王”。却只愿钟情于她,爱她如命!“瑶儿,宁可负尽天下,也绝不负你!”“尘,愿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在世,只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美人风云

    美人风云

    “你能给我什么?”“你想要什么只要本王给得起,都会满足你。”他微微一笑,语气也柔和,看得出心情不错。“也包括自由?”她问。“是的。”他是如此的果绝与笃定。可是他忘了,爱情并不是他想给,她就能拥有的。
  • 我给神仙当保姆

    我给神仙当保姆

    给一群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保姆,唐小川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但他也不是吃素的,虎口拔牙的事也敢干!
  • 仙书缘

    仙书缘

    两位仙人为争夺初生神器,殃及下界。苦命少年父母惨死,受徐老临终所托,获得神器。看长安因何有亲不能认,有家却不能回,有情更不能流露。无奈只能醉心修炼,一步步完善神器,力抗仙人,守护一方世界。
  • 宿主今天精分了吗

    宿主今天精分了吗

    可曾听闻晗素之名?天之娇女,肤白貌美大长腿,家世显赫人人羡之,却在某天被神马系统绑定了,内心毫无波澜。250号:宿主,放弃挣扎吧!以后你就是本大爷的人了,跟着本大爷好好干,以后称霸系统界什么的都不是事。晗素默默地拖起手中的屠龙刀,架在某位面男主的脖子上。250号:宿主,你干啥嘞,咱有话好好说,你先把刀放下。别别别,我错了,小的给您磕头道歉。250号一脸真挚。晗素面无表情,猛地举起手里的刀……#我的宿主吊炸天,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肿么破?在线等,急!!!
  • 争天破道

    争天破道

    东大陆M市上方骤现‘黑洞’,灵气复苏的时代再次降临,部分幸运儿纷纷觉醒异能。3年后位面入侵开启,上古历史再次展现在众人眼前。李魂,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为了生存、为了守护、为了让自己能更愉快的苟下去,一步一步的踏上强者巅峰。“由我来争天地一丝生机,破万道的阻碍。”
  • 芸芸路上

    芸芸路上

    一个普通孤儿,踏上修仙路,追求强大和长生
  • 孙悟空列传

    孙悟空列传

    斗战胜佛又成为齐天大圣和三清争斗,只为让妖重拾尊严明争暗斗,刺激异常
  • 当然不会放过你

    当然不会放过你

    哗~~这男人实在帅得没天良、帅到无人敌呀!要是能说服他签下经纪约,成为公司旗下的艺人,那她搞不好就有机会从小助理一跃成为首席造型师哩!光是用想的,于杉杉就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就连双眼也瞬间幻化成金光闪闪的金钱符号……为了美好的将来,她绝对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