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0800000021

第21章 第五颗定心丸:在爱中生根发芽(1)

用错的定心丸——有价值的才值得做

一旦设定,便断了自己的可能

面对不确定的事物,自我为了证明自己活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会习惯性地服下一种定心丸——“有价值的才值得做”。以此来满足自我对安全感和价值感需求的做法,会使我们的生活时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也就是自己在做的和该做的做不好,自己想做的和自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又做不到。比如一个人现在需要做快递员来谋生,而他认为这份工作没有价值和意义,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挣不到更多的钱,所以他感觉这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又不得不去做这份工作。从上班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倒计时,渴望自己有一天能逃离这份工作,去做那些他感觉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结果他整天都在抱怨工作太多,总想干得慢一点儿,少干一点儿,敷衍了事。他总是很不情愿地去上班,很不情愿地把一份份快递送到别人手中。他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整个世界都欠他的,好像真的有多迫不得已,多怀才不遇。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在做的和该做的做不好、想做的又做不到的庸俗的人。庸俗的人的常态是人与心分离,身心不一,也就是俗话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总试图脱离和逃避自己的当下,总盼着事情早点完成、早点结束,总是上班的时候想着下班,下班的时候又做白日梦。

让庸俗的人不能安心于当下所做之事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当下的事情没有意义和价值,而他们只想要安全、好、对的活法。这种价值设定一旦形成,他们就会对不符合自己价值模式和标准的事情不屑一顾,就不会对其全情投入。如果他们认为从事的工作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做这样的工作有失自己的身份,就会产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观情结。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地活着。

让庸俗的人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就能安心吗?答案是就算事情是他们自己想做的,他们也依旧不能安心去做。因为对我们来说,模式和规则就直接等于结果。我们遵循什么样的模式和规则,就意味着我们想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庸俗的人追求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给事物赋予的价值。庸俗的人强调价值,其实就是在强调结果。即便让他们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也会试图省去做事的过程,或者试图找出做事的捷径,直接抓住结果。所以庸俗的人即便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还是不能安心,因为他们要的是做事的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价值的设定使庸俗的人变得急功近利,变得投机意识强烈,变得势利。庸俗的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结果,无视过程的精彩,也无法享受过程中的乐趣。在庸俗的人眼里,过程是通往价值的渠道,也是获取价值的代价。庸俗的人始终都在期待结果,期待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这就意味着事情并不是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他们也并不享受做事的过程,不能安心专注于其中。

价值的设定,让庸俗的人的人生变得毫无可能。对他们来说,要么是达到目标如己所愿,要么是不能如愿。在他们的眼中,生命没有了别的可能。

我们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人

我收到过很多大学生的来信,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犹豫不决。最明显的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都过得很纠结。他们一会儿想出国,一会儿想考研,一会儿又想就业,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这种摇摆的状态中度过了最后一年的大学时光。他们之所以犹豫,并不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想要,而是因为他们在试图做出安全、对、好的选择。出国、考研、就业,压根就是三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这其中没有好坏之别,也不存在安全与否之分,不同的选择,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我们只要认定一种去做就可以了。可是在同学们看来,这些选择之间就是存在好坏、对错、安全与否的区别。于是他们就在纠结和摇摆中,晃晃悠悠地等到了离开校门的那一天。

庸俗的人掉入了一个人生误区,他们认为人生重在选择,如果做对了选择,就可以一步到位、一步登天、事半功倍。但其实事在人为,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做。抛开“人为”的因素,谁能确定哪种选择是好的呢?出国?现在的海归一批批地上岸,头都要挤破了,连份工作都找不到的海归多得是。考研?大学生差不多有一半都在考研,可他们的人生因为考研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就业?不是选择一个好工作就能保证你前途无量,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关键还是要看你怎么做这份工作。

庸俗的人最善用的思维结构是“我认为某某更好,可是……但是……”一旦有“可是”、“但是”这样的字眼出现,就说明是自我在为自己找借口了,是自我在试图寻求最佳途径了。可是存在所谓的最佳途径吗?根本没有。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精彩,在我们没有到达那一刻之前,我们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每每当我说到不要迷信选择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说:“还是有好的选择的。”我反问他:“那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选择?你怎么判断你的选择是好是坏?”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从别人那里看出来的。”我们先不说自己有多少和别人条件相符的可比性,也不说世事变迁今非昔比,单就“从别人那里看出来的”这句话来看,就有成为二手人的风险。我们不在那一刻,就不知道事实会是什么。我们认为的好的选择,只是自己的猜测和迷信。说白了,我们相信有好的选择,还是因为心中的不安在作祟。事在人为,事情的差别只在“人为”上。

庸俗的人之所以在选择中摇摆不定,就是因为他们相信人生有可遵循的标准,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活,人生就会有价值和意义。他们会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尽量排除在外不去做。但其实回头想想,庸俗的人只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因为没有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变得更美好,他们反而因此少了很多人生体验,限制了很多美好的可能。也就是说,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并没有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而是变得毫无可能。

我们成了一个没有态度的人

从做事寻求捷径和犹豫不决上来看,庸俗的人属于投机分子。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价值模式,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变得不一样。所以他们总是什么对自己有利有益就做什么。他们的做事原则就是遵循价值模式。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人追求的价值都是金钱,所以大部分人的做事原则就是寻求金钱上的利益。这导致很多人的做事态度是由钱决定的。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以完全妥协掉自己,就好比下边这位。

面试主管说:“你说话的方式有点儿实在,不太灵活。要从事这份工作,说话就不能这么直接,这么实在。大部分客户都喜欢听那些好听的假话。你能为了这份工作变得灵活一些吗?你要知道,我们公司提供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为了这份工作,你做出点儿改变可是非常值得的。”

庸俗的人听完会马上说:“当然可以!我可以为了这份工作做任何改变。我会做到客户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庸俗的人为了达到自己渴求的目标,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对他人做出妥协。庸俗的人总是认为只要达到目标,自己就会变得不一样。他们认为有了高薪,有了学位,有了房子,或者进了好的公司,和某些重要的人建立关系等,自己就会变得不一样,而不认为是自己做到了什么,生活才变得不一样。庸俗的人把活出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外在和他人,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的权利,而看不到自己的权利。庸俗的人把自己的权利用来成全自我,把自己也当成了成全自我野心的渠道。所以庸俗的人没有自己,只有自我,真实的自己已经为了成全自我一点点地妥协掉了。正因如此,他们才成了庸俗的人。

我们总是不能全力以赴

庸俗的人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他们不愿意把太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做事情总是留有余地,总是保守地投入。庸俗的人总是冲着价值而来,他们看重的是结果,一旦看见形势不妙,或者感觉入不敷出,马上扭头走人。

拿跑步来说吧,庸俗的人跑步,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价值——减肥。他们在价值的驱使下开始跑步,可是坚持了两周以后,发现腰和腿都没变细,于是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跑步,试图转投到其他能实现自己预期价值的事物上。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看不到价值,庸俗的人就不会让事情持续下去,于是他们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庸俗的人活得就像盲人走路,总得有个导盲棍在前为自己探路,确定安全无疑后,他们才敢轻轻地往前迈一步。对于庸俗的人来说,价值和安全的标准就是他们用来探路的导盲棍。他们通过选择、判断、分别,来确定事物是否有利可图。如果感觉不好,他们便会马上收回自己的腿。他们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全力往前走,不能忘我地做事,不能无回报地做事。庸俗的人从来不要求自己发挥全部的能量,从不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也从不要求自己在某方面卓越和专注,从来不做有挑战的工作。庸俗的人只是哪里有利可图就在哪里。庸俗的人什么都想做,但做什么也不精专,所以什么也做不好,所以才庸俗。

庸俗的人之所以会这样,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更爱自我,而不是更爱生活和他人。庸俗的人怕付出没有回报、怕产生损失、怕白费力气、怕不能挽回、怕不能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他们不能投入,不能忘我。庸俗的人不能彻底地、纯粹地去爱一个人,因为他们害怕完全地投入,换不来别人的真心,自己最终会一无所有。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更爱自我,而不是更爱生活。对我们来说,生活的一切都是成全自己的工具,都应该可以让我们有所得,如果不能给自己任何好处,我们就将无视它。庸俗的人不但对生活失去了敬畏感,反而认为一切都应该服务于自我。在庸俗的人眼里,生活是实现自我野心的渠道。庸俗的人的全部人生都是为了成全自我,而不是活出自己。

庸俗的人有一颗患得患失、不安的心。他们就像随风飘荡的种子一样没着没落,总是不能扎根于生活,不能让心安于当下。庸俗的人只能游走在生活的边缘,不能深入地拥抱生活。其实对于庸俗的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总是只差那么一点点火候。

庸俗的人的自我情感:自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就不值得做,不符合自我需求的事物就没有价值。自我需要自己的付出和投入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庸俗的人的特点:总是患得患失;做事不认真、不专注,敷衍了事;时常犹豫不决;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回归不分裂的自己

我们会相信一件事有价值,是因为这件事满足了自我的情感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揭开一个真相,看看我们所谓的价值和意义为何物。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曾做过一个关于鸽子的实验。他把饥饿的鸽子放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箱子里,无论鸽子做出什么活动,都有规律地间隔性地给它喂食。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鸽子开始重复做一些任意的动作。在食物出现之前,一只鸽子在箱子里逆时针转两到三圈,另一只则将头伸向箱子顶部的一个角落,第三只鸽子则做一个“举”的动作,仿佛把头伸在一个什么东西下面,然后把它重复举起。鸽子们学会了重复做食物出现之前它们所做过的任意动作,斯金纳把这叫作“迷信”行为。因为鸽子似乎确信是它们的重复动作引起了食物的出现,只要做这个动作,就可以得到食物。而事实并非如此,食物的出现和动作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巧合。

这种“迷信”行为,在人类的行为中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价值和意义,都只是我们内心对事物的确定。我们所谓的确定,只是对自己想法的信以为真,只是把自己的猜测、预测、迷信,当作了事实。信以为真是我们的内心自圆其说和自我说服的结果。

信以为真是价值和意义成为我们的行动力之前的最终环节。我们必须要相信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真实的,否则价值和意义再大,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动力。比如都说跑步可以减肥和锻炼身体,减肥和锻炼身体就是跑步的价值。如果你不相信这其中的价值,那说什么你也不会坚持跑步。这是价值变成动力的前提——信以为真。只有我们在心中确定和相信了,价值和意义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才会把其当事实来对待。

另外,我们的自信也来自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信。很多女孩都喜欢名牌包,她们认为名牌包是时尚、高雅、有品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女孩宁愿省吃俭用,顿顿吃方便面,也要买个名牌包,这就是价值的动力。接下来呢?女孩相信了其中的价值,每当拎着这个包出门的时候,都会相当自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的,说话也理直气壮,这就是自信。我们的自信完全来自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定。不但如此,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定,还可以成就更大的事情。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民族英雄。英法百年战争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电影《圣女贞德》讲述了她的传奇故事。贞德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使者,带着上帝的使命来拯救法国人民。她在战场上挥着自己的旗子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地对抗英军。这样勇敢的行为发生在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孩身上,也让法国军队的将领和士兵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也相信贞德是上帝派来拯救苦难的人民的。贞德的到来大大增加了节节败退的法国军队的士气。在她的带领下,法国军队获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惨败的战争局势,击退了英军的入侵,收回了奥尔良,直逼巴黎。

其实,我们信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那都不是事实,但是我们一旦相信,就会拿它当真理来衡量世界。我们总是把自己所相信和确定的当作事实来对待。贞德之所以能够创造法国的一段辉煌历史,就是因为她坚信自己的信念,她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信使,身负拯救法国苦难人民的使命。这使她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所向披靡。那么贞德真的是上帝的信使吗?当然不是。

同类推荐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本书以小随笔与座右铭结合的形式阐述人生哲学,文章包括:品尝生活的橄榄,放下就是幸福,跳下悬崖找幸福,我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 不声色,不青春

    不声色,不青春

    麦麦:曾经我们都以为青春无悔,其实青春悔不悔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它顶多在你成长路上最疼的地方扎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我们,就这么开始定义了自己的青春。本书写给每一个有理想但不快乐的年轻人,作者麦麦用细腻真切、活泼灵动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的声色青春和励志的成长往事,为青年朋友们回答了“毕业后该怎么生活”、“如何选择好自己的路”“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等问题。他是广播界公认的全能自HIGH小天王,以边说边唱的形式主持电台音乐节目的第一人;他的节目《边走边唱》常年保持收听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王者成绩。
  •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这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也是一本创业教辅书。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马云的创业经历出发,向人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老师摇身一变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本书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融资、竞争、用人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人生理想和处事技巧,而最重要的还是获取宝贵的创业经验。
  • 向犹太人借智慧

    向犹太人借智慧

    该书是以犹太人羊皮卷里的经典话语为基础,运用翔实的案例剖析了生活中的大智慧。该书主要是从赚钱和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财富积累和人生成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通俗案例中透露出的深奥哲理,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韩娱之娱乐小主播

    韩娱之娱乐小主播

    王伦,一个来自天朝的失败歌手在自杀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2008年的韩国。而且这一世那些本该存在的像刘欢,孙楠,周杰伦,阿信这些天朝歌手不知为何都并不存在。同样,那些本该由他们唱出的天籁之音也并不存在。于是,王伦走上了一条无尽的剽窃之路···。
  • 花样女子的初恋

    花样女子的初恋

    校内,他是迷倒万千少女的英俊王子;校外,他是著名财团的首席执行官!而她则是做事风风火火的霹雳恐龙女!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因一场化妆舞会而巧妙结缘!从此,一场暴力恐龙女大战冰山冷酷男的决战就此展开!
  • 仙枭

    仙枭

    红袍男人闻言皱了皱眉头,同样冰冷地开口道:“小小年纪,杀心便这么重,日后长大了还了得?我这是在救你。
  • 许你共白首

    许你共白首

    他说:“我喜欢的,是胖一点的女生。”他说:“我喜欢的,是瘦一点的女生。”他说:“我喜欢的,只不过一个你罢了。”或胖或瘦,只要是他的小肉包,他都喜欢,只要那个人是她,就对了。他钟情于她,一直不变,多年后相见,他的心还在那里,不曾离去。
  • 沐君生

    沐君生

    蓝君生12岁那年父亲失手杀了母亲把她扔给我30岁的易水木从此杳无音讯,12岁那年她去学校上学同学骂她杀人犯的女儿,他跑到学校给她报仇并给她转了校那一年他30岁。13岁那年她第一次来大姨妈以为自己要死了,他不知道给怎么给她说。15岁那年老师说她早恋,他寝食难安找了那个给她写小纸条的男生。篮君生17岁那年,易水木35岁,易水木身边多了一个漂亮的女子,她第一次知道了心酸的感觉。篮君生20岁那年被同学表白,易水木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这么的在意一个人,篮君生22岁那年,她告诉易水木我喜欢你,那一年易水木40岁。篮君生25岁那年易水木永远的离开了她,永远停留在43岁那年,她知道这是易水木在等她
  • 一梦千寻

    一梦千寻

    有人说:生命就像一张草图,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幅图画。我们无法让一切都演完之后再从头来过,也无法让一切没有开始。执著的苏默涵回到三年前与季斯磊相遇的最初,拉开曾经生死相隔的爱情的另一场序幕。时光倒流,试图改变结果的她为朋友为心爱的人一次次心力交瘁地付出,却往往面对无能为力的悲哀。当他们的生命里各自出现前世不曾出现过的人,执著无悔地站在他们的身后;当他们的灵魂渐行渐远,偏离最初的轨道,他们的爱情是否依旧温暖如斯坚定如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疫纪

    战疫纪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的命运骤然改变。主人公连漪经历了海外扫货、居家隔离和防疫志愿,心路历程不断成长,她的婚姻、亲子关系也因此得以改变。期间遇见了很多平凡而英勇的人,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很多人都在这场抗疫中做出了奉献、牺牲,改变自我,重新审视内心和人生追求。有人说,最大的悲哀不是死亡,遗忘才是。仅以本文致敬那些伟大的逆行者,感动你我的普通人,告慰那些死难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绝天尊

    十绝天尊

    龙霄界第一强者王易被生死兄弟背叛,陨落在最后一道九天神雷下。本是走六世轮回的他,竟然是出现了一些意外,不过无上神界的人施展了某些手段,让王易再重走一遍。但却不曾想,过程出现了一些意外,王易入魔。王易来到第七世修行,只剩下第六世记忆。“征天系统,能为您召唤不同的战神,征天斗地,让你成为十绝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