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9000000118

第118章 说儒(8)

即有尚怀疑《老子》之书者,他们若平心想想,也决不能否认当时实有“犯而不校”的柔道,又实有“以德报怨”的更透进一层的柔道。

如果连这种重要证据都要抹煞,硬说今本《老子》里的柔道哲学乃是战国末年世故已深时宋研、尹文的思想的余波,那种人的固执是可以惊异的,他们的理解是不足取法的。

还有那个孔子问礼于老聃的传说,向来怀疑的人都学韩愈的看法,说这是老子一派的人要自尊其学,所以捏造“孔子,吾师之弟也”的传说。(姚际恒《礼记通论》论《曾子问》一篇,说,“此为老、庄之徒所作无疑。”)现在依我们的新看法,这个古传说正可以证明老子是个“老儒”,是一个殷商老派的儒。

关于孔子见老子的传说,约有几组材料的来源:

(1)《礼记》的《曾子问》篇,孔子述老聃论丧礼四事。

(2)《史记·孔子世家》记南宫敬叔与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一段。

(3)《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一段。

(4)《庄子》中所记各段。

我们若依这个次序比较这四组的材料,可以看见一个最可玩味的现象,就是老子的人格的骤变,从一个最拘谨的丧礼大师,变到一个最恣肆无礼的出世仙人。最可注意的是《史记》两记此事,在《孔子世家》里老子还是一个很谦恭的柔道学者,而在《老子列传》里他就变做一个盛气拒人的狂士了。这个现象,其实不难说明。老子的人格变化只代表各时期的人对于老子的看法不同。作《曾子问》

的人绝对不曾梦见几百年后的人会把老聃变成一个谩骂无礼的狂士,所以他只简单的记了老聃对于丧礼的几条意见。这个看法当然是最早的;因为,如果《曾子问》真是后世“老庄之徒所作”,请问,这班“老庄之徒”为什么要把老子写成这样一个拘谨的丧礼专门大师呢?若如姚际恒所说,《曾子问》全书是“老庄之徒所作无疑”,那么,这班“老庄之徒”捏造了这五十条丧礼节目的讨论,插入了四条老聃的意见,结果反把老聃变成了一个儒家丧礼的大师,这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大笨事吗?——这类的说法既说不通了,我们只能承认那作《曾子问》的人生在一个较早的时期,只知道老子是一位丧礼大师,所以他老老实实的传述了孔子称引老聃的丧礼意见。

这是老、孔没有分家的时代的老子。

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是《史记》里最谨慎的一篇,所以这一篇记孔子和老子的关系也还和那最早的传说相去不远:[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时代的人已不信老子是个古礼专家了,所以司马迁说“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这已是很怀疑的口气了。但他在这一篇只采用了这一段临别赠言,这一段话还把老子看作一个柔道老儒,还不是更晚的传说中的老子。

到了《老庄列传》里,就大不同了!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这就是说,孔子“将”要问礼,就碰了一个大钉子,开不得口。这就近于后世传说中的老子了。

至于《庄子》、《列子》书中所记孔子见老子的话。离最古的传说更远,其捏造的时代更晚,更不用说了。如果老子真是那样一个倨傲谩骂的人,而孔子却要借车借马远道去“问礼”,他去碰钉子挨骂,岂非活该!

总之,我们分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传说,剥除了后起的粉饰,可以看出几个要点:

(1)古传说认老子为一个知礼的大师。这是问礼故事的中心,不可忽视。

(2)古传说记载老子是一位丧礼的专家。《曾子问》记孔子述他的礼论四条,其第二条最可注意: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

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

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吾闻诸老聃云。

这种议论,有何必要而须造出一个老师的权威来作证?岂非因为老聃本是一位丧礼的权威,所以有引他的必要吗?

(3)古传说里,老子是周室的一个“史”:《老子列传》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张汤列传》说他是“柱下史”。史是宗教的官,也需要知礼的人。

(4)古传说又说他在周,成周本是殷商旧地,遗民所居。

(古传说又说他师事商容,——作常枞,汪中说为一人——可见古说总把他和殷商文化连在一块,不但那柔道的人生观一项而已。)

这样看来,我们更可以明白老子是那正宗老儒的一个重要代表了。

聪明的汪中(《述学》补遗,《老子考异》)也承认《曾子问》里的老聃是“孔子之所从学者,可信也”。

但他终不能解决下面的疑惑:夫助葬而遇日食,然且以见星为嫌,止柩以听变,其谨于礼也如是。至其书则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下殇之葬,称引周、召、史佚,其尊信前哲也如是。(此一条也见《曾子问》。)而其书则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此乖违甚矣。故郑注谓“古寿考者之称”,黄东发《日钞》亦疑之,而皆无以辅其说。(汪中列举三疑,其他二事不关重要,今不论。)

博学的汪中误记了《庄子》伪书里的一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硬说是《老子》里的赃物!我们不能不替老子喊一声冤枉。《老子》书里处处抬高“圣人”作个理想境界,全书具在,可以覆勘。所以汪中举出的两项“乖违”,其一项已不能成立了。其他一项,“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正是深知礼制的人的自然的反动,本来也没有可疑之处。博学的汪中不记得《论语》里的同样主张吗?孔子也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又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又有两条讨沦“礼之本”的话: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说详上文第三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檀弓》述子路引孔子的话,也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这样的话,都明明的说还有比“礼”更为根本的在,明明的说礼是次要的(“礼后”),正可以解释老子“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一句话。老子、孔子都是深知礼意的大师,所以他们能看透过去,知道“礼之本”不在那礼文上。孔子看见季氏舞八佾,又旅于泰山,也跳起来,叹口气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后世的权臣,搭起禅让台来,欺人寡妇孤儿,抢人的天下,行礼已毕,点头赞叹道:“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其实那深知礼意的老聃、孔丘早已看透了!《檀弓》里还记一位鲁人周丰对鲁哀公说的话: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这又是老子的话的注脚了。

总之,依我们的新看法,老子出在那个前6世纪,毫不觉得奇怪。他不过是代表那六百年来以柔道取容于世的一个正统老儒;他的职业正是殷儒相礼助葬的职业,他的教义也正是《论语》里说的“犯而不校”、“以德报怨”的柔道人生观。古传说里记载着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个传说在我们看来,丝毫没有可怪可疑之点。儒家的书记载孔子“从老聃助葬于巷党”,这正是最重要的历史证据,和我们上文说的儒的历史丝毫没有矛盾冲突。孔子和老子本是一家,本无可疑。后来孔、老的分家,也丝毫不足奇怪。老子代表儒的正统,而孔子早已超过了那正统的儒。老子仍旧代表那随顺取容的亡国遗民的心理,孔子早已怀抱着“天下宗予”的东周建国的大雄心了。老子的人生哲学乃是千百年的世故的结晶,其中含有绝大的宗教信心——“常有司杀者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所以不是平常一般有血肉骨干的人所能完全接受的。孔子也从这种教义里出来。他的性情人格不容许他走这条极端的路,所以他渐渐回到他所谓“中庸”的路上去,要从刚毅进取的方面造成一种能负荷全人类担子的人格。这个根本上有了不同,其他教义自然都跟着大歧异了。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利用经典诠释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审视、反思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谭嗣同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的具体解读以及与其他人的比较分析,对谭嗣同仁学视域下的以太观、三纲观、平等观和孔学观视域下的诸子观、经典观等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力图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和还原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热门推荐
  • 渡我入北洲

    渡我入北洲

    檀涟古国,有一丞相府,权倾朝野,丞相府,有一大小姐,倾国倾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中不足的是,性子冷漠。檀涟古国,有一异姓王,在丞相府满门抄斩后,继权倾朝野之名,收揽大权,不仅相貌俊美,武功高强,性子也是温柔到了骨子里,可谓锦上添花。大小姐幼年曾在郊外碰到一乞儿,状虽嫌弃,却将浑身上下的值钱东西都给了那乞儿,徒步回府。异姓王随友逛街时曾遇一小儿受权势欺凌,四两拨千斤般化解矛盾,并将那无家可归的小儿送回了住处。人人皆言,异姓王与那丞相府大小姐好生登对,并作诗一首,夸此二人郎才女貌。一日,小雨绵绵,异姓王撑着一把油纸伞经过郊外,见到一小儿在树林中刨土,问其缘由,小儿道:“有一个待我很好的大姐姐死了,我想帮她安葬于土。”异姓王眉眼温柔:“那我们帮这个大姐姐翻案,让她家的门楣不再被千人踢,万人跨,洗清泼在丞相府的脏水,让她家的名声好回来,好不好?”“好。”
  • 苍帝劫

    苍帝劫

    一代茅山传人,踏上修行路。神魔妖霸居三界,看印峰如何带领亿万凡人游走三界之间,成就无上之道!你是妖?我就降妖!你是魔?我就诛魔!你是神?我就弑神!你是人?那好吧,跟着我了……
  • 风中的铃声

    风中的铃声

    生活平淡而无聊,机械而乏味,只不过还是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在等待他,就如同那个会发光的人的出现,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中注定呢?会有人相信一见钟情吗?假如它真的出现,就在身边……他默默地注视着她的背影,在好友的怂恿下,他也想把那情感的种子培养出一朵花来,只不过每天都会有新的事发生,转变来得太突然,他还来不及反应,美好的回忆留在了记忆之中,那个人还是藏在了心底,暗中的欣赏与爱慕,将又会如何。只是短短的一段日子,给他的生活中带来了另一个人们眼中高傲而美丽的富家小姐——苏若茹,她傲气凌人,也刁蛮任性,古怪而多变,如同一个百变的精灵。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情感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冰雪瞳仁之邪王追妻

    冰雪瞳仁之邪王追妻

    一朝穿越,只因被无情渣男抛弃。重生之后,无敌师傅寻上门来,只为收她为徒。七年之约,学精归来偶遇前世渣男狗女。“夏倩,我许你皇后之位”渣男说。“哼,你那皇后本姑娘不稀罕”夏倩回道。“既然不要他,那就跟本王走吧。”不知名的邪王发话。“你是谁”夏倩眯眼。“我?我是你三世夫君!”邪王笑眯眯回道。“你……”夏倩气结。打不过,我还不能跑么。
  • 将至白恒

    将至白恒

    惊鸿一瞥,望你眉间。心里有你,朝思暮想。
  • 北溟之水火之战

    北溟之水火之战

    远古洪荒大陆,面对有限的资源,各个族群为了生存和繁衍,他们隐忍砥砺,纵横捭阖,蚕食鲸吞,横扫席卷……在波及整个大陆的数次大战中,他们也不断地对人性的善与恶进行着反思……
  • 百花弹词

    百花弹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小神明

    我的小神明

    许灿白偶然被林漾救助他便日日在林漾面前晃来晃去小姑娘不爱吃早饭?好的,他便去学着做小姑娘心里没他?不行,他要让她记他一辈子他在别人口中暴戾无比却给予了小姑娘他所有的温柔“我能给你的实在不多,所以我想把这辈子最单纯的喜欢和守护,还有数不尽的温柔都给你。”“我不喜欢别人对我有肢体接触。”“乖,我不碰你。”“我不想结婚。”“我陪你谈一辈子恋爱。”“你别喜欢我好不好,我怕我讨厌你。”“许灿白,你再说一次你喜欢我。”“我就跟你一辈子。”
  • 天才木匠

    天才木匠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民间有习俗,上梁时要将《鲁班书》放在梁上借以辟邪。林金水,一个小小木匠,因为上梁时被人算计而摔伤,砸了“五谷丰登”,因而被村里人认为是不详之人。然而他却惊讶的发现书灵入体,自此他手上多了一本旁人看不见的《鲁班书》。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看小小木匠如何时来运转,于都市中大放异彩……
  • 旧日盗火者

    旧日盗火者

    虚假的怪盗:白礼服,高礼帽,潇洒灵动,于众目睽睽之下盗走至宝,全身而退。真正的怪盗:临时工,二五仔,忙于报销,只要解决所有目击者就是完美的犯罪。在已经毁灭过一次的世界里,白歌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但生活却不想让他平静。亚森·罗平,昨日教团,历史袭名,深渊遗物事务司,炼金人偶,天文台......于是,在璀璨的虚伪星空下,白歌戴上疯狂的面具,翘起嘴角。“朋友,为什么这么严肃呢?”**其实只是一位少年白天轻松日常,晚上化身怪盗的黑暗英雄物语,你就当真的听。读者群583916858阿斯特尔高阶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