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95600000017

第17章 海外的悲悼

1936年9、10月间,萧军从青岛出发,赴张店和天津短暂旅行数日,其后便回到了上海。

二萧分别时曾经约定,为了减少鲁迅先生回信的劳顿,两人离开上海后都不要给先生写信。然而鲁迅却很记挂萧红,在1936年10月5日写给茅盾的信中,他说:“萧红一去以后,并未给我一信,通知地址;近闻已将回沪,然亦不知其详……”

远在他乡的萧红并不知道,她敬重、爱戴,视之如父亲的先生已然生命垂危。

10月17日,病魔袭来,一夜未眠。

10月18日,依旧终日气喘。

10月19日凌晨,天将发白时,鲁迅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九号寓所。

萧红并未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在10月20日写给萧军的信中,她似乎依然怀着愉悦的心情写道:“我这里很平安,绝对不回去了。胃病已好了大半,头痛的次数也减少。至于意外,我想是不会有的了。”

“6元钱买了一套洋装(裙与上衣),毛线的。还买了草褥,5元。我的房间收拾得非常整齐,好像等待着客人的到来一样。草褥折起来当作沙发,还有一个小圆桌,桌上还站着一瓶红色的酒。酒瓶下面站着一对金酒杯。大概在一个地方住得久了一点,也总是开心些的,因为我感觉到我的心情好像开始要管到一些在我身外的装点,虽然房间里边挂起一张小画片来,不算什么,是平常的,但,那需要多么大的热情来做这一点小事呢?非亲身感到的是不知道。我刚来的时候,就是前半个月吧,我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报上说是L.来这里了……?”①

因为心情好起来,她又有了爱美的愿望,给自己买了新衣服,也把自己的小屋子装饰得更舒适、更温馨。这里平静的生活,让她愿意长住下去了。她甚至还在天真地问着,是不是鲁迅先生要来这里了?她不知道,上天施舍给她的欢乐总是那么少,在她还沉浸在美好的愿景中时,一个最沉痛的噩耗已然向她袭来。

10月21日,萧红隐隐约约从报上得到消息,只是不敢相信,在唯一的熟人的劝慰下,她只当是自己日文不好,把意思理解错了。

然而10月23日,她读到了一份中国报纸,看到确凿无疑的白纸黑字和鲁迅先生的遗容,那一刹那,她几乎要被哀恸击倒。

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视线,三个月前,鲁迅先生为她饯行的情景依稀浮现在眼前:先生坐在藤椅上,叮嘱她说:“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专会吓唬中国人,茶房就会说:验病的啦!来啦!……”可是现在,这位帮助她、提携她、疼爱她的长者,已经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前几天她还说着“绝对不回去了”,而读到噩耗的这一刻,她却想立即“一步踏了回来”。

萧红确知消息的那一天,正是上海各界公祭鲁迅的日子,在那前后,萧军忙于丧仪的种种事务,没有时间,更没有勇气写信给萧红。但在16个青年作家联名集体敬献给鲁迅先生的花圈挽联上,萧红的名字亦位列其中。

鲁迅的突然逝世,让萧红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又开始发烧,对祖国的思念也与日俱增:“这几天,火上得不小,嘴唇又全烧破了。其实一个人的死是必然的,但知道那道理是道理,情感上就总不行。我们刚来到上海的时候,另外不认识更多的一个人了。在冷清清的亭子间里读着他的信,只有他,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写到这里鼻子就酸了。”(第二十五封信)

“不敢说是思乡,也不敢说是思什么,但就总想哭。”(第二十五封信)

“因为夜里发烧,一个月来,就是嘴唇,这一块那一块的破着,精神也烦躁得很,所以一直把工作停了下来。想了些无用的和辽远的想头。”(第二十九封信)

曾经,鲁迅先生的信,是她和萧军初到上海的日子里唯一的安慰,而现在,天水相隔,她却不能为先生做任何事情,这怎能不让她心痛呢?

得知先生去世后,萧红最担心的就是许广平和海婴,她不断在信里向萧军询问母子俩的情况:“孩子还小,还不能懂得母亲。既然住得很近,你可替我多跑两趟。别的朋友也可约同他们常到她家去玩,L.没完成的事业,我们是接受下来了,但他的爱人,留给谁了呢?”(第二十六封信)

“关于回忆L.一类的文章,一时写不出,不是文章难作,倒是情绪方面难以处理。本来是活人,强要说他死了!一这么想,就非常难过。许,她还关心别人?她自己就够使人关心的了。”(第二十八封信)

“许的信,还没写,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怕目的是想安慰她,相反的,又要引起她的悲哀来。你见着她家的那两个老娘姨也说我问她们好。”(第三十封信)

“周先生的画片,我是连看也不愿意看的,看了就难过。海婴想爸爸不想?”(第三十二封信)

1936年冬天,张秀珂从东北来到上海,萧军帮助他安排了住处。

1937年1月9日,萧红从东京转道横滨,搭乘日本游轮“秩父丸”号回国。1月13日,抵达上海汇山码头。游子飘零归来,迎接她的,不再是鲁迅先生慈祥的面容和明朗的笑声,而只有上海的冬日,比往日更加阴冷黯淡。

见到久别的弟弟,萧红冰凉的心中或多或少吹进了些许暖风。她问秀珂:“你同家脱离关系了吗?”秀珂只好承认说:“我是偷着跑出来的。”他向姐姐讲起家里的情况,萧红只是淡淡地说:“那个家不值得谈了。”

二萧住进吕班路256弄一家由俄国人经营的家庭公寓,当时许多流亡的东北作家也集居在这里。安顿下来后,萧红便要去看望鲁迅先生。离开上海以前,曾无数次去先生家里谈天、吃饭,想不到回来以后,竟只能去万国公墓拜望先生了。短短的半年,对她来说却恍若隔世,仿佛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只能到这里来见先生呢?

从墓地回来,萧红写下悲痛欲绝的《拜墓诗》:跟着别人的足迹,

我走进了墓地,

又跟着别人的足迹,

来到了你的墓边。

那天是个半阴的天气,

你死后我第一次来拜访你。

我就在你的墓边竖了一株小小的花草,

但,并不是用以招吊你的亡灵,

只是说一声:久违。

我们踏着墓畔的小草,

听着附近的石匠钻刻着墓石,

或是碑文的声音。

那一刻,

胸中的肺叶跳跃起来,

我哭着你,

不是哭你,

而是哭着正义。

你的死,

总觉得是带走了正义,

虽然正义并不能被人带走。

我们走出墓门,

那送着我们的仍是铁钻击打着石头的声音,

我不敢去问那石匠,

将来他为着你将刻成怎样的碑文?

离开半年了。回到熟悉的上海,她只想和先生说一声:久违。

同类推荐
  • 辛亥之父孙中山

    辛亥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秋瑾、刘青苛霞,是辛亥革命中三位具有特殊身份、特殊影响的特殊人物。其中,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首举彻底的反封建人旗,于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被拥戴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详尽而细腻地表现了孙中山艰苦执着而充满豪情的一生,昭示了孙中山倡导并身体力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与思想境界,同时也描写了他与宋庆龄真挚而伟人的革命爱情。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新编历史小丛书:谭嗣同

    新编历史小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本书就是书写了谭嗣同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上古枭雄

    上古枭雄

    龙行大陆,天阔王朝。一个少年,因为家庭遭遇大变,流浪到一个偏僻的小镇,他偶然接触到了修炼者,从此开始了他的修炼人生。看一个流浪少年是怎样披荆斩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最后笑傲三界,问鼎九天。
  • 遇上大魔王:毒妃跑不掉

    遇上大魔王:毒妃跑不掉

    二十一世纪,第一王牌特工,却被自己的好闺蜜杀了。什么,穿越?还是一个丑八怪,没关系,分分钟变成倾国倾城大美人,追求者太多?来一个,弄一个,可是,什么时候(?o?)来了一个大魔王,赶也赶不走,毒也毒不死,还被吃干抹净。囧
  • 弃神默示录

    弃神默示录

    天界回归虚无,困押在九幽地狱最深处里的虚九阴,因为暗黑神被陷害,将剥夺的神格封印在孽海极渊,失去力量的暗黑神被打入凡尘。而镇押虚九阴的三道封印,却被神秘人解开一道,摆脱一道封印的虚九阴则企图吞噬人间,借机解开全部封印。即使解开部分封印,但因他拥有无比强大的绝对力量,不仅收服了九幽地狱的七君主,还将七位魔王的代言者送到外世界,24位被打上地狱烙印的挣扎者,被植入魔王之卵后重返人间,因此九幽地狱与人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虚九阴则被曾经的十八位至高神称为神衍。但除他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组织欲为黑暗天父献上整个世界,在密谋着不为人知的行动,弃神默示录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 大话万历

    大话万历

    一代英主为何背负千古骂名?一部以另类手法著就的“新历史小说”。以“大话”的方式,还万历一个生活的“本相”,甩开“细节真实”的历史拖累,循着大势可能的客观主线,让读者不时在幽默、荒诞的会心一笑中去结识万历。
  • 法医档案

    法医档案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绝对恐惧、凄婉、离奇、诡异!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场景、恐怖的气氛、奇异的故事。一切,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吓到你胆颤,吓到你神经错乱!本书绝不是一部简单的悬疑小说。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悬疑小说来读的话。就实在太辜负这一本力作了。严重怀疑,很多事情就是他亲力亲为的。
  • 笔尖上

    笔尖上

    这是一些生活中的点滴,一些毫不起眼的平淡,但是我希望他们能带来感动,给你,给我自己。
  • 万古仙屠

    万古仙屠

    流星陨落成灾,少年自姜村走出,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 校园炼丹师

    校园炼丹师

    本来该在校园里好好读书,但是,却因为一个丹药,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踏上了杀戮之路,从一个屌丝,变成了一方霸主,从一个宅男,变成了一统天下的君主,而这一切,全拜一颗丹所赐,我想变回正常人,我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不想让双手沾满了鲜血,不想让家里人再受到我的影响而被追杀。
  • 弑帝

    弑帝

    全本保证,请放心收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都不是天生富贵的命,君权从来就不是神授,而是人民给予的,桎梏着百姓的封建帝王思想、封建官僚等级制度从现在开始就要被打破,毁灭两千多年的帝王宿命吧,由老百姓来做主!凭啥子皇帝老子就能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而俺们小老百姓就只能坐拥三姑六婆七十二姨妈,而且还是恐龙级别的。西方的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我龙渊可是东方的阿基米德,我也说过:给我一次机遇,我可以弑帝!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