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8700000013

第13章

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发生任何事,遇见任何人,都不必害怕,不要担心,心存感谢,就能面带微笑。一个人如果经常处在紧张、忧愁、愤怒的状态,或挖空心思、胡思乱想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他的脸上一定缺乏笑容,从而造成心理不健康,结果身体也不会健康。

我们应该要心中常常保持没有烦恼的状态,也就是头脑里没有忧郁、不满意的事,因为世界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已经知道,可能会有八、九成不如意的事出现,那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

——圣严法师

这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是你所看到、遭遇到的现象。如果你内心充满祥和的宁静状态,你的世界也会处处都是祥和的人、事、物;如果你的内在充满了愤怒、冲突、斗争、怨情、不满,想要毁来,这个毁来情结通常都是想毁来他人或外境的事物,你的内心状态如果累积了这么强大的负性情绪、负性能量,你会碰到灾祸发生。

——庄圆法师

我们要把心量放大,或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观察的角色做个对调。这样,很多事情就会很好解决,就会知道要谅解他人,自己也就不会陷入烦恼的深渊。所以,要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他人,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样很难做到。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种相互的关爱给予谅解,这样的人就会有一种和睦的人际关系。

——明一法师

满心勇气的能量——不绝望是活着的真意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唐·圆泽

失败者比成功者缺少的往往是没有坚持到最后的信念和希望。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一个人只要信心、毅力、勇气三者皆有,并能将这三者在行动中加以贯彻,则天下没有做不成之事。

是什么让我们踌躇不前

内心有力量的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他们会在遭遇失败时,继续迈出尝试的步伐。

在经历了失败多次之后,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认为与其耽误时间、徒劳无益,不如改做其他事情。的确,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种选择,但有些选择却是我们不该也不能放弃的,例如美德、学识、坚贞不渝的爱情、兢兢业业的事业等。面对这些需要坚守的东西时,放弃是一种逃避;只有坚守,才能帮助我们收获人生的充足和丰盈。

多少满怀宏愿的人信心百倍、志气昂扬地踏上生命征途,却在遇到挫折之后迅速偃旗息鼓。让他们做出如此选择的不是外界的挫折,而是他们的内心缺乏实现愿景的勇气。他们因为恐惧而不敢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也错过了成功的机会。而有些人则对成功满怀希望,勇于尝试别人不敢走的路,从而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业。

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子,村中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偶尔绿洲干涸的时候,村里的人便会遭受巨大的折磨。村里一代又一代的人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却从未尝试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一直留在原地,并且固执地相信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禅师,村里的人围住他劝他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他们说:“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就不要再去冒险了!”

老禅师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吗?”

村民们说:“虽然环境有些险恶,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

老禅师又问:“那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走出这片沙漠呢?你们看,我不是走进来了吗?那就一定能走出去!”

村民们反问:“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老禅师摇摇头,拄着拐杖又上路了。他白天休息,晚上靠北斗星辨别方向赶路。三天三夜之后,他走出了这片村民们几千年也没有走出的沙漠。

村民们接受了恶劣的环境,从未做过任何突破困境的尝试,甚至没有动过改变这种现实的念头,因为他们认为改变是不可能的。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如果当初都在一个个“不可能”的面前退却,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尝试的机会,那么他们也将归于平凡。心怀理想的人则会迅速做出决断,大胆尝试,即使失败,也由于对实际痛苦的亲身经历而获得宝贵的体验,从而愈发坚强,愈发有力,愈接近目标。

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也不一定成功,但不尝试就一定没有结果。很多时候,成功都来自最初迈出的那一小步。面对未知的旅途,茫然是正常的,但是不应在茫然中踌躇不前,而是应该燃起希望,燃起开创新路的热情,一路前行。虽然踌躇不前不会尝到失败的苦果,却也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前路上的困难。内心时刻充满希望的人拥有力量,这种自信充足的力量会让他们一刻不停地去开拓。内心有力量的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他们会在遭遇失败时,继续迈出尝试的步伐。在挫折中不退缩,再坚持一下,或许下一刻就能完成征程。

如何面对不幸:拥抱直面困境

每一分钟,我们都能抖落满身重负,放开过往的一切,重新开始下一段精彩。

人们的生活就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有晴有雨,有风有雾,无论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况且,一帆风顺的生活就像是白纸一张,苍白枯燥。等到年老时,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难免有许多辛酸的泪水,但也有很多难忘的快乐。当一切成为过去,曾经的快乐和痛苦就变成了一种回忆。

悲与喜,终将成为过去,既然这样,对于眼前的不幸,又何必过于计较呢?世间万事,来不可阻挡,去也不必挽留。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一切的幸与不幸,都只是一个过程。

佛印正坐在船上与苏轼把酒话禅,突然听到有人喊:“有人落水了!”

佛印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落水的原来是一位少妇。

佛印问:“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寻短见呢?”

“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的眼睛一亮:“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当然没有。”

“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了揉眼睛,恍如一场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此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三年前少妇是快乐的;三年中有丈夫和孩子的相伴,她也是幸福的;而三年后失去这些时,却陷入了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三年前的快乐犹在心中,却难以抵消三年后的苦恼。

众生苦苦寻求,就是为了离苦得乐,然而,什么才是快乐的真正法门?也许我们可以从这句话找到答案:“不要讨厌坏境界,也不要贪求好现象,只有不依不求,才能无欠无赊,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逆境中要勇于承担,不可自暴自弃;顺境中要谦卑恭谨,不可得意忘形。

缘起缘灭,好坏得失,都是生命的常态,这一切都会过去。所以,无论顺逆,都应以心灵的常态对待生命。

有个僧人要求下山云游,元安禅师考问他:“四面都是山,你要往何处去?”

他参悟不出其中禅机,便愁眉苦脸地转身而去。路过菜园时,恰巧遇到善静和尚正在园中劳作。

善静和尚问他:“师兄,你为何闷闷不乐?”

僧人便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和尚微笑着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是啊,不管人生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只要有决心,就能够将种种困难踏在脚下。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我们又何必太认真呢?我们赤条条地来到世上,最终也将赤条条地离去,既然 样,不妨把一切不幸都看成一种难得的体验,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为我们能在有生之年体验末日而感到幸运。

快乐的时光过去了,不要流连;痛苦的岁月过去了,也不应日日深陷其中。不计较人生的重重困境,因为每一分钟,我们都能抖落满身重负,放开过往的一切,重新开始下一段精彩。

希望的源头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希望不是奢望,希望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奢望则是一种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

佛法劝诫人们戒除妄念,因为妄念是人心底的狭隘欲望,同时也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往往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一旦欲望脱离了现实,就会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难以实现。就如同谁都想成为世界首富,谁都想拥有纵横天下的智慧一样,目标虽好,但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触手不可及的期望不过是狂妄的想法而已。

人们常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个人的希望越大,目标越大,得失感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强,也就越容易感到烦恼和痛苦。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为一个妄念而奋斗,那他的一生只能与失败的苦痛相随。因此,人们要懂得区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妄念”,抛开不切实际的妄念,为生活中切实可行的目标努力。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旁边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木盆,里面有许多大鱼游来游去。但是老人不卖鱼,只是向有意捞鱼者出售渔网,而且捞鱼者捞起来的鱼无论大小,都归捞鱼人所有。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然后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买下了一个渔网,在大木盆里捞鱼,然而鱼还没捞上来,渔网就破了。于是小和尚又买了一个渔网,接着再捞鱼,然而渔网还是在捞上鱼之前就破了。小和尚又买了第三个渔网,结果还是一样。

这时,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着自己,便气愤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也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是个出家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没想到你也不懂啊。当你心中生出意念,想要捞起鱼的时候,你可曾打量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有那么大的能耐?制定目标没有错,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可我还是觉得你的渔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小师父,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其实它和我们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的目标时,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同类推荐
  • 观念(2)

    观念(2)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观念(1)

    观念(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热门推荐
  • 父亲的肖像

    父亲的肖像

    《父亲的肖像》是辻井乔的代表作品,曾荣获日本第五十七届“野间文艺奖”。小说以一个儿子回溯的方式,追寻一代日本人的成长经历,考察日本动荡的现代史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同时,以父亲为镜像,映照当下日本人的精神状态。
  • 六界狂徒

    六界狂徒

    六界之中武力值排行第一的战仙李晓峰,因调戏灵宝仙尊的孙女,而被仙帝灌醉之后扔出了仙界,重生到了人界修真门派千机门小弟子李小风的身上。李小风是人界第一灵宝商行天星阁掌柜的独子,天星阁掌柜李天对其宠爱有加,但其生性胆小怕事,为人懦弱,经常被人欺负和勒索。于是,当李晓峰重生成李小风之后,李小风也重生了。六界:神界、魔界、仙界、妖界、人界、鬼界(幽冥界)。
  • 神医女配种田记

    神医女配种田记

    连续加班还敢大晚上不睡觉继续玩手机?恭喜苏璃成功作死!叮——女配系统上线,苏璃一脸懵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所以,为毛她重生的地点是在棺材里!不想当第一个被活埋的穿越者,苏璃要打起精神奋斗鸭~这是一个活得很happy的女配,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不想当地主的吃货不是好神医!
  • 启灵魔与法

    启灵魔与法

    本该已经消散的人,却回来了,他回来做什么事情。他又是为了什么才回来的。本来平凡的他,接触了一本书,却开始出现了这个世界上被人们一直否认的事情,他却揭开了。他回去是去找他的吗还是说他带着什么情绪亦或者是什么。
  • 追光闪亮

    追光闪亮

    孙妍当了九年练习生后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适合这条路。辞职?重头再来。一切归零,寻找早已迷失的初心。
  • 樱花岸旁

    樱花岸旁

    校园的日常生活,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充足,但是总是会却一个你!
  • 白墨乡

    白墨乡

    在将来某处总会有一个足够温柔的人将你包裹。
  • 风随蝶舞

    风随蝶舞

    卓飞扬,一个身怀异香的女子。只为了曾经对亲生哥哥的思念,带着家族的使命,毅然决然的回到了那座充满她无限伤感的城市,最终帮助哥哥夺得家业。程如风,只为了守护那个第一眼便带给他奇景的女子,一路默默守护,祝她达成所有的心愿,一世静谧、安好的生活。
  • 丧短句

    丧短句

    精品伤感短句,总有一句,会是你的故事……
  • 玄门

    玄门

    神魔百态,悲欢与恨爱。多情剑,逍遥派,驾鹤小儿女,笑傲乾坤外。仙迹世难觅,惟有《玄门》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加入此群:97414495(500人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