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8700000012

第12章

石恐摇了摇头,说:“你不会捉,不是像你那样捉的。”

西堂不服气地反问道:“那师兄你说应该怎么捉?”

石恐一把拽住西堂的鼻子,痛得西堂大叫:“师兄快放手!这个‘虚空’会疼的。疼死了,鼻子要被你拽下来了!”

石恐禅师松开师弟,笑着说:“必须得这么捉虚空才行。”

西堂摸着红肿的鼻子,笑呵呵地对师兄说:“多谢师兄的指点!”

石恐禅师告诉了西堂一个真正的事实:虚空不是“无”,而是需要通过实际存在的东西来体现。故事的最后,西堂悟了,这时候他才真正捉住了虚空。

空并不是指一切都没有,而是说人可以努力去促成某事,但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需要放在心里。得失不挂心,才能斩断烦恼的根源。空是指对一切都不贪恋,万事都放下,心中无一物,才不会有执著心,没有执念,才不会产生痛苦。

倘若一个人时刻执著于寻找快乐,就会离快乐的本质越来越远。正如修行本是事实,却应在修行过程中忘记这个事实,不执著于修行的念头,才能更好地得到悟证。

赵州禅师曾经说过一句禅语:佛是烦恼,烦恼是佛。众弟子不解,纷纷前来询问:“禅师你说佛是烦恼,那么佛在为谁烦恼呢?”

赵州禅师说:“佛在为芸芸众生而烦恼。”

弟子又问:“怎么做才能免除烦恼呢?”

赵州禅师严肃地责问弟子:“免除烦恼做什么呢?”

还有一次赵州禅师看见一个弟子在礼佛,就打了他一下,问:“你在做什么?”

弟子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惴惴不安地回答:“我在礼佛。”

赵州禅师斥责他:“佛是用来礼的吗?”

弟子顿觉委屈:“禅师,礼佛不是好事吗?”

赵州禅师又打了他一下,说:“好事不如无事。”

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礼佛本是好事,但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的本身,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

在短暂的生命中,烦恼只是须臾一瞬,做人若能悟到这一境界,自然能摆脱烦恼,无牵无挂,满心欢喜。佛教是一个重视心灵力量的宗教,人只有从内心时辩烦恼,认识烦恼,领悟烦恼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清晰烦恼,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以下三点可略作参照:

一、要明因识果,从自制中克服欲望。

二、要摄心正念,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三、要少执多放,从舍得中体会快乐。

人生不被任何事左右,来去自如、神清气爽,何愁不从容。生活是一串干干净净的念珠,本无烦恼忧愁,是我们自己将无数的烦恼寄托在念珠之上,所以在生活中行进就好比转动烦恼的念珠,转过去一个,烦恼便消失一个;转回来一个,烦恼便又再来一个。懂得跳脱虚无的烦恼,就能在自在中轻松捻动佛珠,顺畅前行,捕获快乐。

吃饭睡觉也是修行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藏着快乐,人生的修为就在平常的吃饭睡觉间。

红楼梦中有一句话:“无故寻愁觅恨。”意思是没有原因地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理由,只是觉得烦闷。

人无事也要寻觅一点愁怨,更何况有事时?世间的人大多如此,每天都被诸多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很少有平静的时候。心头的闲愁太多,吃饭就不香;心底的思虑太多,睡觉便不宁。

一天,有源禅师去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参禅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禅师,您也要用功参禅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吗?”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哪里不一样呢?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世间的人之所以不能求得心安,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有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如果能摆脱那些无故寻来的烦恼,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佛的境界。

佛法其实很平凡,修行之道无非平常生活,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问题是许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当压力缠身时,心心念念都是烦恼,又何来吃饭睡觉的平常心?

拥有平常心很难,人们生活在烟尘滚滚、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的污染,对物质的追逐,人心的败坏,无一处不起苦闷,无一处不生烦恼。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现代人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和谐与统一的心,也丧失了生命中尽情欢笑、尽情哭泣的能力。

所以,现代人亟须的不是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是一种让支离破碎的生活得到片刻圆满,让纷扰的内心获得清净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在体现在生活最平常的细节中:

一、做好当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寻常的真味。

二、专心致志于眼前每一个细节。正如佛家修行不一定身在禅房,做人也是一样,不必去深山求道。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藏着快乐,人生的修为就在平常的吃饭睡觉间。吃饭时专心吃饭,睡觉时安心睡觉,自然能心境轻松、不急不缓地在凡常中得到超脱之乐。

三、不执著于已经过去或还未到来的烦恼,认真活在每一刻,将每一件小事都当成一种修炼。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快乐,不论佛学修行还是消除烦恼、找到幸福,最先做的都不应是念“阿弥陀佛”或是空想,而是应完成一个人在世上应该做好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体悟寻常生活的真谛,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安住于世间,寻获快乐。

处处退一步,步步饶一着

豁达博大的胸怀,不计较小节的潇洒,欢喜了别人,也放过了自己。

常常爬山的人,都知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心转”的道理。禅宗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境由心生,心乃工画师,能画世间万般景象。

“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心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内心却可能愁云密布。人生中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剪掉心中的死结,才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心灵空间。

心胸豁达,不论心外是否有阳光,内心都晴朗而开阔。生活中的诸多事情,什么该记住,什么该忘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人们往往执著于眼前的念想,而忘记了生活的方向,这被佛家看成大糊涂。做人需要时时警醒自己记得本心的生命,忘记生活中小事的纠葛,这样方可达到佛家所说的释怀。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磕磕碰碰,沉溺于这样的小事中不能自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还会因此少得很多快乐。我们要学会记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忘却自己的不满之心,如此便能活得自在、轻松,能够坦然地面对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便兴冲冲地抱着鲜花和供果,赶到大佛寺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他刚一踏进大殿,就与左侧跑出来的人撞了个满怀,捧着的水果也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都撞翻了,你要给我一个交代!”

撞他的人叫李南山,他也非常不满地说道:“已经撞翻了,我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这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些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我们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例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相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协调好这些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番话,感化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我们常常会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但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

沉下心来思考,不难发现每一次让我们生气的其实都是一些小事而已,但它们却影响了我们一天的心情。我们不妨宽容,随性一些,以使自己拥有健康快乐的心。

一、处处退一步,人我不计较。我们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对别人释怀,即是对自己释怀。

二、时时忍一句,口中多说好。能忍一时之气,就不会产生纷争;不吝惜赞美,就能与人结缘,在人际关系中顺畅无阻。

三、步步饶一着,不争强与弱。我们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中,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意,带来的是包涵和谅解。多少烦恼,一笑而过,生活因此而变得轻松、快乐。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因为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豁达博大的胸怀,不计较小节的潇洒,欢喜了别人,也放过了自己。

同类推荐
  • 沉思录(下)

    沉思录(下)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 季风讲圣贤家训

    季风讲圣贤家训

    本书详细介绍了诸葛亮、颜之推、谢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洵、朱熹、张英、曾国藩10位历史名人的治家之道,这些家训沉淀着丰富而又厚重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些家训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整个国家都拥有了灵魂,使得华夏文明亘古长青。这是一部治家图书,也是一部修身指南。这些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家训给我们带来了谆谆教诲,也令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正是我们所要牢记的,而这种高尚的情操也时刻激励着世人。
  •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热门推荐
  • 我的媳妇是妖怪

    我的媳妇是妖怪

    一觉醒来,苏九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好像穿越了。可别人穿越不是有个吊炸天的系统,就是身边有个老爷爷陪伴,最差的也是个世家公子哥,有着极品的修炼资质或资源。可偏偏苏九穿越,这些都没有不说,更重要的是,他竟然还在被人追杀……而追杀他的人,还是他自己父亲派来的…你说,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好在,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媳妇,这才不至于让他落地成盒………………“软饭……那好歹不也是一碗饭!”看着不远处的众人,苏九理直气壮的说着。
  • 彼世此世

    彼世此世

    女主一生不一般的存在成了这个世间的存在意义发生的故事,经历了多少风雨磨难一路跟着伙伴,最终走向自己旅途!
  • 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

    《知道不知道》系列从地理、历史、生物、天文等各方面进行叙述,探究其深层次的奥秘。每一门类独立成册,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所生活的世界,引导他们主动探寻问题和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纸上魔方编著的《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为其中一册。《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房子》是一本关于趣味考古科普书籍。经过历史的变迁,有些房子会被深深埋在地底下,而有些房子则光鲜亮丽、完好无损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着好奇翻开本书,让青少年读者们随同考古学家一起挖出让世人惊叹的文明遗址,并从它们身上探索未知的奥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特性纪元

    特性纪元

    异能高武时代,豪强辈出,正义与邪恶,善良与罪孽,血与火终将走向终结
  • 万能僵尸在都市

    万能僵尸在都市

    凌晨子,意外的成为了僵尸,本应死亡的他却从秦朝一直活到现在,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的心已经麻木,他不敢再去交朋友,只有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有谁能在一次唤醒他沉睡的心呢?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剑劫恩仇录.A

    剑劫恩仇录.A

    新书新群,277241370,还没有人,下一个就是你。请大家支持新书,《修仙那点事》,认准笔名,跪谢。——可进群要链接,也可度娘,点娘。
  • 目光所及皆是幸福

    目光所及皆是幸福

    我的爷爷是一个执拗的人,艰苦的岁月炼就了他的坚韧不屈,时代的车辙下是他难以放下的尊严与荣光。平凡且不平凡,庸俗且不庸俗,都是令我心神激荡的慷慨悲歌!
  • 科技城十日游-拜访阿基米德公馆(插图版)

    科技城十日游-拜访阿基米德公馆(插图版)

    从惠更斯陵园出来已是下午4点多了,今天所参观的地方使我大开眼界,长了不少见识,但玩了一天,我浑身感到疲乏,于是就对小胡子说:“小胡子叔叔,今天就玩到此吧,一身臭汗,想洗个澡,好好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