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4400000015

第15章 欲望:财可伤人,食可亡鸟(1)

无德禅师茶语:六根净,心自静

某日,无德禅师遇见三位信徒,他们向禅师询问道:“信佛真的能解除痛苦吗?如果是真的,那为什么我们信佛多年却还是不快乐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为什么要活着?”

过了片刻,甲说:“我活着是为了不死,死亡太可怕了,我不想死,所以我要活着。”

乙说:“我活着是为了现在努力劳动,老的时候能享受丰裕的生活。”

丙说:“我活着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没有我他们就无法生活,我是一家的顶梁柱,缺了我,这个家就要崩溃。”

禅师说:“你们整天想着死亡、年老、辛劳,怎么能够快乐呢?你们应该想到理想、信念和责任,想着这些,你们就会快乐!”

信徒们对禅师的话半信半疑,说:“它们能当饭吃吗?没有饭吃怎么能快乐呢?”

禅师说:“那你们说拥有什么才能够快乐呢?”

甲说:“拥有名誉就拥有了一切,所以拥有名誉就能够快乐。”

乙说:“爱情是最甜蜜的,拥有了爱情,就能够快乐。”

丙说:“金钱是最有用的,拥有了金钱,就能够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告诫信徒:“你们这样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仍然会跟在你们后面。”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那怎么办?”

无德禅师说:“想要快乐就要改变你们的观念。金钱要布施才快乐,爱情要奉献才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一切事物都要付出,才能快乐。所求越多,所贪的就会越多,不知付出,心中也就杂念繁多。人只有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清空了心灵,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空了心灵,才能拥有让生命一次次远行的条件。

弘一大师一生不求名誉,别人写文章赞扬他的师德,他却对此进行斥责。他一生不曾贪蓄财物,他人供养的众多钱财,大师都用在了弘扬佛法或救济灾难等事上;一生都没有为弟子剃度,而全国僧众都钦服他的教化;一生都不曾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被人占夺的,大师必定尽力设法加以保全。

从大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智慧清明时,正是放下一切时。没有私欲,尽力布施,爱惜一切,心自空明,自然也就能得人信任,得人爱护,得人尊敬。

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超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当它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内心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物质欲望,放下了世间的一切,它就能逍遥自在了。

无数事实证明,凡追求人格高尚者都信仰“人到无求品自高”,因此,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诗: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就会得道而逍遥。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乾闼婆城(即如幻如化的海市蜃楼)是幻象,并非真实。世间万物无常,如果执著于占有的欲望,就会感觉不到满足,心中充满痛苦。殊不知这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已。

盏茶铭心

生活的真谛就是放下一切虚幻的障碍,放弃不合理的抱负、期许,用清醒的生活态度和自由的心智,去体验生活的意义,发现生活恬淡的美。不模仿别人,不嫉羡别人,好好接纳自己,走出空幻不实的乾闼婆城,你会发现真实的世界天蓝、草绿,轻松自由。

来果禅师茶语:放下执念,破除苦恼

《信心铭》中说: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和执著。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事事用心,偏执执著,都是修佛之人不可犯的过错。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两个年轻人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对啊,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了。”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不论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一起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人的一生,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想要抓住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曾经有这样一个颇有人气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内容是数钞票。主持人拿出一大沓钞票,币值大小不一,杂乱重叠,现场选拔四名观众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数目又最准确,就将获得自己刚刚数得的现金。现场气氛火暴,游戏开始,四个人开始埋头数钞票,而主持人则轮流给参赛者提问以打断其思路,参赛者只有在答对题目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时间一晃而过,四位观众手里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沓钞票。主持人拿出一支笔,让他们写出刚才所数钞票的金额。第一位,3658元;第二位,5942元;第三位,2833元;第四位,896元。四位观众所数钞票的数目,相去甚远,台下的人都摇头嘲笑第四位观众的“业绩”。随后,主持人开始当场验证所数钞票数目的准确性,最后发现,正确的结果分别是:3659、5842、2838、896,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完全正确。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平常且平凡的过程,非常态的事物很难为人们所得。对于一些不能企及的事情就不要过分地执著追求,因为那样常会累及身心,不得开悟,结果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人生的道路,有时候要直行才能到达目标,有时候要转弯才能达到目的。应该直行的时候你不直行,这是错失良机;遇到转弯的时候你不转弯,这是不懂变通。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却忘记了,只有适时适当地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发现眼前美丽的风景。

盏茶铭心

来果禅师说:“人之所以苦恼,是因为没有放下心中的执念。”而破执的人的人生如行云流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耀眼光环而狂傲,不因瞬间挫败打击而低迷,不执著于某个实现不了的想法。太过在乎必有牵累,太过执著自受羁绊,不如抛却心中的那份执念,自求随心。

金悦禅师茶语:贪是失败最大的祸根

金悦禅师有言:“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陷阱,而这些陷阱之中,最为可怕的一种是自掘的陷阱——贪婪。”因为贪心,人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欲望。这时,即使危险摆在面前,也不懂得去理会、去避让。贪心遮住了你的眼睛,使你无法看到危险所在。

在阿尔及利亚有一种猴子,它们非常喜欢偷吃农民的玉米。起初农民们拿它们没办法,后来发现猴子都有贪得无厌的习性,于是根据这种习性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农民们把一只只葫芦形的细颈瓶子固定在一棵大树下,在瓶子中放入猴子们最爱吃的玉米,然后就等着猴子们上钩了。

到了晚上,猴子们来到树下,见到瓶中的玉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玉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恰好能够伸进去,等它们抓到一把玉米之后,爪子却怎么也拿不出来了。而这些猴子十分贪婪,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玉米,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来,它们只能死死地守在瓶子旁边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农民们抓住它们的时候,它们依然抓着玉米不放。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太少,而是欲望太多。欲望使我们感觉不到满足和快乐;欲望解除了我们思想的武装,使我们最终任人摆布。声、色、货、利以及口腹之欲,常常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跳入陷阱而不自知。星云大师在《宽容的智慧》中讲过一个故事,也说明了贪恋给我们带来的危险。

同类推荐
  •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本书把本来意义上的美学称为“文艺美学”,它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传统,令人崇敬,正如伟大艺术作品深深感动着每个人。本书对艺术的批判和对文艺美学的批判完全是一种先验的政治的理论思维的结果。同理,本书以中世纪艺术为范本所揭示的艺术的象征性和创造性,也是运用理论思维对艺术本质所做的一种“先验演绎”,与对中世纪艺术的历史性研究不在同一个界面上。早就有人把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精神解读为一种美学,在本书所揭示的政治美学的意义上,马克思学说本质上必然是一种关于最美政制和最美人性何以可能的先验政治美学。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周易智慧

    周易智慧

    《周易》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
  • 帝君盛宠:百变小毒后

    帝君盛宠:百变小毒后

    她是国际最知名的造型师,人称百变魔手,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北魏冯太师府的千金,阴差阳错,她又成为了孝文帝最为宠爱的昭仪。面对感情的欺骗与利诱,她最终究竟要怎样选择才能幸福?在兜兜转转间越陷越深的她又将怎样反转自己的人生?究竟谁才是她心中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千帆过尽,上天似乎却和她开了一个最虐心的玩笑……
  • 飞刀正道

    飞刀正道

    以孕养飞剑之法养飞刀?这是修行正道?曾经的他,是世俗之中被誉为“天下第一刀”的绝世高手。然而在他偶然破碎虚空来到另一个世界时……一把不一样的飞刀,能否演绎着不一样的飞刀正道?
  • 淡知夏夜

    淡知夏夜

    在她眼里的昏暗不知何时变成了星沉大海,,,,他的微笑吧或许是因为
  • 今天又是想退渣女的一天

    今天又是想退渣女的一天

    穿越小世界,目的只有一个;破坏气运之子的光环,赚积分!
  • 当欲望被埋葬

    当欲望被埋葬

    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创业梦。高中生林一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少年的命途多舛,之后更是萌生出了无限的欲望……林一认为:埋葬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赚钱!
  • 圣域仙囚

    圣域仙囚

    生而为人,未必如愿。一场陨落,究竟是一场异界之行,还是南柯一梦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前夫早上好

    前夫早上好

    人前,他们是模范的恩爱夫妻。人后,他连一丝情绪都不屑于给她。“秦乔,我知道你很想展示温家少夫人的风采,但是我警告你最好适可而止,这个位置不是让你作威作福的。”她是众人心中的恶毒女配,为了坐上温家少夫人的位置,心狠手辣,将姐姐陷于车祸。她有苦难言,只是默默地替姐姐守护这个秦家少夫人的位置。三年无爱婚姻,在姐姐醒来的瞬间画上句号。他与姐姐言笑晏晏地谈论婚礼,而她在隔壁生生的被打掉孩子,她满腹怨言签下离婚协议书成全他们,远渡重洋。再相遇——她是惊才绝艳骄横跋扈的秦家二小姐,他是她名义上的姐夫。她一切的接近只是为了报复他,他却突然扣住她的手:“秦乔,只要你能开心,这些你都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