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97500000032

第32章 传媒产业内容产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3)

从各国的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对这个问题予以了否定的回答。早在1975年,法国的一个法庭就以一个电视节目版式只是一个创意、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形式为由否定其属于版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德国迄今已经审结的关于电视版式的案件中,也均对当事人主张的节目版式的著作权保护请求予以了拒绝。英美国家的认识也基本相同。1989年,在英国一个名叫“机会碰撞秀”的节目版式侵权案,即Green v.Broadcasting Corpn of NewZealand一案中,法官认为原告诉主张的节目版式独创性不能受到著作权的保护。此外,在2003年美国CBS电视台诉ABC电视台案、2004年的英国Miles v.ITV Network Limited案法庭均认为电视节目版式只是一个创意,并根据思想不受版权保护的原则否定了所谓的节目版式权。虽然在1996年,英国专利办公室起草了一份咨询文件,建议给予节目版式以具有自身权利的,与其他版权作品相同的保护,但据笔者所知,这些建议从未得到过正式立法的采纳。

我国也同样拒绝给节目版式以著作权的保护。例如,《梦想成真》制作方曾经试图将该版式申请著作权保护,但有关部门表示:除了对《梦想成真》和《幸福家庭计划》的图案可以申请保护外,其他如游戏方法、规则、节目形式等创意性的东西不能进行保护。

由此可见,电视节目版式之所以不能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原因主要在于各国均认为其只是一种创意,而并非创意的表达形式。这种观点看起来无懈可击,因为为了促进思想的传播,著作权法只保护思想的表达形式而并不保护思想本身,这已经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同。但即使把电视节目版式理解为一种表达形式,由于这种表达形式不能脱离节目的各要素而存在,不具有著作权法要求的“有形形式”的特点,也仍然难以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2)电视节目版式的法律保护途径

但问题在于,节目版式的确体现了设计者的创造性劳动,如果对此不加以保护,而任由他人剽窃的话,则是对设计者劳动的不尊重。对此,学者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多数的意见认为比较妥当的方法是将节目版式的创意用固定的形式记载下来,例如形成有关电视版式的具体实施的策划文案并申请著作权登记。但这种方法能否达到目的尚有疑惑。因为如果将策划文案仅仅作为普通的文字作品的话,则依目前著作权法的规定,则只对该文字的复制或剽窃才视为侵权,而实施文字中的创意则很难认为是侵权。例如,在2004年张铁军诉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女子十二乐坊”非法剽窃了他在《中华女子乐坊策划文案》和《中华女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报告》中的创意时,两审法院都认为这份整合报告只属于创意或构思,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此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看来,对于这种表达创意的策划文案应当如何提供保护还值得进一步思考。在笔者看来,这种策划文案在性质上是一种表达创意的作品,其不同于单纯的文字作品,而更接近于舞蹈设计。对这种作品的侵权不在于抄袭或复制模仿其文字,而在于剽窃并实施其创意,因此,在认定是否构成剽窃时,不应当只是文字意义上的简单比对,而是要对实施结果进行实质性的比对。有关这一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思考。

另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即比照出版者的版式专用权赋予节目制作者以节目版式的专用权。有关这一问题,笔者将在下一节予以讨论。此外,电视版式的创作人还可以通过合同与相关当事人签订保密条款,以及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

5.网络媒介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所谓网络媒介作品,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与传统作品相比,网络媒介作品只是将传统的文字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音乐作品、动画作品、电影电视作品等转换成数字化的形式予以传播,其思想和表达形式并未发生改变。因此,网络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同样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对此也予以了明确的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

但是,网络作品的类型除了包括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形式之外,还包括一些从其被创作之时就具有数字表达形式的作品(主要指网页),这些能否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尚有疑问。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3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据此,就网页而言,它是由结构、布局、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元素组成的一种多媒体作品,这些元素及其组合体现了网页创作人员的思想,是他们的创作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且网页储存在服务器中,具有有形的形式的可复制性,因此,网页作为一种新的作品形式。符合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规定,应当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畴。

三、媒介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一)著作权主体界定的一般原则

著作权主体就是著作权所有者,即依法享有著作权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承受者。探讨著作权主体就是探讨作品归属何者的问题,根据我国《著作权》第9条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包括两类:一是作者;二是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谓作者,原则上是创作作品的自然人,但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视为作者。由此可见,我国《著作权法》不仅承认作者为著作权人,也承认非作者可以成为著作权人;不仅承认自然人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也承认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二)媒介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与一般的作品相比,媒介作品的创作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由媒体的记者创作完成的(如记者采写的稿件),有的是由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以及与媒体没有关联的其他人(如自由撰稿人)完成的,有的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电影、电视剧等)。这使得媒介作品著作权归属的界定较为复杂,哪些作品的著作权由媒体享有,哪些由创作作品的记者、通讯员或其他撰稿人享有,涉及多方当事人的利益,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就本节的主旨而言,媒体对哪些作品享有著作权更为重要,以下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媒体作为社会组织享有著作权,主要针对以下作品而言:

1.法人作品

所谓法人作品,依《著作权法》第11条第2款的规定,是指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对于此类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被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由此可见,法人作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创作。所谓主持创作,一方面单位是作品创作的主导者,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单位为创作人员提供了资金、资料等创作条件;其二,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即法人作品体现的是单位的创作意图而并非具体实施者的个人意志;其三,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在通常情况下由法人或其他组织署名。

符合上述特征的媒介作品,即属于法人作品,其著作权由媒体享有。事实上,由于现代传播具有强烈的组织性,作为整体媒介作品而言,都是由媒体组织,代表媒体的意志创作,并由媒体承担责任的。因此,无论构成整体媒介作品的单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如何,整体媒介作品的著作权都是由媒体享有的。此类作品不仅包括以报刊社名义出版的报纸、期刊,以出版社名义出版的百科全书、辞书、教材、大型摄影画册等,也包括由电视台主持制作的电视剧、电视节目,由电影公司主持创作的电影作品等。此外,新闻媒体发表的不署名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也都是代表媒体的意志,并由媒体承担责任的,所以这种作品也属于法人作品。法人作品的著作权由媒体享有,而参与具体创作工作的记者或其他采编人员都不能要求署名(如采编人员不能要求在作为整体汇编作品的报刊上署名)。

以上所述,只是媒体单独作为作者享有著作权的情形,但在实践中,也可能存在媒体与他人合作共同创作作品的情况,于此情形,根据《著作权法》第13条的规定,著作权由媒体与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合作,是指双方有共同创作的行为。没有参加创作活动,仅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活动的,不能认定为合作作者。例如,在传媒实践中,编审人员和新闻源等对某一件媒介作品的产生都有可能作出贡献,但是,他们并不能成为媒介作品的共同著作权人。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或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或是直观地转述客观事实,而并非参加作品的创作活动。

2.特殊职务作品

所谓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可以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所谓特殊职务作品是指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业务范围内只享有优先使用权。作品完成后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而特殊职务作品的作者只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则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这样,在媒体的采编人员(包括新闻媒体的记者和非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创作的作品符合特殊职务作品的特征时,媒体对此类作品即享有除署名权之外的著作权。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二:

(1)如何区分特殊职务作品和一般职务作品。由于这两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截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予以区分。从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来看,二者在构成上的共同点在于:其一,作品的作者同单位之间都是一种职务上的隶属关系;其二,作品都是履行单位工作任务的结果。也就是说,创作的作品均与单位的业务范围有关,并来自单位下达的任务。创作者只是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责。而二者构成上的区别则主要在于:作品是否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而这里的“物质技术条件”依《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2款的规定,是指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如果作品是利用单位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而创作完成的,属于特殊职务作品,否则,即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当然,当事人之间通过合同约定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组织享有的则另当别论。

就媒介作品而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新闻记者(或新闻媒体聘请的通讯员)为完成本职工作创作并通过所在媒介加以传播的,在性质上理应界定为职务作品。但究竟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还是特殊职务作品,则要看该作品的完成是否主要利用了媒体的物质技术条件,媒体是否为创作提供了专门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一般而言,报刊媒体新闻作品的创作对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依赖十分有限,有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广播电视的新闻作品因其作品制作特点,对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依赖性相对较强,不利用某种物质技术,作品难以完成。且个人力量也是难以完成采、写、编、发整个传播过程的。基于此,原则上报刊类媒介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可归入一般职务作品,而电台、电视类媒介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可归入特殊职务作品。

此外,在媒体与采编人员明确约定作品由媒体享有的,此类作品也属于特殊职务作品。事实上,由于职务作品认定的复杂性,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远远不能满足解决现实著作权纠纷的需要,而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垃圾有救了

    垃圾有救了

    面对垃圾难以处理、气候变暖、热带雨林飞速消失等种种环保问题,也许,焦虑的我们有了新的指望——高科技。
  •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包括新闻、广告、视觉图形在内的人类传播业偏偏长期生息于工具的语境里,最终,成为“做什么”的手段或工具。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具性的实践与工具性的思想结伴而行,制造了相当的气候……
  • 生命与使命

    生命与使命

    对于人的生命,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曾为之激动不已,也曾为之困惑不解。长期的困惑和迷惘带来了长期的思索和探讨,思想家、哲学家们渐渐发现了人类生命的本质:生命更多地表现为主观意志和内在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素质和信仰意蕴;生命不是纯粹的被动的物质客体。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具有思维和意识,具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因而,生命是灵与肉的统一,是身心、形神的统一。人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人”。人类生命的本质与高贵正在于其社会性,在于其精神性。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如是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公民道德建设(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公民道德建设(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要点、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与规范办学、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新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中的师德建设等。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热门推荐
  • 疯狂爱你十年

    疯狂爱你十年

    (我已经做了全面的修改,修改后的新章节名都是七个字)一段意外的初恋,一个友善加名利的高考志愿更改;失恋的打击,愤而缀学;各种打击,各种机遇,美女总经理把他当成了初恋复生;亿万富豪小妹决定臣服他!而他,心里却总是忘不了曾经的初恋......
  • 重生异世天尊

    重生异世天尊

    豪华游轮大海上海面之上行驶,豪华游轮载客数达到上千人!它的船身长达345米,比3个足球场加在一起还长!它的高度为72米,相当于23层楼高!,一条总长233米,飞行甲板,宽56.8米,的豪华游轮珍宝号在无边黑暗中行驶,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海浪的波纹。惊天巨浪中,他们正被这艘游轮带着卷进这个漩涡中去,漩涡中间犹如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漆黑深邃的洞口像一只远古洪荒的巨兽张开他那能吞噬天地的巨口,等待着世间所有生灵送进它的无底肚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清往事之升官记

    大清往事之升官记

    大清嘉庆年间,胶东。破落秀才刘百润家道中落、一贫如洗。霉运当头时,差点投河自尽。偶遇一算命先生,却批他有二十七年官运亨通。刘百润半信半疑,却不料自此之后,他阴差阳错混入官场,历任县衙四等书吏、三等书吏、吏首、县丞、小县县令、大县县令、府同知、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知府、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军机大臣。二十七年间他有如神助,飞黄腾达。即便偶遇挫折,也总有贵人相助,总能逢凶化吉。在官场混迹二十多年,刘百润看尽官场百态,阅尽世间冷暖。。。。。。。然往事如烟过,到头来,也只能是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富贵贫病,亦不过是一个轮回。作者群号:178810462
  • 墓前灵魂拷问

    墓前灵魂拷问

    年少狂傲不羁的他,以为可以改变世界,慢慢的他发现世界改变不了,他想改变国家,后来国家改变不了……最陪伴他的人走了,剩下自己在墓碑前的唏嘘,墓碑前,他在想什么呢……思考到了灵魂深处,他觉悟了什么……
  • 野丫头之上天派爷收了你

    野丫头之上天派爷收了你

    故事发生在古代,一个叫梅花镇的地方,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一个从小在自家梅园里长大的女孩儿,安宁,因为救助两个被狗咬的男子,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常常希望一切回到过去,但是天命难违,情关难过!冥冥之中与你相遇,风儿传的信,星星指的路,你听说了吗?冥冥之中遇见你,天为证,地为媒,我怎会不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霄丹帝

    九霄丹帝

    他,被称为丹道天才,也被称为武道废材。为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踏足大陆深处,苦心修炼,终成一代丹帝,傲视九霄。
  • 争渡封神演义

    争渡封神演义

    世事如苦海,万物皆须渡。渡必争。地球历史四十五亿年,生物进化漫长。人类历史数千载,进化速度却是数亿千百倍。外来种,抑或是造物。进化或退化?抑或是轮回?皆由此道来。戏说封神,神,魔,妖,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