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76000000006

第6章 中国近代著名报人成长规律探析(5)

从这三例平常事件的报道中,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民命”、“治本”、“活路”等重大社会问题。这些报道用来说明作为新闻界战士的邵飘萍具有政治思想家的远见,也是适当的。

1903年12月19日,林白水在上海创办《中国白话报》,他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人类平等、百姓合群等新观念,在第一期的“论说”栏目中,他就明确地提出:“天下是我们百姓的天下,那些事体,全是我们百姓的事体。”在第四期“论说”《争百姓自己的事业》一文中,他更进一步指出:“民众不晓得这国家两个字,到底是怎样解说,往往把国家当做皇帝的产业,随便什么事都不去管理,可皇帝本来是我们大家捧他的;倘使他一旦弄了弊,我们便撵他去,把一切权收回来,再换一个公公正正的人办事。”到了1904年2月16日,他又在第七期“论说”栏目中发表《国民的意见》,指出“凡国民有出租税的,都应该得享各项权利,这权利叫自由权,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用白话办报,是中国办报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林白水民本主义思想在办报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报纸因采用白话文而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公共言论机关”,更好地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替老百姓说话。

(三)公共机关,自由主义,客观公正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新闻业曾有过短暂的繁荣,旋即因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军阀的摧残,落入了低潮。军阀们你方唱罢我登场,首当其冲遭受厄运的就是报纸。为躲避和生存,为争权和夺利,报纸或噤口结舌,或参与党派。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则因局势动荡而愈加迫切,可是报纸的总体状况却令人失望和担忧。有人做过如下的概括:一是“议论与事实不相分离,好逞不衷事实不着边际之空论,复不知注意新闻之采访”;二是“一方面虽受政府之压迫钳制,而不能得言论之自由,一方面却具有无上之威权,可以任意污蔑人之名誉”;三是“主观之议论多,客观之议论少,又常以主观之主张,武断客观之舆论,以主观之见解,混淆客观之事实”;四是“因经济鲜能独立,不得不与某一方面,发生某种关系”,于是以“少数人之利益”,“抹杀多数人甚至一般之利益”,“丧失主张公道之勇气”。这种概括,重点抨击了那些政治性报纸。实际上,当时还有一类报纸属于戈公振所称的“自好者流”,如不喜党派、以求经济之独立的商业化报纸,他们唯利是图,连报纸的基本职业精神都不能守持——捏造专电、传假新闻,等而下之者更是内容低下,诲淫诲盗,恰如有人对当时北京报纸所做的概括:剪刀、糨糊、红墨,成为报纸的“新闻胆”或“报之素”,剪剪贴贴,“三者之妙用神,斯办报之能事毕矣”,“十而八九者,形式与精神均不成为一种报纸”。如果以此再来审视邵飘萍、徐宝璜的办报观,比如以传播新闻为天职、社会的公共机关、要具高尚的品性等,就全然明白其矛头之所向了。

邵飘萍认为办报要有指导性。他痛感当时小报的弊病,从而锐意改革,刷新版面。他反对所谓“有闻必录”和“趣味至上”,主张凡属花柳猥亵一类的品评纪事、淫秽小说以及不堪入目的广告、文章等应彻底清除,即使暂时牺牲报纸之发行量,也决不同“黄报”同流合污,决不以“桃色新闻”招徕读者。他“宁可牺牲一部分之销路,决将此类稿件一扫而空”的坚决态度,在当时金钱至上,且自费办报的条件下,确实难能可贵。

邵飘萍还十分注重采访艺术,重视调查研究,主张新闻要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每次采访都能做到“亲临现场,细致观察”。张季鸾称赞邵飘萍的采访艺术为“发问不多,使言者无所遁饰”,“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特派记者,在担任《申报》特派记者驻北京期间,两年内就写了251篇总计22万字的北京特别通讯,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同行们的称赞。担任《京报》社长后,他继续采写“五卅”惨案、“三.一八”事件等重要新闻,连夜赶写消息、评论,力争在最短时间里提供“事实不欺阅者”的真实新闻。

邵飘萍论及报纸的“公共性”,更多地是与言论独立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许与他自《汉民日报》正式踏入新闻界,期间不断受到大小军阀的压制、迫害,对于言论自由有切肤之痛有关。他认为,“夫新闻社为社会公共机关,在社会上有独立之地位,且此种独立地位,与国家任何机关,皆属平等……不承认言论机关独立平等之地位,为新闻界所当抗议。”另一方面,报纸应发表社会各方面不同的思想言论,以使读者扩充其思想和眼界,得到各种参考依据。言论甚至不必与报纸自身意见完全一致,即便遭到同行攻讦,也不必马上“以牙还牙”,这不仅是因为“恶声相加”,争论无法平息,更在于它有损报纸公共机关之形象,“报馆或通信社乃社会的公共机关,非私人争骂之武器”。

他在论著和课堂讲学时多次强调:记者“以品性为第一要素”,要把自己培养成“铁肩”、“道义”一身两任的社会活动家,“为弱者吐不平之气,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服于舆论之制裁”。他告诫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恪守人格、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不乱其志”。他以切身的经验、强烈的事业心感染学生,并组织学生去报社实习,练笔投稿,培养了一代报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毛泽东、罗章龙、高君宇,平民大学报学系的张季鸾、左笑鸿、徐凌影等后来都成为了办报的骨干。

林白水认定报社是“公共言论机关”,“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在他看来,报馆要坚决捍卫民国法律所赋予的言论自由,坚守独立不羁的新闻立场,决不攀附任何势力集团,也决不顺从某个铁腕人物的意志。

在徐宝璜看来,报纸要成为不依靠一人一派的社会公共机关。然而,民国后一些报纸的“商业化”带来的却是卑劣低下、唯利是图的庸俗化。像邵飘萍的《京报》那样坚守品性的报纸,实在是凤毛麟角。徐宝璜对此头脑清醒,把防止报纸堕落的希望寄托在“公共性”上,希望用“公共性”来制约它,在道德上予以正面引导:报纸系“私人独立经营或集资经营之物,而非社会之公有,自亦不能无私之一面”。但报纸毕竟是社会之公器,理应以社会之利益为利益,因而必须考虑“如何方能公私兼顾,复不能以私而害公也”。徐宝璜则再三告诫:“夙昔执新闻业者,辄以新闻纸为其个人私产,此殊失当。夫吾侪献身于社会时,即当视此身为社会所有,遑论其所执业”,“新闻纸既为社会之公共机关,故其记者亦为社会之公人。”唯有如此,记者“布一消息,定力求正确与完全”,“凡正当之议论且将予各方面平等发表的机会”,记者自己的议论,“亦必诚矣”。不仅如此,徐宝璜还以为,“公共化”是报纸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报纸进步的征兆。如何让私有的报馆公有化,戈公振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先由团体报来取代私人办报,然后达到报纸的公有化,以此“将报纸由私人的机关,变为公共的机关,实行报纸的公有化”。

报纸既然是社会的“耳目”,当然就不属于个人或团体,而是社会的公共机关。任白涛把“公共性”视为报业的第一特质,以及报业与其他事业的根本区别。“彼营利的或名誉的事业,只计及少数人之利害荣辱。而新闻事业,则以大多数人之利害荣辱为标准”,报纸是与公众福利有关的事业,“绝对当以公众为本位”。否则,就是“造成一种社会的罪恶者”,是“新闻事业的叛徒”。

从任白涛的以公众为本位,到徐宝璜的公共性,到邵飘萍的言论平等和独立,说法不一,内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却基本一致:报纸是社会的工具,公众的工具。用戈公振的话来概括,就是全社会“精神的集合体和联络机关”。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有一定资格。戈公振说:“医生、药剂师,因为人命关系,所以要受科学的训练,就是兽医也有如此的规定。但是新闻记者,若是并不曾证明他的知识已经成熟,就交付他一个更宝贵的生命——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生命,这是极不合理的。”邵飘萍也认为,记者“决非仅恃天才者所能胜任而愉快,是其资格之养成,必经种种繁复之准备”。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经过学校,尤其是大学的教育。对于一个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报纸而言,此举尤显必要和重要。戈公振明确指出:我们对于新闻记者的大学教育,不仅以为“可以”就够了,且应该以为“必要”。设若我们将报纸当做一个团体利益的代表来看待,或是政党,或是教会,如此,新闻记者只需熟悉此一个团体的情形和流畅的文笔就够了,大学教育可以不必要。但是我们若认为报纸是代表公众的利益,那就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新闻记者才能胜此重任。就是在这样的新闻职业化思想推动下,中国的大学新闻教育终于启动,中国新闻学的学术研究也因之显露端倪并初结成果。

(四)出国求学,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近代中国,外受列强凌辱刀俎,内有军阀割据纷争,政治动荡,山河破碎。特别是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难以承受的割地和赔款条约。华夏莘莘学子,痛恨本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落后,决心发愤图强,于是离开故土,远涉重洋,负笈东洋、西欧和北美,寻求强国富民的新知识和良方。“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吴玉章的诗,表达了中国知识界出国留学的壮志豪情。

与当时整个知识界的情形相似,众多活跃在民国初年舞台上的著名报人,大都有着出国留学的背景,“探求真理、学习科学、爱国救亡、振兴中华”的主线贯穿着他们的一生,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完备的知识结构,更是以先进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进步。

1913年《汉民日报》因揭露袁世凯而遭到查封,邵飘萍也被捕入狱,后来,他被夫人汤修慧营救获释。为探求真理,他东渡扶桑,攻读于日本政法学校。到日本后,他除了做大阪《朝日新闻》的特约记者外,还用大部分精力研究各国的政治思想动态,着重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这次留学经历,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使他以后的办报实践深深地刻下了共产主义的烙印。1920年7月,邵飘萍回国,同年9月17日《京报》复活。在头版显要位置,他为自己在日本撰写的专著《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作了广告。这两本专著,前者对马克思的唯物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作了详细介绍;后者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这两本书出版后很快就销售一空,风行全国。1923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105周年,《京报》专门发行了纪念特刊。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它大量报道了列宁的后事,并出版《列宁特刊》一张,大量刊登有关列宁的新闻、通讯及图片,向国人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成就。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本书分立志、爱憎、爱国、勤奋、谦虚、谐趣、幽默、识才、趣闻九部分收录了适合给中小学生讲述的中外文坛趣事。
  • 大爱大成

    大爱大成

    本书是对福建省希望工程20年来发展历程的记录和回顾。主要讲述了福建省实施希望工程的20年里,社会各界支持者的行善历程、志愿者和践行者的感人故事、受助者的成长成才经历等。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农业环境受到污染、农产品的卫生达不到安全标准。生产安全的农产品,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的平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安全农产品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有各自的标准和一定区别。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心快乐灿然花开

    一心快乐灿然花开

    生活好了,心情不好了?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我们要把对快乐的向往变成现实!罗伯特·霍尔登说,快乐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权利。没有任何事物能让你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要节约着用,少装一份苦闷,就能多装一份快乐。本书部分文章曾被制作成电视散文、广播美文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播放,部分文章多次被各电视台、广播台的众多栏目采用。真正的暖心之作,著名作家梁晓声、《知音》杂志主编王应鲲、知名美文作家感动等联袂点评推荐!集感性、理性、悟性于一体,赋予你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语一快乐,一句一暖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醉桃祭

    醉桃祭

    全家被灭,再到众叛亲离,无论她做什么他都可以包容,她要的他都给,你放过我吧。每次她让他放过她,他都会暴怒“陆攸宁,你想都别想”1我没想过我们之间会留有这么多的遗憾,连想再见你一面都难。2攸宁,我欠你的那句对不起,下辈子再偿还给你好不好。3你从未回头看过我,可我还是心甘情愿的为你付出一切,我从未伤害过你,再信我一次吧。4我原谅你了,求求你不要选择用离开我的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我的愧疚。
  • 成功备忘录

    成功备忘录

    言必有信是做人的起码准则。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不讲究诚实守信,都将被人们所唾弃。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养成诚信的习惯,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是我们欲成大业必备的要求之一。真诚、俭朴,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清华人的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也是清华特色的做事方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
  • 道元传说

    道元传说

    手揽日月摘星辰,脚踏八荒立乾坤。这里万族林立,天骄并起。这是界与界之间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脑洞大开的少年的故事。故事起始于小小的血月界……
  • 异世霸图

    异世霸图

    一个普通人,不是理科男神,也不是文学霸主,穿越到一个不重叠的历史国度。他不想做君子,也做不了!想当坏人,还有一点点良知,只能利用有限的知识,作为人生的跳板,去发展自己。有苦有笑,怕死却又经历颇多,谈不上忠诚,却又有些义气,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好的平台让他可以拥有很多!
  • 我夺舍了地球天道

    我夺舍了地球天道

    某一年,地球莫名其妙的进入了灵气复苏时代,异能,武道,法术,纷纷涌现。而后再一百年,又踏进入了波澜壮阔的诸天万界争霸时代,遮天,诛仙,火影,斗破,西游等小说中的世界和人物都一一出现,也就是这一年,陆均居然穿越了,回到了一百二十年前,原本只想凭借重生的优势,晒晒太阳,遛遛狗,当一只无欲无求的咸鱼,不曾想,居然夺舍了地球天道,为了将来不被打爆,被逼走上了一条不断融合诸天万界天道的不归之路。
  • 人生高起点——巧妙生存法则

    人生高起点——巧妙生存法则

    俗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最重要是的学会生存。生存,又是存在一定技巧与法则的。巧沟通是生活第一能力;会择业是职专胜出必备技能;勇追求是奋斗人生的途径;善交际是改变人生的良药;重感情用真心才能换真情;善借势,贵人相助事情方能更顺畅。本书为读者朋友展示巧妙生存法则,愿读者朋友生活越来越好。
  • 仙典录

    仙典录

    仙气为外,侠气为骨!大道三千,问极三生!身无灵根,那又何妨?我欲驰骋,谁可阻挡?我是洛一行,与仙魔共舞!(改文中~~暂停更新~~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