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1700000024

第24章 寻找故事传说(3)

话说那个时候,封建王朝欺压老百姓很厉害。农民一年劳动到头,收成的粮食还不够交租完税。这里也和其他农村一样,办不起学堂。他们的孩子,要读书只好搭到里村人家办的私塾馆里去念。每日早出晚归,来回要跑几里路。不管雨天雪天,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天擦黑才回家。时间长了,家里人就怀疑,道:“仔哪!你们日日都那么早出门,怎么那么晚才回家呢?”他们瞒着家里人答道:“老师放学晚嘛。”于是,家长们就赶去问老师。老师说:“你们的子弟,每天上馆都在大人下地之时,放馆都在人家烧火做饭之前,怎么那么晚才回家呢?”因此大家都觉得奇怪。于是,第二天放学时,老师就悄悄地跟在他们后面观察:只见孩子们一出书馆,就上山骑着石头,一个个往余坑山巅上跑,一个小孩坐在高山顶的大石头上扮皇帝,其余的人跪在底下来朝拜。看到许多孩子坐上去,跌下来,坐上去,跌下来。唯独那个年仅13岁,外号叫小寨王的孩子,坐在上面,无论谁来朝拜,他都巍然不动。还有那些环山小道,都被骑着石头的孩子们跑成一条马路。

当时,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感到皇帝是孬东西,只有打倒皇帝,天下农民才有田种,有饭吃,有书读,儿童世世代代都快活。人人胸怀鸿鹄之志,课余时间除了进行骑石马比赛和轮流做皇帝之外,还学习种瓜、种豆,剪折纸人、纸马,做种种的想象。

孩子们读书练武,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南瓜熟了,桂花香了。小寨王以为造反时机到了,便砍下后门的桃树3枝做了3张弓;又上南山砍下3根金竹,削了3支箭,接着又用白粘土塑了一只公鸡,吩咐他阿嫂,说:“这只金鸡只要七七四十九天就会啼。到它啼的时候,喊我一声。”他阿嫂白天家务劳动,晚上还要纺织拧麻,常常拧到深夜。她等着,等着,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深夜,感到实在不耐烦了,就拿起蒲扇对泥鸡只一扇,泥鸡就“喔喔”地大声啼叫起来。阿嫂听了,立刻喊醒小寨王。小寨王马上背起桃弓,站在大门口,对着皇帝朝廷,射去3支神箭。“笃!”第一支神箭射中了皇帝龙廷枕头壁,皇帝还在床上睡觉;“笃!”第二支神箭射中了皇帝的金交椅,皇帝拔起神箭一看:“哇哈!”乃是余坑小人造反也!立刻命令征剿将军带领3000御林军前往余坑捕捉小人。

不多时,3000御林军旗幡蔽日、锣鼓喧天,刀光闪闪、杀气腾腾地来到了余坑村。许多小孩来不及躲避,都被杀戮了。小寨王晓得他阿嫂提前扇醒泥鸡,时机未到,打蛇不死变蛇精,反遭大难,便用米筛遮面,迂回在余坑山头。征剿将军看得着,却捕不到。众官兵无可奈何。但是,小寨王的阿嫂却以为他被包围了,便喊道:“阿叔,阿叔还不快走?天下难道只有米筛阔么?”小寨王心里一怔,米筛落地,立刻就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石巨人。任凭枪杀刀砍,都不能裂其皮肤,伤其筋骨,也无法绑架。御林军无奈只好罢兵回朝了。

后来,余坑村父老把孩子们种的南瓜摘回来,破开一看,瓤内瓜籽却已全部变成武士。再把他们剪折的几箱纸人纸马打开一看,里面尽是骑兵,只是不会活罢了。原来在余坑山上整天“得!得!得”奔跑的石马石羊,再也停步不前了。

石头人传说

钟德铃钟优龙

很久以前,山哈山上有两个兄弟,阿哥雷望自从讨了老婆以后就变了,同阿弟雷锦分开过,十成家产他分去九成九,雷锦只分得一把锄头和一件棕衣。他就靠这两件家私上山开荒做田过生活,做得实在乏了,就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这石头生得奇怪,形状像一个人,只是不能开嘴。阿弟日日开山,坐在石头上歇息时就对石头人讲:“唉!石头人啊石头人,我要是像你这样,也就不会挨这个累了!”

有一天,石头人开嘴讲:“啊!雷锦,你乏我也乏。你这件棕衣整天背到暗,人再坐上来,我越背越重了。”雷锦一听,赶忙把棕衣拿开,人也跳下来了。石头人又张嘴讲:“你真是个好人哪,我送你一点银钱,回转讨个老婆成家好好过生活。明早你拿个袋来装吧!”

讲来奇怪,第二天雷锦拿着袋来,石头人真的开嘴流出许多银钱,阿弟赶紧去接,一下就装满一袋了。石头人问:“够不够?”雷锦应:“早就够了,已太多了。”石头人接着讲:“你开山种田,为我除了草,理当多得些银钱的。”

阿弟高兴地背银转楼去。这事被阿哥知道了,阿哥也学阿弟样,拿着锄头与棕衣到石头人上等它开嘴。

可是石头人一连好几天不开嘴。阿哥想了一条计,把小石头一料一料地背放在石头人顶上,石头人被压得没办法,只好开了嘴,对雷望讲:“你也拿一个袋来装银就是。”雷望高兴得只顾往回跑,石头人大声喊:“你只懂银钱,还不把石头搬掉,要压死我吗?”雷望才把顶上的石头搬掉。

第二天,天还没亮,雷望就背着许多口袋上山,石头人开嘴把银钱流出,雷望一边接银钱一边忖:有这么多银拿回转,我可以买田收租了,哈哈!

这时石头人开嘴问:“够不够?”看一袋都满了,雷望还叫:“还差得多呢!不够!不够!”石头人只好再流银钱,几个袋都装满了,银钱流到地上,流得满地都是,雷望还嫌不够,大声喊:“再流,再流!”一边说一边将手伸到石头人嘴里,想把它腹肚内的银钱全部扒出来。

这时石头人气极了,一下子把嘴合起来,把雷望的手夹在嘴内,骨头压扁了,鲜血直流,疼得雷望呼天喊地,但怎么使劲手还是拔不出来。该死,半暝(半夜)下了一场大雨,哗哗的大水把全部银钱都冲走了,雷望被淋得像一只落水鸡。

第二天,雷望老婆寻上山来,看这情景,差点昏迷过去,她忙来用力拔,可是拔得两手酸痛也拔不出来。

没办法,雷望只好要老婆天天帮他送饭食,老婆送了三年饭,把厝里的田里的都卖光食光,石头人的嘴也没开。

一天雷望老婆去送饭,随带一把刀,唱道:“等你三年苦难挨,楼里无饭再送来,今下也无好办法,我郎只好手剁开。”正准备举刀砍去,石头人开嘴哈哈大笑起来,雷望才趁机把手扯出来,可是骨头早断了。他恨死了石头人,叫老婆拿刀在石头人头上猛砍两刀。从此石头人再也没开过嘴和流过银了。

现在有的石头有“×”的印痕,那就是石头人当时的伤痕。听说它有时还偷偷地张嘴,站远处一听,还能听到它张嘴的回声呢!

晓阳神戏透天光

谢大白刘松年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十五这期间,晓阳(福安乡名)都要演六天戏,最后一个晚上还要从开台一直演到天亮。年年都这样,场面真闹热的煞(方言,热闹)。福安人有一句口头语:晓阳神戏透天光。

这例套(方言,惯例)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晓阳姓谢人的祖宗叫谢七公。原是河南固始县人,当时官拜提刑。那是唐朝末的世界,奸臣当道,天下大乱。谢七公对朝廷的奸臣有气,过中秋节的时候作了一首骂奸臣祸国害民的诗,被奸臣拿去上奏皇帝,说是欺君。皇帝没查没问,就下了一道圣旨,要将谢七公满门抄斩。

谢七公得了消息,没等官兵来,就带全家跑了。据说,当时同他一起跑的,还有二十五姓。跑到江南,遇到了王审知兄弟来福建的队伍,他们就跟王审知一块来了。

船到东海上,有一日,狂风大起,海浪滔天。那船被打得天上地下的颠,眼看没救了,谢七公就同全船人跪了下来,拜天拜地拜神明,谢七公对天许了愿:有哪一路神明,能平风制浪,若能救出我等平安到达福建安家,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年景,每年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我等也要请戏班演三十六日戏来谢劳你。

许完愿,只见云天上出现了一个神,旗号上写着:五显长生大帝。这神手举大扇子,搧了三扇。一时间,云开了,风平了,逃难的船得救啰。

谢七公跟二十五姓人,都平安到达福建。他先到古田,后又迁到晓阳。

神明的愿该要还啰。从此,每年六月初一开始就请戏班演戏,一直演,一直演到六六三十六天。那时候没人戏,尽是木头戏(即木偶戏),演三十六天,演到后来就没人看啰。不知到哪一年,民间有了人戏,就改演人戏。人戏是好看,但连成一片演六六三十六日,戏班哪有那么多戏呀?只好炒隔夜饭。“戏那重做不好看,话那重讲不好听”,到后来也没人看了。村里戏头们商量,演三十六日实在太长,是不是改成演六日六夜,“六六”也是三十六呀!从此就演个透天光。

每年演戏前,村里就由戏头带领一队人马,一路上放神铳、打锣鼓、扛香火篮。到江西禄水回龙洞请五显长生大帝来看戏。

后来怎的又不去江西请了?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年,请神队从江西回来,路过浦城,突然间香火篮全熄了。香火篮熄灭,说明神明不高兴,不来。戏头们很慌张,以为自己不诚心,神明生气了,必须回头再去请。粮钱是算好用的,打回头就没粮钱,怎么办呢?戏头们商量,把衣衫卖掉,半吃半饿也要回头请恩神。

同类推荐
  • 历史之谜

    历史之谜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主要内容包括:2011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前行在历史发展节点上的宁夏文化产业;宁夏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跨入历史拐点;推动文化生产力成长为宁夏跨越式发展的硬实力;宁夏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之思考;2010年宁夏文化产业统计报告;2008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等。
  • 中国人文思想

    中国人文思想

    “生存竞争如此激烈,而我又是如此普通,我注定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是挫败者的哲学。“成功的快乐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应该勇敢地面对希望的阳光。”这是成功者的哲学。作者在这本书里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主张现代人要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过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现在我们常说回归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就深藏在我们的人性之中,就是我们自然的未受污染的人性。怎样充分完美地实现人性,是人生哲学的任务。人生哲学是什么?作者不希望大家把它理解成枯燥的课本中的文字。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道理、想法,聊哲学,读哲学,就是探询生活的意义。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总要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对?所以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它将缓缓向你描绘一个中国体系之外的世界。美国,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美国的新闻,但美国却实实在在离我们很远,能够亲自体验美国文化、美国生活的人在13亿中国人中,只有那么一小撮,而这么一小撮人中,更少有人能够提起笔,给中国人写写真实的美国。17岁时,逅逅曾去美国体验高中教育,并出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19岁时她成功进入美国前十名的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College,现在她每天阅读将近两百页的书,品读中美两种体系在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爱你的心永不打烊

    爱你的心永不打烊

    那年春天,在花海,我们四个人相遇;那年夏天,在明月湖畔,我们三个人在游玩;那年秋天,在布满落叶的街道,我们两个人沉默着彼此;那年冬天,在大雪纷飞的公园里,我一个人在等候……羽景凉,我知道你不爱我,但我还会在此等候着你,因为:我爱你的心永不打烊
  • 人生三眼

    人生三眼

    人之面乃心之表。你的神态表情无论怎样掩饰,也会在不经意中把心中的秘密外泄出来。巧于察颜观色,是慧眼识人的基本功。世间最深藏不露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捉摸不定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变化无常的也是人心,世间最险恶难测的还是人心!心眼,曾被人们看低了、想歪了,其实它无非是处世的灵活思维,做人的机变方式。无论是谁,也无论办任何事,缺少心眼或心眼不活都是不利的。财眼如同人的第三只眼,只不过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发现和使用。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睁开自己的财眼,先要为大脑“充电”,把强烈的致富意识当做开启财眼潜能的金钥匙。
  • 我有一枚芯片

    我有一枚芯片

    得到科技文明的人工智能有什么用?“在修炼文明作用很小,真的,你们要信我呀!”被虐的某主角说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恋那时的轻狂

    初恋那时的轻狂

    大家好,我是一个新人还请多多关照,我是阳光分你一半,大家可以叫我阳阳
  • 首席大人,玩心跳!

    首席大人,玩心跳!

    “唔……不要了,放开我……”他是帝国首席,权利财力能力大,有多大?来试试就知道。他是她名义上的大哥,日久生情,每晚化身为凶猛的狼一把将她压在身下爱的极致、深沉。“你敢不要?那就公开我们的关系,要还是不要你想清楚。”“要……我要……”“乖,这就给你。”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一)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一)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法神老师

    法神老师

    故事讲述的,是因为魔物入侵,人类,不得不学习魔法,突然有一天一个学院里出现的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说是当老师,不可能?放心!我就是你们的老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年佛缘:新春告白

    百年佛缘:新春告白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敬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