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45

第45章

第三,进步。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目标,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努力把它做好做大。不必刻意为之,也要尽力而为。以写作为生的人考虑每天写多少字,以赚钱为业的人想每天的进项愈来愈多,以公益事业为追求的人想提供更多更大的帮助,至于学生嘛,当然是把书读好,读更多的书,更好地读书。

可以不进步,但一定要快乐。可以不快乐,但一定要健全。若书没有读多少,每天生活在愁眉苦脸之中,那是怎样的荒唐!若读了多年书,竟然以为自杀是唯一的出路,那是怎样的可耻!当然,我尊重那些选择自杀的人,他们一定有自己的苦衷。自杀也是多项选择中的一种。选择自杀也是个人的自由。但不用细看就知道,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自杀率反倒比上层的低,这是为什么呢?最近自杀的那位周报编辑,去年自杀的那位白领,无非是丈夫有了外遇,要求离婚,她们就自杀,以死相抗。这样的女人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有什么区别呢?谁娶了她,就是她的奴隶,她不同意离异,你就得老老实实守着她,不然,她就跳楼跳河什么的,她死了,丈夫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就不明白,死能证明什么?证明自己对爱的不可理喻的坚持?爱到丧失理智的地步,不就是丧心病狂吗?或者自杀,让对方背负一世的骂名;或者杀掉对方,让自己也置身爱的坟墓。真正的爱,是给自己自由,也给对方自由。爱,原本是自由的结合和自由的离去。有一方无意,爱就只能是单相思,无法结合;一方不再有爱,另一方就应该撒开手。若因为对方不爱了,自己就自杀或杀人,这时,爱就化为了恨,所谓的无怨无悔的爱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盘算:你不继续和我交换爱,我就死给你看,甚至,拉着你一起死。

我同情死者,但和爱无关。窃以为,那些选择自杀的人,和选择杀人的人,区别并不是很大,都是满怀仇恨,前者是恨自己看走了眼,怎么没料到他会中途变卦,后者是恨对方辜负了自己,竟敢抛下自己这种千古难得的情种。所谓爱之愈深,恨之愈烈,无非如此。而且,在他(她)把爱情转换为恨的时候,其他的种种爱与情,特别是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的情怀,都被弃之不顾。这样的死者,不也就是不孝之子吗?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说,我很同情死者的丈夫,如果他只是因为移情别恋,光明正大地要求离异。我也很同情死者的父母,他们把孩子辛辛苦苦地抚养大,即使不指望养老送终,也不该白发人送黑发人,且是如此悲惨地送啊。

扯得远了。都是最近这新闻闹的。我对学生说的是,在研究生阶段,感情往往会成为头等困扰。冷静地对待感情问题,是生活的重要一课。自己移情别恋,不表明自己薄情寡义;对方转身而去,不表明他开始就虚情假意。始终彼此尊重,可以不再相互依托,但不必因此而否定从前,不必因此而改变对对方品质的基本判断,以及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相信光明

今天我们谈谈北岛的《回答》。你们可能对北岛不甚了了,对《回答》更是一无所知。或许这是你们的幸运,你们不曾体会那个时代的悲壮;或许这是你们的悲哀,你们已经不再有悲壮的体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按照通常的说法,北岛的诗歌属于朦胧诗,北岛是朦胧诗派的领袖。那么,这首《回答》就是朦胧诗派的“宣言”。现在看来,这首诗谈不上朦胧,早慧的小学生似乎都能写出来。不过在三十年前,这首诗可是一鸣惊人啊。按照那时的说法,它反映了****后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直面十年****的荒诞现实,诗人出奇地冷静,冷静之中又浸透了激情。记得那时评论还说,这首诗有深刻的思辨性,不知你们现在还是否有这种感受?

开篇的“通行证”和“墓志铭”,那时常常为人吟咏。****后开始大规模的平反,走资派平反,****平反,各种各样的反革命分子平反,那些复出的人们,都对自己曾经蒙受不白之冤耿耿于怀,对当年判定自己命运的人深恶痛绝,都觉得自己的悲惨遭遇缘于真诚。后来看到一些回忆录,感觉问题远不是那么简单。比如周扬和胡风之争,艾思奇和杨献珍之争,都有一些宗派的成分。1957年批丁玲、冯雪峰的时候,老舍在一个座谈会上愤怒地说:“丁玲同志,您一向看不起我们,今天依然看不起我们。”胡风发动“整肃运动”时,路翎写《市侩主义的路线》将姚雪垠定评为“色情作家”,此后,姚雪垠又被暗箭射中,背上“特务”的恶名。1947年9月,阿垅发表七千字的长文《从“飞碟”说到姚雪垠的歇斯底里》,莫须有地指责姚氏曾经变节投敌,是为“锻炼人罪”。几年之后,胡风、路翎、阿垅又被“锻炼人罪”。姚雪垠在“反胡风”运动中“兴高采烈”,胡风平反后,姚雪垠说,当年若是胡风占了上风,别人的结局可能更惨。

今天读这首诗,依然可以感受到个人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纯净、执着,义无反顾,似乎自己背负着全人类的重托,背负着正义、善良和历史的全部使命。先前的评论说,北岛“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高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崇高也很悲壮的追求。但我们不能不意识到,这种追求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有了莫大的距离和错位。借用欧洲历史的发展来说,这首诗表现的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情感,我们现在所处的已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类似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在今天,当然可以把这首诗作为历史文献来看待,从中追溯三十年前的情势与心境。此外,我们还能如何,能否对它做一****时性的解读?也就是说,其中有哪些因素可以在今天以一种新的面目熠熠闪射?我们能读出什么与三十年前不同的东西?

每个时代都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就来自对光明的信仰。完全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也是相信光明的。就像顾城那首经典的短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解读为,一个心地邪恶的人,也是相信光明的,如果把所有的人都视作邪恶的,恶人也会丧失生活的勇气。这首《回答》的最大教益,还是要我们相信光明。

相信光明,但不再从善恶二元对立的意义上来看待人类历史。善与恶不再是那么泾渭分明。如此理解,《回答》这首诗所阐发的就不再是善与恶的拼搏,即一边是天使一边是恶魔,甚至不是每个人内心的天使与恶魔之争。毫无疑问,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善亦有恶,困难在于,尽管有各种制度和法律条款,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还是要等到历史的终结之日才见分晓。然而,终结之日我们无从知晓,这一天不断延宕,延异,滞后,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需要行动,不断的行动,但又没有命定的道路,由此带来的悖论是:一边怀疑,一边(暂时的)决定和判决;一边犹豫,一边(及时性的)断言和行动。“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所谓的审判,可以理解为终结之日的审判,此前,我们则需要许许多多暂时的、临时的判决。1953年,卡斯特罗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在法庭上慷慨陈辞:“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这里的“历史”就是指的终结之日,那一天还没有到来。

人生终究是一场悲剧,不乏壮烈的悲剧。“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先前,人们从中读出了“救世主”的豪情,现在我们不妨说,这个“我”,是每一个自我,假若海水注定要决堤,无人幸免。尽管拥有冷静和激情,充满激情的冷静和冷静的激情,现世中的人们还是相信,在相信中等待,在等待中相信“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那是历史的眼睛。历史果真有眼睛吗?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想想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

回答问题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既然你提了,我还是简单说几句吧。

这个问题其实不算什么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遇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其实,所谓的问题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问题。严格意义?什么样的意义才算严格意义?你一定会这样想。你不说我也知道。所谓严格意义上的问题,就是在学术史、思想史和生活史的源流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它不是你提出来的,也不是我提出来的,不是任何人提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你活着,你行走着,你走走停停,反身自问,这时,问题就呈现出来,或许很有幸,你率先意识到,并脱口而出,把它摆在台面上。其他的人在一瞬间就承认了,嗯,的确是个问题。

对所有人都成其为问题的才是问题?这是不是否认了个性?还有,这样说,似乎也否认了某个人或某些人先知先觉的天分?你可能生发这样的疑问,这很正常,我也一再考虑这些疑问。个性的确是存在的,但不是存在于对问题的意识上。在理论场域中,自觉的依附和不自觉的跟风是有的,不过,一个问题之所以获得普遍的响应,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问题本身的普适性。真正的问题总是普适性的。在后现代主义盛行的今天,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受到置疑,这不奇怪。但后现代主义得以盛行,不恰恰表明了真问题的普适性吗?真正的问题总是普适性的,我再重复一遍。但是,问题的思考总是有各自不同的路径。或者说,不同的学者、思想家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最终使得问题作为问题呈现出来。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德里达也好,福柯也好,其他的思想家也好,都只不过在某个层面和角度上提出了问题,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交错,他们提出的问题自觉不自觉地碰撞,才有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就是那唯一的问题。

和所有的理论问题一样,这个问题也是没有答案的。如果有人说他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全面而彻底地解决了,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理论问题怎么可能获得解决呢?不错,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康德解决了什么问题,马克思解决了什么问题,海德格尔解决了什么问题,似乎那些大思想家和理论家的贡献,就在于解决了这个或那个问题。这样说不是不可以,只是,更为可取的理解应当是这样的,所谓的解决,无非是三种思路:一是把问题充分地拓展开来,引伸开来,置于更大的、更为坚实的平台上,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二是把问题转化为另外一个问题;三是把问题消解掉。

关于这个问题,我无法说得更多,实在是抱歉。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本书按时间顺序历数中国历代文学批评家的各种文论,但在书名上却谦虚地不叫《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只叫《中国文学批评》。全书共三卷四十五节,所论及的批评家共五十六家。作者能把古代批评家言之未尽的东西,极力推阐,发挥无遗,而且用的是这一家自己的术语范畴,循的是这一家自己的门庭蹊径,不是拿着某种现成的模式框架,把古人剪裁了往里面填。
  •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读书塑造人的一生: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毛姆说,读书就是给自己构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阅读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位。这种力量,并不会因时间流逝和年代更迭而减弱。黄桂元以多年阅读写作的经历,反照自身,思考个人成长路径,以及读书的意义与目的、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
  • 随意的溪流

    随意的溪流

    如梭的岁月,在这口井的井口留下了深陷的痕迹。那木头上竟被井绳锯磨出一道道凹槽,仔细想一想,就感觉有些惊心动魄。你想啊,一方是柔软的绳子,一方是坚硬的木头,双方却在漫长的过程中互为对手。坚硬的木头磨损了柔软的绳子,而柔软的绳子通样也磨损了坚硬的木头。那么,究竟是谁厉害呢,说来说去建是时间这个东西厉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古杀

    万古杀

    世界从来没有平静,表面上的安宁下暗流汹涌,不是不存在,而是你没有发现而已……火影,海贼,死神,这些存在于二次元的幻想世界降临大地的时候,才发觉这个世界并不简单。神话中的天使恶魔,并未死去的血祖该隐,西方的诸神,当他们遥望遥远的东方,一头沉眠的巨龙微微睁开眼睛,在云端俯视。正一教执掌道教牛耳,却依然逃不过世俗的羁绊,密宗的再次出世意欲何为,修炼的彼岸有没有终点,那片星消失的世界去了何方……直到那一天,一个叫做方秦的男人横空出世。一个染血的世界,一段杀戮的传奇!
  • 明月暴风城

    明月暴风城

    一位魔兽世界女玩家在现实世界与游戏世界中的成长故事。
  • 那一场校园邂逅

    那一场校园邂逅

    他并不是很帅但她却心心念念,她很傻很天真,始终相信他会爱上自己,但一切都在变化中...
  • 越天神

    越天神

    天地间分为人界,战神界,九幽玄冥界,狱界。狱界大举进攻战神界,人界,先灭神后灭人!狱界的顶峰——狱尊,和战神界的五大守护天神,展开了破天之斗,最后,五大守护天神以萧冰为首,以魂为媒介,以6大圣物的力量封印了狱尊,但是五大天神也失去了永生之力。现如今封印松动,狱尊即将终破封印,战神界无法,人界天神转世开始了拯救两界的旅程……
  • 一缕心香逝天涯

    一缕心香逝天涯

    千年前的灵玉见证着娲皇的陨落,多年后,灵玉衍生出的神,为了改变女娲族的宿命,历经凄厉风雨、百般磨难。所幸,那黑眸白衣的枫溟庄主一路相伴。他帮她除去一切敌人,他给她温暖给她保护,只要她回头,总会看到他在身后。可是,相爱的两人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最后不得不分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总裁别追我

    重生之总裁别追我

    #我睡了一觉起来就变成一只萌宠了该怎么办?##喂,我要告那个总裁老是恶意欺负乖巧可爱的小动物,动物保护局会保护我的对吧?#一只蠢蠢的伪兔子在征服腹黑饲主的路上越走越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试验

    恶魔试验

    沈伯飞将自己抛进靠椅里,点上一只烟,忽然间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直播间里出现了一只手
  • 猎魂武帝

    猎魂武帝

    万物有灵,形神兼备!然形可散,而魂可不灭!唯以武道,逆苍天,转九幽,敢教阎罗赐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