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土家族打溜子”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申报的“五峰打溜子”被列入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的吹奏乐器有咚咚喹、木叶、牛角、土号等。
咚咚喹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单簧竖吹乐器。它用小竹管制成,长约15厘米,管周约2.5厘米,上端留一节,近节处约半寸处用小刀削薄,设一单片发音舌簧,竹管正面削平,上设等距离的3个或4个固定音孔,相当于简谱唱名中的“1235”或5说“6712”,擅长演奏以宫、徵调出现的各种曲牌。咚咚喹有固定的音乐曲牌,有词有曲,能唱能吹,唱词全系土家语,内容大都以土家族儿歌为主,伴以风趣的衬句,轻快活泼,别具特色。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乃哟乃”“呆都里”“拉帕克”等十余种。咚咚喹的吹奏形式有单吹、双吹、齐吹、合吹等。其演奏方法为左手食指按舌簧下第一音孔,右手食指、中指分别按第二、第三音孔,用口衔住上部舌簧处吹奏,左手食指专打节奏(少数曲牌例外),右手食指、中指专按旋律。咚咚喹音色柔和悦耳,委婉悠长,曲调轻快活泼,极富生活情趣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土家山寨的少女、儿童在山涧溪边放牛打柴,闲暇之余,尤为喜欢吹奏。
2008年,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的“土家族咚咚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角,初为战争的信号,后成为梯玛做法事时的吹奏乐器。其曲牌有“高音唔里”“低音唔里”“快唔里”“慢唔里”等,一曲分两口气吹完,声音深沉雄厚,震动山谷。
土号,都用树皮制成。初为狩猎、战争信号,后来土家族迎送长官、客人,婚娶喜庆,皆有土号吹奏。自近代军号(洋号)传入,土号逐渐消失。
木叶是土家族一种独特的吹奏乐器。土家人可随时随地摘取一片木叶衔于口中,就能吹奏出各种清脆悦耳的曲调和旋律,多用来伴奏或独奏。民间有山歌云:“大山木叶细又翠,问郎会吹不会吹。郎若吹得木叶响,只用木叶不用媒”,可见,吹木叶也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交际工具。
3.传统民间戏剧
土家族的传统戏剧种类繁多,其中傩戏、阳戏、酉剧是其代表戏剧。
傩戏。亦称“傩愿戏”“傩剧”或“神剧”,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酬神娱人的宗教仪式戏剧。《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迎辰郡师巫唱演傩剧”。最初演唱的多是宗教迷信,间或插入一些民间故事,唱腔和曲牌亦不固定,经过长期演变,才分出角色和唱腔。其剧目有“搬先锋”“搬开山”“搬算匠”“搬铁匠”“搬师娘”“搬郎君”“搬八郎”“搬四洲和尚”“搬判官”等十余种,形成了剧中有祭,祭中有剧的特点。此外,还有“姜女剧”“龙女剧”“鲍家庄”及小戏“狗老爷招亲”“张俏子打鱼”等。这些剧目,唱词通俗,对白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2006年,由贵州省德江县申报的“德江傩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由湖北省鹤峰县、恩施市申报的“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阳戏。民间又称“柳子戏”或“杨花柳”,也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地方戏剧。阳戏是傩戏系统中戏剧表演因素更趋完备的剧种,民间把傩戏分为阴戏和阳戏。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叫阴戏,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叫阳戏。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外坛主要是唱戏。阳戏内坛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外坛二十四戏,主要是戏剧表演,常演的剧目为:赐福戏、贺寿戏、仕进戏、婚娶戏、送子戏、逗乐戏等等。祭祀仪式的淡化和消失,戏剧娱乐因素的强化是阳戏的重要特征。面具是傩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早期阳戏演出都要戴面具,至近现代,逐渐演化为涂面化装表演,只有个别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阳戏早期演出形态。
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市,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龙山、保靖、花垣、张家界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县市。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市名称,称为张家界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秀山阳戏等。
阳戏的剧目、唱腔及表演与傩剧多有相似之处,但已跳出了傩剧的酬神祭鬼的氛围,被民间艺人们搬上了坪场戏台,具有吹、打、弹器乐齐备,生、旦、净、丑角色尽有的戏剧特色。传统剧目有100多个,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打”(《打金银》《打芦花》《打仓救主》)、“三杀”(《侯七杀母》《曹安杀子》《宋江杀惜》)。
2007年,由秀山县申报的阳戏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由湖南省张家界市申报的“张家界阳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酉戏。亦称“灯戏”,是清末产生于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小戏,流行于湖南省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湖北来凤、恩施等地。最初由汉族艺人创造,后传入土家族地区,深受土家族群众的喜爱,有“百日缘”等百余个剧目。
2008年,由湖北省恩施市申报的“灯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戏。亦称“南剧”。清代改土归流后由荆湖一带的汉戏传至鄂西土家族地区演变而来。它吸收了川戏、花鼓戏、昆曲等戏种的一些优点,发展成为鄂西土家族民间喜爱的剧种。唱腔、音乐、剧目及表演程式与汉剧基本相同。角色以生、旦为主,内容多为历史题材。
2008年,由湖北省来凤县、咸丰县申报的南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巴东堂戏”“鹤峰柳子戏”等也都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民间曲艺
在土家族地区,除了歌舞、器乐、戏剧等民间艺术外,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还创作出了许多幽默诙谐、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
三棒鼓。三棒鼓又称“花鼓”,是一种集地方曲艺和民间杂耍于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因“以表演者轮番抛动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击鼓,边击边唱而得名”。三棒鼓究竟源于何时何地,何时起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盛行,没有发现史料记载,不过,从普查到的传承谱系中追溯,至少已有100多年历史。据一些三棒鼓老艺人回忆,三棒鼓清代就已在酉水流域的湖北宣恩、来凤,湖南龙山、桑植等地流传甚广。
三棒鼓演唱一般有3人:1人击鼓,1人敲锣,1人抛刀或耍棒,集乐、唱、耍于一体。有时也有2人司鼓、2人打锣、2人表演杂耍的,所以,酉水流域民间有俗语:“会打三棒鼓,也要六个人。”
演唱三棒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锣鼓间奏,以鼓为主线,其鼓的打法有单槌、双槌、抛打等形式,常用的花样有“单鼓花”“双鼓花”“白蛇吐剑”“麻雀钻竹木”等,节奏简洁明快。而抛刀、舞棒的民间杂耍与三棒鼓演唱好似孪生兄弟,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和丰富三棒鼓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具欣赏审美价值,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酉水流域抛刀的花样繁多,如“美女梳头”“花盖顶”“古树盘根”“跑马射箭”“野鹿含花”“双龙出洞”“双凤朝阳”“太公钓鱼”“喜鹊衔柴”等20余种。此外,还有耍花棍或舞连撬棒之类的民间杂耍,其表演花样与抛刀近似。
三棒鼓的唱腔音乐为单曲体,四句一循环,多为宫调式和羽调式,一般是2/4节拍,难度不大,其速度快慢、调式高低、情绪悲喜等都是随演唱的内容和场合自由调节,灵活把握。总之,一切为主体服务。三棒鼓一般没有固定的唱词,多为遇事唱事、见人唱人的即兴创作,或说书述史,或论事议人,或贺喜祝寿,或劝善抨恶,或调侃取笑,因事而论,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