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3700000041

第41章 职业规划与大学生就业(3)

2.不利方面

1)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还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人事部门对毕业生就业中的报批手续过于繁杂,单位并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仍然需要按照接收毕业生一人一报批的手续。非公有制单位甚至没有审批进人指标的渠道。此外,目前这种审批程序和环节过多的人事管理体制还造成就业工作中的关系后门成风,有些单位当年的进人指标连照顾关系都不够用。同时还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职责不清、政策交叉矛盾等现象,致使许多就业改革措施难以兑现。

2)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

国有企业目前依然处于转轨改制、减负增效的改革过程中,生产经营尚未完全走出困境,下岗现象仍很突出。国有经济在原有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因而很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使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对于大量接收毕业生存在一定困难。

3)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研究生为主。这种社会现象导致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题。

4)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供求状况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或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接收毕业生较多,反之则较少。从各地反映的需求情况看,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大,沿海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增加,用人单位要人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其他地区毕业生就业需求仍处于低迷状态,中西部及东北等省区已连续几年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5)社会对不同专业需求的不平衡直接影响非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对于计算机、通信、电子、医药、土建、机械、自动化、师范等专业毕业的学生,社会需求旺盛。而对于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体育学、国贸、财经、新闻、管理、职教、中医、动植物、环保、轻工食品、农业推广、农林工程类等专业毕业的学生,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对这类专业本科生需求还不到50%,专科生需求不到25%。

6)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看重“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越看越淡。因此,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

7)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大学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普遍。目前毕业生中以事业发展为重的并不占多数,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希望就业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国机会,甚至离家比较近等。然而,现实中最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这些地区和单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人却年年要不到人,没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分配去的毕业生也容易流失。这样便造成了毕业生为一个较优越的职位激烈竞争,从而使不少毕业生错过了择业良机。

8)就业信息不真、不够、不畅,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混乱

目前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真、失控、失责”状态,更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另外,社会上的毕业生供需交流严重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使得毕业生求职和单位选才双方都困难重重,也使目前毕业生就业改革工作处于混乱状态。有的地区目前仍然在实行统一计划分配毕业生的做法,更是与当前的改革趋势不相适应。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即将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应对此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大学生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的中国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们必然是其跃步前进的主动力,因而中国也必然会为这些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大学生们只要能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5.2.2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误区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像和设计。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人才的后备军,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未来劳动者。他们的职业理想反映了这个群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趋势。虽然不同的个体职业理想是不相同的,但处在同一个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些普遍的共性。

当代大学毕业生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浪漫的设想和梦幻的追求而谋职求业时,由于心理价值取向的固有特点和社会环境方面等多种原因,时时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困惑和重压,此时若不能准确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和谐,极易步入择业的误区。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陈旧

首先,大学毕业生看不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仍然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不在人才市场上主动出击,而是“稳坐钓鱼台”,等待用人单位的敲门声。这一现象在某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颇为典型。

其次,是“非公不去”的陈旧观念影响就业。有些毕业生和家长无视市场经济的现实,仍将就业对象放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单位上,把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视为给别人打工,不算是正式工作。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这种陈旧观念不破,便不可能拓宽就业门路。

2.好高骛远,贪图享受

优越的待遇和条件往往对毕业生最具诱惑力,但这也是最容易导致大学生们择业失败的误区之一。现在许多农村出来的毕业生一味追求大城市,总是想离开故土,远走高飞到条件优越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在他们看来,只有如此,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虽然昔日的户口观念在逐渐淡化,但大学生中存在的盲目就业观念仍是十分危险的。另有一些毕业生则过分地追求“经济”,许多非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都将“经济部门”、“经商”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目标。其实他们对该行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更谈不上是否有兴趣,他们忽略了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成功者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在盲目从众后独尝苦果。更有甚者,一味向钱看,宁可高能低就。

3.迷恋大型企业、大单位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其实,有些大型企业人才济济,竞争更为激烈。相比之下,一般的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近年来,大企业里的大学生大材小用,而小企业却小材大用。所以,不管在大企业里,还是在小企业里,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就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4.追求热门职业

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职业,可毕竟僧多粥少,用人单位只能百里挑一,落选者非常多。而一些冷门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但问津者却寥寥无几。于是,在人才市场便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冷的怪现象。

5.躲避艰苦

害怕艰苦,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传染病”,这种思想局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许多毕业生虽然抱着远大的理想,但又缺乏脚踏实地工作的精神,他们宁可在大城市东奔西走寻求落脚点,也不愿到农村,哪怕是在郊县找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现在我国正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毕业生能否到那里去发挥特长、一显身手呢?

6.自我认知和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就可以出成果。自身条件好、素质较全面、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易自傲,表现为择业中的狂妄自大或自视过高。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

7.缺乏主见,依赖他人

有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缺乏主见,见异思迁,反复无常;而有的毕业生则把寻找接收单位的重任推给家长和学校,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就业市场上父携女手、母拉子臂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在择业中不想凭自身的实力去竞争,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亲朋好友的关系网上。放弃选择权或选择意识不强,将是不少大学生走向市场的一个致命缺陷。

8.自卑胆怯

有的毕业生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进入人才市场感到胆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灰心丧气,大失所望;有的大学生成绩一般,与高才生比相形见绌,择业时不敢大胆自荐;有的大学生相貌平平,怕用人单位看轻自己。这种自信心不强、自卑胆怯的择业心态,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

大学生择业存在误区

学不致用专业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岗位技能应用的需要。

专业对口目前有七成大学生找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仍是“专业对口”,这一观念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城市情结“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市郊一间房”,毕业生择业扎堆大城市的现象依然没有消减,城市人才的供过于求直接影响薪酬水平和求职机会。

迷信热门目前互联网复苏,通信、汽车行业风头正劲,房地产大兴土木,物流业一路凯歌,在此背景下,很多大学生的择业目光只看行业是否火暴,将自己囿于热门行业内,大大缩小了求职空间。

外企情结太过于迷恋名企、外企只会耽误择业时机。面对择业难的状况,大学生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既伤害了招聘企业对大学生的信心,也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增加了曲折。

高看薪酬数据显示,有43%的大学生毕业求职对薪酬的要求在1500~2000元之间。事实上,评价一份工作的价值,薪酬水平只是因素之一,还要看企业发展状况、岗位的发展空间、劳动强度、福利,以及工作地点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等,这些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一些择业误区,这对大学生择业是十分不利的。诚然,具有美好的职业理想是无可厚非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庸庸碌碌,特别是经过了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个个都希望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岗位上大显身手。职业理想是一种追求与向往,而理想的职业则是客观存在的,具备一定能力与素养的大学生更应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古今中外,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有的人所从事的职业虽然平凡,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赞扬;有的人虽名噪一时,却最终遭到人们的唾弃。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则在于一个人有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于一个人有无崇高的职业理想。

5.2.3实现职业理想与充分就业的几点建议

1.职业理想要有合理的定位

只有那些从自身条件出发,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才能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单位人才高消费,甚至有研究生去干中专生能干的活,而另外一些单位急缺人才,出现“分不来,要不到,用不上,留不住”的现象。这些情况表明,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可一味只顾个人职业理想,而应当考虑社会的现实需要。否则,也很难实现职业理想。

2.科学地把握择业动机

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各不相同,因而其择业动机也是各种各样的。2002年,有关部门对542名高校学生的择业动机进行了无记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众多大学生的择业动机是为了获得高薪和对工作感兴趣。高收入是优越生活的经济基础,对工作的兴趣意味着展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奉献,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封建社会长期流行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思想仍死灰复燃地腐蚀着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为数不多,程度有别。他们以赚钱发财为择业的主要动机,认为职业理想、国家需要都不重要,抱着“金钱至上”的信条,一心追求高薪。作为大学生,在毕业择业时考虑工资待遇是正当的、必要的,因为毕竟人们要依靠就业作为谋生手段。但是,不可过分,有钱是为了人生幸福,但幸福并非只是有钱,幸福主要存在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之中,存在于适应祖国需要,从而使个人价值得到升华之中。

同类推荐
  • 二十几岁,别把世界看错了

    二十几岁,别把世界看错了

    本书分别从婚恋、为人、处世、交友、工作、生活等方面阐述20几岁的年轻人最容易看错的种种假象,对这些常见的生活假象进行解析,然后提出理性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本书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我的心灵鸡汤:哈伯德的人生剪贴簿

    随便翻阅一下哈伯德的剪贴簿,你会从中信手拈来他所收集的励志美文、格言警句,人物和历史故事以及生活随笔。你便会意识到他是如何四处追寻他的目标,想像到他曾经涉足过的芳香的诗意之园,攀登过的思想之巅。正是他所追寻的目标指引他到达过古典文学的阿尔卑斯山谷,穿越过当代文学的森林与沼泽。读者将会在这里发现一份特别的智慧的营养美食。那些激励过哈伯德的文字也一定会使所有人心潮澎湃:那些鼓舞过、振奋这哈伯德的故事也一定会给所有人带来力量,去抵抗那些在平日里默默地侵蚀人们心灵的千篇一律的生活。
  • 《心灵鸡汤》员工读本

    《心灵鸡汤》员工读本

    此书精选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心灵故事和引人深思的哲理小品,这些故事或小品让我们笑看动物的聪明狡猾、品味凡人的平淡生活、观赏哲人的精彩世界、倾听名人的成功心得。
  • 柴静的气场法则

    柴静的气场法则

    "内心独立,倔强生长。她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畅销书《看见》的作者。她并不是一个禀赋突出的女生,却靠着许三多式努力成为后天型女神……可以说,她是知女里站得最稳的一个,她立足央视这个最强平台,拥趸遍布音乐、出版、小说、导演、媒体等强势行业,而她的人文风格、悲悯路线,在当下文艺青年审美中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质。"本书通过解析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柴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睿智、优雅、知性、勇敢和宽容等气场正能量,为读者追求事业、为人处世、内涵修养等方面提供一个榜样和参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个人魅力,做最好的自己。
热门推荐
  • 娇妻难宠:BOSS夫人不好惹

    娇妻难宠:BOSS夫人不好惹

    为爱,她在背叛之下隐忍,却在最后被人狠扇耳光为报复,她公主逆袭,华丽转身,却在同时收获了一份让她不敢去想的感情。床上她看着他:“你不是喜欢男人?”他眯眼看着她:“你可以亲自试试。”
  • 倾以南兮

    倾以南兮

    苦逼女主一朝穿越竟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国公小姐,人生从此开挂,上天入地谁与争峰!更有身份尊贵的他立誓要娶她为妻荣宠一生,她惊慌失措的表示她才不要成天斗妾室灭小三,谁爱嫁谁嫁反正她不嫁。而突然出现的他也表示要护她一生。抱也抱了亲也亲了好吧,你们脸皮厚你们说的对。他,原以为在报仇之后人生就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意义,不曾想会再一次遇见她,仇恨是苦的而她是甜的,活着似乎也蛮有趣的,只是他的对手太过难缠,敢跟他抢人那是活腻了!
  • 我以故事换你酒

    我以故事换你酒

    由一些(短)故事组成总体轻松不虐cp每个故事待定
  • 王胖传奇

    王胖传奇

    本书是一本跨界流的小说。王大龙来自于华夏,他穿越了,且看看掀起异界小说的狂潮。
  • 重生之席卷风云
  • 易龙图

    易龙图

    先天功谱绝寰宇,易龙全图定乾坤。一本《先天谱》,一卷《易龙图》,多少义士为之耗尽心血,岂可任由为人君者拱手让人?
  • 十七画两个字一个王源

    十七画两个字一个王源

    很久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当一个女孩说她再也不理你不是真的讨厌你而是她很在乎你非常非常在乎你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可是我没有听见你的声音认真呼唤我姓名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离别了才觉得刻骨铭心为什么没有发现遇见了你是生命最好的事情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人理所当然的忘记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的那么近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那陪我淋的雨一幕幕都是你一尘不染的真心与你相遇好幸运可我已失去为你泪流满面的权利但愿在我看不到的天际你张开了双翼遇见你的注定他会有多幸运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谢谢
  • 风尘岁月

    风尘岁月

    姬玄华是武功非凡的大盗,他身背雁翎刀,横闯天下,有时手无寸铁,也能杀得对手血肉横飞。他神出鬼没,令人谈虎变色。姬玄华又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小生。他对镜花妖的百般温存、对高黛的关怀体贴、对唐季华的柔情蜜意,使人看到他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真豪杰。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芳华道

    芳华道

    自古,人类长存,异类并生,万物皆可成道。“山”者,浩然正气,千古不破,屹立长存。“风”者,虚无缥缈,或为灾祸,流传不朽。“金”者,固若金汤,或为矛盾,杀人利器。“火”者,无所固形,蛮荒巨兽,生者畏惧。“水”者,刚柔并济,上善若水,生者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