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1300000026

第26章 建筑整合于景观形象的设计策略(2)

Mecanoo事务所设计的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图书馆倾斜的斜坡顶一直延伸到地面(或者说地面延展到了建筑的屋顶),其上覆植了草坪,成为一个人造的“土丘”,天晴的时候学生可以在上享受阳光。而其余几个侧界面则是通透的玻璃围护。借助于现代建造技术的帮助,屋顶轻薄而仿佛消失了厚度,从概念上仿佛大地的表皮被掀开。在某些角度,除了那个标志性的锥体之外,建筑的大部分形体消隐到了大地形态之中。赫尔佐格与德姆隆(Herzog&de Meuron)设计的慕尼黑安联体育场(allianzarena)主体建筑前的停车场部分运用了类似的做法,其屋顶一端从到达场址的道路平面升起,另一段连接着体育场看台的入口平台。这样其屋顶就形成一片巨大的被掀开的地表,成为人们进入体育场的必经通路。这是一个缓缓升起的长坡,其上由多条蜿蜒的路径和小块的绿地交织成纠缠的纹理。这些纠缠的线条和场地边缘原有的高速公路复杂的线形相呼应。这一片人工重构的、被“掀开”的地表赋予人们接近和到达建筑的历程以一种室外化的、开敞的、在风景中漫步登山的奇妙体验。而包括4层、543m长、136m宽、可停车一万辆的巨大车库则消隐于这被“掀”的地表之下,不易为人所察觉。

(3)褶皱

2002年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事务所完成的横滨国际海港航站楼是一件令人瞩目的作品,在其中,建筑形态对于大地形态的重构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度。

不同标高上的地面通过扭曲、褶皱、剖切和升降形成一个连续的“表皮”。在这件作品中,地表的连续性除了与起伏的水面的形态呼应和融合之外,还被用来表达一种运动性,界面与空间的连续流动使得建筑不再像以前那样形成一个自我完满的封闭系统,而是更大范围的景观连续系统的一个章节,鲜明表达出一个充满运动与流动的港口的“出发之地”的意象。埃森曼设计的巴黎凯布兰利博物馆方案,屋顶从地面升起,一直上升到与周边建筑相同的檐高,其褶皱与肌理则将相邻两个地块上既有的古典建筑的屋顶实体形态以及基地和街道空间串接起来。由此可见,顶面的褶皱肌理绝非无由的信手而为。

(4)翻折

兰姆·库尔哈斯(Rem Koolhaas)惯常的做法则是在内部空间上也表达出大地的连续性:地面向上升起形成坡道或阶梯,继续翻折形成侧界面乃至上层的楼板。同时,通过剖面化的立面,对地表的这种操作表达到建筑的外部形态上来。在乌特勒支(Utrecht)大学的Educatorium项目中,清晰的表达出对于大地表皮的这些操作,以及由此生成的、在地表的拓扑形态之间的连续性的内部空间。这种对大地的操作是内蕴而概念化的,而在空间操作的层面上则更具复杂性和进取性:大地表面的空间不仅通过顶面形态留存其连续性,还进一步流入建筑内部,建筑内-外形成一个统一的形式与空间系统。

6.1.2 建筑形体与地形地貌的同构

传统上的掩土建筑和地下建筑等将建筑形体融入地形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策略”,某种程度上是对建筑自身存在的一种否定,而且在经济、技术方面所花的代价也较大。

而建筑形体与地形同构的手法则要灵活得多。建筑形体与地形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保证了建筑形象与地形景观的和谐性的同时,依然可以赋予建筑自身足够的个性自由度,在差异中寻求共通。这种形体的同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形体作与地形共同构图;二是建筑形体本身的构成与地形相呼应。

6.1.2.1 山坡地

郑忻教授的研究指出:当建筑物建造在山顶部位,山体成为建筑体量的基座。建筑物体量与山体形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影响人的视觉认知。山顶建筑处于边缘地带,是注意力集中之处。一般的做法是使建筑轮廓线具有向上和集聚的趋势,以符合并增进山峰的内在趋势。

这种上升趋势往往通过建筑形体轮廓线的处理以及建筑实体凹凸部分的竖直化而获得。中国传统建筑常常在山顶建塔。塔在整体天际线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有着竖直向上的形象趋势,而山体一般也具有从山麓经山坡到山顶的向上聚集升腾的形象特征,位于山顶部位的塔以其竖直向上的趋势与山体向上的形象结合起来,对于较小的山体而言是一种高度上的补充,从而在一定区域内加强了山峰在视觉形象上的支配性,而对于较大的山体则使其具有更强的识别性。当在山顶设置高塔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时,塔与山体的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山体较小的情况下,应夸大塔的体量与高度,使其成为视觉上具有支配性的要素,来弥补山体体量支配性的不足;而在山体较高大的场合,山体本身就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山顶部位的塔就不该与之争高低。此外,山体的形象特征也对于两者的整体形象有较大的影响。刚劲陡峭的山体形象(如一些峭壁)具有更强的向上趋势,有助于和塔的形象共同配合而相互增益。如果山体形象圆滑柔和,向上的趋势不强,塔与之就难以匹配。在这种山顶,点状的体量比线状的体量更合适。当必须建塔时,可以在塔的底部周围用其他建筑体量来作为塔与山体之间的过渡和补充。山顶建筑也有呈现点状体量的做法。这样较小的建筑体量对于山体的形象影响较小。中国传统建筑往往在山顶建亭,其由立柱顶起的攒尖坡顶的形象,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向上趋势,另一方面也具有向四面伸展的趋势。

当建筑位于山脊部位时,建筑的形体往往沿山体脊线展开。坡脊是一系列相对的制高点的集合,因而当建筑沿着坡脊发展,不仅建筑形体与土地的关联更为密切,而且建筑的形体也能够得到凸显和强化。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方向,可以获得开阔的视野。中国传统的山地寺院一般沿坡轴线纵向层层递进展开。由于山脊往往亦有起伏,建筑形体应当随之错落,以取得和山体呼应的效果。希腊Mykonos岛的建筑聚落形态。

建筑形体化整为零,随地势错叠跌落,与山体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如同山顶覆盖的冠冕。

当建筑物位于山体中部,由于视角的不同,山体与建筑的形象关系有两种情况:从正面看,山体形象位于建筑形象的背后而形成背景;从侧面看,山体形象位于建筑形象之下而依然成为基座。当山体呈现为建筑的背景,主要是处理好两者作为视觉上的“图”与“底”的比例,这在上文已有所论及。建筑自身的轮廓不论如何变化,不宜过于突破作为背景的山体轮廓。如果能与其保持走势、趋势和线型上的呼应,则更能产生一种协调之美。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许多位于山体中部的建筑在平行于等高线方向上一般采用水平伸展的体型。一般而言,坡面上的建筑的走向应该与等高线平行。但要注意不宜使建筑产生割裂山体的感觉,因而应该注意控制其水平向延伸长度与山体中部水平长度的比例。当山体呈现为建筑的基座时,由于山坡的倾斜线型,建筑体量在垂直于等高线方向上采用顺势倾斜错落的处理以顺应和增强这种走势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此时建筑轮廓线中也不宜出现过高的体量,以免与山峰这一制高点争雄,形成两个兴趣中心。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位于热那亚的“庞塔·内浮(Punta Nave)”工作室坐落在热那亚海滨的山坡上,主要的定向与等高线平行,低平的建筑体量与自然景观和地貌的肌理浑然一体。

有时,山体的侧轮廓线会由于凹形地段的存在而形成凹陷或是缺口,建筑位于其中时,其天际轮廓线不突破上下坡的潜在连线,有利于保持山坡轮廓线的完形趋向。另外,也可将建筑局部架空而使其脱离作为基座的山体。但此时两者(建筑与山体)应该有明显的主次。

如果两者在视觉上较为接近,则也会引起视觉上的暧昧和混乱。

当建筑物位于山麓地带,山体在视觉上就主要作为建筑的背景而出现。在与山体的大小匹配的前提下,建筑的体量组织相对有更大的自由度。山体和平地的交接方式是视觉上起决定性的因素。凸形地段上的建筑一般宜呈现横向水平展开的趋向,局部可以穿插以垂直体量以形成活跃元;而凹形地段中,由于两侧山翼的拱卫,建筑一般采用中心集中、甚至竖向发展的体量组合。保持建筑天际线与山体天际线在走势、趋势和线型上的呼应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成为造型的主题。斯维尔·费恩(Sverre Fehn)设计的挪威冰川博物馆位于一座山丘的山麓,其主体则以简洁有力的体量和粗粝的材质表现了其展示的主题。建筑的屋顶有两道阶梯可上,其上成为观看真实的冰川(也是展品的一部分)的观景台。总体上看,建筑向上隆起的体型与作为其背景的山体的向上趋势出奇的一致。

美国建筑师安东尼·普里多克(Antoine Predock)设计的斯宾塞演出艺术中心位于新墨西哥州萨克拉门托山脉下的一片方圆20英亩的高地上。建筑具有实体化很强的外观,楔形的体量从地面升起,简洁而雕塑化的形体和富有质感的表面肌理与大地景观中开阔旷远的荒漠和苍莽的远山相得益彰,建筑既不显得琐碎或渺小,又不显得轻浮。楔形的体量上升的方向指向萨克拉门托山脉的最高峰布兰卡峰。人工化的“山体”与自然的山峰在默默中对话。

此外,建筑形体的各构成部分(如屋顶、挑台等)与山地的地形、地貌和地物共同构图,共同形成整体的形象,也是建筑与山地景观的形象整合的常见做法之一。在这方面,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无疑是极为优秀的作品,至今可能尚未有能出其右者。

古埃及的哈特什普苏法老陵墓,建筑的柱廊在今天看来与山体竖向的风化节理在形象上浑然一体。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设计的天台济公佛院也是运用这种与景观同构的设计策略的典范。佛院的建筑构件语汇依然是中国传统的,但在构图方式上则因借地势,错落跌宕,与山体形成形象上的同构。意大利着名的Malaparte住宅位于海边的一块礁石顶部,建筑师通过一道通向屋顶的大阶梯,使得建筑体量与山石形成同构。同时其体量走势和礁石伸入水面的方向相一致,外部大胆的红色使得它成为山海之间一道别样的风景,使得它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早期建筑与景观整合的一个着名实例。

6.1.2.2 平地

在平地地段开阔平展的景观之中,水平延伸的地面以及横亘远方的地平线对于建筑的形体构图是极具控制性的。因而,建筑形体的“水平性”、“接近大地”成为建筑形象与景观风貌整合的重要取向。

赖特对大地的热爱是广为人知的。他说道:“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筑中与地面平行的各个面应能与地面同一,竭尽全力使建筑物归属于土地。”因而在赖特的建筑中,水平性是极为鲜明的主题。他的“草原住宅”和“美国风”住宅在形象上的共同特征是低平伸展的体量和飘浮在大地上的屋顶,与美国中西部宽广的草原景观呼应。当然这绝非意味着他放弃垂直发展的建筑的选择。从早年的“罗密欧和朱丽叶”风塔到1956年的普赖斯塔楼,以及未实现的圣马克斯大楼,甚至幻想式的“一英里高空中城市”,赖特表现出了对于高层建筑设计的非凡智慧。但如果我们考察这几栋高层建筑的结构与构成,我们会发现其共通之处:水平楼板自核心结构部分向各个方向悬挑——层叠了的水平性依然鲜明地表达了出来。这种结构与构成逻辑与当时第一芝加哥学派和后来第二芝加哥学派的以框架为主题的逻辑是不同的。

齐康教授设计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尽管由于城市的发展已经位于杂乱的城市环境包围之中,但从意象上看,建筑形象与大地形态的整合手法是十分精彩的。建筑形体半埋入地面以下,露出地面的部分处理为微微脱离地面的水平体量,与几片向外伸展并倾斜向大地的墙体以及寸草不生、铺满鹅卵石的大地形成一个整体,完美地表达了建筑所需要的纪念性气氛。

在强调水平性构图的基础上,由于平地地段往往缺少中心性的“地标”要素,因而建筑形体的构成中往往也适当组织竖向发展的体量。

6.1.3 建筑材质与土地肌理的整合

土地肌理在建筑上的延续体现了建筑对于大地的从属性,在视觉上使得建筑形体与土地具有融合的趋向。图629是位于希腊Meteora着名的岩石修道院,石材砌筑的建筑形体与山地几乎浑然一体。挪威建筑师莫尔(Bjart Mohr)设计的Vinie画廊建造于北欧的群峰深处,穿过一片浓密的云杉林,建筑向着下方的山谷和远处黛色的群峰展现自身。建筑的外墙用具有微妙色差的大块花岗岩砌成,凝重而有力的体量与建筑所处的山体特质相通。用建筑师的话说,这是一种“谦逊的建造方式”。

对于土地肌理的延续有时并不需要覆盖整个建筑。

同类推荐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有关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本书是建筑学学术论文集,集中反映了建筑文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准。
  •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本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的基础实践类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基础实习的内容与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实验室标本鉴定的基本方法,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与分析,地质图件的识读与分析,滑坡的现场调查与稳定性分析,北京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北京地区地质实习路线的基本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及相近专业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土木、水利、交通等有关专业领域的师生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阿尔苏飞

    阿尔苏飞

    少年阿尔苏飞精于智能算法与机器人维修,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面临着挑战与选择,与人工智能体之间的爱恨情仇让他成长。遨游于广袤的宇宙之中,寻找这个世界种种问题的终极答案。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拳皇创世记

    拳皇创世记

    多情的八神庵,痴情的草薙京,可怜的大蛇一族,谱写拳皇世界的真情
  • 从赘婿开始的巅峰人生

    从赘婿开始的巅峰人生

    叶轻松穿越了,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系统。但这个系统却并不能像别的系统那样提高他的实力。叶轻松郁闷,头疼,无奈,不甘……。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才明白,想要提升实力,是那么轻松!叶轻松明白,想要达到巅峰不难,难的是超过了巅峰该怎么办?
  • 平行线的对立传说

    平行线的对立传说

    “这就是你为这个明知已无可救药的天下献出生命才薄的得一线生机”“谁能告诉我,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什么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对不起,明明发过誓要一直陪着你的。对不起”懵懂无知少年从出生就背负着这个世界的存亡,负重前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之挽歌

    血之挽歌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架空+玄幻+推理+热血2033年,主角因为躲避核爆意外流落到神秘古陆,却发现地球世界竟然是古陆人所崇拜的神界……永生疫苗、第三次世界大战、百慕大三角、金字塔、神秘的古大陆,被称为神界的地球,这一切都有什么关联?主角追寻回家之路,却意外发现自己的人类之身竟然为天生神躯!一路血歌,他又会谱写出一段怎样的泣血传奇?快快点击收藏吧!
  • 重案007

    重案007

    是刑警们认为难破解的一些神秘案件,被一名刚刚毕业的警察依凭借老师交给他的破案方法,灵活运用犯人留下的证据以及死亡讯息破解了凶手自认为高明的犯案手法
  • 我来到你的城市看孤独的风景

    我来到你的城市看孤独的风景

    我那么拼命,不是为钱,不是为名,而是希望有一天,你能从什么地方突然看到我,或电视,或网络,然后想想当初到底该不该,不打扰不是不爱,不是相忘于江湖,只是不想做爱情里卑微的存在,我想相濡以沫,却忘了你不是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