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4900000012

第12章 高血糖(糖尿病)(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的疾病。

血糖的基本概念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可用化学方法测定。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无论在空腹或饭后,都需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出现过大的变化。科学家之所以对血糖这么关注,是因为糖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在糖、脂肪、蛋白质这三类可供选择的生命能源中,惟有糖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很容易地转变成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血糖总量的2/3供脑组织所用,它可以顺利地通过血脑屏障,成为脑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惟一的能量来源。由于人的脑组织中几乎没有糖原的储备,所以它对血糖有特殊的依赖性与敏感性。脑组织对缺糖、缺氧最为敏感,血糖不足很容易出现疲劳,甚至昏迷。但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人体不能将葡萄糖充分利用及储存而引起多方面的病变。

正确理解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的疾病。这是由于胰腺中分泌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由此导致全身神经、血管病变,引起心、脑、肾、神经及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但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尿中都能测出糖,尿中有糖也不一定即是糖尿病。在中医学上,一般将糖尿病划为“消渴”症范畴,意思是消瘦加上烦渴。中医又根据其部位表现不同,将糖尿病(消渴)划分为上消、中消与下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

尿中有糖并不一定是糖尿病

李师傅在一次偶然的检查中发现尿糖阳性。他想:尿中有糖当然就是糖尿病了。于是,他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还自作主张服用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舒等药物,饿得他全身无力,头晕眼花,有两次几乎晕倒。后经确诊,他并未患糖尿病。医生告诉李师傅:导致尿糖阳性的原因很多,如某些内分泌或代谢紊乱、肾疾病等,但都为暂时性的尿糖。有的人进食之后,也可出现尿糖增高。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退热药、抗结核药、维生素C等,也会导致尿糖假阳性。孕妇在妊娠期间亦可出现尿糖阳性,一般产后即可消失。因此,仅根据一次尿糖检查的结果是不能诊断为糖尿病的,还应进行有关的糖尿病血糖方面的检测,方可确诊。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现代人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77亿,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因患糖尿病死亡,糖尿病造成的死亡已居人类各种死亡原因的第5位。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加1倍多,达到3.86亿。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在国内,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1980年以前,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3%,现在据国内最新统计,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达到4%以上。在部分大城市,糖尿病越来越普遍,1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近6%,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病,65岁以上的人则有超过两成人患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逾40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5000万。由于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并且随着病程延长,并发症日趋增多,程度日趋加重,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的特点。所以糖尿病已被公认为人类健康的公敌。

糖尿病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推荐,糖尿病基本分为四类,即:1型(胰岛素依赖型)、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他型和妊娠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我们称之为原发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岛素合成障碍,或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药物,或其他内分泌的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一类特有的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部分或全部被破坏,从而部分或完全失去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患者大多在发病后不久便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于临床,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享受与正常人一样的健康和寿命。1型糖尿病其主要特征是长期高血糖。随着病程延长,体内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可以引起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如得不到合理治疗,则最后导致双目失明、尿毒症、脑血管及心脏病变、下肢或足坏疽,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发病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多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等)有关,而与自身免疫无关。2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亚太地区20~30岁年龄段人群中已越来越多,并且在青春期前的儿童中也开始出现。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从而出现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早期,要依靠多分泌胰岛素以弥补其效应不足,但久而久之,会导致胰岛细胞逐步衰竭。2型糖尿病患者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患者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早期采用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如果治疗及时,在早期应用胰岛素,相当部分患者损伤的细胞可得到修复,否则,高血糖作用可使细胞功能进一步损伤。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因素是妊娠糖尿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才可能出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近年来妊娠期患糖尿病的概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1%~3%。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女性妊娠期间,雌激素增多,雌激素一方面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导致胰岛B细胞被破坏;另一方面,雌激素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妊娠糖尿病除对孕妇本身的影响外,它可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出现胎儿畸形。但妊娠糖尿病病情一般比较轻,大约85%的患者通过单纯饮食治疗就能使血糖达到理想范围而不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母体亦不会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以及酮症。

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

原发性糖尿病的基本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而环境因素则是患糖尿病的外在因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没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但如果没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还不致于患糖尿病。引起1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感染,如病毒感染,使胰岛细胞受到破坏。如胰岛细胞尚能修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使病情减轻;如果胰岛细胞恢复又受到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坏,这次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从此不能再分泌胰岛素。同样,2型糖尿病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倾向更明显、更复杂。导致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以及紧张、感染等诱发因素。具体来说原发性糖尿病发病与下列几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1.糖尿病与遗传有关:研究证明,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的概率会患糖尿病。所以说遗传因素是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引起充分的注意,经常检查自己的血糖,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相关突变基因的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资料统计,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4%~73.8%。其中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2.糖尿病与感染有关: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动物研究发现,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组织损伤,包括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组织发生炎症,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类似糖尿病的改变。糖尿病与感染是相互加重的,病毒感染后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

3.糖尿病与肥胖有关: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女性上身肥胖是女性患糖尿病的重要信号,女性腰围与臀围之比大于0.7~0.85(不论体重多少),糖耐量试验异常者达60%。有人认为,这种体型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4.糖尿病与饮食有关:高血脂是糖尿病重要诱因之一,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为了一饱口福,经常大鱼大肉,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就会增高,从而破坏胰腺中的B细胞。长此以往,就会促使人体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的发生。中医也认为,如果长期恣食肥甘,醇酒厚味,则会损伤脾胃,使脾胃之运化功能失职,日久则酿成内热炽盛而消谷耗津致津液不足,而可患糖尿病,呈现咽干口渴无度,欲饮水而多尿。

5.糖尿病与缺乏运动有关:据调查,体力劳动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脑力劳动者。营养学家推测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也就是说缺乏运动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原因之一。临床医学专家也指出,增加运动可以防止肥胖,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更多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运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利用受阻,从而导致糖尿病。

6.糖尿病与吸烟有关:国外科学研究发现,吸烟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研究人员在平均12年的随访期间,发现了多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那些从不吸烟的人相比,每天吸20支或更多烟的人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系数较高;每天吸不到20支烟的人相对危险系数居中;有吸烟史但已戒烟的人,相对危险系数较低。研究者认为,吸烟可独立引起2型糖尿病,但该因素可予以纠正而被消除。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吸烟的高危人群应该劝其戒烟。这是由于烟草中的烟碱可刺激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使血糖升高。吸烟可诱发小血管收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运转。严重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吸烟还会诱发小血管痉挛而加重其病情。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症状。典型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常见于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多有由并发症引起的病变,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实际上大多数患者症状不典型,即表现为不典型症状,或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健康体检中发现,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必须提高警惕。要发现糖尿病,仅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还应做糖耐量试验。

1.消瘦: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和储存。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时,大量葡萄糖不能被人体充分利用而多从尿中丢失。为了补充生命所需能量,机体只能动员脂肪、蛋白质进行糖异生,产生能量以满足各组织器官需要。由于不断地消耗脂肪、蛋白质,再加上多尿,体内大量水分及其他营养素丢失,患者体重逐渐下降,从而出现消瘦。

2.多尿: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是糖尿病典型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每昼夜尿量可达3000~4000毫升,甚至可高达10000毫升以上,或伴随尿次增多。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多尿呢?这是因为当血糖不能被有效地利用而升高时,会从肾排出过多的糖,使在肾组织中的尿液渗透压增高,肾小管重吸收减少,由此带走大量的水分,形成多尿。多尿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刺激中枢系统出现口渴而多饮。从生理机制而言,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同类推荐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

    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

    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养生保健的学习平台,笔者精心编写了这本名为《从内到外说健康之道》的健康书籍。本书主要结合神奇的中医智慧,用通俗的语言,引领读者走进强身健体的奇妙大观园。本书从普通百姓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出发,从顺应四时、调节饮食、调节情志和慎对医药几个方面,进行精彩且通俗易懂的讲解,师法自然、回归自然,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本书一改健康养生类图书晦涩枯燥的风格,以一种朴实、平和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说,让你轻轻松松地拥有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智慧。笔者衷心希望,本书能给你及家人带来福音,带来健康,带来幸福!
  •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是困扰许多现代人的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10%。其中有2000万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占七成;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人,其中3亿以上在城市。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在失眠患者中仅有21%就诊,求助于专科医师的人更少。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其表现主要是夜晚难以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低。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生活习惯和疾病等。很多生理疾病都和失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
  • 特效穴位自疗法

    特效穴位自疗法

    本书结合了全身穴位按摩、足部反射区按摩、手部反射区按摩这三种常用的按摩方法,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和常见疾病,介绍了治疗的方法。
  • 风湿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风湿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热门推荐
  • 你我不再

    你我不再

    四年前,她站在他身边,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骄傲的像一位公主。却因为父母的私心杂念,她被迫离开。四年后,她又回到了他身边,可是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女孩。“为什么?”她这样问他。“不为什么。”冷冷的四个字,冷冷地转身,挽着那个娇小的女孩子,冷冷地留下一抹背影。她望着他,等他回头,可是他已经消失在了眼前,她潸然泪下……
  • 盘古传人之救世

    盘古传人之救世

    罗一明。主角。地球人类偶得盘古遗留记忆《神功。阵法。救世》穿越异界大陆,强者如云。为生存,战战战!为亲人,强强强。
  • 如意难平

    如意难平

    上京城的姑娘们私下都谈论着相府的三小姐秋如意当真应“如意”二字,事事顺心如意,羡煞旁人。可却不知如意这二字是把枷锁,锁住了秋如意这一生。
  • 剑游红尘

    剑游红尘

    秦炎,本是太极仙宗的一名核心弟子,观望两位大能决战,欲要趁火打劫,却是两位大能双双自曝,不仅啥也没捞到,反而是送掉小命。剑神大陆,无一不是剑修,秦炎穿越来此,取代了原先那位花痴秦炎,重新走上剑修道路。剑游红尘,练心,练剑!
  • 次元启

    次元启

    星空神秘光球爆发,有人定义为普通的小行星相撞。然而它让我们的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横出魔兽,异兽.巨人.甚至是龙!还有...我们自己....
  • The Puppet Crown

    The Puppet Cr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花间事

    风花间事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最美的你,在最烂漫的青春,花开荼靡。当摄影师和舞者成了邻居,啧啧,天作之合……男主毒舌傲娇有点小别扭,女主独立积极有点小自卑,两个人在一起,其实也是一种相互治愈的过程。
  •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果断放弃清醒选择——人生两难境地的思考

    生命中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很多。如果一味地纠缠在那些毫无结果东西上,拼命地追求本该放弃的,本该苦苦追求的却又毫不足惜地放弃,到头换来竹蓝打水一场空。如果说执著是一种精神,那么放弃是一种勇气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该得的,就该果烛放弃。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许我们思面击分散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在大好时光中忙忙碌碌终无所成。扔掉扰心的烦恼,忘记失败的沮丧,封藏痛苦的记忆,坚定地把许多的过去踩在脚下,留在身后。选择了瞬间的清醒,就等于选择了瞬间的成长。
  • HP之安娜斯内普

    HP之安娜斯内普

    写这篇文的出发点是喜欢教授,想要让他幸福,有意见欢迎提出,但是禁止人身攻击。
  • 万世觅灵

    万世觅灵

    橙香槟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就算再悔,徒增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