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4300000008

第8章 打开语文学习的技能宝库(6)

其次是课外的生活观察中,只有带情绪情感性的感受,才能加深对外物的认识。为什么人会有“清泉入目凉”、“红杏枝头春意闹”、“呖呖莺歌溜得圆”这样的通感?这就是感受的特殊作用。尤其在写作学习中,光是表面的观察,不能深入感受是写不好、写不美的。着名作家王蒙以“下雨”说明,一般人见下雨只会把晾晒的衣服收进来,而作家经过观察则有种微妙的感受:细细的雨丝透出凉意,潮湿的空气中散发泥土的芳香,门前的树叶濯得新黄嫩绿……

因此,我们在培养观察力的同时,还须着力发展感受力。

(5)发展语文感受能力

《红楼梦》第23回里,写林黛玉路经梨香院时听到院内唱戏文时,有这么一段描述: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里写的林黛玉听曲时的种种神态,也表现了她对戏文的步步深入的感受能力,从“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至“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可见感受力对认识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如何发展感受力呢?

第一,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有机组合,这个组合,往往体现出特有的情境意味,需要我们去体味。这种对语言文字的较高层次的感受力,就是语感。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这样解释语感:“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在语文学习进程中,具有这种语感能力显得特别有意义,它使我们对认知材料和观察的事物就不致停留在表层,而可深入情感意蕴,获得一种深入美感的能力,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涵。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对此说得最透彻不过了:“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语感能力是一种对描述性语言的特别的感受力,语文学习中由于有这种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学习材料的正确理解。例如辛弃疾的《村居》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无赖”一词,如果按辞书字典义项解释,其贬义岂不冲淡乡居生活的美感?而作品中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小儿“娇横顽皮”,流露出农夫舐犊般的怡爱之情,只有语感能力强的人,才能深刻体味到。

因此,语感也可以说是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与审美的感受力,它源自于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也延伸于情感的审美感受,所以既要有对知识的积累,又取决于对生活以观察为前提的独特感受,而语感在培养语文感受力时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在观察中培养独特的生活感受力。在观察活动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层的客观的认知上,而应该充分调动起联想与想象,培养深层的独特的感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教育的艺术》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孩子们被自然景色所吸引,都安静了下来,一串串成熟了的琥珀色葡萄垂在绿叶之间。孩子们很想尝尝香甜的果实。……孩子们环视四周,觉得果园被绿色薄雾笼罩着,犹如海底的童话世界一般。大地表面——田野、草地、大路——似乎在透明的热气中颤动,阳光照射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

“太阳在洒火花哩!”卡佳低声说。

好一个“太阳在洒火花哩!”一个“洒”字说得多么形象生动,这是小卡佳在野外观察活动中的独特的感受。她把眼前所观察到的世界——田野、草地、阳光等等,与其他的生活经验,譬如给花洒水、洒水车路过、天上洒下的雨丝等联想起来了,恰到好处地用了一个“洒”字,阳光把火花也“洒”下了大地,生动的比喻,恰当的、形象的措辞,是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就要特别地提倡这种独特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深入下去,取得更为独特的认识效果。

要培养和发展这种感受能力,不仅要深入联想,深入想象,而且要深入情感,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因素。尤其是,每个人在观察感知外物时,因各人的生活经验的深浅,情感投入不同,感受可能各异。

例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写的百草园,据传,许多到过百草园的人都说,那不过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废园子,先生自己也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就是这样一个杂草丛生、虫蜂乱舞的荒芜园子,在“迅哥儿”眼里却如此优美: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蝉鸣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间直窜向云霄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题名,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所致。年已半百的先生回忆童年时的趣事,写下许多散文,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还是社戏,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描述,都是饱蘸着情感的,是种种独特感受的表达。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中,观察或回忆起观察过的事物,或在对整篇课文的感知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深入认识,就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应该结合联想、想象,调动起情绪情感因素,以发展对事物的独特的感受能力。

第三,激发情感,培养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其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作家诗人们在“缀文”时笔墨饱蘸着深切的情感,凝聚着心血写出来的,“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蕴含深意的,可以激发起阅读者许多审美联想、审美想象的东西。因而我们“观文”阅读时,要披文入“情”,真正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与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优美境界,唤起联想与想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补充,真正把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发展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70%以上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以其表现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学习中就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字词语法等等的枯燥理解上,而应该在语感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活经验的独特感受,对课文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例如自然美吧,《长江三峡》再现了雄伟瑰丽的景色,《天山景物记》写尽了天山旖旎之风光,凡此种种,足以加强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而加深认识。俄国文学家乌申斯基就认为,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都是“我们的教师”。美,能净化人的心灵。审美感受能力强,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也就不是一般层次之上了。

要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审美感受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自己观察后的独特感受,结合课文的学习,从仿写、借鉴到创造,在写作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例如学过《春》以后,写作《深秋》,下面这段写深秋的文章片段,就是发展审美感受的好例子:

小径两旁已无昔日的青翠,枯黄的草茎上附着银白色的霜粒,道旁的枯枝早已失去了盛夏的风采,孤独地直立在瑟缩的秋风中,它像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不信,你看那枝尖悬着的一滴水珠,就是它追忆的眼泪。往日欢歌的雀鸟早已失去了踪影,溪中的游鱼也已入睡,静静的湖面上只有几片枯叶做成的小舟飘浮,天地间锁着一层又一层雾意……

这寥寥数笔勾画出秋天的全景,写得很美。又在字里行间,采用各种比喻、拟人手法,透出一种对深秋萧瑟的淡淡忧郁感,可见小作者的审美感受能力是很强的,并未曾停滞在表面观察到的客体景物的描述之中。

不仅是写,同样通过读、听、说,特别是带有情感色彩审美的读、听、说,亦是发展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可在语文学习中发掘审美因素,以至于“心动神摇不自持”,使认识从表层深入本质。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爱国为民的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爱国为民的故事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共六章,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概述、求职择业知识综述、职业能力及其培养、创立自己的事业、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企业创新经营。前三章介绍了大学生求职择业中所需的知识,例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等:后三章介绍了产生创业灵感、创立和经营事业的方法。
  •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热爱学习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了解元素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了解元素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礼仪教材:小学生礼仪(4-6年级)

    礼仪教材:小学生礼仪(4-6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小学生礼仪(4-6年级)》是专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书中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要学会与人沟通、要关心集体遵守公德,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
热门推荐
  • 空明界

    空明界

    我欲成仙掌控此界,逆天而行遭遇此劫;世间万物冥冥之中皆有定数,一段争霸留下一个阴谋;天地棋局,万物为子;无论做什么,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你;
  • 我i写作文

    我i写作文

    随便写的作文。biubiu啦啦啦biubiu啦啦啦
  • 追忆若梦浮生

    追忆若梦浮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一个‘情’字,撂倒多少英雄好汉,岁月不老,又有多少红颜肝肠寸断。掌管人间姻缘的那个老头,他将情分为四种,其一‘情花’,其二‘情色’,其三‘情债’,其四‘情劫’。欲知详情,敬请点击,切不可手软,顺便收藏一下哦!
  • 妻人太甚:老公太生猛

    妻人太甚:老公太生猛

    “这么盯着我干嘛,都不反抗一下?还是觉得我帅突然改变主意愿意负责?”“对呀,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仔细看来,你长得这么帅,我不妨委屈下自己,收了你算了?”我不想招惹你,是你自己送上门,不要白不要。
  • 未世改造师

    未世改造师

    未世前,他还是一个平凡的人,未世后系统在手他成为全世界唯一个改造师,看万人之上的他如何玩弄未世
  • 木木夕桃

    木木夕桃

    “平凡”市民徐梦生偶然遇到神秘大树,便开启了镜与现实的爱恨情仇。
  • 灵界御灵

    灵界御灵

    大千世界之中有着诸多个次元小世界,自古以来成帝是每一位修者心目中的憧憬,能够跻身帝位的更是寥寥无几。但跻身帝位每一位帝者的身上都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那就是成帝之后十七年必定消失!这究竟是万物的因果还是命运的偶然......最后一位帝者为了探寻其中的秘密,耗尽灵界万象!扭曲时间与空间!这是一个“界中无帝,圣者为尊”的时代!
  • 弑天战帝

    弑天战帝

    远古年间,破碎的纪元之战让万族元气大伤,天道凋零。万年之后,天道昌盛,天才林立,新的纪元已然来临。一位身负混沌瞳的少年自蛮荒中走出,掌轮回,逆时空,踏着漫天诸神的尸骨,登临万界之巅。
  • 顾天下

    顾天下

    一位来历成谜的少年,一片悠久瑰丽的土地,一段口口相传的传奇,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 天下为聘之重生归来

    天下为聘之重生归来

    前世,她错爱小人,为他背弃夫君,窃取军情,机关算尽,最后却落得个暴尸荒野,遗臭万年的下场。重活--世,她发誓要报仇雪恨,怒斩负心狗!还有就是,好好回报那个被她坑了小半辈子的耿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