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7800000016

第16章 养心篇(2)

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适应,一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外有学者把它分为四个时期。①期待期。等待退休,愿退者,心情愉快;被迫退休者,心情不愉快;②退休期。即退休者正式离开工作岗位这一天。虽然只一天,却是一生的重大转折,有人难过,有人高兴。③适应期。即从正式的社会组织回到非正式群体的家庭,生活节奏变慢,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发生变化,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在这期间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经常处于无所事事和无所适从之中。④稳定期。即建立新的生活秩序时期。当对退休后的生活方式逐渐适应,心理也就会逐渐稳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维·哈斯特提出了老年期的心理发展任务:①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②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③适应配偶的死亡;④与同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⑤承担市民的社会义务;⑥对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降低。据此,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老年期的到来。

二、律己修身,贵德养心,潇洒走夕阳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阶段。老年的到来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人到老年,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脑力和体力衰退,想做的事情力不从心,离开了工作岗位,感觉空虚和失落;子女长大成人,另行成家,感到寂寞;疾病加身;甚至有的人想到死亡将至而心中恐惧。人到老年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妥善处理,晚年生活是很难过得愉快的。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今日的青年即是明日的老年,现在的老年曾是过去的青年。岁月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善待生命的每一段时光,在有限的光阴里创造无限的幸福与欢乐,是每一个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中老年行列的人心底的渴望。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一样公平。古代的帝王将相手握大权,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享尽人间欢乐。他们不想老,不想死,想方设法寻找长生不死之法。他们现在又在哪里?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来自大自然,也应当回到大自然中去。人到老年,应当以平静的心态,潇潇洒洒地走入老年期。

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使老年人活得更长、更有活力,能工作的时间更长,使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压缩到人生最后很短的一段时间。治病靠医药,保健靠自己,而保健知识对健康比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更为重要。进入了老年期,人生的主要目的应逐渐转入养生阶段。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优化自己的最佳时期,也是效果最为突出的时期。《列子》中曾讲过,少年时元气充足好养生,青壮年欲望多不好养生,老年时人世沧桑都经过了,心不容易冲动,也不浮躁了,于是养生能取得比青壮年时期更好的效果。这时期养生的关键是精神安定,坚持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不动心。让心灵找到精神的家园,让知识找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让情感皈依仁爱之道。

(一)有德之人多高寿

道德是中国的哲学范畴,“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需遵循的普遍规律。“德”和“得”意义相通,用做具体事物从“道”所得为“德”。道德是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故将人分为有德和缺德两类。有德者心地善良,叫做善人;缺德者心术不正,称为恶人。所以养生必先养德,孔子有“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之说。而《寿世保元》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说明“养德养生无二术”,两者不可分开,“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皆得之矣”。同时,古人把养德作为传授技术的前提,先“传道”,后“授业”,再“解惑”。现在在各行各业强调职业道德,从社会大环境和周边小氛围,以及自身的修炼养生等方方面面来说,养生者首要的精神要素就是要养德。

“有德之人多高寿”,因为道德高尚者“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所以能长寿而动作不衰。有调查表明,我国健在的许多长寿老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爱做好事,少私心者,他们善于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苦中求乐。由于道德伦理观念对人的心理起着重大的影响,个人修养不同,其思想境界也有差异。有的道德高尚,对美好生活有正确的目标和追求,对人处事常以利人利物为幸福,常怀助人为乐的情趣,其心理常处于愉快、满足、稳定的状态而少生心、身疾病;所谓缺德者,其心术多不正,常怀敌意情绪,生活无目标,自私邪恶重,往往以损人开始而以害己告终。

提倡行善,反对作恶,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奉劝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警言。“善人”心地坦然,常处于“半夜敲门心不惊”的稳态心理,又常获得人们对他的感激和尊重,其心情愉快而心态平衡,对心肺有保护作用,这就是“厚德载福”、“外功内果”的效应,由此可见修养道德是养生的前提。

道德养生的要点是:

(1)忠诚、正直、积极、热情、敬业、遵纪守法,可使人心平气和、朝气蓬勃。

(2)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心平气和、待人谦和礼让,可使人坦然、乐观。

(3)仁义、有正义感、勇敢、坚强、有毅力、具有抗争心理和竞争心理。

(4)宽容厚道,有同情心。

(5)充满爱心,具有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和羞耻感;爱祖国、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职业、热爱生活。

(6)讲正气、讲良心、讲道德、讲精神、讲奉献。

(二)学会养心之道——一二三四五

我国魏晋时代着名养生学家嵇康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精神虚敬为五难。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至,不祈善而有福,不祈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至也。”没有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为深重。因此,养心为养身之先。所谓养心,就是怡情养性,心平气和。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比运动和营养难得多。

养心,注意以下五点: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是老年生活中的第一要素,要享受生活就必须拥有健康,而且拥有健康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两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潇洒一点,即在生活中自己能更自主一点,更自由一点,更随心所欲一点,努力做到言谈必由所衷,举止必由所欲,衣食必由所好,去从必由所愿。

糊涂一点,讲的是把人生的一切看得更透一些,对人宽容大度,对己襟怀坦诚,对事少于计较,使自己的心态由混浊到淡泊,由嘈杂到宁静。

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

忘记年龄,就是不要总想着自己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要甩掉由于年事已高而带来的心理负担。

忘记疾病,就是不要被疾病所困扰,惶惶不可终日。有病是自然规律,疾病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接受人生,同时也要接受疾病;享受生活,也包括对疾病的正确治疗和对患病情况下生活的恰当安排。患病是坏事,但从一定意义上又可以说人生难得一病。因为病中才更知道健康的可贵;经过病痛折磨之后,才会懂得平日极易被视为淡淡的、缺乏激情的普通生活是多么难得。

忘记恩怨,人活几十年,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恩怨。因为心中藏有深深的恩怨,胸中必有极强的愤懑,而愤懑蓄之既外,必造成心理和情绪的失衡,甚至酿成大病。

四有——有老窝、有老伴、有老底、有老友。

有老窝,是指人到老年之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尽量有一个纯粹属于自己(当然包括老伴)的家。老窝者,老人之窝,容得下老的习惯,容得下老的兴趣,容得下老的交往。

有老伴,是指人到老年,少不得老夫老妻。路要牵手而行,渡要同舟共济。

有老底,是指老年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除了每月的养老金,还需要有一点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有老友,这是老年所最不可缺少的情感和心理的寄托之一。人到老年,思维没有停止,情感没有凝固,仍需要经常有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这个时候的朋友,已成为精神相互抚慰和相互支撑的支柱。

五要——要跳、要俏、要唠、要笑、要掉。

要跳,就是要经常活动。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使自己感到充满活力,增强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要俏,就是要讲究一点衣着穿戴,讲究一点自身形象的美化。穿着打扮美一些,得体一些,自己心情也好,别人也可赏心悦目。

要唠,就是要寻找机会和话题,尽量多说话。从生理的角度讲,说话就是大脑的运动,这对于预防大脑老化有极大的好处。从生活的角度看,多与家人和朋友唠嗑、交谈,能创造活跃、有生气的生活氛围,减少老年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要笑,不仅指要尽量保持一种高兴、愉悦的心态,而且指每天都要创造机会,大笑几回。

要掉,这主要是针对原来曾经身居高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或手中握有较大权力的人来说的。通俗一点讲,就是要自我掉价,学会和习惯于过常人的生活。其实所谓自我掉价,更准确地说是自我回归,回归到老百姓的位置上来。做到了这一点,可使老年生活增加淳朴和乐趣,老年人格得到净化和升华,养生之道在这里同时成了做人之道。

(三)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人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意感。不要总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老年人不注重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把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仅不可能,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凡事应通过头脑和理智分析利弊得失,可以运用遗忘把引起不良情绪的刺激从清醒的意识中除去。这种遗忘,有利于调节心理平衡。不能放任情感的宣泄,因为任意宣泄犹如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例如,固执性格的人生气后,越骂越气,越气越骂,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宜养生养性、陶冶性情,做到遇事心平气和,泰然处之;遇难不忧,满怀希望,积极努力;遇挫折想得开,顶得住,不消沉,不恼怒。

1.顺应自然,知足常乐

老年人,不如意事常八九,烦恼痛楚藏心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耐不住寂寞,看不惯后任,遭不得冷遇,受不了委屈,烦心;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没了奖金,少了福利,想干没地方,想玩没去处,闹心;病痛缠身,花钱治不起,儿女养不起,老伴陪不起,窝心;儿女不孝,无端受气,冷眼相向,指桑骂槐,摔摔打打,寒心;失去配偶,人老身单,谁来问暖,有心再找,反遭白眼,伤心……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不学会自我解脱,怎么得了?

最大的痛苦往往来自自己的心灵,那么真正的解脱,也必然首先是心灵的解脱。只有精神负担彻底解除了,行动上才能振作起来。要真正战胜种种打击和不幸,还得靠自己。

首先要随遇而安,这是一种境界。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做官时,不志得意满、得意忘形;被贬时,也能怡然处之,苦中作乐。初贬黄州之时,当地太守让他住在长江边的一个小亭子里。按常情,一个京城来的贬官遭厄运,虽不说凄风苦雨,至少也是阴气沉沉的。但苏东坡不然,他给朋友写信说,住所离长江不到十步远,风涛烟雨,朝夕变幻;山水美景就像一桌丰盛的筵席摆在我的面前,这种幸运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享受的。后来他在亭子旁边又加了一个书房,他不无夸张地说,午睡醒来,忘了自己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以看见江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天相接,一片苍茫。

这山川之美,来自自然本身,更来自苏东坡恬淡旷放的胸襟。只有超越荣辱得失的人,才能保持乐观的心境,也才能保持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眷恋之情。随遇而安这四个字本身,就包含洒脱旷达的襟怀和忍耐坚毅的精神在内。安于退位,安于贫困,安于微贱,安于寂寞,乐天知命,忍辱负重,其意义和艰难有时并不在奋力抗争和努力进取之下。

其次要退一步想。《列子》上讲,有一天孔子游览泰山,看见荣启期穿着粗糙的皮裘,腰里系着绳子,在郊野行走,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他:“您为什么这样快乐?”他回答:“我快乐的原因有很多:自然生育各种飞禽走兽,昆虫鱼虾,只有人最尊贵,我能够做人,这是第一种快乐;人有男有女,男的尊贵,女的卑贱,我能生为男人,这是第二种快乐;人生下来,有的没有看到日月便夭折,有的还没有脱离怀抱便短命,我却活到九十岁了,这是第三种快乐。贫穷是人的一般情况,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安于一般情况,等待必然结果,还有什么忧愁呢?”孔子听了赞叹道:“好啊!这是最能够自己宽解的人。”

我们并不是一切认命,逆来顺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但是,生活中有些目标,怎样努力也无法达到,有些苦难,怎样挣扎也无法摆脱;有些损失,怎样痛苦也无法挽回。有时候,抗争和死亡几乎是同义语。

同类推荐
  •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素心佛餐: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有一种心灵修行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圣雄甘地唯一的生活方式,智者,因斯坦最终的生命境界,最适宜21世纪环保法则的健康法则和人生法则,最博大深刻的佛教文化在最简单易行的佛餐方式中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幸福的人生应当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如果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病”可以理解,但因为过度追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幸福,而让自己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幸福有很多种定义。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拥有甜蜜的爱情,是幸福;拥有美满的家庭,是幸福……幸福不仅仅是你拥有几幢豪华别墅,拥有几辆顶级名车,当这一切无人与你分享,或者你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享受,你还会感觉到幸福吗?幸福也不是你中了500万之后的欣喜若狂,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早已不堪一击,这样的惊毒你或许无福消受。
  • 颈椎病调养宜忌

    颈椎病调养宜忌

    本书对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以及不同人群在心理、起居、饮食、运动、日常生活方面的康复宜忌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 青少年视力保护

    青少年视力保护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视力下降,导致近视。本着保护青少年视力的目的,本书搜集大量相关文章,告诉青少年怎样正确用眼,以及平时做好护眼的工作,让视力不再因为自己的大意而下降。同时本书还附加了关于青少年不可不知的成长烦恼,在做好视力保护的同时,也从心理方面给青少年的健康带来帮助。
  • 健康排毒金典

    健康排毒金典

    本书精心为读者设计每一个排毒章节,遴选各个排毒方法,帮助您——从今天起,打造“无毒”的强健体质。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最强植物系武魂

    斗罗大陆之最强植物系武魂

    在平行宇宙中,还是那个斗罗大陆,还是那么惊艳的史莱克七怪;看唐门高手如何以最快速度平息武魂殿浩劫。
  • 仙道问神

    仙道问神

    天才的光环到哪都不会磨灭!任你天道视仙如狗!我心一往常夕!修真界如此残酷!我该如何自处?是只争不要任人宰割还是宰割他人?我道即是我心!我愿与天争命,不要天命所归。。。
  • 倒数黎明

    倒数黎明

    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过去后第四十年,地球上的资源开始急剧减少,所有的一切都被付之一炬。我们或许曾经找到过希望之火,但是瞬间,就被掐灭在了一切开始之前。如果没有希望,剩下的是不是只有挣扎?还是向那些夺走希望的人反击?曾经的幸福快乐被隐藏在了心底,所有的笑容都被放到了记忆中。是不是活下去,所有的希望就不会消失?是不是只要能够走下去,就可以回到那个温暖如初的地方?
  • 魔教恶女

    魔教恶女

    那一年,她立于峰巅之上,立誓要做这搅动风云的魔教妖女。PS:无男主,算是……略微有点黑暗吧。作品相关有序章,当初没有发到正文里…
  • 卿世紫瞳

    卿世紫瞳

    相识是一种缘分,心悸最初的开始,它可以清楚让你记住一个人,那怕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微笑,就让你再劫难逃。
  • 退休勇士的普通生活

    退休勇士的普通生活

    尘埃落定,英雄迟暮;蒂西亚大陆的太阳依然升起,但曾经的勇士却早已不在。可是,又有谁说,退休的勇士不能过过“平淡”的生活呢?最起码,能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理由吧。
  • 锁水寒

    锁水寒

    奈何桥旁尘门尘川坐化后,一口神秘的无极剑匣入世,掀起江湖纷争。各方势力针锋相对,戒空、尘心、冥王、御风、莲、风萧等相继卷入争端,一场围绕无极剑匣的故事即将上演。策马江湖梦,倚剑踏歌行。无极剑匣的秘密,逐渐浮现……尘心的江湖,一步步揭开,刺客的日子
  • 怒宋

    怒宋

    男人天生的使命就是保护自己的土地和女人,当面对蛮族入侵的时候,每一个男人都有义务用自己胸中热血去抗争,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很热血的故事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