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3700000020

第20章 头痛眩晕中医诊疗(3)

【方析】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多梦;痰热上蒙清窍,见癫痫;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枳实,理气和胃。佐:橘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祛湿,使湿去痰不生。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要点】

①燥湿化痰药与清胆和胃药相伍,使痰热消而胆胃和。

②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

③无热象者慎用。

④虚寒证忌用。

【加减】

①心内烦热,可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②口燥舌干,可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③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息风止痉。

【方歌】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按语】本方源于《备急千金要方》之温胆汤,较之多茯苓、大枣,并减生姜剂量。《三因方》中温胆汤原用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之胆寒证。方以二陈汤加竹茹、枳实而成,生姜只用5片。竹茹为甘寒之品,长于清热除烦止呕,尤其是清胆热,非他药可比。所以本方方名虽曰“温胆”,实为清胆。罗东逸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现温胆汤已成为理气化痰、调理肝胆脾胃之名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大有扩展。

(七)内伤肾精亏虚

1.指导方药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基础方。

(2)大补元煎加减:功能滋补肾阴,可用于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诸症。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滋肾填精;杜仲、川续断、龟甲补益肝肾;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若头痛而晕,头面烘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泄火,或方用知柏地黄丸;若头痛畏寒,面色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3)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4)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2.重点方药解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骨蒸潮热,消渴,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析】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眩;肾精不上承于耳,则耳鸣耳聋;相火内扰精室,故遗精;肾精不足以生骨髓,则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臣: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山药,补益脾阴,固精;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滋腻恋邪。佐: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要点】

①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

②肝脾肾三阴并补,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

③脾虚泄泻者慎用。

【加减】

①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此谓“知柏地黄丸”。

②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

③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明目,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此谓“杞菊地黄丸”。

④肺肾阴虚,见喘咳者,加麦冬、五味子滋补肺肾,此谓“麦味地黄丸”。

有现代研究,针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型,将原方熟地黄改为生地黄,用量20~30g,牡丹皮、泽泻用量也增大,改为15~20g,亦获得显著疗效。

【方歌】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按语】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原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著名方剂,源于《金匮要略》肾气丸,因“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方中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养肾肝脾之阴,又以泽泻、牡丹皮、茯苓泻渗湿浊,清虚热。全方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三补”用量重于“三泻”,补中寓泻,以补为主,补不留邪,滋而不腻。又以三补之品,肾肝脾三阴并补,且以补肾阴为主,故后世用为补阴的基础方,众多的滋阴补肾方剂均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

(八)内伤瘀血头痛

1.指导方药

(1)通窍活血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疼痛甚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行瘀通络、搜风定痛之品;若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舌质淡者,可酌加细辛、桂枝等温经通络散寒。

(2)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化裁灵活,效验确实。

2.重点方药解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赤芍、枳壳各6g,川芎、桔梗各5g,柴胡、甘草各3g。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析】瘀血在胸,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故胸胁刺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至胃,胃气上逆,故呃逆;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瘀久化热,瘀热扰心,故内热烦闷,入暮潮热心悸失眠;唇、舌、脉均为血瘀之表现。

君:桃仁,破血行滞润燥;红花,活血祛瘀止痛。臣:川芎、赤芍,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佐:当归,活血止痛;生地黄,凉血清热;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尚可载药上行,兼使药之用。使:甘草,调和诸药。

【要点】

①本方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②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③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④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属血瘀气滞者,现代常以此方化裁治之。

⑤冠心病、中风等均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基础证即有痰血瘀阻之病机,若并发冠心病、中风,则血瘀更重,本方是治疗血瘀病症的基础方,在高血压临床中应用极其广泛。

【加减】

①化裁为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②方药加减可成“通窍活血方”,功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方药组成见本小节指导方药。

③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癥化积。

④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按语】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创制的著名方剂,全方不仅散血分瘀滞,又善行气分郁结,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寓行气于活血之中,为气血兼顾之剂。本方的治疗范围较广泛,不仅用于胸膈瘀血,而且可治疗多种瘀血病证,可视为治疗血瘀病证的基本方。

二、眩晕

(一)肝阳上亢证

1.指导方药

(1)天麻钩藤饮:参见“内伤肝阳头痛”之“重点方药解”。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胁痛胀,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牡丹皮、夏枯草清肝泻火;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酌加枸杞子、何首乌、生地黄、麦冬、玄参;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羚羊角(代)、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息风,清热止痉。

(2)镇肝熄风汤:用于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

(3)逍遥散:参见“内伤肝阳头痛”之“重点方药解”。

2.重点方药解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生赭石各30g,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g。

【功效】镇肝息风。

【主治】内中风证,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发热作痛;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可用于高血压病、嗜铬细胞瘤、经前期紧张症,辨证属于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

同类推荐
  • 别让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

    别让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

    在卧室,软软的枕头里面藏着几千种细菌;平均每条被褥里的尘埃和螨虫有1500万;舒适的大床其实是霉菌孢子的栖身地……在客厅,沙发可能是哮喘病的致病源;地毯虽然美观但是它能使幼儿换上地毯综合征;怎样预防患“空调病”……在厨房,垃圾桶里的细菌会带来致命的疾病;抽油烟机使用不当会导致肺癌;冰箱里的食物在低温下也能繁殖细菌……在卫生间,牙刷中含有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34%的按摩浴缸中潜伏着可致命的葡萄球菌;冲马桶时细菌会借助细小水滴悬浮在空中……随身物品中。手机上每平方厘米范围内“驻扎”着几万细菌;办公室里,鼠标上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菌……
  • 超值金版-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超值金版-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是一本家庭医学必备全书,西医病理浅析,国医养生绝学,有病早知道,长寿有秘方。不生病的智慧,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临床参考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药方进行删改,增加了常用中草药,对常用中药加以解析。全书共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良方近2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推拿疗法等。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参考学习,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节能养生

    节能养生

    本书介绍养生知识,内容包括:漫谈节能养生、四季变化与节能养生、各类人群与节能养生、各种疾病与节能养生、人体器官与节能养生、娱乐休闲与节能养生等。
  • 中医养生药膳与食疗全书

    中医养生药膳与食疗全书

    本书以中医药膳、食疗为主要内容,共分为药膳基本知识、疾病的药膳与食疗、补益养生药膳三篇章,包括药膳的制作方法、药膳的应用原则、常见疾病的药膳与食疗、中老年养生保健药膳、女性保健药膳等。
热门推荐
  • 岁岁相见欢

    岁岁相见欢

    被骗下凡的小仙女邂逅神秘权臣,一部四海八荒集体围观的宠妻实录。作为一株丹木小仙,秋离平生最大的志气就是和女帝司卿狼狈为奸、寻欢作乐。可她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沦落到被上门求亲的人逼得下凡避难?下凡就算了,一开始就逃命是不是太刺激了点儿?一块苍龙阙,三段乱世情。秋离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凡尘过客,却不想遇上元辰,阴差阳错成为了戏中人。他生逢乱世,一朝家变,在无数次暗杀中艰难求生,谋得天下财富,辅佐帝王业,可左右想护佑的,不过只她一人。初见时,他拱手作揖:“银子虽然没有,但小生模样还不错,若姑娘瞧着顺眼,便以身相许当是还债了,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再相逢,他目光灼灼:“我想把你圈在我身边,一生一世。”
  • 溺你一世相守

    溺你一世相守

    外界都传闻,闵家的二小姐从小身子弱,是个薄命像,明明性情最是温柔随和,人人听闻无一不感叹。可让众人费解的是,南城的齐家少爷看闵二小姐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闪电

    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闪电

    失去闪电是于快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如果有时光机,那么一定要穿越回去,留住他。幸运的是,好友真的送来了穿越体验,还想什么呢,闪电,我来了。
  • 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穿越到春秋战国?三国争雄?梁山泊聚义?不不不,干脆直接来一个历史人物大混战,什么关公战秦琼,我看行。西楚霸王项羽?看我如何灭了他!什么蒙古铁骑、成吉思汗,通通歇菜,坐下看我表演!千古英雄豪杰数不胜数,汇聚一堂,驰骋沙场,孰强孰弱大家说了算!成王败寇,乱世枭雄,究竟谁能成为王中王,谁能拥有天下第一神将?且看我乱战天下之华夏大地。
  • 帅气男友:百分之一的爱

    帅气男友:百分之一的爱

    尹亦熙有一个很疼她的青梅竹马——林鹿,把她当做宝一样,可她自己却把林鹿当作哥哥。就是因为她进了明大贵校,从此以后生命变的不同,遇见了苏洛泽让她日久生情。最后秘密解开,是阴谋还是真爱?是真爱还是假装?
  • 小船,小船

    小船,小船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7篇文章,《小船,小船》《当我还在童年》《小河流过门前》《深山的孩子们》《五(一)班的“备忘录”》《心声》《雪·太阳·村庄》。语言生动隽秀,故事引人心动,让小读者和大读者如临其景,爱不释手。你将领略到作者心中最柔软的感情、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天籁般纯粹的声音。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本书用“自由成长篇、身心健康篇、独立自主篇适应社会篇”四部分内容阐述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恶灵暗号

    恶灵暗号

    在这个世界上,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
  • 枫雪之恋

    枫雪之恋

    此文讲述了在校园中,枫和雪的忐忑故事,以及家人对利益的重视,让他们经历了重重阻碍。希望大家好好欣赏此文
  •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无论是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的教师家长,在讲述人生哲理的时候都喜欢运用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来辅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与阅读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相比,本书中的一些蕴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