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3700000019

第19章 头痛眩晕中医诊疗(2)

君:桂枝,辛、甘、温,助阳通络,解肌发表,以祛在表之邪。臣:白芍,酸、寒,益阴敛阴和营,以固外泄之营阴。佐:生姜,辛、温,助桂枝辛散表邪;大枣,甘、平,助白芍补中和营。使: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要点】

①配伍特点:散中有收,汗中寓补,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②温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

③温覆,令遍身微汗,不能大汗以再伤阴。

④汗出病愈则停服,不必尽剂,以免过汗伤正。

⑤若不汗,缩短给药时间加量服。

⑥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不宜消化之物。

⑦表实无汗、表寒里热、风热表证等不宜使用。

【加减】

①兼项背强直者,加葛根以增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桂枝加葛根汤)。

②兼咳喘者,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③若发奔豚,可重用桂枝以平冲降逆(桂枝加桂汤)。

④若见腹满胀痛,可倍用芍药,以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桂枝加芍药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按语】所谓“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乃桂枝汤临床之真实写照。本方桂枝、芍药为主要配伍,故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功。然全方用药又寓有和阳益阴之效,取其辛、甘、温,能通心阳,补脾阳,暖肝温经,取其酸、甘,能益肝脾之阴血,后人称之为“仲景群方之魁”,实不过誉。

(二)外感风热头痛

芎芷石膏汤加减:本方功能散风邪,清里热,主治风热上犯所致头痛。方中:菊花、薄荷、蔓荆子辛凉微寒,轻清上浮,疏散风热,通窍止痛;川芎,活血通窍,祛风止痛;白芷、羌活,散风通窍而止头痛;生石膏,清热和络。热甚便秘者,可加制大黄或加黄连上清丸,通腑泄热,苦寒降火;如伴鼻流浊涕如脓,鼻根及鼻旁亦痛者,可加苍耳子、辛夷,以散风除湿清热,通利肺窍,或加桑白皮、鱼腥草泻肺清热,或加服藿胆丸以清泄胆热。

(三)外感风湿头痛

1.指导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本方功用祛风胜湿,用于风湿困遏所致之头痛。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竹茹、生姜以降逆止呕;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显著者,可加苍术、厚朴、陈皮、藿梗以燥湿宽中,理气消胀;若湿邪较重肢体酸重疼痛者加苍术、桂枝以助祛湿通络。

2.重点方药解

羌活胜湿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羌活、独活各6g,藁本、防风、炙甘草各3g,蔓荆子2g,川芎2g。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病,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者。

【方析】本方主治为风湿在表之证。风湿之邪侵袭肌表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头痛身重,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者。君: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臣:防风、藁本,祛风除湿,善止头痛。佐: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集辛散苦温药物为主组方,重在解肌表之风寒湿邪,长于治疗风湿在表之痹病。以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痹病属于湿热或实热者忌用。

(四)内伤肝阳头痛

1.指导方药

(1)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功能平肝息风潜阳,主治肝阳上亢、风火上旋所致的头痛、眩晕、震颤等病症。若肝火旺盛,头痛剧甚,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酌加龙胆、栀子、夏枯草泻肝清火,或加服龙胆泻肝丸;素体肝肾阴虚或因肝旺阳亢而耗伤肝肾之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无力,舌红少津,脉细弦等症,可酌加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石斛、杜仲、牛膝、桑寄生等滋养肝肾之药。

(2)逍遥散:证治肝郁血虚,且化裁灵活,为疏肝解郁之基础方。

2.重点方药解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15g,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各30g,生姜、薄荷少许。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虚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析】本方所治为肝郁血虚脾弱之证。肝郁血虚,则头痛目眩,月经不调;血虚失养,则口燥咽干;肝郁而脾胃虚弱,则神疲食少。

君: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臣: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佐: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实土御木;薄荷,透达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辛散达郁。使:甘草,调和诸药。

【要点】

①气血兼顾。

②肝脾同调。

【加减】

①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以疏肝解郁。

②血虚甚者,加熟地黄以养血,又称黑逍遥散。

③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又称加味逍遥散。

【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按语】逍遥散为疏肝养血之要方。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畅,肝木不能条达,则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郁血虚。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法。方中诸药,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本方的用药特点是气血兼顾,肝脾同调,补肝体而助肝用,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调肝养血之名方。临床凡见肝郁血虚脾弱者,均可用治。

天麻钩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夜交藤)、朱茯神各9g。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症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析】本方所治为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肝阳偏亢,火热上扰,致头痛,眩晕;热扰心神,则失眠多梦。君:天麻、钩藤,平肝息风。臣: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佐: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首乌藤、朱茯神,安神定志。【要点】

①以平肝息风药为主,配伍清热、活血、安神之品,并兼以补益肝肾而标本兼顾。

②本方是为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扰之轻证而设。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

【按语】本方为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从组方分析,本方以平肝息风药为主,配伍清热、引血下行、补益肝肾及安神定志之品,主要针对头痛、眩晕、失眠三个主症。由于肝为藏血之脏,肝阳上亢,常有阴血不足的病机,故应适当配伍滋阴养血之品,以标本兼顾。

(五)内伤血虚头痛

1.指导方药

四物汤为补血和血基础方,化裁灵活,可加减用于一切血证,妇女经期头痛尤效。治疗血虚头痛,可在四物汤基础上酌加其他药物,以增加养血祛风,清肝明目,止晕祛痛之功效。如四物汤加味方中当归、生地、白芍、何首乌养血滋阴;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生血;川芎、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平肝止痛;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如血不养心,心悸不寐者,可于四物汤中配炒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远志等养心安神;若体倦无力,少气懒言,气虚明显者,可于四物汤中加党参、黄芪、白术等益气生血。

2.重点方药解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功效】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析】营血虚滞,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血虚无以养心,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肌肤失于濡养,故面色无华;肝血不足,冲任虚损,血行不畅,则见月经量少,或前或后,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君:熟地黄,滋阴养血。

臣: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

佐使:白芍,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

【要点】

①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停血。血虚者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构成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之方剂。

②本方是补血常用方,调经基本方,以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③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非其所宜。

④现代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慢性皮肤病、骨伤科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加减】

①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

②瘀血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

③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

④血虚有热者,加黄芩、牡丹皮,熟地黄易生地黄,以清热凉血。

⑤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

【按语】四物汤是由《金匮要略》中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

方中用药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血虚者用之以补血,血瘀者用之以行血,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故是补血常用方,也是调经基础方。方中用药剂量,原书为各等份,但若取其补血,多以熟地黄为主,以用于病后、产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切血虚之证;若取其活血调经,应以当归为主,用治血行不畅、妇女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等病证。四物汤“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故本方适用于病情缓慢而不十分严重的血虚证。若失血过多,气息微弱者,则须补气固脱或益气生血,此所谓“血脱者,益其气”。如仍用本方补血,则不治病情。此外,如平素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因方中熟地黄、白芍阴柔滋腻,亦非所宜。

(六)内伤痰浊头痛

1.指导方药

(1)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祛湿,化痰息风,主治风痰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病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方中用半夏、陈皮、枳壳、厚朴健脾化痰,燥湿理气;用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用天麻、白蒺藜、蔓荆子平肝息风止痛。如痰湿蕴久化热,痰热上熏,口苦,舌苔黄浊,大便不畅者,宜去白术,加黄芩、竹茹、枳实、胆南星等清热化痰;若肝胃虚寒,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可加吴茱萸、生姜温肝和胃而降逆。

(2)二陈汤: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古方有乌梅、生姜少许)组成。此为祛湿化痰基础方,可加减用于各种痰湿证。

(3)温胆汤:用于痰浊化热或痰浊兼见肝火等证。

2.重点方药解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9g,天麻、茯苓、橘红各6g,白术15g,甘草3g。

【功效】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症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析】脾虚生痰,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见头昏目眩,视物动摇;湿痰上犯,浊阴不降,症见胸闷呕恶;痰湿之象,舌苔白腻,脉弦滑。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止头眩。臣:白术,健脾燥湿。佐:茯苓,健脾利湿,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

使:甘草,调药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要点】

①君臣相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

②治风痰眩晕头痛,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

③风痰并理,燥湿化痰与平肝息风相伍。

④标本同治,燥湿化痰与理气健脾相配。

⑤肝肾阴虚所致眩晕,不宜应用。但临床应用中,以本方为基础化裁治疗高血压,非常普遍,重点在于把握原方特点,适当加减。

⑥气血不足所致眩晕,不宜应用。高血压多为本虚标实,常见气血不足之证。本方是否可用,不能一以概之。重点在于把握原方特点,适当加减。

【加减】

①湿痰偏盛,舌苔白滑,可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

②肝阳偏亢,可加钩藤、代赭石以潜阳息风。

③眩晕甚者,可加胆南星、僵蚕以加强化痰息风。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按语】本方为治风痰眩晕的常用方剂,其方由二陈汤加白术、天麻组成,功能健脾、燥痰、平肝息风,使脾土运而痰湿化,肝风息而眩晕、头痛自宁。方中天麻、半夏相伍,善于祛痰息风,是为君药。诚如李杲《脾胃论》所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半夏不能除。”故本方用以治疗因风痰上扰头目所致的头痛、眩晕,疗效颇佳,为临床所常用。

《医学心悟》另有一半夏白术天麻汤,较本方多蔓荆子三钱,减白术一钱,主治痰厥头痛。

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各6g,橘皮9g,炙甘草3g,白茯苓4.5g。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症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症者。

同类推荐
  • 微波炉美味600款

    微波炉美味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微波炉美味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本书收录了从《黄帝内经》开始到《随息居饮食谱》等20多部古名医的传世之作,从中发掘出了经典的养生智慧。
  • 医生告诉你不生病的真智慧

    医生告诉你不生病的真智慧

    医生不说,你永远不知道的养生防病法!近十年来,从未有这么一本书,给大家的养生保健思想,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震撼!小疾不出门,万病不求人:22种家庭最常见疾病及最佳健康方案!15种医生眼中要你命的“小病”!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保健自己干,靠人靠药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 前列腺病患者99个不宜

    前列腺病患者99个不宜

    作者结合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博采众家之长,根据新的医学模式和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思想,对前列腺病患者在治疗、检查、用药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99个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讲清了这些“不宜”的道理。读者可从中汲取科学知识,趋利除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益于健康与长寿。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叙述简练,科学实用,适于前列腺病患者和广大中老年朋友阅读,也可供各级医疗机构的泌尿外科、男性科医务人员参阅。
  • 方剂歌诀小灵通

    方剂歌诀小灵通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4章,分述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辨证论治、方剂的组方与变化及汤剂的使用。下篇21章,每章先简要概述定义、分类(驱虫剂、涌吐剂除外)、配伍、使用注意等项,其中,方剂歌诀中药物排序主要依从方解君臣佐使或药物分类,药物简称遵循前后统一原则,另适当添加主治、功用等内容;方解统一以君臣佐使结构加以阐释,且辅以线条衔接;超级链接着重突出解释从方剂各项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及其他重点内容,还精选了一些与该方组成相近的方剂。附录部分附方剂比较表,列出了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方便掌握。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以及中医药爱好者、临床医务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热门推荐
  • 伪装系:天使不简单

    伪装系:天使不简单

    抱歉大家,这篇文汐汐要进入休眠阶段,虽然不会弃坑,可是最近大概不会更新。大家的支持是我的动力,只要你们有一个人看文,我就不会弃坑。众叛亲离,她发誓要夺回整个世界。这是一场黑暗的交易,以人生为交易,以命运为轮,重生而来,她带着多重身份而来。尽一切他人不可得。简单来说,就是一部重生后三观不正的纯良(咳)少女和衷心男主的故事。(本文有些重口,偶有三观不正)一对一宠文,双c
  • 墨染相思录

    墨染相思录

    当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江河日下,大厦将倾,何处才是安身之所?这世上所有的邂逅,都是命定的缘分。清风入梦来,墨染相思录。相思河畔,姻缘树下,他圆圆的脸上长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他看到我似乎很是惊喜,眼睛又瞪大了一些。这真的是我见过最明亮的眼睛,比相思河里的水还要清澈。……我是一只相思鸟,可是,我大概还没有相思过。我只是遇到一个人,想要长长久久的陪着他看他提笔作画,伴他泛舟江上直到我神魂消散,化作尘土
  •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仙封魔图

    九仙封魔图

    八岁那年,王云父母遇害,从此混迹云霄阁做杀手。一次外出任务,偶然机遇中,发现自己拥有仙根,后来得知九仙封魔图的下落,于是引出仙魔震压不成,反被屠杀,从此走上了灭仙刹魔的道路。我若不死、写作不止·泠
  • 苍生四幕之天命有常

    苍生四幕之天命有常

    《苍生四幕之天命有常》是既非猫亦非熊的《苍生四幕》系列作品之一。《苍生四幕》共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内容,不过相互之间互有联系,都是发生在同一世界内的故事。《天命有常》本计划是《苍生四幕》的第二部,由于特殊原因提前进行写作,不过不影响剧情。《苍生四幕之天命有常》主要是围绕着“天命”这个核心话题展开的。故事里有一群人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都因为“天命”而互相联系在一起。最后,他们会知道他们世界的“天命”究竟是什么吗?他们各自的命运又会因为天命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拭目以待。
  • 凤倾天下:倾世妖孽五小姐

    凤倾天下:倾世妖孽五小姐

    堂堂一代神偷,竟然失足跌进下水道,还华丽丽的穿越了?!老天爷,你在逗我?穿越也就算了,你还非要我穿到一个无智商,无力量,无关爱的三无人身上,你皮痒了?叔可忍,婶不可忍!斗姨娘,耍后姐,是姐的业余爱好!收神兽,卖亲爹,是姐的副业!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比如这个妖孽:"娘子,等等为夫嘛。“"......""娘子,你怎么不说话?“”帅哥,我认识你吗?"
  • 末世融合师

    末世融合师

    末日来了,郝爽却成为了一名融合师。将火焰晶核与刀融合,可以获得火焰长刀,每一刀都附带灼烧效果。将寒冰晶核与手枪融合,可以获得寒冰手枪,每一颗射出去的子弹都能附带冰冻效果。那如果将丧尸与装甲融合,那将会……当别人还在末日中挣扎求生的时候,郝爽已经通过交易融合装备混的风生水起。
  • 海之盗

    海之盗

    机械帝国覆灭后,人类迅速复苏起来,但自私的天性依然没有改变。无数个国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起来,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区域上相互独立,甚至不断的爆发战争。唯一在宇宙各国间形成共识的是关于A.I.的问题,宇宙各国建立了一条公约: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开发和使用A.I.-史称银河公约。战火纷飞的乱世,是创造英雄的环境,也是滋生强盗的温床。而所有强盗中最猖獗,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宇宙海盗,他们拥有严密的组织、各种类型的战舰和战斗装甲、行踪飘浮,让人防不胜防,宇宙各国均组织过军队对其剿杀,却越剿越多,越剿越猖狂……
  • 大帅真要命

    大帅真要命

    唐末,内忧外患,经济崩溃,饿殍遍野。原本不当钱的银子,也成了硬通货;原本严谨的户籍制度,早已成为泡影;非世家不当权贵的传统,也被土匪出身的节度使彻底捣毁。他毅然投身起义军,秉承气死人不偿命的理念,凭借对历史的了解,辗转各大战场的缝隙,带领起义军所有家眷,东奔西跑,占尽便宜。他就是黄巢四大宰相之一的,赵璋!后来,他大笔一挥,把史书中关于自己和两位兄弟的记载抹除。所以后来,关于他的记载,只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段话。
  •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智慧人生系列”之一。本书以睿智语录形式解读佛学,分思想体系、法门修持、佛光宗风、实践净土等几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