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5300000011

第11章 善于用人谋天下(1)

精于用人,一本万利;善于用人,一劳而永逸。得到人才能否正确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对领导者的正直考验。

用天下才,宜以天下之心为心。

《明经世文编》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顾嗣协

取长补短是良方

雍正用人所长施新政

人才之性,各有长短。古语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食人间烟火,必有红尘之恋。大凡那些优点越突出的人,其缺点就越障目。“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人顾嗣协形象生动地告诫人们,用人一定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此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战国时的卫国是一个经常受到周围大国侵扰的小国。有一天,子思对卫候说:“苟便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帅大军五百乘。”古时一乘战车有驷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卫候说:“我早就知道苟便有统帅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曾经在做官时,在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虽觉好笑,但仍委婉地对卫侯说:“依我看,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选用人才好像木匠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缩短。几抱粗的木和材,是相当好的木料吧,中间可能有几尺已经腐坏,但是高明的木匠并不是把整个木材扔掉,而是选用其中部分好料。选用人也是这样。现在战国纷争,诸侯征战,非常需要有才干的人才。各国都在招贤纳土,卫侯您却因两个鸡蛋的问题而把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能攻善守的将军丢弃不用,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听了这番话,笑着对子思说:“我明白了,愿意接受你的指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一般来说,识人之短容易,识人之长、能说人好话并非易事。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对人才从大处着眼,从长处着眼,看人的本质、主流。日本松下幸之助说:“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勇气,必须尽量发掘部属的优点。当然,发现了缺点之后,也应该马上纠正。以七分心血去发掘优点,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点,就可以达到善用人才的目的。”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趋复杂,不要说古代的“通才”早已不存在,就是在某一领域也难以找到一位“万事通”,因此,对领导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领导能够对人才避短用长。

历史上那些明君贤臣和具有卓识远见之士,用人时都非常强调看主流、观本质,而不计较某方面的“过失”,这样就聚集了一大批各具特长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道理,说起很简单,但为什么有些领导者遇到具体的人事时,就常常横挑鼻子竖挑眼呢?个中原因很复杂,但就其用人思想而言,主要在于不能辩证地分析看待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求全责备所致。

清雍正朝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如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以及封疆大吏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他们各施所长,使略显颓势的清王朝重新走上正轨,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代名臣。如果仔细察看一下这些人的经历,便可知道,他们在康熙朝皆还是默默无闻,正是由于雍正帝能察贤辨才,并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敢于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使他们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其中,雍正帝大胆起用李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卫是雍正朝的一位“督抚模范”,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靠捐资入仕,被任命为兵部员外郎。按说,这种非科甲出身的官员,在当时那种极重出身的时代,是不大可能受到重用擢升的。然而雍正帝在提拔官员上却没有严格的惟出身论,他曾说:“国家用人,当但论其贤否,不当限以出身。朕即位以来,亦素重待科甲。然立贤无方,不可谓科甲之外遂无人可用。”正是因惟贤论,李卫才被雍正帝所看重。当然李卫受到雍正帝的重用,还在于他本人有着突出的优点和超人的才干。

李卫个性极强,其突出的优点是勇于任事,敢作敢为,办事一向以国事为重,雷厉风行。康熙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负责钱粮入库诸事。当时一个亲王主管户部事,指令户部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大胆谏阻,但亲王不听,他便准备了一个大柜子,内蓄其钱,外写“某王赢余”,置于户部东廊下,使其贪赃行径暴露于众,结果把那个亲王弄得非常难堪,遂不敢多收以饱私囊。这件事被时为雍亲王的雍正看在眼里,他很是欣赏李卫不畏权贵的胆量、敢于任事的作风,因此,即位之后便擢升李卫为云南盐驿道。

李卫不论办什么事情都是勇往直前,有一股不干出名堂誓不罢休的拼劲儿。李卫放任云南盐驿道时,盐务废弛,百弊丛生。他一上任便严肃法纪,重整盐政,并毫不留情面地劾罢了多名不法官吏,通过大刀阔斧的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云南盐务肃清。雍正对此非常满意,称赞李卫是“国家卫器”,并不断加以提升,委以重任。雍正二年(1724年)升云南布政使,三年(1725年)擢浙江巡抚,四年(1726年)兼理两浙盐务,五年(1727年)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六年(1728年)兼理江苏盗案,七年(1729年)加兵部尚书衔,复加太子太傅,十年(1732年)署理刑部尚书,寻授为直隶总督。不到十年便升至人臣之极,可见雍正帝是何等的倚重李卫,但李卫亦不负雍正所托,所到之地,都能顿见成效。

当然,李卫并非完人,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李卫是个“粗人”,生得膀阔腰圆,武功很好,但文墨不通,奏折多让人代写。他生性骄纵跋扈,往往不合法度,对上粗率无礼,往往直称上级“老张”、“老杨”,对下又尖酸刻薄。因此,与上下左右的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人向雍正帝告他的状。对这样一个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雍正帝并不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李卫调离浙江之后,仍干预浙江事务,被后任浙江总督周元章密参。雍正帝就此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也,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这段话反映了雍正帝对李卫的基本评价,即勇于任事,大节好;但粗率狂纵,不注意小节。同时也阐述了重用李卫的原因,即取其大节,发挥其优长,并以他为榜样,教育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改变“视国政如膜外”的颓废风气。

雍正帝用李卫之长,可以说是真正的信任与重用,但同时对其短也不断地进行批评教育,望其悛改。人们可以从《朱批谕旨》的《李卫奏折》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李卫刚提升为云南盐驿道时,为了使李卫弄清刚直与傲慢的区别,雍正帝告诫说:“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弗相交涉。汝宜勤个者。惟‘涵养’二字最为切要,务须勉为全人,方不有负知遇殊恩,竭力操持可也。”直至晚年,雍正帝仍教育开导李卫说:“谨言之戒,朕屡经谆训,不啻再三。丈夫立身行自己,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进德修业之可期,向后当竭力悛改,时自检点,勤加从容涵养之功,渐融粗猛傲慢之习,则谤毁不弭自消矣。惟口出好兴戎,可不慎诸!”李卫正是在雍正帝的充分信任和谆谆教诲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为雍正朝最著名的三位封疆大吏之一。

用人,贵在善于发挥人才之所长,对其缺点的帮助教育,固然必要,但应居于次。而且帮助教育的目的,也是使其短处变为长处。俗话说:“没有没有用的人,只有不会用的人。”如果只看短处,则无一人可用,反之,若看人长处,则无不可用之人。因此,在用人上切不可斤斤计较其短处,而忽视了挖掘和使用其长处。

其实,人们的短处和长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短处之中可能蕴藏着长处。在人才使用上,不仅要用其所长,更要“短中见长”,扬长避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就不能做到知人善任,善于用人。

事业为本,人才为重,人事两宜是用人的重要原则。人事两宜,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按照需要,量才使用。社会的发展不仅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且也为发挥人才的作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积压人才,用非所学,不把人才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地方去,强人所难,就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其二,要了解人,不但要了解得彻底,还要有全面的观点,在使用人才时要职能相称,量才适用,适才所适。人才是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要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使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能级岗位,把人的才能、专长和岗位、职务、责任一致起来。

另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全局,教育人们服从需要和分配,而且必须考虑人才的志趣、特长、气质、能力,做到合理使用,让每个人去干自己最擅长的丁作,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会,不要强人所难。这样既能避免大材小用,造成人才浪费,也能避免小材大用,才不称职,贻误工作。

用人不能有疑心

崇祯自毁长城食恶果

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志于称霸天下,问管仲哪些行为有损霸业。管仲答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可见,对人才的信用与任用是同等重要的,惟有任之信之,方能成大事,反之,则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影响其才能的发挥,造成用人活动和事业的失败。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信任是对人才的最有力支持,领导者对人才委以重任时,还应把一颗赤诚的心掏给他,你投之以李,他必定会报之以桃。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国君姬窟昏庸无道,残害百姓。人们怨声载道。应中山国百姓的要求,魏文侯决定出兵讨伐中山国,但主帅之选让他举棋不定。

谋士翟璜认为乐羊文武双全,品行端正,可以担当此任。可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乐羊的儿子乐舒为中山国重臣,让他带兵出战,令人放心不下。翟璜力排众议,据理反驳:“乐羊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乐舒曾奉中山国君的命令,请乐羊去做官,他不但不去,反而劝儿子离开中山国,以免与暴君姬窟一道自取灭亡。如此深明大义,我敢担保,让他领兵前往,准能成功!”魏文侯听了,点头赞许。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先锋,率领五万人马进攻中山国。中山国派大将鼓须迎战,双方交战数月未见胜负。后来,乐羊命令西门豹带人夜袭敌营,乘敌大乱,乐羊率领大军掩杀,所向无敌,一直追至中山国都城下,把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中山国大夫公孙焦对姬窟说:“乐羊是乐舒的父亲。大王不如派乐舒到城上劝乐羊退兵。”姬窟认为很有道理,马上命乐舒照办。乐舒深知父亲绝不会答应,但身处危境的姬窟怎么会放弃这根救命的稻草呢?被逼无奈,乐舒只好登城喊话,请求父亲退兵,乐羊一见儿子,高声怒骂:“你这个贪图富贵。不知进退的东西,废话少说,赶快让昏君献城投降,这是他惟一的出路!”乐舒央求说:“投降与否由国君做主,我只求父亲暂时不要攻城,容我们商量商量。”乐羊说:“看在父子情分上,我给你们一个月期限,望你们早拿主意。”随后,乐羊命令将士围而不攻。

姬窟以为乐羊心疼儿子,决不会急于攻城。基于这种想法,他企图借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来拖延时间。一个月期限很快到了,姬窟又派乐舒求情再宽限一个月,乐羊又答应了。如此反复三次。

消息传到魏国,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怨声不止,多次建议魏文侯撤换乐羊。魏文侯对此也很着急,但他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不仅未怪罪他,反而连续不断地派人去前线慰劳乐羊,犒赏将士,并且带信给乐羊,说正在都城为他修建住宅,等待他班师回朝。乐羊非常感动,但仍然按兵不动。这时,连西门豹也着急了,问乐羊:“难道我们总这样围而不攻吗?”乐羊耐心解释:“怎么能不打呢?你也知道,我们是因为姬窟暴虐无仁才来讨伐。要是我们急于攻杀,百姓肯定认为我们也一样凶暴。我三番两次地宽限他们,并不是为了保全乐舒之命,而是让他们再三失信,借以瓦解敌人军心,收复中山民心啊!”西门豹听了,非常钦佩乐羊的谋略。

时间飞逝,可姬窟还没有投降的表示,于是乐羊命令攻城。姬窟见状,使出无赖招数,把乐舒五花大绑地推上城楼,并扬言魏军如果攻城,就先杀乐舒。乐舒大呼救命,乐羊骂道:“你这个逆子,既无计退兵守城,又不能劝君投降,只知道号叫求饶,生有何益?”说着,弯弓搭箭,欲射杀。姬窟见状,赶忙命人把乐舒拉下城楼。随后,在公孙焦的挑唆下,杀了乐舒,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企图用这种手段从精神上瓦解乐羊,使他失魂落魄,无心作战。乐羊强忍内心悲痛,平静地对中山使者说:“我儿子追随暴君,执迷不悟,这是他咎由自取。同去告诉姬窟,我已准备好大锅,等着煮他呢!”然后,下令攻城。

同类推荐
  • 三国小秃驴

    三国小秃驴

    穿越就罢了,穿越成一个和尚;穿越成和尚也就罢了,还穿越到三国!穿越到乱世也就罢了,等等,关羽真龙护体,郭嘉逆天改命?!宗师多如狗,群仙遍地走!继上古封神之后,最混乱的群仙争霸,儒家智珠在握,道家不甘示弱,贼秃蠢蠢欲动!云杰仰天长啸: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为了活,与神鬼妖仙圣,战个痛!
  • 盛世大隋

    盛世大隋

    北周末年,人心思定;大隋王朝,横空出世;一统南北,再造华夏;四夷归附,万邦来朝!
  • 楚汉霸主

    楚汉霸主

    汉高祖刘邦是他兄弟,西楚霸王项羽是他战友。吕雉一心想嫁给他,虞姬跟他搞暧昧。他既是真小人,也是真君子,坐怀不乱却也四处留情。“人人都说智囊张良,其实在我看来,赵阳才是真正的智囊。”——刘邦说。“能与我一争天下者,非赵阳不可。”——项羽说。“羽儿,刘邦虽是眼中钉,肉中刺,但赵阳更是你今后一统天下的阻碍,因此,赵阳非杀不可。”——亚父范增说。楚汉只是历史的标记,真正的霸主到底是谁,尚且不得而知。也许是刘邦,也许是项羽,也许另有其人,一切的谜底将会在《楚汉霸主》中揭晓。PS:本文纯属为大家寻个乐子,图个欢愉,与历史不符纯属正常,较真者勿进,YY者欢迎。战争很热血,情感很细腻,小叶携《楚汉霸主》前来报到。不用担心TJ,断更,请诸位动一动手中鼠标支持新人,放心收藏,多投推荐。
  • 大宋之血衣帝王

    大宋之血衣帝王

    21世纪,名牌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赵元佐,死后被人献舍重生,魂穿大宋,成为了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开局就已是皇子变庶人的他,却偏偏绑定了“绝世帝王系统”?在这潘家独大的北宋朝局,大辽与细作双面加攻中……且看一只“柔弱小猫”是如何成长为一只金刚猛虎!身怀系统的赵元佐,在秒杀众人,狂虐奸臣之时,还不忘大谈恋爱,而恋爱对象居然还是女儿奴杨继业的掌上明珠杨八妹?在他身上还会有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呢?“楚王殿下,你偷了关羽的大刀?”“楚王殿下,你在皇宫养狼?”“楚王殿下,你可不敢这么玩儿!”
  • 最三国第3卷

    最三国第3卷

    《尘埃落定》是《最三国》系列的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延续前一本的叙事,并《最三国(第3卷):尘埃落定》中真正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在取得西川之后,庞统由于对诸葛亮的猜忌而死于落凤坡。诸葛亮不得不让关羽留守荆州,带领张飞、赵云赶去支援刘备。刘备随后收服马超,取代刘璋统治益州。但是关羽却大意失荆州,落败身亡。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惟我独尊

    都市之惟我独尊

    有人说人生就像被强暴,反抗不了不如享受,可是人生对我来说比强暴还惨,既无法享受又无法忍受。母亲病重,父亲劳累,女友虽然体贴,但是生活的玩笑一直在继续。准岳父母明里暗里的留难几乎要成了每日的糖果。而帝都北京,更是给我们已经破不宁静的家庭带来了片片阴云。
  • 地灵序列

    地灵序列

    星种降临大地带来了死亡与杀戮还有那深藏的谋划面对死亡的威胁,人类拿起了战刀开始了血与火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其间,在人目光不及的地方兔子转身将狼吃下山羊跃起捕食豹子雄鸡展翅与老鹰争夺天空……序列颠倒混乱来临旧的规则在消亡新的秩序在等待建立青铜、白银、黄金、蓝耀……序列之名从九到一,其中又包含哪些隐秘与责任?……混乱之中,整个大地开启新的序列之争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地界生灵重排序列
  • 无界之门

    无界之门

    每一扇门后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跨越境界的门槛接触不一样的世界无界之门,修真之路。别流泪,坏人会笑,别低头,王冠会掉。别说笑了,我是这个世界的无冕之王。谢谢各位支持,要是觉得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推荐给朋友,六花感激涕零
  • 南风未起念宸世

    南风未起念宸世

    苏南风,你什么时候才可以长大顾宸,你可能忘了,我。苏南风,早就长不大了
  • 红岩密档

    红岩密档

    1939年起,国民党军统局将风景秀丽的重庆歌乐山变成了神秘的人间魔窟,设立专事关押审讯革命志士的军统集中营。这里曾见证了无数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故事;也记录了徐远举(《红岩》中大特务徐鹏飞的原型)、廖宗泽、周养浩、杨进兴等军统要员、大小特务、叛徒、刽子手、看守的罪恶行径。每一个敌特、杀手、叛徒的落网,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B类档案长期以来密而不宣。7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重庆革命烈士纪念馆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不断充实完整,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渐次浮出水面。本书首次披露有关《红岩》神秘的B类档案。
  • 齐天而上

    齐天而上

    小人物默默修真也有好运气,不为长生不老,只为了可以顺心所欲,让人生更加精彩
  • 江先生我很爱你

    江先生我很爱你

    她是很爱他,他也慢慢陷入.可是最先放弃的,居然是最先主动的.
  • 超级异能农民

    超级异能农民

    农村孤儿牛小刀,在偶然一次意外获得古代异能气功大师的秘籍,治病、养殖、种田、样样都神奇!带动农村奔小康,穷山僻壤的小山村,变得远近闻名。赚钱赚的手抽筋,各路美女争先恐后嫁给他,牛八甚至担心钱怎样才能花得完,何时泡妞泡的完!
  • 绅士培养计划

    绅士培养计划

    系统:鉴于你是多面手,这次绅士培养计划就交给你了。南小朵: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殷戎墒:爱我,爱我,爱我。南小朵:我要和反派谈恋爱,又要给男主角点光环,我太南了。殷戎墒:有我没他,有他没我,你选吧,你认真选,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清清楚楚的选!
  • 道士驱魔传

    道士驱魔传

    身怀茅山道术的他,却患了一种罕见的衰老症,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向前的步伐。他知道唯有自己强大,才能改变自身现状。手持一柄铜钱剑,斩尽世间妖魔,闯地府,进凶墓,斩邪师,诛厉鬼,上天入地,无所畏惧,他坚信,邪恶永无抬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