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00300000004

第4章 礼让篇(3)

不多时,酒宴已经摆好,二人边饮边谈、十分欢畅。渐渐地,话题转到了彼此的思想观点上,孔子就趁机对老子说:“我现在正在研究古时的‘礼’,遇到很多难题,今日见到了您,正好请教。”

老子谦虚地说:“你我学派不同,我对儒家主张研究不多,在您面前,怎敢胡乱指教呢?”

孔子再次请求:“你我学派不同,但都是求‘道’。您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您一定要给我讲讲,古时的‘礼’究竟是什么样子。”说完又不住地作揖。

老子慌忙还礼,答应说说这个“礼”,二人这才重新坐定。但此时老子有些为难,按自己的观点,这个“礼”是不应要的,是害人的、没用的。但孔子对此孜孜以求,想必也有他的道理,不应一口否定,而是应该尊重他的主张。于是,老子决定用比喻的方法来和孔子讨论。

老于思索了一会,非常风趣地对孔子说:“老夫子,您提出的问题,我真的不能很好地回答。我所能知道的,只是当初那些制订古时礼仪的人,到现在,他和他的骨头都完全腐烂了,恐怕连他们的灰烬也找不到了。留下来的,只是他们只言片语的议论,这些互不关联的句子对您会有什么用呢?”

孔子表情严肃起来,对老子说:“有用!有用!请您指教!”

老子又想了想,决定再说得明白一些:“您作为一个君子,要那些古时候的‘礼’是没有用处的。遇到贤明的君主时,您就驾上您的车子,戴上您的帽子,去侍奉那个国君;要是遇上不贤明的君主,那您就像飞蓬飘飞或流水变迁那样,走开就是了。天地宽大得很,在自然中你会找到自己失去的本性,活得自自在在。”

孔子从老子的话中已听出,老子对“礼”不赞成,但他还是希望老子讲出更多的关于礼的见解,于是十分谦恭地说:“孔丘愚笨无知,古人对‘礼’的阐述,对我还是很有用的。您对‘礼’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使我受到教益。”

老子见孔子对“礼”如此执著,顿生敬佩之意,但他实在不同意孔子求“礼”的做法,所以还是进一步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那些善于经商的人,把他的宝贵货物都隐藏起来,从不向人显示,店铺里空虚得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但他却能使生意越来越兴隆;君子有美好的品德,可他的外貌及举止却像个愚蠢的人,而这并不会损害他的美德。说到夫子您,我想,您应该除掉您那骄傲的气度和众多的欲望,除掉您对衣服的装饰以及对仪式的讲究,因为这些东西对您都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夫子,您远道而来,我却只能告诉您这些了,真是抱歉!”

孔子听了这席批评自己的话,并没有生气,而是非常恭敬地辞谢了老子,回鲁国去了。

回到了鲁国,弟子们纷纷前来,向老师询问老子关于礼的论说,以及老子本人的一些情况。

孔子向弟子们讲述了他与老子谈话的内容,学生们听到孔子受批评一段时,都非常不满,认为老子做得不对。孔子却说:“他虽然批评了我,但也把他的看法说了出来,我还是受到了教益,应该感激他、尊敬他才是!”

弟子们又问孔子,老子的道怎样,孔子不无遗憾、又非常敬重地说;“我知道什么呢?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泳;野兽,我知道它能奔跑。对奔跑的野兽,可以做网来网取;对游鱼,可以织丝网网取;对飞鸟,可以制短箭来射取。至于说龙,我不能了解到它乘风驾云而上天的道理。今天我面见了老子,他和他的道,就像龙一样,不可理解,但令人向往啊!”

弟子们听了,都不敢再对老子不尊敬,同时也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尊敬贤者、礼貌待人的品德。

张良拾履

张良,战国时期韩国人,年轻时人长得很秀气,柔弱如女子一般,但却是个胸怀大志、有胆有识的青年。韩国被秦国灭掉后,他为了报仇,只身埋伏在秦始皇东游的必经之路,用铁锤袭击秦始皇,虽然没有击中,但已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受到许多义士的称赞。这次行动后,他只好逃亡异地,在一个叫下邳县的地方隐居起来,成了一个无家无国的人。

一天,隐姓埋名的张良闲暇无事,外出散步,信步走到一座桥上。桥下是滔滔沂水,蜿蜒流向天际,当时已是深秋季节,江水两岸的树木黄叶飘飞,凋零殆尽,景色显得空阔而苍凉。张良抚着桥栏远望,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隐居在这么个地方,当年的雄心壮志无一实现,心中不免也涌起苍凉之感!

这时,从江对岸走过来一个老人,穿了一身粗布短衣服,走到张良站着的地方,望了望张良,然后将左脚往桥栏外一伸,小腿一踮一踮的,一会儿就把一只鞋踮掉了,正落在桥下湿漉漉的烂泥里。他扭头看了张良一眼,面无表情地对张良说:“喂!小孩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本来看到有人来到自己身边,并且把鞋子踮掉了,但他心情烦闷,也无心理睬。现在听了老人这句话,感到十分吃惊,怎么这人竟敢叫自己“小孩子”?如此傲慢无礼,真该揍他一顿,不由向老人怒视过去。但这一看,见老人须发皆白,满脸皱纹,是个年迈长者,心里就想:对老年人应当尊重、帮助,捡一只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低声答应了一声,下桥去捡鞋。

老人掉的鞋是一只旧麻鞋,张良捡起后发现已经沾了好多泥,就仔细地用枯草将烂泥擦掉,又来到桥上,把鞋递给老人。

哪知老人见张良递鞋过来,不仅没接,反而把脚一伸,依然是面无表情地说;“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一听这话又是一惊,心想这老头儿也太过分了!可是又一想,既然我已经把鞋都捡上来了,干脆就再给他穿上,好事要做就做到底嘛!于是,跪下给老人穿鞋,老人一动不动,伸着脚,看着张良给他穿好鞋,然后莫名其妙地笑了笑,便离开了,连句谢谢的话都没说。张良觉得这个老人的举动有些奇怪,而且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猜不透他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因此,用目光追随着老人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开。

老人走了一段路,又回来了,还是一脸严肃地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尊敬老人,心地善良,看来是块好材料。五天之后,天亮的时候你在这里等我。”说完转身走了。不知怎么一回事,张良就觉得老人有一种让人不能违抗的威严,所以也没问老人要他五日后来干什么,就冲着背影跪下说:“是”。

老人走后,张良一个人又站在桥上想了好一会儿,想猜猜老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哪里能想得出来呢?望着眼前的肃杀秋色,他又有些心灰意懒,心想:这老人虽然有些奇怪,但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想到这里,张良长叹一声,回家去了。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像往常那样醒来了。他还记得老人约他的事,他已不指望老人会给他什么教益了,只是觉得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就应该信守诺言,否则欺骗了老人,那可太不应该了。于是,张良散着步朝那座桥走去。

张良到时,那位老人早已等在那里了,一见张良,两眼一瞪,生气地说;“不懂礼貌的小孩子,你与老年人约会,竟然后到,这是为什么?”说完愤然离去。张良没想到老人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时愣在桥头,不知说什么好。老人走了几步,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记住!五天后早晨再来这里相会。”然后转回身,在清晨的薄雾中飘然而去。

等张良醒过神儿来,老人已经远去了,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张良觉得很对不起这位老人,心想这老人不知在露水中站了多久,下次我一定早到等着他。

五天转眼又过了,鸡刚叫,张良就爬起来向沂水桥走去。到桥头时,天色未明,却发现老人已站在桥上了。老人这次更是愤怒:“你又迟到,真不像话!”说完转身就走,这次连停也没停,甩给张良一句话:“过五天再来!”

张良好不奇怪,心想这老人真是太过分了,这么早还要说晚,他到底睡觉不睡觉?可转念一想:“他能做到,我怎么就不能做到?下次我一定早到,决不再让老人等我这个年轻人了!”

到了第五天夜里,张良干脆不睡觉了,在灯下读了一会儿书,没到半夜就去桥头赴约了,一路上天黑风寒,坎坷不平。他摸到沂水桥时,发现桥上空无一人,知道老人还没来,才放心地喘了一口气,倚在桥头,忍着寒冷,等着老人到来。

没过多久,那个老人就来了,他一看见张良先到了,便一反常态,露出舒心的笑容,说:“小孩子,应该这样!应该这样!”然后他从怀里小心地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把这书拿回去,认真研读,学好了大有用处,可以辅佐英雄建立帝王大业。”张良将书接过,跪地磕头,感谢老人。老人又接着说:“今后十年,时局将有变动,十三年之后,你来见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转身就走,再也没有回头。

原来,这也是一位隐士,身怀济世之术。他见到秦朝政治非常残暴,预感到天下将会大乱,但自己早已年迈,虽有澄清天下,扶危济贫之心,恐怕也没有那份力量了,所以多年来留心物色人才。他见到张良敬重老人,守信耐心,是可堪造就之材,便把那本写有济世之术的书交给了他。

张良把书拿回去,在灯下一看,见是《太公兵法》,讲的是高超的战略战术。张良如获至宝,反复研读,终于领会了书中的道理。

数年之后,果然天下大乱。张良出山,辅佐刘邦,多次运用《太公兵法》上的战术指挥战斗取得胜利,被刘邦称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负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天才。

张良为老人拾鞋,得见千古奇书,这已被后来的人们看做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果张良在得到奇书之前,不尊敬老人,不讲礼貌,不耐心守信,那不也要与机遇擦肩而过了吗?

曹操得荀彧

东汉末年,曹操在山东打起“忠义”大旗,招兵买马,一心要进取中原,统一天下。但他知道,自己要想在中原立稳脚跟,光靠自己目前拥有的三十多万大军是不行的,还需要许多有才能的人,这就必须招贤纳士。

发兵进取中原之前,曹操特地去了一趟泰山庙,拜访一位高僧。老和尚问他求什么?他只回答:“问中原何人大贤。”老和尚沉默片刻,做出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然后进入内室,过了一会儿,手捧一个锦囊出来,交给曹操,说道:“将军所求,就在这个锦囊中,进入中原后,如果遇到指名道姓谩骂将军的人,请将军打开锦囊,一看便知。”

曹操接过锦囊,拜别和尚,回到大营,统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中原而来。

曹操的军队里,勇士猛将多得很,但缺少善于治理军队的人,军队的纪律极差。因此,这次大军所到之处,直杀得鸡犬不留,百姓四处逃窜。打到许昌之后,曹操不敢再轻举妄动,他知道这里历来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于是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将大帐设在北门内的一个大庙里,不许手下兵丁烧杀抢掠。

曹操有个远房弟弟,叫曹仁,是一员勇将,仗着与曹操的特殊关系和自己的功劳,背着曹操,带领自己的亲兵到处抢夺财物,弄得城中百姓惶惶不安,对曹操的怨骂之声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有人趁天黑时,在许昌城的几个城门上,贴出了一首打油诗:“曹操到许昌,百姓遭了殃,若弃安抚事,汉朝难安邦。”公然谴责曹操的穷兵黩武。下边还写上了作者的名字:“许昌荀彧(yù)”四个大字。

曹仁见到帖子后,命人揭下来火速送给曹操。曹操一看,知道是有人在谴责他,气得咬牙切齿。他根本没想到真的有人如此大胆,敢与他这个大将军对着干,并公然指责他。他想立即下令,追查这个荀彧,并把他抓回军营,但又猛然想起泰山庙中高僧的话,和那个锦囊,不由得一阵兴奋。他赶快命人取出锦囊,拆开一看,一张白纸上只写着几行大字:

开口就晌午,日落弯月上。

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

才高胜子牙,谋深似子房。

这是一首藏意诗,曹操刚一看不知道说的究竟是什么,好在他平时喜好文学,对求解诗句意思的技巧并不陌生。他静下心来,左看看,右看看,折腾半天终于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第一句“开口就晌午”,藏的是“许”字。因为“开口”就是说话,古汉语中就用一个“言”字表达,那么“言”字边上是“午”,就构成了一个“许”字。

第二句“日落弯月上”,藏的是个“昌”字。

第三句“十天头长草”,藏的是个“荀”字。因为十天为一旬。

第四句“或字三撇旁”,藏的是个“彧”字。或字右边共有三撇。

这样,四句诗中所藏的字联在一起,就成了“许昌荀彧”,再加上后面第五句、第六句,就正回答了曹操在泰山庙中所求问的事情,告诉曹操“许昌荀彧”就是才能谋略胜过当年姜子牙与张良的“中原大贤”。曹操此时顿开茅塞,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满意足地说:“我找到了许昌荀彧,我有子牙、子房了!”

荀彧,是许昌人,很有才略计谋,因不满朝廷,在家隐居,不出来做官。他早听说过曹操这个人,都说曹操智勇双全、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就有心投奔,可又担心传说有误,因此等曹操来到了许昌,就在城门上贴了这个帖子,试探一下曹操,看他是不是能宽宏大量,采纳谏言。至于泰山老和尚的锦囊藏意诗,那只是老和尚故弄玄虚应付曹操的。老和尚早就知道中原有个“许昌荀彧”,也料到曹兵一路烧杀,定会引起荀彧不满,指责曹操那是难免的,因此才编了几句顺口溜交给了曹操。

曹操哪里知道这些,真的以为自己得了天助,立即派曹仁去请荀彧。

同类推荐
  • 哲学沉思录

    哲学沉思录

    《哲学沉思录》是何新多年来哲学研究与思考的集成之作,本书论及哲学基本概念、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康德、存在主义、《易经》、老子、佛教哲学等,真正打通了中西古典哲学的界限,通过对中西典籍的比较以及大量的实证,将二者做了纵深研究和参照互解,考证、质疑了我们以往对西方哲学的固有观念,可以说是一次从哲学视角重新梳理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尝试。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哲学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为我们对世界、历史、人生、命运等命题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何新的哲学研究,涉及中国古典哲学、西方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扩及数学史、科学哲学、现代宇宙理论等诸多领域。他通过对黑格尔辩证逻辑体系的研究与阐释,由此创生了独立于古典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两大系统之外的新型逻辑学——泛演化逻辑学,在哲学领域研究导出了“新逻辑主义哲学”。这一新逻辑体系构想,曾受到钱学森先生的关注和重视。何新的哲学体系,指导了他在经济、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做出验证率极高的前瞻性预测。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热门推荐
  • 哥几个,走着

    哥几个,走着

    年少轻狂,只为追求理想。豪情万丈,只为缔造辉煌。携手并进,誓言创造奇迹。不离不弃,患难生死与共。天涯海角,相拥天长地久。无毒不丈夫,有志纵天行。
  • 错惹吸血鬼

    错惹吸血鬼

    当你遇到了一个吸血鬼的时候,想要不被他咬,是不是就要先咬他一口?不曾想,他救了她,她没有成为厉鬼,却成了吸血鬼,从此以后,在无边的夜色下,一部青涩女孩蜕变为超级女王的妖娆史华丽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之活久见

    斗罗大陆之活久见

    第一次写,不定期更。但绝不弃文。可能弄个两三年都正常
  • TFBIOYS之你是我的

    TFBIOYS之你是我的

    世界首富的大小姐凌心怡,巧遇王俊凯三人。凌心怡不认识他们三个,他们可是这里人人皆知的大明星,她怎么可能不认识?因为她从国外回来的,王俊凯他们三个还把她店里的陶瓷砸碎了。接下来的故事,自己看吧。
  • 死亡乐曲

    死亡乐曲

    高中生棱雪在一次莫名的事件中被恶鬼送到了地狱世界,唤醒了沉睡在自己体内的创世乐谱,而后展开了一段惊险的冒险,在怀疑自己是谁,为什么掉落到地狱世界中一直寻找未知的真相。创世的死亡乐谱,引领所有灵魂沉沦于它的力量!灵魂之门,死去的爱!演绎重生与灭亡的主旋律!天使与恶魔的争斗,在天堂与地狱收集灵魂的冒险,残酷的法则之下如何守护自己的爱?如何战胜宿命?血红的使命与爱绽放的绚烂魔法之旅就此展开。即使是死亡了,我也会一直记住你!因为我的爱已经与你的爱融为一体!----棱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老表强无敌

    我的老表强无敌

    自从我有了一个boss系统,之后…我被每天被boss打但是我万万没想到原来boss可以天天刷!从此牛逼到不能自拔,不行我要培养表哥!表哥你住手!!!表哥:“表弟~嘿嘿嘿,阿有法克?”我:“法克ヽ(‘⌒?メ)ノ!!!”
  • 我是你限定的温柔

    我是你限定的温柔

    我喜欢你,想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予你,即使燃烧自己,也要温暖你。——陌然这是一个小女孩,把杀手拐回家成亲的悲伤故事。“你是来杀我的吗?”“嗯”“我不可爱吗?你为什么要杀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那我给你钱,你别杀我。”“但是我现在没有钱,要不我以身相许好了,我长得这么好看,你也不吃亏。”陌然望了望眼前的小不点“我不眼瞎”后来的陌然也没有逃过真香定律,怀里抱着香喷喷的娘子。“你放开我,你不是嫌我丑吗?好,我这就离你远远的。”“不,那是为夫眼瞎。”“哼,还不快来给我洗脚?”“娘子,为夫这就来了。”哎呀妈呀!真香.:-D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