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3200000030

第30章 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7)

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研究中,自然目的论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撑点,同时它也是我们理解他所阐述的“实践”概念的关键性要素。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由在有限时空中活动着的诸多生命体构成,这些活动着的生命体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自然的命运,每一生命能动地趋向其自然目的的运动过程——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就是生命自身本质的实现过程。而且,每一实现自身本质的生命体的存在,有序地构成了自然有机体中的一个存在的巨链,巨链的终端就是目的终点,即终极因、至善或第一推动者。在这一巨链中,人类世界中的人及其相关物也都是运动着的,且各有并趋向各自的自然目的,实现各自的本质。被趋向的诸多的目的构成了一个存在的链条,链条的顶端就是终极目的,或者说是最高的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

对此,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中这样阐述:“每种技艺与探索,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所以人们有理由把善表示为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对实践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认为实践是人们为了各种目的而展开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要是“善的活动”,对人和其他生物有着和谐的功能和作用的活动。

目的论的“善的活动”在工业化时代机械大生产中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排斥和抵触,因为机械论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机械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宇宙万物是有规律的,但却追求对自然规律的破坏和干涉,这种不带有“善的活动”,实质上是人的物质化的一种追求,是在有价值与无价值之间的一种动摇,是对人外在价值的过分重视,而轻视的则是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释放。与现代价值论相反,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善不是实体性的,不是对物质价值的极度崇拜,而是关系性的,是追求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纽带。换句话说,没有善的存在,就不会有追求善的活动,而没有追求活动,自然也就没有善的存在。善与追求就好像灵与肉,意识与物质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善与追求是“善的活动”的两个核心要素,也是我们理解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实践是自然趋向于善的活动(“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而不是作为实现人为的外在物质价值的工具的活动。实践对“善的活动”的追求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把人的实践看作是追求善的活动,那就是说当人们以实践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将人作为对象和目的的教育活动时,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作为一种追求善的实践活动,是引导身心发展都未成熟的学生追求知识,并获得能力的实践过程。这种知识、能力都是以“善”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化活动。同善的实践活动是关系性的存在一样,教育实践活动同样是关系性的。善对于教育实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善,二者密不可分。教育追求失去了善这一目的和方向,就会变成混乱不堪的活动,就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取向性,就不会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热爱,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同样如果善失去了教育实践,就会变成死的理论,成为不再活动和作用的一潭死水,而不是教育内在追求的目的。

在现在的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中,习惯于把教育界定为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活动。这是对教育概念的一种片面理解,因为它忽视了对人的本性的呼唤,忽视了对教育的实践本性——善的提倡和强调。

当然,人们仍然把现实生活中对未成年人的各种影响活动统称为教育,这样的教育也自有其目的,这种目的不是引导人们向善,不是开启人们的心智和实现人自我的发展和进步,不是本着对自然的追求来进行教育,而是人为强加给学生的。譬如我们熟知的种种教育分类:文史类的、理工类的、体育的、艺术的。再比如教育目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历史的、个人的。也就是说,把教育分类、把教育目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使教育成为一种技术性的操作活动,更方便人们去掌握和操控而已。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就教育技术而言,古代与现代也并不相同。的确,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是古代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无论怎样变,怎样发展,与古代的技术仍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教育目的都是外在的,都以物作为教育的对象。但在目的论的教育视野中,古代教育技术是追求善的“善的活动”,并且这种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需求,是事物之间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事物之为事物的根本。现代机械论视野中的现代技术自身则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虽然它也朝向一定的目的,但其目的却是人为设定的,带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而不像古代教育那样是出自于内心的、自然的、内在的目的和追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古代的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还是存在着差别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出现,虽然带有更严密的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学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术是在教育和教育学去除“实践性”、“向善性”之后坚持“价值中立”的产物。不过,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教育技术恰恰成了阻碍教育学向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一点,已为许多教育研究者注意到,他们正在把研究的角度转向古代教育,力图从中找到突破教育困境的方法,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教育变为一种“善的活动”。

三、教师形象的展示——严密逻辑的思考者和批判者

亚里士多德作为形式逻辑的鼻祖,是第一个运用公理化方法并提出著名的三段论的思想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用三段论,人们可以完成对某些未知的推敲和判断,三段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运用三段论,将会产生许多错误,这些错误包括人们的普通知识、特殊知识以及个别其他领域。就普通知识、特殊知识这两个不同方面来说,一个人可能知道同一概念范畴里的某些东西,但不一定知道这一范畴里面所有的东西,这时候,就可以运用三段论里的推理,来判断这件东西是否属于其中。知道一些东西,就对这类东西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运用这些知识结合三段论的推理,就可以扩大认识的范围。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普遍前提,但在论证半圆中内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中,就获得了这类特殊三角形的新知识。

任何研究和学习,总是在一种已有认知上的发展和开拓,只有运用自己已有的东西去钻研,学习,才能获得一种全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促进自己的不断提高和进步,这就是逻辑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亚里士多德逻辑真理观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认识真理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以往认识论的新途径,即我们还可以通过逻辑获得对未知领域的真理性认识。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格兰哲学家麦金泰尔曾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只有在一个悠久文化传统当中,才能明确指认,而这个传统是他自己从来不曾,也无法体认的。……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也是有史以来最非凡的一本课堂讲义,正因为是随堂笔记,经常会有太过精简、前后重复或对照引用不够精确的毛病,不过在阅读时却仿佛亲耳聆听亚里士多德在娓娓道来。……对于德行的解说,他并不认为是出自自己的创见,而只不过是反映当时受过教育的雅典公民在思想行为上所隐含的看法。他试图成为希腊最优秀城邦中最优秀公民的理性代言人,因为他认为城邦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形式,人生的各项美德只有在城邦中才能真实而完全地展现。”他更进一步指出: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位道德理论家,也是悠久希腊文化传统的代言人。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所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能过美好的生活?围绕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展开论述,他认为人人都希望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为了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个人除了要修德养性,完善自我外,还要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发展的城邦之中。也就是说,人不仅要提高自我,还要带动周围社会的发展。这与我国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有相合的地方。从个人修养,到管理一个家园,一个家族,到治理一个国家,到最后平定天下。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对幸福的追求,而且从更深层次上展示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一种大众的、群体的幸福。

康德的道德教育

一、生平

康德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发出的璀璨星光,让世界为之瞩目。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纪念康德100岁生日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即使到下一世代,也仍将保持对于康德的尊敬。不只是康德去世后的第一个世纪,就算是第三个,或是以后的世世代代,他们将会体会到,在基督出生之前很少出现、自基督之后大部分不常坚守,而且在新时代中已被腐化殆尽的真正道德学说的纯净性,在我们的时代中是通过康德得到恢复的。在这点上,他是我们的柏拉图,同时也如同在印象中,这时代需要康德一般,真正道德的纯净性也经由他才被强化。”这段话指出了康德道德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非凡的意义和对后世哲学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哥尼斯堡是当时东普鲁士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康德的父母都信奉宗教。康德本人也深受宗教的影响。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师从当时有名的神父舒尔兹学习神学;此外他对天文历法、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跟随当时的哲学大师克努岑学习哲学。克努岑给他介绍牛顿力学原理,并将自己的研究莱布尼茨的学说介绍给康德。1755年康德撰写了论文《论火》获得学位后,到1770年才补了一个教授的缺,成为哥尼斯堡大学的正式教授,他主要讲逻辑学及形而上学。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从教26年。他还两度被聘为该大学的校长。1796年康德退休,结束了他的教学生涯。1804年2月12日康德因病去世。

康德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体衰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因为身体不好,他的活动就非常有规律,把每一天都充分利用起来。康德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然后学习两个小时,给学生授课两个小时,再进行写作一直到下午一点,出去到餐馆吃饭。到了下午3点半,他会雷打不动地散步一个小时,一天里剩下的时间,他主要用来读书、写作,或者准备第二天讲课的讲稿。到晚上9-10点按时睡觉。他把自己的时间调整得像钟表一样,风雨无阻,一些市民把他的出行时间做过精确统计,发现与钟表时间几乎一致,许多人在和他打招呼的同时还校正一下自己的钟表。只有一次,康德没有按时出现在他们面前,邻居们担心他出了什么事,而当时的康德正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中不能自拔,忘记了时间。在数十年的时间内,这是唯一一次康德没有按时出现。由此可见,他理性的几乎达到了刻板的程度。

康德所涉猎的知识非常广泛,他在大学任教期间曾担任过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地质学、教育学等几乎当时大学所开设的全部课程。在讲课中,他循循善诱,开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照顾到学生的资质及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康德曾说过:“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给你们如何做哲学思考。”

康德的学术研究著作主要有《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根据L.W.Beck的看法,我们可以将康德的作品大致分为批判前期和批判期两个时期,以1770年康德作的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为分界点。批判前期的作品是其理论构架期和准备期;到了批判期,他的思想已经成熟,道德哲学的体系也清楚地呈现了出来。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康德的哲学理论所包含的知识面极广,既有对之前西方哲学的总结和批判,也有对历史学、神学的研究和发展,而最为人们所赏识的则是他的知识论、道德哲学和美学。在这三个方面,康德都有所开拓,他的美学观念直接影响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进步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涉及到人们的认知、道德观和审美鉴赏能力等一系列功能。而在这三种功能中,与教育相关的,同时也为康德所重视的,则是对于道德实践能力的探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将康德的道德哲学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这三个层次。

同类推荐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虽然其整饬吏治仅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则对以后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仲淹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皆与之从游。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儒的“内圣”与“外王”是相贯通的。南宋理学时代,与其称为“后王安石时代”,不如称为“后范仲淹时代”。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药师经》的讲记。作者联系人生经历和世间万象,对佛教历来倡导的济世利民思想做了深入细微的阐述。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亡灵街的地狱者

    亡灵街的地狱者

    亡灵,是奴役人类的主宰者,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亡灵体,他吸食着你的生命力,让你慢慢老去,直到你意外或者安详的死亡,你的生命便转属于亡灵。地狱,是人类摆脱亡灵体后聚集的地方,他们没有时间的概念,不随着时间而老去,唯一能让他们死去的方法除了杀死他,就是使用他们的诡异能力,那需要吞噬自己生命的能力。当地狱者想解救人类,当亡灵想大量发展种群,一名少年,便不幸的迷失在了中间。在这孤单的世界里,唯有徒步最可靠。
  • 力挽八荒

    力挽八荒

    八荒界,星辰耀眼,日月无光,群雄崛起,争霸八荒!本来被驱逐出八荒的凶猛异兽接连现身,战争一触即发!
  • 我有一个龙之谷

    我有一个龙之谷

    持续千年的阴谋,一场被安排的命运,一个男人与七条龙的故事。
  • 修仙者穿越二次元世界

    修仙者穿越二次元世界

    我不干,我不要修仙。我要二次元。系统给我穿越,目标二次元出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灵圣界

    战灵圣界

    一个充斥着光明与黑暗的世界。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一名战灵士,战,无灵不为士!万灵主宰!永恒天星!辟天血闪!百变修罗!血影盗王!天冰飞雪!元素主宰!天计地算!五灵圣影!终末水晶!守日沐阳!破战怒魔!绝影狂僧!泰怒麒麟!光明与黑暗交织之时,便是永恒!
  • E.C.心理破坏师之重身效应

    E.C.心理破坏师之重身效应

    “做一个约定吧。你必须找出‘指挥家’,时间限制是在‘演出’落幕之前。输掉的话,我便在那个人的眼前亲手杀死你。”即便知道这是来自地狱的邀请,她却不得不答应。因为有不能放弃的东西,一定要从这个男人手中夺得。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神仙也坠落入间

    神仙也坠落入间

    他是京大的神仙,而她是京大花瓶系花。第一次见面她说:“大佬,您能不能让让。”他置之不理。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在说我吗?”她尴尬到极点。……见面的N次,他说:“我是她男朋友。”她:?!什么鬼
  • 极品特卫

    极品特卫

    红翡到底隐藏萧何怎样的身世?集齐所有的红翡又能开启什么样的宝藏?萧特卫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一路为美女保驾护航,且看他怎样在世俗间得瑟,在古武界发威。第一本已经完结,人品保证绝不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