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刚响过,医生走了进来,族人们一下子都愣住了。只见年迈苍苍的医生背着重重的医疗包,身上却一丝不挂,医生看到了着装整齐的族人……人们往往不知道的是,当你的人生有自己的独特色彩的时候,为什么要“随行”“入乡随俗”?你是坚持自己的专业技术能为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和矛盾,还是被世俗的、落后的陈规陋习掩盖和抹杀自己的鲜艳?于是,当你成为了大众中的一个普通之人的时候,就会将自己淹没在人山人海中,而再也找不到自我。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是融为一体的。而西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于是,当我们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社会中的时候,就会发现人们的思想的变化、行为的选择是随着客观的社会现实而发生的。当然我们就会很清晰地看到东西方的人在事实存在、价值判断和行为实践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西方文化讲个体,在多种主体并存的时候,他们的考虑顺序是:个人、集体和国家,东方文化讲群体,自古以来,东方文化中就是以家族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而他们的顺序即:国家、集体和个人。西方最小的核算单位是人,以个体为生活重心,个体意识在道德行为、价值准则中居中心地位,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奋斗和生活为荣,乐于表现自我,而东方则是家,乡土观念浓厚,主张“父母在不远游”、“衣锦还乡”等,在道德行为准则中,集体或者宗族具有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以尽善尽美慎言为美德。因为讲个人,向内无法再拓展,所以西方文化又重外向;因为讲集体,必须处理好内部关系,所以东方文化又重内向。因为外向,西方人见面不是握手而是拥抱,主动和对方接触,交流认识;吃饭用刀叉,向外用力;因为内向,传统东方文化礼节在人们相见时则是拱手作揖,手心向内,自己的双手相抱;吃饭用筷子,向内用力;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日常事务时讲究实际、客观;而东方人则会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事。于是,客观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人们是无法改变的,在真实存在的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坚持“髓”,而不发生“随”似乎是每一个生命主体所要面对并为之解决的问题。
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盛满大米的米缸之中,老鼠开始十分警惕地享受这顿等它来享有的美食,它用舌头舔了舔表层的米粒,几小时后,舌头不燥,脑袋不疼,又无人来干扰,于是优哉地吃,这样不用担惊受怕、丰衣足食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了,它才发现自己臃肿的身体已经让它没有什么弹跳力了,结果只有两个:一是成为米缸主人的棒下鬼;二是被活活饿死。这缸米对老鼠而言无疑就是天大的诱惑,它抵抗不了的结果就是生存技能的消磨殆尽,生命的付出。而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有认知、有情感、有意志。在中国,很多人在现实世界的残酷的竞争压力、生活压力中,受到了现实世界中很多的诱惑,失去了对生命个体意志德性的塑造和培养,为了一己之利而损害他人之利,社会之利,甚至是国家之利。久而久之,我们回头看到周围最常见的场景是什么?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沉寂而落寞地等着红绿灯却无视于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一个个疲惫的身影,无助而孤单地依靠着公交车的座位却无视于满头白发的老人困难地扶着栏杆;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流动或淹没于空气中……精力有限的生命主体越想立身红尘之上,却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滚入红尘之中,举手之间都落了一身的灰尘,自由,梦想,激情,甚至于快乐就这样悄然消失,越来越多的单调和麻木写进了生活中,于是,更多的人追求的仅仅是“一次”,这一次装修挣到了一万块,而不管工程中出现诸多的假冒伪劣;这一年收到了老板的五千元红包奖励,却忘却了临近年终的安全检查;这一次闯了红灯,没有碰到任何人……于是在现实的诱惑和压力下,没有太多人追求“一生”,反而像那只掉进米缸的老鼠,随遇而安,享受着现有的舒适与安逸,抛弃了生存的技能,忘却了生命的理想。当越来越多的人心为物役、心为境行的时候,人们也出现了太多的“随”:随地扔垃圾,扔掉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中国人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随意改变产品质量,改变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基本生存法则,随时受到他人思想之诱惑和左右,而放弃或侮辱个体对生命尊严的尊重,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活力和激情。由此,我们需要的是“髓”,是生命之髓,是生命个体中的智慧与理性、自信与自立、坚韧与意志,将这些融于每一个个体生命历程中,生命中的那道曾被视为无法逾越的鸿沟便如同窗户纸一样,轻弹即破,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心结,也就随之打开,生命体验中的一个个山峰,也就轻松登顶。
第三节大学之道——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青年大学生的不良意志品质表现
不良意志品质伴随着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而逐渐显现,不良意志品质能够阻碍他们目标定位、规范行动,导致意志行动效率不高,不利于个人取得进步。
目标迷失,行为盲目
没有目标,意志行动就失去方向,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目标必须是清晰的,能够自我认同、追求的目标。个人目标缺失或定位不准就会感到迷茫、空虚、矛盾。新生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他们想通过自己四年的奋斗,走出校门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创造美好的生活。但一直在几乎单一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理想有时和实际是极不吻合的。当他们发现就业形势严峻,接受了大学教育并不等于拥有美好前程时;当他们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他们的目标就会变得模糊,变得相互矛盾。更糟糕的是有些学生甚至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于是,“没劲”、“我郁闷啊”,几乎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
依赖性强,情感脆弱
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强烈的时代变革和薄弱的内在素质矛盾中成长起来的。面对丰富的生活,由于个人志向的不确定,理想的“虚化”,动机斗争的激烈,使他们处于迷茫的状态。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强,对自己评价不稳定,对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缺乏辩证的、科学的思维能力。缺乏脚踏实地的作为精神。行为上表现出志远与才疏、眼高与手低、自主与依赖的矛盾。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表现出成熟与幼稚、热情与冷淡、期望与失望的矛盾,在情感上表现出自尊与自卑、轻松与焦虑、充实稳定与敏感脆弱的矛盾。
心理闭锁,自我意识不稳定
生理的日趋成熟,自我意识、自尊心的显著增强,使得大学生思想感情具有内隐的愿望,校园生活缺乏智趣、单调,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加之教育者的疏忽,造成了他们闭锁的心理。他们交际的热情淡漠,内心孤独,缺乏协商性、组织性、协调性,不愿改变自己的意向。自我管理能力差,不适应人际关系,希望到新的人际关系中去活动,却又不善于相互了解,敞开心灵大门,进行主动积极的交往。稍遇挫折就表现出意志薄弱,从而更加自卑、孤独。“有些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自信,但往往受群众意识、社会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常常在自我意识中出现变化异常的现象,时而自我感觉良好,竞争意识强烈,表现出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特点,时而自我分析绝对化,又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缺乏自制,意志不坚韧
随着大学生心理独立性的发展,大多数人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为谁学习,怎样学习”这个根本问题。也存在不少的学生的意志行为缺乏持久性。在面临动机抉择时,以往建立在内部彼此冲撞力量之上的脆弱平衡,一旦受到干扰破坏便表现出突出的易变性,思想和行为都发生大幅度的跳跃,自制能力差。外在行为与自我身份不符,知行不一。
胆怯软弱,优柔寡断
胆怯软弱以胆小、瞻前顾后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在挫折面前往往知难而退,甚至不战而败等表现为其特点。大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生活阅历,他们常因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敢出头露面,不知道怎样为人处世,不敢参与激烈竞争,不轻易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有些大学生因过去一帆风顺,特别害怕出现失败,面对困难,常因胆怯而退缩;还有些学生是因软弱,不敢冒险,不敢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他们寻求完美的心理,使他们无法接受‘得到一者意味着失去另一者’的选择,他们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使得他们很怕给别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而,他们做事前思考过于缜密,总是希望寻求一种“万全之策”。
概括来讲,目前,不良的意志品质在我国大学生身上通常有这样几种:从众性、执拗性、冲动性、犹豫性、懒散性、缺乏恒心。对自身意志品质发展状况没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自身修养、自我综合素质对于今后安身立命的重要性;缺乏责任意识,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和状况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能够掌握自我意志培育与提升的方法,难以承受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在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问题上处理不得当。
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随着生活实践的展开而趋于成熟。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呈现出差异性,不平衡性。有的大学生发展得较好,已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力,有的则较弱。就意志的总体水平而言,高年级比低年级好,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好。他们在克服物质困难和肉体痛苦时意志力水平较高,但在克服情绪波动和抵抗精神压力方面,则显得意志水平较低。此外,如果付出的行为是本人感兴趣的,可以很快见效。因此,尽管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在逐渐趋于成熟、稳定,但仍然会随个体的内外条件而起伏波动。
不良意志品质在青年大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说明他们个性和人格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青年大学生意志品质不断完善的构建因而不断完善青年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构建,理应从“知、情、行”三个基本层面继续研究。
“知”是个体心理结构平衡问题的发端
当下要考虑的是怎么样从思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达到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的认知的不断深化。“三观”的养成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它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对于引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认知力、选择力、自控力,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克服定式思维,培养其扩散思维,帮助其扩大认知视野定式思维是指用过去思考问题业已形成的模式来思考现在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缺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主要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产生偏差,没有觉察到事物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已经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产生影响,但却对主体的思维提出新要求。而在观察偏差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定式思维。定式思维的最大危害就是使学生产生了经验主义。从某种意义上,经验在大多数学生那里都是一种框框,是一种指导他们“我只能怎样”、“我绝不怎样怎样”的行动手册。我们要引导学生克服这种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其扩大认知视野,尤其是对自我发展的认知。
引导学生克服我向思维、有相思维,培养其对行为目标的选择力我向思维,是指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评判以自己的好恶感受为主,而不是以客观事物的本真为主的一种思维缺憾。我向思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它导致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主观主义的形成。有相思维是指主体过分看重事物存在的外形和外相,而忽略决定事物存在本质内在因素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教育对象对感官确信的重要表现,就是所谓的眼见为实,凡是感官所感知的,就认为是对的,这是对对象世界有相和无相逻辑关系的错误反映。有相思维的最大危害就是它导致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形式主义。教育者要审时度势,帮助大学生选择正确的合乎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目标。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摒弃以“我”为意向以及注重外形外相来观察事物的思维缺憾,透过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握其本质。
引导学生克服情绪思维,培养其对自身“知、行”的控制力主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是思维认识取向不能理性地认识事物本质的缺憾向度。消极情绪会抑制思维认识,影响人们思考的倾向和范围。为了克服这一消极情绪,主体应正视思维认识中理性与情感的矛盾关系:一要“推迟判断”,不要在感情冲动时下结论;二要“朝反面想”,以此来矫正自己的感情所造成的思维偏差。能够借助客观实践磨砺自身的自控力。
注重情感体验——对学生认知的确证和支撑,搭建由“知”至“意”的桥梁
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与必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情感的性质和方向,积极增力的情感体验是认知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促进认知顺利进行;消极减力的情感体验是认知的拦路虎,阻碍内化知识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