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1800000016

第16章 行为中的智德之维(1)

行为的事实性原则与行为的价值性原则是我们实施任何行为的动力所在。前者表现了我们对真实的尊重、智性的追求,后者却表征着我们获得满足之时趋于德性的完善。生活给予我们什么不重要,你借此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却极为重要。

我们所有的行为选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它都具有两种不同的维度:其一为技术构成,它决定着行为主体的智性高低、技能优劣、绩效大小,其二为价值构成,它决定这一行为对我们所显示出的价值意义大小、德性方向之对错。从生命哲学的高度来理解,这两个维度就是行为的事实性原则与价值性原则。

行为的技术构成维度与价值构成维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相互为各自存在前提的。而在此,我却把二者视为智德关系在行为选择中的具体体现。远之先生讲过:

“朴者近愚,以知为界;智者近诈,以德为分。万事万物之理,称为道;人生入世之理,称为德。天地之律,道所系;万物之动,道所规。人生之规,德所系;社会之律,德所动。天地之间,道无所不包;人世之变,德无所不在。道亦天地之德,德乃人世之道。

道德一理。道从真,万物之真皆道之形。德从知,人类有知方有高德。

道归恒,天不变,道亦不变;德归动,世万变,德亦万变。

天地万物,唯此为大道德不灭。”

第一节行为中智德之辩

历史中外之说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认为,道德是为人之根本,每一个体根本之术,纵然有学问和本领,何以为用?更为可怕的是,一个没有德性的个体,学问、本领越大,智性越高,其为非作歹之举危害就更大。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所言: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恶人不得意时,心地很善良,荆棘没成熟之前,刺尖不伤人!陶行知先生也曾为此而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要建筑人格长城,而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没有这一德性基础,不仅害人也害己。小时候,每年总是有些燕子在我家树上建巢,巢中六只乳燕是一个挨一个一字儿排列的,老燕子喂食总是从一侧开始喂起,周而复始,决不会发生多喂了哪一个或少喂了哪一个的错误。正在我饶有兴趣地观察老燕子喂食时,忽然发现原来排在第一号位置的那只乳燕,吞下老燕子送来的食物后急急忙忙挪动身躯,翻过第二只乳燕,占据到第二号位置上,当老燕子再来喂食的时候,它依然张大嘴巴“唧唧唧”地叫唤,老燕子自然依次把食物再一次送进了它的嘴里。

天哪!小小脑袋的小小的乳燕哪里来这样的聪明智慧啊!然而,有一天,它从一号位置一路翻下去,不幸发生了,由于燕巢太小,在它向最后一号位置翻过去的时候摔到了地面上。这只聪明的乳燕摔死了。

难道我们不该从乳燕行为中“高人一等”的技术难度和聪明算计所导致的结果悟出点别的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就道德原则与规则(技术)之间的区别作过精彩的论述:

道德原则(moral principle)与规则(rule)截然不同。道德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不是指“你应该”或“你不应该”做某种行为,而是指个体在两种规则相冲突时看待问题的方式,它是一种道德选择的方法;另一方面,它是规则背后的东西,是法律背后的精神,而不是规则本身,它是产生规则的态度或观念,它比规则更一般、更普遍。在哲学家提出的各种伦理原则中,我们特别注意康德的公正原则(Kant’s principle of justice)和米尔的功利原则(Mill’s principle of utility)。康德的公正原则是一种敬重人格或尊重尊严的原则,它把每个人视做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自己的手段。米尔的功利原则是使人类获得最大的幸福或福利和最小的(效率)原则。借鉴古今中外道德教育与实践的经验,我以为建立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青年大学生“做一个有德性的人”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一个人行为何以选择的基础,至少在他青春年华之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学理之辩

人的智性是在人类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他们的智性必须保持正确和有效(含规律性和目的性)地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保证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中介手段(科技手段)来满足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人的智性在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由于其主体的局限性,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总是有限的。同时,人的智性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同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纠缠在一起。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可以激发和激活人的智性的机巧,推动人们去追求更大的价值意义。但是,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也可能成功利的洞穴、情感的迷障、意志的执拗等障碍。在这种情感支配下,当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就把这些非智性因素的努力集中关注于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点或那一方面而置其余于不顾。为此,人的智性之偏执,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自身欲望、意志、情感乃至非智性因素的缠绕。所以“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何以秉持人生德智心态?我以为与“看透”(智性)和“看开”(德性)二者关系处理之好坏有密切之关联。

每当在情场、商场、官场失意受挫或心绪不平的时候,亲朋好友多会促膝抚腕,劝而导之曰:“要看开,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古往今来,“看开”似乎已理所当然成为劝慰他人逃避尘世烦恼的至理。但即便是劝慰者本人,又何曾达到过这种境界?缘何看不开呢?其一,大抵是因为没有看透。记得一首流行歌曲道出了不解自明的事实:滚滚红尘,几人能看透?人要看透,并不容易。传说,有一日纪晓岚陪同乾隆微服游览杭州街巷,皇上见“道衙门”一带人流如潮,便转身问:“你说这里每天有多少过往行人?”纪大学士睿智机敏,巧妙地答道:“也就是两人:一人为名,一人为利。”乾隆爷颔首称许。在他看来,这位《四库全书》的大主编算是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看透了。

其二,看透并不意味着看开。纪晓岚无非也就是“看透”而已。“看透”又能怎样?他并没有因此从芸芸众生中超脱出来。名利场有着比磁场更大的吸引力。非愚不能超脱,非大愚不能全超脱。纪晓岚绝顶聪明,超脱也就越发难了。

唐朝诗人李白曾力主“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位命途多舛的诗人正是亲历命运的起承转合、大起大落才悟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命运、规律不可抗拒,当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看透人生后的洒脱,也是看开后的无奈。

所以,“看开”多半是人们聊以自慰的寄托,并不是那么容易兑现的。后人莫笑前人看不透,也不是前人“当局者迷”,一旦轮到自己,两眼模糊得也许更甚些。

其实,“看透”也未必不是一种悲哀,“看不透”也未必不是一种乐趣。唯其看不透,才有追求、有抗争、有希冀、有朝气,人世间才会不断地演出一幕幕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活剧,历史都会前进不息,文人们也才能舞文弄墨挥洒出数不尽的酸甜苦辣供人品赏玩味,政客们、武将们才会搏杀争斗演绎出功业事迹供后人评说。

人间万象,世态缤纷。凡事似乎不可“看不开”,也不可过于“看开”。看不开会活得太烦太累,看开了则又觉得“世事若浮云”,人生便失去了投入其中才有的趣味,其最妙境界当在“看开”与“看不开”之间矣。

无论是“看透”还是“看开”,这一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因“偏伤之患”影响我们的智性或败坏我们的德性啊!

大到国家、社会,小到群体、个人,这种“偏伤之患”在今天不仅具有相当广泛的行为普遍性,乃至于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险所在。当我们智性的行为选择更多地考虑德智之平衡,更多地不被欲念所左右,才不会有这种“偏伤之患”啊!国家如此,群体如此,个人如此,乃至于动物界不也如此吗?

如果你选择在旱季去澳洲荒漠旅行,肯定会有人跟你说起那里的动物,而最不能不看的不是袋鼠也不是野牛,而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动物——澳洲蹼鼠。

在澳洲的西北部,人烟稀少。天空是毫无杂尘的蓝,蓝得干燥干脆;天空尽头泼辣辣地铺开一片汹涌起伏的赭红,带着血液流动的气势,沉默中传递出深不可测的力度。此时,桉树的叶子已经落尽,都伸长了光秃秃的枝丫在烈日和高温下沉默着,只有桉树的叶子漫山遍野。你可能会说,澳洲的动物有福了,这么多粮食等着它们来吃呢。动物们也确实都来了,并且疯狂地抢食,因为好不容易等到了食物如此丰盛的季节,还不开怀大吃一顿?可是,这些食物却是不能立即食用的,如果动物们不早点罢休,过不了多久,便会因缺水而死。在旱季,这里充足的食物并不能带给动物们生的希望,反而会因缺水而让生命更快地死去。

只有一种动物能够靠这些种子生存下来,那就是澳洲蹼鼠。这种小动物有一个习惯,它们从来不吃外面的果实。尽管旱季的种子漫山遍野,也尽管它们跟其他的动物一样饿得头昏眼花,但它们从不立即食用那些种子。它们会将种子搬到洞里后,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等到种子吸饱了水分,变得柔软了,蹼鼠才会慢慢享用。蹼鼠就是这样通过植物的种子,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很多人就是冲着蹼鼠到澳洲的。导游会告诉你,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可是当地土著居民的偶像呢,因为蹼鼠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欲望冷却。面对诱惑能够让欲望冷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人就是来学习它们的这种能力的。与其他动物相比,蹼鼠的力量极其弱小,智商也不是最高的,就是耐旱和耐饥的能力也不及其他动物,为何它们就能够做到让种子吸饱水分后再去食用呢?其实蹼鼠也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它不过是比其他动物少了一点贪欲罢了。

生活中,不少人都知道贪欲的可怕,可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又总是不够冷静,做出了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等回过头来清醒了又后悔不迭。其实,人生处处都有诱惑,如果让欲望泛滥,必将危及生命。学会让欲望冷却,冷静地面对诱惑,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智慧!

谈到行为选择的德性维度,在确定意义上讲,是指使人成为善良并具有良好功能和能够完成其功能、产生好的成果的优秀品质。说一个个体是否有德性,要看他是否将德性同他的行为活动融为一体形成道德行为,即德行,才能证明。

大量事实表现,具有智性能力、理性功能的人,如果陷入利欲的洞穴,没有“仁心”,就难以正当使用智性能力与功能,他们往往不正当地使用智性成果(各种技术性工具和手段),成其邪恶目的。

董仲舒曾言:“莫近于仁,莫近于智,仁而不智,则受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当所以除其害也。”应该承认,我们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必仁且知”,只有这样,行为才使智性与德性统一起来。

行为中使德智统一起来,会产生一个最优的功能,那就是我们在众多情况下做心境的主人。

心境,是把握命运的好帮手。一个能够调节自身心境的人,也大多是能够生活得得心应手的人。

心境可以使人的其他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形成比较稳定的,能够持续一定时间的情绪状态。心境有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类型,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善于用顽强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调节人生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工作成败、健康状况的变化和冲击,其情感智慧的承受力较强,其性格的弹性应变力容易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主动调节、掌握和控制心境,排除消极心境的侵袭,保持身心和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格调。

同类推荐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热门推荐
  • 认真魔人

    认真魔人

    男友要结婚,新娘不是她?正当她伤心欲绝之际,皮夹又被扒手给扒了……柴若凝茫然无助地伫立于巴黎街头,不料平日待她最好的学长却突然现身!他的出现让她感动得又哭又笑!她知道,有了卫少泽的陪伴,自己将不再孤单。打从很久很久以前,他就一直默默守护着她……
  • 造梦侍者

    造梦侍者

    如果我也出生是富二代该有多好啊;如果我也长的和她一样漂亮该有多好啊;如果我也坚持了,说不定今天的中国第一富就是我了;如果我当时主动告白了,那么今天就能和他幸福在一起了吧······如果这些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一切真的会如你所愿吗?
  • 99度蜜爱,再遇首席前夫

    99度蜜爱,再遇首席前夫

    结婚三年,他心藏别的女人。她冷静承受,行妻子的本分。直到离婚,他毅然狠绝,“离得干净点,把孩子打了!”她心滴血,却冷笑不屑,头也不回的离开。那一刻,他从她身上看不到一丝眷恋。六年后,她是名闻商界的谈判专家。他是收购她公司的大老板。下班,她接他们的儿子回家。下班,他接他和别的女人生的女儿回家。她心如死灰,从此不留余念。既然这样……“檀总,我孩子和你孩子都是一所学校,搭个顺风车可好?”“好!接我们的儿子,是我履行父亲的义务!”法庭上,他要夺回抚养权。她抱着孩子再次逃离他的世界。他却尾随在后,“为孩子,我不介意你再嫁我一次。”“抱歉,檀总,我已嫁!”那一刻,他心中终于彻底心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这么强不能不去争霸

    我这么强不能不去争霸

    当一代大帝被人逼到自闭重生,穿越到了传说中的无灵之地。 一切与灵气相关的灵技功法统统没了用!但还好,灵力没有了还能用魔法,虽然咒语略显羞耻但是……有用就好啦! 且看夜芸成就帝王之路的第二种方法!本书轻松为主,搞笑为辅,偶尔煽情,有时还时不时拿几个小角色祭祭天。 咱们的路还长,我慢慢写,您慢慢看!QQ读者群:950531630。
  • 主宰之王在都市

    主宰之王在都市

    一次邂逅,观念传统的女神以死相逼,他被迫结婚,老婆一家认为他是废柴,对他不待见,直到那一天,昔日仇敌出现……我这一生,不畏强权,不惧报复,只轰轰烈烈,快意恩仇,诛尽四方仇敌,正我主宰之名!
  • 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熟悉的故事,其余韵历久弥新。同样的故事,以原著为蓝本,以黛玉的眼光看闺阁中的红楼。感来世,叹今生,灌水恩空惹相思情,还水情误入凡尘多少恨,千愁万恨都只付淡淡泪水浓浓情……全书情节上注重文字的描写,情境的渲染,以文字见真章,意境悠远,继续传承原著柏拉图式的的爱情;语言上半古典半白式的,既古香古色又通俗易懂;以黛玉的眼光看红楼,带着对原著的一点理解,与自己的一些意见,写一个自己心中的黛玉。此外文中诗词皆是昕月涂鸦之笔,不拘韵律,自谓拙言微语。整体读来诗意盎然,意味悠远,余韵缭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落世九尘

    落世九尘

    废材?你说谁?人家明明是最最最最天才的逆天存在好伐。珍稀神宠,强势神器,绝顶丹药......什么的跟糖豆似的一抓一大把没办法,谁叫人家有个绝世的师父呢羡慕也羡慕不来啊!!!世上最最最厉害的男人都争着宠她?!哎,这天是要变了......
  • 契神

    契神

    契神传承,神之契约,可契约世间万物!或是生灵,或是器物,但凡此间所存在之物,皆能与其定下契约!
  • 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

    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

    少年是多变的不然他们就不是少年了。他们终究会变成大人但重要的是享受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