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事实性原则与行为的价值性原则是我们实施任何行为的动力所在。前者表现了我们对真实的尊重、智性的追求,后者却表征着我们获得满足之时趋于德性的完善。生活给予我们什么不重要,你借此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却极为重要。
我们所有的行为选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它都具有两种不同的维度:其一为技术构成,它决定着行为主体的智性高低、技能优劣、绩效大小,其二为价值构成,它决定这一行为对我们所显示出的价值意义大小、德性方向之对错。从生命哲学的高度来理解,这两个维度就是行为的事实性原则与价值性原则。
行为的技术构成维度与价值构成维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相互为各自存在前提的。而在此,我却把二者视为智德关系在行为选择中的具体体现。远之先生讲过:
“朴者近愚,以知为界;智者近诈,以德为分。万事万物之理,称为道;人生入世之理,称为德。天地之律,道所系;万物之动,道所规。人生之规,德所系;社会之律,德所动。天地之间,道无所不包;人世之变,德无所不在。道亦天地之德,德乃人世之道。
道德一理。道从真,万物之真皆道之形。德从知,人类有知方有高德。
道归恒,天不变,道亦不变;德归动,世万变,德亦万变。
天地万物,唯此为大道德不灭。”
第一节行为中智德之辩
历史中外之说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认为,道德是为人之根本,每一个体根本之术,纵然有学问和本领,何以为用?更为可怕的是,一个没有德性的个体,学问、本领越大,智性越高,其为非作歹之举危害就更大。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所言: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恶人不得意时,心地很善良,荆棘没成熟之前,刺尖不伤人!陶行知先生也曾为此而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要建筑人格长城,而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没有这一德性基础,不仅害人也害己。小时候,每年总是有些燕子在我家树上建巢,巢中六只乳燕是一个挨一个一字儿排列的,老燕子喂食总是从一侧开始喂起,周而复始,决不会发生多喂了哪一个或少喂了哪一个的错误。正在我饶有兴趣地观察老燕子喂食时,忽然发现原来排在第一号位置的那只乳燕,吞下老燕子送来的食物后急急忙忙挪动身躯,翻过第二只乳燕,占据到第二号位置上,当老燕子再来喂食的时候,它依然张大嘴巴“唧唧唧”地叫唤,老燕子自然依次把食物再一次送进了它的嘴里。
天哪!小小脑袋的小小的乳燕哪里来这样的聪明智慧啊!然而,有一天,它从一号位置一路翻下去,不幸发生了,由于燕巢太小,在它向最后一号位置翻过去的时候摔到了地面上。这只聪明的乳燕摔死了。
难道我们不该从乳燕行为中“高人一等”的技术难度和聪明算计所导致的结果悟出点别的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就道德原则与规则(技术)之间的区别作过精彩的论述:
道德原则(moral principle)与规则(rule)截然不同。道德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不是指“你应该”或“你不应该”做某种行为,而是指个体在两种规则相冲突时看待问题的方式,它是一种道德选择的方法;另一方面,它是规则背后的东西,是法律背后的精神,而不是规则本身,它是产生规则的态度或观念,它比规则更一般、更普遍。在哲学家提出的各种伦理原则中,我们特别注意康德的公正原则(Kant’s principle of justice)和米尔的功利原则(Mill’s principle of utility)。康德的公正原则是一种敬重人格或尊重尊严的原则,它把每个人视做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自己的手段。米尔的功利原则是使人类获得最大的幸福或福利和最小的(效率)原则。借鉴古今中外道德教育与实践的经验,我以为建立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青年大学生“做一个有德性的人”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一个人行为何以选择的基础,至少在他青春年华之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学理之辩
人的智性是在人类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他们的智性必须保持正确和有效(含规律性和目的性)地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保证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中介手段(科技手段)来满足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人的智性在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由于其主体的局限性,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总是有限的。同时,人的智性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同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纠缠在一起。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可以激发和激活人的智性的机巧,推动人们去追求更大的价值意义。但是,人的欲望、意志、情感以及德性也可能成功利的洞穴、情感的迷障、意志的执拗等障碍。在这种情感支配下,当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就把这些非智性因素的努力集中关注于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点或那一方面而置其余于不顾。为此,人的智性之偏执,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自身欲望、意志、情感乃至非智性因素的缠绕。所以“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何以秉持人生德智心态?我以为与“看透”(智性)和“看开”(德性)二者关系处理之好坏有密切之关联。
每当在情场、商场、官场失意受挫或心绪不平的时候,亲朋好友多会促膝抚腕,劝而导之曰:“要看开,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古往今来,“看开”似乎已理所当然成为劝慰他人逃避尘世烦恼的至理。但即便是劝慰者本人,又何曾达到过这种境界?缘何看不开呢?其一,大抵是因为没有看透。记得一首流行歌曲道出了不解自明的事实:滚滚红尘,几人能看透?人要看透,并不容易。传说,有一日纪晓岚陪同乾隆微服游览杭州街巷,皇上见“道衙门”一带人流如潮,便转身问:“你说这里每天有多少过往行人?”纪大学士睿智机敏,巧妙地答道:“也就是两人:一人为名,一人为利。”乾隆爷颔首称许。在他看来,这位《四库全书》的大主编算是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看透了。
其二,看透并不意味着看开。纪晓岚无非也就是“看透”而已。“看透”又能怎样?他并没有因此从芸芸众生中超脱出来。名利场有着比磁场更大的吸引力。非愚不能超脱,非大愚不能全超脱。纪晓岚绝顶聪明,超脱也就越发难了。
唐朝诗人李白曾力主“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位命途多舛的诗人正是亲历命运的起承转合、大起大落才悟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命运、规律不可抗拒,当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看透人生后的洒脱,也是看开后的无奈。
所以,“看开”多半是人们聊以自慰的寄托,并不是那么容易兑现的。后人莫笑前人看不透,也不是前人“当局者迷”,一旦轮到自己,两眼模糊得也许更甚些。
其实,“看透”也未必不是一种悲哀,“看不透”也未必不是一种乐趣。唯其看不透,才有追求、有抗争、有希冀、有朝气,人世间才会不断地演出一幕幕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活剧,历史都会前进不息,文人们也才能舞文弄墨挥洒出数不尽的酸甜苦辣供人品赏玩味,政客们、武将们才会搏杀争斗演绎出功业事迹供后人评说。
人间万象,世态缤纷。凡事似乎不可“看不开”,也不可过于“看开”。看不开会活得太烦太累,看开了则又觉得“世事若浮云”,人生便失去了投入其中才有的趣味,其最妙境界当在“看开”与“看不开”之间矣。
无论是“看透”还是“看开”,这一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因“偏伤之患”影响我们的智性或败坏我们的德性啊!
大到国家、社会,小到群体、个人,这种“偏伤之患”在今天不仅具有相当广泛的行为普遍性,乃至于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险所在。当我们智性的行为选择更多地考虑德智之平衡,更多地不被欲念所左右,才不会有这种“偏伤之患”啊!国家如此,群体如此,个人如此,乃至于动物界不也如此吗?
如果你选择在旱季去澳洲荒漠旅行,肯定会有人跟你说起那里的动物,而最不能不看的不是袋鼠也不是野牛,而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动物——澳洲蹼鼠。
在澳洲的西北部,人烟稀少。天空是毫无杂尘的蓝,蓝得干燥干脆;天空尽头泼辣辣地铺开一片汹涌起伏的赭红,带着血液流动的气势,沉默中传递出深不可测的力度。此时,桉树的叶子已经落尽,都伸长了光秃秃的枝丫在烈日和高温下沉默着,只有桉树的叶子漫山遍野。你可能会说,澳洲的动物有福了,这么多粮食等着它们来吃呢。动物们也确实都来了,并且疯狂地抢食,因为好不容易等到了食物如此丰盛的季节,还不开怀大吃一顿?可是,这些食物却是不能立即食用的,如果动物们不早点罢休,过不了多久,便会因缺水而死。在旱季,这里充足的食物并不能带给动物们生的希望,反而会因缺水而让生命更快地死去。
只有一种动物能够靠这些种子生存下来,那就是澳洲蹼鼠。这种小动物有一个习惯,它们从来不吃外面的果实。尽管旱季的种子漫山遍野,也尽管它们跟其他的动物一样饿得头昏眼花,但它们从不立即食用那些种子。它们会将种子搬到洞里后,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等到种子吸饱了水分,变得柔软了,蹼鼠才会慢慢享用。蹼鼠就是这样通过植物的种子,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很多人就是冲着蹼鼠到澳洲的。导游会告诉你,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可是当地土著居民的偶像呢,因为蹼鼠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让欲望冷却。面对诱惑能够让欲望冷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人就是来学习它们的这种能力的。与其他动物相比,蹼鼠的力量极其弱小,智商也不是最高的,就是耐旱和耐饥的能力也不及其他动物,为何它们就能够做到让种子吸饱水分后再去食用呢?其实蹼鼠也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它不过是比其他动物少了一点贪欲罢了。
生活中,不少人都知道贪欲的可怕,可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又总是不够冷静,做出了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等回过头来清醒了又后悔不迭。其实,人生处处都有诱惑,如果让欲望泛滥,必将危及生命。学会让欲望冷却,冷静地面对诱惑,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智慧!
谈到行为选择的德性维度,在确定意义上讲,是指使人成为善良并具有良好功能和能够完成其功能、产生好的成果的优秀品质。说一个个体是否有德性,要看他是否将德性同他的行为活动融为一体形成道德行为,即德行,才能证明。
大量事实表现,具有智性能力、理性功能的人,如果陷入利欲的洞穴,没有“仁心”,就难以正当使用智性能力与功能,他们往往不正当地使用智性成果(各种技术性工具和手段),成其邪恶目的。
董仲舒曾言:“莫近于仁,莫近于智,仁而不智,则受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当所以除其害也。”应该承认,我们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必仁且知”,只有这样,行为才使智性与德性统一起来。
行为中使德智统一起来,会产生一个最优的功能,那就是我们在众多情况下做心境的主人。
心境,是把握命运的好帮手。一个能够调节自身心境的人,也大多是能够生活得得心应手的人。
心境可以使人的其他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形成比较稳定的,能够持续一定时间的情绪状态。心境有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类型,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善于用顽强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调节人生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工作成败、健康状况的变化和冲击,其情感智慧的承受力较强,其性格的弹性应变力容易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主动调节、掌握和控制心境,排除消极心境的侵袭,保持身心和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