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50

第50章 “潘游洪沈泛瀛洲”巧对考述(2)

第六是“潘良在宴会出了上联”之误。其中“出了上联”为“出对”之误。至于出对者并非“潘良”而是“少监秦伯阳”即秦熺。秦熺(?—1161)字伯阳,本为秦桧妻兄王唤孽子,秦桧留金时其妻养为后,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为秘书郎、秘书少监,十三年五月“甲子,秘书少监秦熺权尚书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提举秘书省,除翰林学士,十八年迁知枢密院事,二十五年秦桧卒,以少师致仕,三十一年卒。

第七是“直至近代才有人巧妙地续出下联”之误。同上即“续出下联”为“对出对子”之误。至于“近代才有人巧妙”云云更是误甚,当时人的《容斋四笔》已说“欲用‘绛绎绘维绾纶綍’为对”,而今人之对亦未超出其对子,且“绾丝纶”还不如“绾纶綍”。果然是三日不读古书便觉面目可憎。

对对中“绾”非指人名,《巧对欣赏》“因为下联的‘泛’字不是姓,说的只有四个人,所以上联也只能取四人,‘绾’字就不能当作‘杨绾’的人名,而得承接下文作解”之说是。邓绾(1028—1086)字文约,成都双流人;举进士,迁职方员外郎;熙宁三年通判宁州,召对,除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同知谏院,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事;五年,擢御史中丞,加龙图阁待制,迁翰林学士。王安石去位,颇附吕惠卿,及王安石复相,又劾吕惠卿、章惇,神宗谓其奸回,斥知虢州。逾岁,为集贤院学士、知河阳;元丰中知荆南府,历知陈、陕、永兴、青、邓诸州军;元祐初卒,年五十九。

其中“绛绎绘维”依次为元绛、陈绎、杨绘、韩维。元绛(1008—1083)字原之,一说字厚之;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转为度支判官;皇祐四年(1053)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五月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一作:元绛(1008—1083)字厚之;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江宁推官,知永新县,迁江南西路运使,充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太子少师,谥章简。陈绎(1021—1088)字和叔,洛阳人,一说开封人;景祐中廷试误用韵被黜,庆历二年(1042)再举,为别试第一,历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集贤院校理;英宗初,同判尚书刑部;熙宁时为陕西转运副使,入直舍人院,出知邓州兼本路安抚使;元丰初,知广州兼本路经略安抚使,改太中大夫、龙图阁待制、知江宁府,因事夺职贬建昌军;哲宗立,复太中大夫;元祐三年卒,年六十八。一作:陈绎(1010—1078)。杨绘字元素,绵竹人,生于天圣五年(1027);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请知眉州,徙兴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擢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元祐初再知杭州,元祐三年(1088)卒,年六十二。一作:杨绘(1027—1088)字元素,绵竹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出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卒,年六十二。又作:杨绘(1032—1116)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人;嘉祐元年(1056)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韩维(1017—1098)字持国,开封雍丘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二年(1069)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

《容斋四笔》谓“欲用‘绛绎绘维绾纶綍’为对,然未暇考之史录,岁月果同否也”,通观上述元绛、陈绎、杨绘、韩维四人经历,元绛约于熙宁六年(1073)为翰林学士,杨绘于熙宁四年(1071)擢翰林学士,韩维于熙宁二年(1069)迁翰林学士,唯陈绎缺载,但查李焘(1115—1184)《续资治通鉴长编》,其卷二百四十六载:熙宁六年八月“庚辰,翰林学士陈绎为翰林侍读学士、知邓州,绎以疾自请也。”可知陈绎约于熙宁四年亦为翰林学士。

至于“潘游洪沈”中之“游操存诚”,万历《闽书》卷九十五《缙绅》载:“操字存诚……绍兴中,与潘良能、沈介、洪景伯俱为秘书省正字,同日赴馆职。少监秦熺会食次,命对曰:潘游洪沈泛瀛洲。操用‘绛绎绘维绾纶綍’为偶,盖神宗朝韩绛、陈绎、韩维、杨绘相先后除学士也。自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侨居旴江,奉祠。晚号定庵居士。”其中“韩绛”为“元绛”之误。道光《建阳县志》载:“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子、主簿披之弟。少为酢所爱;长,工于文。登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中,与潘良能、沈介、洪景伯俱为秘书省正字,同日赴馆职。少监秦熺于会食之次,命对曰:潘游洪沈泛瀛洲。操以‘绛绎绘维绾纶綍’为对,盖神宗朝韩维、陈绎、元绛、杨绘相先后除学士也。自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侨居盱江,奉祠。晚号定庵居士。子三:长曰长儒,仲曰次公,季曰开。(旧志略,今从《潭阳文献》参补。)”其中“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子,主簿披之弟”之标点,整理本道光县志误作“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孙,主簿披之子”。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亦谓:“游操字存诚,醳之子。少为定夫先生奇爱,长工于文。绍兴中,与潘良能、沈介、黄景伯俱为秘书省正字,同日赴馆职。自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侨居盱江,奉祠。晚号定斋居士。”其中道光县志之“沈介”、《渊源考》之“沈介、黄景伯”皆误。《圩富垅游氏宗谱》谓:“操公,醳公次子,字存诚,号定庵。答瀛洲异对,古称管职才。官礼部侍郎。葬宝应。生三子:长儒、次、开。”其中“官礼部侍郎”为“权礼部侍郎”之误。

以“绛绎绘维绾纶綍”对出“潘游洪沈泛瀛洲”者,《容斋四笔》之洪迈记述“坐客合词赏叹,竟无有能对者”而自称“欲用‘绛绎绘维绾纶綍’为对”,而《闽书》、《圩富垅游氏宗谱》、道光县志及其所引《潭阳文献》则皆以为是“同日赴馆”的“游操”。依上引资料可知,游操是机敏的有心人,因此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再者,游操曾因游酢而与秦桧有往来。秦桧(1090—1155)字会之。《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一《本朝五.中兴至今日人物上》谓:“问胡文定公与秦丞相厚善之故。曰:……定夫之后及康侯诸子,会之皆擢用之。时在坐范兄云:定夫之子不甚发扬。秦老数求乃翁《论语解序》,因循不果录呈。其侄有知之者,遂默记之。一日进见,秦老及此,则举其文以对,由是喜之。后故擢至侍从,是为子家尊人。”其中“子家”为“子蒙”之误。《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亦谓:“谢山跋《宋史》杨文靖传后……定夫后人曾为秦丞相所挽,而其人不甚发扬,至使其从昆弟窃取定夫所解《论语》以献于秦。”

据史志资料,游酢直系子孙宋元无显宦,显然正是由于“秦老数求乃翁《论语解序》,因循不果录呈”,进而造成“定夫之子(其人)不甚发扬”的结果,因此可证游酢子孙二代并没有“被他(秦桧)牢笼出去,多坠家声”。而这也“至使其从昆弟窃取定夫所解《论语》以献于秦”,即“其侄……后故擢至侍从,是为子家(子蒙)尊人”者,则是指子蒙游开之父游操。《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谓:“游开字子蒙,操季子。”康熙《福建通志.人物四》与乾隆《福建通志.人物》“游酢传”皆谓:“醳子操,宣和进士。”《永乐大典》卷八千八百四十三引《建安志》载:“游操字存诚,有家学;宣和三年(1121)擢进士第。绍兴中迁秘书少监,权礼部侍郎。晚居旴江,奉祠卒。”《闽书.缙绅》载:“操字存诚,醳之子。少为酢奇爱;长,工于文……侨居旴江,奉祠。晚号定庵居士。子开,同上舍出身。”道光《建阳县志》载:“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子、主簿披之弟。少为酢所爱;长,工于文。登宣和三年进士……侨居盱江,奉祠。晚号定庵居士。子三:长曰长儒,仲曰次公,季曰开。(旧志略,今从《潭阳文献》参补。)”其中“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子,主簿披之弟”之标点,此整理本道光《建阳县志》误作“游操字存诚,元祐进士。醳之孙,主簿披之子”。《圩富垅游氏宗谱》谓:“操公,醳公次子,字存诚,号定庵……葬宝应。生三子:长儒、次、开。”

而据陈了斋(1058—1122)为游潜所撰《中奉大夫游公墓志铭》(见《永乐大典》),游醳实为游酢血亲同胞弟,出嗣叔父游勋,该铭谓:“居士讳潜字升叔……卒于齐州之官舍,绍圣二年三月己未也……生二子:酢,今为朝散大夫、提点成都府长生观;醳,出继为南康军司理参军勋之后,自高邮尉解官奔齐州,与其兄扶居士柩以归。”显然,上述所谓“其侄”即游酢侄,而所谓“其从昆弟”则是“定夫之子”亦即“秦丞相所挽”之“其人”的堂兄弟,二者所指皆为游酢胞弟游醳之次子游操,亦即所谓“子家(子蒙)尊人”者。

(作者分别系福建省南平一中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同类推荐
  • 菜根谭

    菜根谭

    翻开读客版《菜根谭》,掌握能人贤士管理智慧!《菜根谭》秉承道家文化以道为本,糅合中庸之道、无为思想和出世思想,结合作者自身体验,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以武进淘湘1927年序刻《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菜根谭》课本为底本,参校明万历时期雅尚斋刊本《遵生七笺》附《菜根谭》。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中国名士处世三大奇书!生僻字词注释,扫清阅读障碍!企业管理的专著可以不读,但《菜根谭》不可不读。——稻盛和夫(日本实业家)
  • 海子诗全集

    海子诗全集

    15年前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决绝而去。在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相当丰富的作品……
  • 崇文尚武

    崇文尚武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警察协会举办了首届全省民警书法美术摄影诗歌优秀作品展,从报送的800件作品中,经专家评审,选出书法、美术、摄影、诗歌类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258件作品结集成册,本书是此次成果展的集中展示。本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黑龙江省警察的精神风貌,还体现了黑龙江省重视公安文化熏陶,着力推进文化育警、文化兴警,对于民警文化内涵的提升和公安民警综合素质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日日新

    日日新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尘嚣:一个中国半农民的故事

    尘嚣:一个中国半农民的故事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作品把游走于乡村、城市之间的读书人的生活口述出来,是希望这个阶层的人不再只是被动地逃离乡村,而是选择主动适切、守住乡村,在乡村与城市的互动中坚守固穷与担荷,慢慢软化自己的心灵。《腊八走在尘嚣之外》一文是作者在腊八节回忆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回忆脾气暴躁的爸爸、总是护着自己的爷爷,以及和哥哥放冰马,和邻居家姐姐描灯花。随着时间流逝,爷爷走了,爸爸走了,姐姐们出嫁了,妈妈也老了,而作者自己,也有了女儿,只是,腊八节好像更远了。而在《爸爸的回忆犹在梦中》一文中,作者回忆他的父亲,回忆儿时自己犯了错,父亲的骂与泪。在回忆时,作者也逐渐明白,父亲其实是疼爱自己的。自己一天天长大,父亲一天天变老,在长大与变老中,自己结婚了,而父亲也离去了……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娓娓道来,不慌不忙,在文字的品读中,细细感受生活,体悟生命。
热门推荐
  • 三国伪志录

    三国伪志录

    前世战略级特工穿越到三国名将赵子龙身上。你有诸葛,我有郭嘉。三国分天下,怎么能少得了我常山赵子龙。此三国非那三国。
  • 闺鸾

    闺鸾

    人说白家二小姐出身高贵,德容言功皆是贵女楷模;三小姐娇俏可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大小姐呢?众曰:其貌不扬胆小懦弱白静好:胡说八道!本小姐美貌与智慧并存,耍得了白莲,装得了绿茶,是旷古烁今的绝世佳人!既然韬光养晦躲不开算计,那就尽情的锋芒毕露吧……PS:本文架空,严谨党慎入。
  • 圣子之异界大陆

    圣子之异界大陆

    地球少年龙轩,被诸神之王选择,来到这个世界,拯救他们,他是否能拯救成功呢,敬请观看!
  • 丑妃倾城

    丑妃倾城

    她本是相府小姐,却因人陷害容颜尽毁。凌启国纷争四起、权势纠纷下。她又成了无辜的工具。几周辗转、历经磨难。最终恢复倾城容颜,丑妃不丑,妃本倾城。
  • 天才召唤之帝妃逍遥

    天才召唤之帝妃逍遥

    她是21世纪顶尖杀手,一朝穿越,却穿越到了一只狐狸身上…“狐狸?”她邪魅的笑了笑,“很好,很符合我的性格嘛…”废柴?她如果是废材,那别人算什么?白痴?她这叫白痴?看女主如何收服神兽和神器,君临异世!
  • 笙顾鹿薇:恶魔顾的迷糊鹿

    笙顾鹿薇:恶魔顾的迷糊鹿

    此文是四个合租的俊男美女,引出的一系列爆笑故事…女的无良,男的恶魔。无良片段:顾一凡:“在你的眼里难道我还没有食物魅力大吗?”夏白鹿看了他一眼“没有”“为什么没有?”夏白鹿想了一下“可能你变态吧!”__________“鹿子,我们去吃东西好不好”洛薇开始‘诱惑’夏白鹿,“不好”“为什么?”“因为有林笙,你是不会好好吃饭的,我遵循食不言寝不语!”
  • 洪荒不朽录

    洪荒不朽录

    混沌重生,何人算计?三千纪元,大道回归,一条贯穿古今未来的时空长河究竟埋葬了多少盖世天骄?一道不朽气机,引来无数沉睡中的霸主震怒!问世间谁能不朽?大帝不能?至尊亦是不能,不朽显,天地乱,混沌灭,大道归!(抱歉,暂停一段时间,修改或者从新写!)
  • 综漫之漫漫仙路有所依

    综漫之漫漫仙路有所依

    枫輕的生命中有几件事是她一直在重复做着的,修炼、找茬打架、治病救人、然后游历天下,她以为她的这一生也许会一直都是一个样子,直到某一天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打乱了她原本的生活........这是一个神奇的女子,她能告诉你很多你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大全集

    作为佛教界的高僧,星云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透过最生活、最浅明的禅语故事,为人生解惑,并且言简意赅,字字珠肌,蕴藏深远的意义。《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星云大师书中最实用的观点,以谈人生、谈幸福、谈职场、谈学业、谈教育、谈家庭等构架全书,重新解读这些人生问题,告诉年青人如何在当下的社会摆脱浮躁和表象,获得事业和人生的真正幸福。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