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47

第47章 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1)

陈建生

武夷山“水云寮”,也叫云寮书院,又称云寮祠。武夷山“水云寮”的卜筑者,都说是宋儒游酢。是真的吗?武夷五曲的“水云寮遗址”处立碑为证,就说是“著名理学家游酢建”的。难道没有可疑之处?

一、肯定游酢建筑“水云寮”之资料

游酢的各种年谱均载录,水云寮为游酢所筑,如:

《游廌山集》、《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游定夫先生集》与《宋.游酢文集》之游酢《年谱》列:元符“二年……正月,服阕,再调泉州签判,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为讲论之所。著《易说》、《诗二南义》。”长乐《新宅游氏族谱》之《游廌山先生年谱》作:元符“二年……正月,服阕,再调泉州签判,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为讲论之所。著《易说》、《诗二南义》。”《游酢故里》之《游定夫年谱》为:“元符二年(1099)……正月服阕,二月接泉州签判调令,在武夷山五曲筑‘水云寮’为讲论之所,著《易说》、《诗二南义》。”

《游酢评传》第二章《生平事迹和著述》谓:绍圣三年的“3年后(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年48岁,赴泉州(今天津武清)任。”又谓“哲宗元符元年(1098),游酢46岁,筑‘草堂’于建阳县禾平裏豸山之麓,在此撰著《中庸义》、《孟子杂解》、《论语杂解》等;次年,他又筑‘水云寮’于武夷山之五曲,聚徒讲学,并著有《易说》、《诗二南义》等。朱熹所写的《九曲棹歌》之五曾暗指游酢。其曰: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林间有客’,即指游酢。……游酢在武夷山所建之水云寮,是武夷山兴学办书院之最早者之一。所以朱熹在《九曲棹歌》之五中特别暗指游酢在水云寮之事迹。‘游氏之水云寮、洪氏之洪源书院、真氏与詹氏筑室慢亭峰,其为最著者。’(清何瀚《五曲》,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5)……自游酢水云寮后,才有刘子翚之屏山书院、朱熹之武夷精舍、刘爚之云庄山房、刘拱之仰高堂、蔡发蔡元定之南山书堂、熊禾之洪源书堂等之设,遂使闽、浙、赣之武夷山一带成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后的中国文化重心之地。”其《简明年表》为:“1099年元符二年……一月,守孝满,调任泉州(今天津武清西)签判。因未即赴任,在家乡武夷山之五曲筑水云寮(古代学校称寮),讲学授徒。撰述《易说》、《诗二南义》等。”

早在明代,嘉靖《建阳县志》所载福建提学副使朱衡《重修廌山书院记》就称:嘉靖辛亥三十年,巡抚监察御史曾佩“又访书院丽牲有碑,燬于元,幸龟山先生所譔墓碑,犹存于武夷五曲之云寮书院,乃公藏修处。”《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廌山前集.褒典》亦节录,唯“云寮书院”作“云寮祠”。

时下有些人也就此“认定”游酢在武夷山筑了“水云寮”。有说“元符二年,他(游酢)又来到武夷山五曲筑‘水云寮’,并由建阳迁居武夷,住在水云寮内,读书著文”;也有说游酢“他四十六、七岁(1099—1100)这两年在任泉州签判,他借故回闽北家乡,分别于建阳筑‘草堂’和武夷五曲建‘水云寮’等处著书立说,而有官不就”;又有“朱熹写的《九曲棹歌》第五首云:‘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林间有客,指的是游酢。”分别见《游酢研究》(第1辑第81页、17页、15页)。或在水云寮遗址处立碑刻称:“宋元符二年(1099)著名理学家游酢建……现存石壁上的石刻为游酢裔孙游九言于绍熙元年(1190)所刻。”

《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卷十《遗蹟》谓:“水云寮,在崇安县会仙里,文肃公宦时,乞归,筑室于武夷五曲,为藏修之处,后废,文清公复建。”《福建省志.武夷山志》第三篇《名胜》亦载:“水云寮、水月亭:水云寮位于铁象岩岩顶。北宋理学南传始祖之一游酢在讲学武夷时于此筑精舍,取‘水云缭绕’的谐音、双关之意,名为水云寮。南宋绍熙元年(1190),游酢后裔游九言在先祖所寓岩顶石壁上摩刻‘水云寮’三字。岩顶小块平旷之地,宋时盖有水月亭……水月亭后还遗留一处游酢当时舂米用的岩臼。”

二、肯定游九言创建“水云寮”之资料

其实,关于“水云寮”的记载还有很多,其中有不少资料认为水云寮为游九言所筑,试举数例如下:

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七十三《宫室》载:崇安县“水云寮,在县南武夷山。宋御史游九言创。”康熙《建宁府志》卷四十六《杂志》载:“水云寮,在(崇安县)会仙里武夷山茶洞之侧。宋游九言建。(上俱废)”

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二《六曲》载:“水云寮,石门岩前。宋游文清公九言筑,久废。”卷十七《名贤.卜筑》又载:“游文靖公九言,筑水云寮于六曲。”其卷十六《名贤.理学》载:“游九言,字诚之,号默斋,初名九思,建阳人。十岁即为文诋秦桧,长从张宣公栻游。宣公教以‘求放心’。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调古田尉,历江州录事、沿海制司干官,入监文思院。张宣公帅广西,辟为幕属;及弟杓帅金陵,又辟抚干。时学禁方严,九言作《上元明道祠记》。罢归,乃筑室武夷,曰‘水云寮’。开禧初,又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而卒。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清。——国朝王梓辨:衷、徐二志皆以水云寮为游文肃公酢建,文清重葺之。明正德间,杨恒叔山志则以为建自文清,不言文肃。隆庆间,邱止山所修县志云:文肃本建阳之长平人,历官罢归,寓居历阳。没,遂葬于和州,至其仲孙鼐复归长平路,梦神语云:‘逢羊可歇,遇虎可居。’过武夷,因结小庐于羊墩,后得沉虎之地居之,更名澄浒,始籍崇安。余考游氏族谱,其言与邱志合,则水云寮无与于文肃明甚。衷、徐牵引,殊无依据,不足凭也。”并在《武夷山志凡例》中特别强调:“……建造事迹,以游文清九言水云寮为创自游文肃酢……种种谬误,兹悉从史册、谱牒、行状、墓志及诸文集正之。”

《圩富垅游氏宗谱》亦载:“云寮祠,在崇安县武夷五曲茶洞之侧。宋开禧二年姪孙游九言建,祀族祖文肃公。国朝康熙初修葺,增祀文清九言公。”

三、莫明其妙之资料

在有关“水云寮”的资料中,最为莫明其妙的莫过于民国《崇安县新志》和《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了。

民国《崇安县新志》第三卷《地理.古迹》载:“水云寮,在武夷石门岩穴。游九言筑。”然而,其第二十二卷《列传.儒林》则载:游酢于“元符初,筑草堂于廌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真是莫明其妙。

《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之《水云寮》谓:“‘水云寮’,古时名为‘水云寥’。为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所构建。……崇安县志载:‘元符初,游酢筑草堂于廌山之麓,二年筑水云寮于武夷之五曲。’(民国《崇安县新志》第二十二卷)‘寮’是小屋的意思,当为游酢的谦词。‘寥’则指广阔的天空。景点‘水云寥’原含水云寥廓之意。改‘寥’为寮,既因谐音而不变其原意,而又深寓着寒舍颇有‘水云之胜’的意思。游酢仅改动一个字,就已把建筑物的特点和内涵巧妙地表达了出来。游酢构建水云寮后,即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住在水云寮内,读书著文,或与学友互相切磋理学,生活闲适而又恬淡,同时致力于教授生徒。为此而开了八闽理学的先河。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就把‘水云寮’改为‘廌山祠’,后来历代均有重修。……遗憾的是,祠堂不久即毁于兵燹。南宋末年,他的后裔游九言在武夷时,特在水云寮高耸的岩壁上题写了‘水云寮’三个大字,作为对祖辈的纪念,因为悬崖倾斜风雨无侵,所以迄今石刻仍十分明晰。从此,人们又把这儿改称叫为‘水云寮’。”而同样是这位作者,在同这一本书中所撰的《静可书堂》却附录了《静可书堂记》,其作者则为“宋.徐几”,而该文出处为“《建峰詹氏宗谱》卷二”。

至于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文靖游黙斋先生九言》所谓:“游九言,字诚之,初名九思,文肃三世孙也。尝于武夷重构水云寮,为继述之所。(《闽书》、《武夷山志》)”却有点模棱两可:查《闽书》卷九十五《缙绅》“游九言传”并未涉及其是否建“水云寮”之事,也就是说,李清馥认为游九言“尝于武夷重构水云寮,为继述之所”之所本实乃“《武夷山志》”,但不知是否乾隆十六年(1751)成书的董天工《武夷山志》,如果是的话,则其所谓游九言“重构水云寮”就有问题,因为董志已明确认为“水云寮”是“宋游文清公九言筑”,并对“衷、徐二志”进行了辨析。

综合资料可知,游九言创建“云寮祠”于武夷山五曲茶洞之侧,以“祀族祖文肃公”,并题写“水云寮”三大字于岩壁上。此处因之又称“水云寮”。此后,历代均重修“云寮祠”,而石刻至今仍十分明晰。

四、有关“水云寮”之资料分析

同类推荐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一样花开为底迟

    本书名是引自林黛玉的一句诗“孤标傲视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红楼梦中人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峰旻借这句诗,其实是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喧嚣的尘世,她愿人淡如菊,以清高亮节自守,懂世故而不弄世故,做一个冰清玉洁、淡泊名利的女子。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专等一个人》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中的一本,精选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四本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及《永言集》中的诗歌百余首,以展现这位英年早逝的诗人丰富全面的诗歌面貌。朱湘擅长从古典诗词吸取养分,感情充沛,是新月派诗人代表。
  • 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系列作品)

    《危地马拉传说》是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本充满魔幻色彩的神话故事集,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作者根据早年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为素材写成的,1930年在马德里出版。全书包括《危地马拉》《现在我想起来》《火山传说》《幻影兽传说》《文身女传说》《大帽人传说》《花地宝藏传说》《春天风暴的巫师》《库库尔坎 羽蛇》这9篇神奇而富有诗意的民间传说。这些作品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原始、魔幻、令人赞叹的世界。作者同时对危地马拉的独特自然风光作了美丽的描绘,全书仿佛一幅幅绮丽多彩的油画。这些传说直接或间接地采用了印第安人的著名神话故事《波波尔·乌》的题材和技巧,笼罩着浓重的魔幻色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君手记

    暴君手记

    从小受尽苦难的少年,努力地想要出人头地。他的努力必然会被某些人用卑鄙来打击和压制,用残忍来踏践和侮辱,那是因为他们地意识到了威胁。但是他就是在逆境中也不会放弃希望的人。磨难把他变得强大,他用甚于敌人卑鄙来反抗和还击,用更甚于敌人的残忍来打击和报复。直到他强大得再也无人掣肘,直到他残暴的再也无人敢惹。
  • 两生三界

    两生三界

    男儿一怒!一剑出!众生灭!两世死生!夕白发!为君忧!踏遍三界!汝不现!誓不休!
  • 家养孔雀鱼百科

    家养孔雀鱼百科

    “由孔雀鱼开始、最终回归孔雀鱼”,你是否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饲养热带鱼是从养孔雀鱼开始的,在经历了各个品种之后,他们往往会回过头来重新饲养孔雀鱼。刚刚开始学习饲养热带鱼的时候,孔雀鱼被认为是最适合初学者的品种,等到积累了经验之后,才能真正懂得饲养孔雀鱼的奥妙所在,于是很多人会重新选择孔雀鱼作为自己饲养的种类。
  • 结缔契约

    结缔契约

    神兵天降,歃血立约,一战功成。结缔契约。
  • 师父节操又掉了

    师父节操又掉了

    凌郁看着眼前大吃大喝、毫不注意形象的女子,叹了一口气,“师父,注意礼节......”他现在后悔拜师了。想当年,他还是一只还没测试灵根的小孩,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走到他面前,“不错,以后我就是你师父了,嗯......以后,你便叫凌郁,来,阿根,叫师父。”泥奏凯,阿根是什么啊!“阿根,为师饿了。”“阿根,为师困了。”“阿根,为师又饿了......”凌郁掀桌。您都该辟谷了!!!“阿根......”多年之后,一位长得让人无法自拔的少女躺在床上,“阿,阿根......”压着她的凌郁轻笑,“师父,别动,注意礼节。”凌蓉内心咆哮。以后再也不收徒了,美色误人啊!!!还她的可爱又毛茸茸的小奶狗!她不要披着羊皮的狼啊!
  • 洛氏神女

    洛氏神女

    她到底有什么好?能让一朝皇帝为她得罪天下,只愿独守她一人;她哪里让人爱,让他一个权倾朝野的王爷甘愿抛却皇室血脉,历尽艰险也要同她在一起!她纵有预知未来的神力,却始终无法看清,两个同样风华绝代的男人,她该选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羽之凡尘卷

    雪羽之凡尘卷

    一只白雀,一个段坎坷。人族?妖兽?一段逆缘,且看风云间的变化万千。......雪羽书友群【111283726】
  • 妖孽孩子俏爸妈

    妖孽孩子俏爸妈

    老爸脾气很臭,还有点暴力侵向,妈妈年轻漂亮,温文尔雅,弹得一手好的钢琴。年轻的”一凡“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不过他完美的融合了两者的基因。”高冷“,”桀骜“,”不拘一格“。上高中的一凡从小就对妈妈十分的依恋。但是为了妈妈的理想,一凡即将放他们远去,开始了自己妖孽的生活。
  • 天命御魂师

    天命御魂师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魂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三魂七魄,百年以后魂飞魄散,轮回重生。不过世事无绝对,总有些留恋人间或是余愿未了之人,而这便衍生出了御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