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44

第44章 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1)

陈建生

游酢(1053—1123)字定夫,谥文肃,福建建阳人。其生前所著,据杨时《御史游公墓志铭》可知,有理学论著以及“《文集》十卷,藏于家”,现存游酢《文集》中,所见最早版本为四库本所依据之底本《游廌山先生集》以及《游廌山集》,其《四库全书.提要》在引述《御史游公墓志铭》和游酢《年谱》之后称其“不言文集。盖本各为书也”。综观游酢《文集》内外,大有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现就此作初步考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清初以来存本游酢《文集》诗文举例

游酢的著述诸如文集,曾经散佚殆尽,而文集一旦散佚,殊难拾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因建阳知县魏时应重修县志,游酢《文集》得以重新编辑,以是成就了二卷本《宋游定夫集》即《廌山集》,但此本今已不传。有幸的是搜遗而得的该二卷本游酢《文集》之诗文,基本上被保存在清代陆续编辑的游酢《文集》中,与其理学著述合刊。

清本游酢《文集》始于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的张伯行原刊本,除其理学著述、编纂序跋之外,所拾遗之游酢诗文极少。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二十五《艺文志》引陈衍(1856—1937)《石遗室书录》云:“张伯行原刊本……前有卷首为《宋史》本传、杨时撰墓志铭、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性理精义、师友述叙、年谱,卷一为表笺、书奏……卷五为序、记、哀词、祭文、行状、墓志、杂著、赋、诗。以上六卷名《后集》。更有《前集》一卷在前,载图像、传赞、舆图、诏诰、褒典、崇祀等。更有《外集》一卷,为末卷,亦附录他人诗文为先生作者。”其中,被视为游酢诗文的只有卷一和卷五,因其无具体篇目,故难以细辨,姑列以备考。

《四库全书.提要》云:《游廌山集》第四卷“以文七篇、诗十三首附以墓志、年谱为一卷。”其中“诗十三首”为:五言律《饯贺方回分韵得归字》、《归鴈》、《感事》,七言律《春日山行有感》、《游宝应寺》、《宝应寺读书堂成因怀明道先生》,六言绝句《山中即景》,七言绝句《题河清县廨》、《水亭》、《在颍昌寄中立》(二首)、《登归宗岩》、《诲子》。“文七篇”为:《论士风奏疏》、《孙莘老〈易传〉序》、《族谱后序》、《宣义胡公墓志铭》、《书明道先生行状后》、《祭陈了翁文》、《跋〈陈居士传〉》。四库底本《游廌山先生集》同。

和州官刻《游廌山先生集》六卷首末各一卷本,其中被视为游酢诗文的是第六卷遗文遗诗,计诗十三首、文九篇。遗诗:《饯贺方回分韵得归字》、《归鴈》、《感事》、《春日山行有感》、《游宝应寺》、《宝应寺读书堂成因怀明道先生》、《题河清县廨》、《水亭》、《在颍昌寄中立》(二首)、《登归宗岩》、《诲子》、《山中即景》。遗文:《论士风疏》、《陈太平策》、《孙莘老〈易传〉序》、《家谱后序》、《书明道先生行状后》、《跋〈陈居士传〉》、《宣义胡公墓志铭》、《朝奉郎彭公墓志铭》、《祭陈了翁文》。

《宋文肃廌山游先生集》中被视为游酢诗文的则是卷一以及卷八至卷十的某些篇章,计诗辞赋十八首、文十八篇。诗辞赋:如卷八《廖节妇哀辞》;卷十赋《擬招赋》,诗五言古风《接花》,七言古风《韩魏公读书堂》,五言律《饯贺方回分韵得归字》、《归鴈》、《感事》,七言律《春日山行有感》、《游宝应寺》、《宝应寺读书堂成因怀明道先生》,五言绝句《禽言不如归》,六言绝句《山中即景》,七言绝句《题河清县廨》、《水亭》、《在颍昌寄中立》(二首)、《登归宗岩》、《诲子》。文:如卷一表牋《贺正表》、《皇太后圣节贺皇帝表》、《贺皇太后生辰笺》,书奏《论士风疏》、《陈太平策》;卷八《叙述姓氏》、《书明道先生行状后》、《孙莘老〈易传〉序》、《跋〈陈居士传〉》,书《答谢显道论学书》、《答胡康侯借佛书〈周易〉》、《答吕居仁闢佛说》;卷九《静可书室记》,祭文《祭陈了翁文》,铭《宣义胡公墓志铭》、《杖铭》、《方竹杖铭》、《扇铭》。其中,《廖节妇哀辞》依体裁应列编于卷十“赋”中,而卷八之《天禄阁校书刘先生像赞》有目无文,不足道也。

《宋.游酢文集》,据同治九年(1870)游凤台本再行增补,其中被视为游酢诗文的则是卷六和卷七及附录,计诗辞赋十七首、文二十篇。诗辞赋:如卷六《文集》之《廖节妇哀辞》、《擬招赋》;卷七《诗集》之五言古风《接花》,七言古风《韩魏公读书堂》,五言律诗《饯贺方回分韵得归字》、《归鴈》、《感事》,七言律诗《春日山行有感》、《游宝应寺》、《宝应寺读书堂成因怀明道先生》,六言绝句《山中即景》,七言绝句《题河清县廨》、《水亭》、《在颍昌寄中立》(二首)、《登归宗岩》、《诲子》。文:如卷六《文集》之《陈太平策》、《论士风疏》、《贺正表》、《皇太后圣节贺皇帝表》、《贺皇太后生辰笺》、《孙莘老〈易传〉序》、《叙述姓氏》、《答谢显道论学书》、《答胡康侯借佛书〈周易〉》、《答吕居仁闢佛说》、《静可书室记》、《书明道先生行状后》、《祭陈了翁文》、《撰含山县乡贤祠祝文》、《跋〈陈居士传〉》、《宣义胡公墓志铭》、《杖铭》、《方竹杖铭》、《扇铭》;附录收文一篇,即四库本《游廌山集》之《族谱后序》。其中,卷六《廖节妇哀辞》与《擬招赋》依体裁应当列编于卷七诗集之中。

二、游酢《文集》内遗存诗赋考述

自四库底本《游廌山先生集》与四库本《游廌山集》以来,诸本游酢《文集》皆存在将他人诗赋视作游酢诗赋之遗误。

如《春日山行有感》,张伯行于“康熙戊子夏季”所编《濂洛风雅》卷三、《全宋诗》卷一千一百四十三皆收此诗,《四库全书.提要》谓:《游廌山集》之“《春日山行》诗中有‘风詠舞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之句,自用“程门立雪”故实,似亦不类酢作。”此说是。

《归雁》、《感事》二诗,四库本《龟山集》卷四十亦收为杨时诗,其中《归雁》次句“野”作“夜”、四句“风”作“清”,末句“乡”作“伤”,《感事》五句“急”作“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一游酢《荆斋诗集》与卷九十七《龟山集》分别两收之,其中异字亦与四库本《龟山集》。《全宋诗》于卷一千一百四十三游酢与卷一千一百四十六杨时亦两收之;张伯行《濂洛风雅》卷三收为游酢诗而卷四杨时名下未收,郑杰《闽诗录》丙集卷五游酢收《归鴈》而丙集卷四杨时皆未收,嘉靖《建阳县志》卷五《学校.书院》谓:“廌山书院,在禾平里……《感事》诗”云云,亦收为游酢诗。

《在颍昌寄中立》二首,与《龟山集》卷四十二所收杨时《寄游定夫.在颍昌从明道先生》二首之诗句同,唯第二首次句“居”作“俱”,末句作“可能鞭马复来无”。《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八《龟山集》亦收,仅题作《寄游定夫》二首,而《荆斋诗集》仅收游酢《在颍昌寄中立》一首,即末注“龟山末句作‘可能鞭马复来无’”之诗。张伯行《濂洛风雅》卷三所收游酢二首《在颍昌寄中立》无“末注”,卷四亦收杨时《寄游定夫》二首,而将“在颍昌从明道先生”注于前一首之末,第二首次句亦作“俱”,末句亦作“可能鞭马复来无”。《全宋诗》于卷一千一百四十三游酢与卷一千一百四十八杨时亦两收之;《闽诗录》丙集卷五游酢收《在颍昌寄中立》一首(即末句为“至今车马往来疏”之第二首)而丙集卷四杨时皆未收。嘉靖《建阳县志.书院》之“廌山书院”亦收为游酢诗,题作《怀旧寄杨中立》。

对于《归雁》、《感事》以及《在颍昌寄中立》即《寄游定夫.在颍昌从明道先生》二首,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即使游酢与杨时二人皆有此题之作,其诗句也必定不会如此相同,而由于游酢《文集》曾有过散佚,留存之此四诗为杨时所作可能性更大。游酢(不含本身)十八世裔孙游文远所撰《备修族谱记》(《圩富垅游氏宗谱》卷一)谓:“考谱……如龟山先生寄文肃公诗六首、书六札,参诸杨集,实龟山先生笔也,原谱误为文肃公著,急宜订正。”

《诲子》诗:“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首先是标题的问题,又有“草堂”、“故居”诸说。游酢《文集》王杰《序》称:“公之草堂诗有云: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嘉靖《建阳县志.书院》谓:“廌山书院,在禾平里……廌山《诲子》诗: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其卷六《艺文》所录朱衡《重修廌山书院记》则谓:游文肃“先生尝咏故居,有‘三十年来宿草庐’之句,即其地(建阳县禾平里之廌山书院)也。”杨应诏《闽南道学源流》卷二《遗事》谓:“廌山书院,在建阳县禾平里,游文肃……故尝有‘三十年来宿草庐’之句,即其地。”其次是诗之好歹问题。民国《崇安县新志》第十八卷《艺文》谓:游酢“《诲子》云: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俗不可耐,其非原作可知,亟宜删去,以免乱真。”和州官刻《游定夫先生集》亦收而于诗末注:“按公裔孙文远刻本注云:嗣考。窃疑此诗,语意矜张鄙陋,似未必为公所作也。”对于这首“俗不可耐”之诗,今人颇有“愿意”其“乱真”者。《游酢评传》附录一《简明年表》为:“1098年哲宗元符元年……守孝中。在家乡豸山脚下筑草堂(后世称之为廌山书院),授徒和研究学术,撰述《论语杂解》、《孟子杂解》、《中庸义》,以及《诲子》诗等。”假设此诗为游酢所赋,那也应当不是作于“1098年哲宗元符元年”之时,诗云“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句,“五年三第”则起算时间应当在其登进士之前五年即元丰元年(1078),距“1098年”只有二十年,哪得“三十年前”!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七《学校》谓:“廌山书院,在建阳县禾平里。宋绍兴间,游酢尝讲道、著书于此。以面廌山,故名。朱文公诗云:三十年来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后废。”其中“绍兴”为“绍圣”之误;而所录此诗有两处不同,一是“年来”与“年前”,一是“獬廌山常在”与“獬廌公裳在”。而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之《朱子佚文辨伪考录》则谓:“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七载朱熹作《廌山书院》诗:三十年来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按:此为游酢诗,见《游廌山集》卷四,题作《诲子》,第三句作‘门前獬豸公裳在’。”考据有关资料,“其非(游酢)原作”的佐证还颇多。一是游酢的时间不相符,如上所述。二是“五年三第”与游酢不相符:诗云“五年三第世间无”,游酢自熙宁五年(1072)领乡荐游学京师,至元丰五年(1082)三月进士及第,并无“五年三第”之好事。三是“五年三第”之好事与朱熹完全相符,在朱熹有关资料不难看到,这里试举两例,民国《婺源县志.朱子世家》与《紫阳朱氏建安谱.文公年谱》均载:朱熹于绍兴十七年“秋举建州乡贡”,十八年“春登(王佐榜)进士第”,二十一年“春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显然,朱熹于绍兴十七年(1147)至二十一年(1151)的这个“五年”取得了“乡贡”、“进士”、“铨试中等”这“世间无”的“三第”,其时年仅22虚岁。这是朱熹颇为自得之举,所赋此七绝诗本意只是用于自我欣赏,也正是其“俗不可耐”,所以朱熹集子原本多剔而不收。《朱子佚文辨伪考录》“按:此为游酢诗,见《游廌山集》卷四”颇欠考。

《登归宗岩》诗,康熙《建宁府志》卷四十五《艺文》、民国《建瓯县志》卷七《名胜》、《全宋诗》卷一千一百四十三、《八斗诗词大库》、《汉典诗词》皆收录,民国《崇安县新志.艺文》谓:“《游文肃公集》八卷,宋游酢撰……《登归宗岩》云:奇冠闽南此最奇,归宗千古是谁归。俗不可耐,其非原作可知,亟宜删去,以免乱真。”按:民国《建瓯县志.名胜》亦录有杨时《登归宗岩》诗,《宋.游酢文集》卷八《附刊文诗》题作《同(游)定夫登归宗岩》(目录无“游”而正文标题有“游”字)。

《接花》诗,陈瓘(1058—1122)所作,见宋.吕祖谦《宋文鉴》卷二十。《全宋诗》于卷一千一百九十一据《宋文鉴》卷二十收为陈瓘诗,又于卷一千一百四十三据乾隆版《游廌山先生集》卷七收为游酢诗,这种两收行为是颇不负责任的,而《全宋诗》多有之。网络上《八斗诗词大库》与《汉典诗词》之“陈瓘”亦收《接花》,《寒食文化与寒食风俗》亦谓:“陈瓘则对接花发生兴趣: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花小可使大,子少可使繁。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云云。

同类推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纪实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与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同呼吸、心相印的崇高风范,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以及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视群众为亲人的赤子情怀。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白居易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白居易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混迹与自白

    混迹与自白

    张中海,1954年出生,山东临朐人,一级作家。曾任民办教师12年,专业创作5年,品牌营销20年。1981年开始受到文坛关注,是中国乡土诗歌重要代表人物。今年1月,诗集《混迹与自白》出版,以诗与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数十年的漫长关系。
  • 末世悲歌红楼梦(大家小札系列)

    末世悲歌红楼梦(大家小札系列)

    《末世悲歌红楼梦》是著名红学家曾扬华先生的赏析专著。全书由70多篇文章组成,篇篇短小精悍,内容涉及广大红学爱好者所关注的种种问题,集中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作者以慎密细致的分析、平实朴素的语言阐述了这部“说不完的《红楼梦》”,摒弃了学术著作言语晦涩、艰深难懂的缺点,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可成为广大读者阅读《红楼梦》的导读。
热门推荐
  • 月之心君之爱

    月之心君之爱

    灵月路过奈何桥,孟婆瞥了她一眼“姑娘的执念太深,这转世投胎不是那么好去啊,我就把姑娘送去镜月国,只要你找到你的执念,我便再让姑娘去投胎。”灵月垂下眼帘“婆婆,我不想去了,管他什么,过完一生就算了,我想平平凡凡的生活。”孟婆把她送去镜月过,她有三个疼她的哥哥,在出去玩的时候,被抓,去到大漠,然后遇到了他,那一次,她女扮男装,在大漠逃回了镜月国。她的三哥死了,她又去了大漠,回来的时候,大哥却娶妻了,然后镜月国被灭,她开始了复仇……
  • 嫡姐难当

    嫡姐难当

    前世遭遇至亲至爱的背叛,后世,她希冀期待命运的翻转,却是危机四伏,看似完美的背后,陷阱、谎言重重。云开雾散之后,已是心力交瘁,劫后余生,亲情、爱情,能否修得圆满,且看重生嫡女的逆转人生。
  • 只是想种田

    只是想种田

    重生一世,她放弃自己上一世商业女强人地位,只想养养宠物、种种花,开个民宿,逍遥一世
  • 不灭天僧

    不灭天僧

    我本为僧,奈何成妖。天地不仁,众生刍狗。杀念起,屠遍诸天神魔。欲争天,我自万古不灭。看红尘,百世轮回;回首,道成空
  • 水生石之物极必反

    水生石之物极必反

    九年前,秋山涂为了给她太爷祝寿,硬是委屈自己去取了那块被她埋在狗窝旁边的丑石,听说这石头可是她家祖上代代相传之石。也就是在这一年,她还遇到了一位叫秋彤的女孩。这姑娘带着她年轻的爷爷,四处漂泊只为寻找一顶赝品炉。可秋山涂还没来得及对她伸出援助之手,秋彤就匆匆赶回老家。这一别之后她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九年后,经历过一些意外和变故,秋山涂不得不拉着刚刚苏醒不久的苏曜一同去探寻石头的秘密。在各种巧合的促使之下,她终于明白了一切。远古之时,北非民间传说中的水生石历经岁月沧桑,漂洋过海,来到这神秘的东方国度,至今已经引起了怎样的波澜?
  • 王爷我要非礼你

    王爷我要非礼你

    走路遇到坑,穿越也遇到坑,我怎么去哪都遇到坑啊!那是什么?没想到坑里还有帅哥啊……就是可惜眼睛看不见。帅哥还被围堵了,不行我得去救他,“让开,他只有我能非礼!”穿越过来当了不受宠爱的小姐,还要去代替她嫁给一个让无数个公主抛弃了的问题男。(人家明明是王爷)什么王爷,就是问题男。关心千方百计的找那个传说中的问题男,却有一堆人千方百计的造假给关心看。真是头大大啊。终于发现了那个人!所以,你就是,你就是那个被无数个公主甩了的家伙?哈哈哈……哈哈哈哈。先不说这么多了,过来,让我非礼一下先!什么都不用说,先过来,让我非礼一下先,调戏也可以啊,过来。某王爷:“这样,不好吧。我们还没拜堂呢!”
  • 仙女,你家上神又吃醋了

    仙女,你家上神又吃醋了

    今天她结婚!对方是帅炸天的霸道总裁,诚然是故事最美好的结局!可谁又能告诉她!怎的在婚礼现场出现一道金光带她和这未婚夫双双穿越了!OK!她妥协!但是为什么她变成了傻子?所幸老天开眼,赐她一粗壮的“大腿”!好么,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牢牢抱紧这条“腿”!就算整日被喂果子!她也不撒手!
  • 破世雷神

    破世雷神

    逆苍穹之意,破五行之道,万物法度,皆臣服脚下!
  • 山河奇侠录

    山河奇侠录

    江湖恩怨,朝廷阴谋,看主角如何抽丝剥茧,力挽狂澜。
  • 英雄联盟之剑豪传奇

    英雄联盟之剑豪传奇

    “源计划是什么?代号风的家伙又是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叫亚索。”失忆的亚索,命轮的轨迹下来到诺克萨斯,寻找到斯塔缇克电刃,觉醒源的力量,重修御风剑术。觉醒之后,他来到战争学院,寻找到基兰,试图寻找自己忘记的过去,却发现一个接着一个的惊天秘密。“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