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8800000035

第35章 游酢论“仁”——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2)

四、为仁之方

仁即人,仁在人在,无仁就不是人,因而为仁很重要。为仁很重要,但为仁很难。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仁之难成久矣!岂惟行之为难,知之固未易也。今欲言出而当于仁,得无难乎?”仁的难于实行是早就有的事情,不但实行仁很困难,就是知道仁本来也是不容易的。现在要一说话就能符合于仁,难道不困难吗?为仁尽管很困难,但还是要尽力做到。如何做到呢?有什么好办法呢?游酢在总结儒家传统为仁的办法后,说可以有两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去为仁、去达仁:

第一,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克己复礼为仁。’礼者,性之中也,且心之本体一而已矣,非事事而为之,物物而爱之,良非积日累月而后可至也。一日反本复常,则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矣。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故曰:‘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请事斯语,至于非礼勿动则不离于中,其诚不息而可久矣,故能三月不违仁。虽然三月不违者,其心犹有所操也。至于中心安仁,则纵目之所视,更无乱色;纵耳之所听,更无奸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发育万物,弥纶天地,而何克己复礼,三月不违之足言哉!此圣人之能事,而对时育万物者,所以博施济众也。仁至于此,则仲尼所不敢居,而且罕言也。然则,仁与圣乌乎辨?曰:仁,人心也,操之则为贤,纵之则为圣。苟未至于纵心,则于博施济众未能无数数然也。”游酢在这段话里讲了四个意思:一是礼是性之中庸,是心之本体。仁即心,心即性,而礼亦是性,克己复礼就是复性,即恢复自己的本然之性,即恢复自己原本的善性。“反本复常”,这样“万物一体,无适而非仁”,于是就达到中庸之境界,即“非礼勿动,则不离于中,其诚不息而可久矣”。二是克己复礼归仁,“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克己”,约束、克制自己,就是要发挥人的自我调节意识,使人的视、听、言、行各方面活动都符合礼的要求,这是人的本性的需求,是自觉的行为,所以是人的内在超越,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人为的抑制、克制,更不应该靠外因来进行,因而游酢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为人由己”,强调从个体做起,从主体的内心修养做起,这是为仁为圣的唯一道路。正因为为仁是自觉的行为,是人的内在本质的需求,是人精神世界的升华,所以游酢勉励人们要自觉地行动起来,学会战胜自己,使自己得到内在超越,这样也就返归本心恢复了常态,即返归自己固有的善心,恢复自己心中的仁,真正地写好“人”字。三是非礼勿动。孔子提出著名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勿”,而游酢只讲“非礼勿动”,因为游酢认为,“视、听、言”已包括在“动”里,也就是说“动”中包含有“视、听、言”。游酢认为,将仁安放在心中,进入中庸境界,“寂然不动”,就能睁眼看不到紊乱的颜色,竖耳听不到邪恶的声音,而能“遂通天下”、“发育万物”、“弥纶天地”、“克己复礼”,所以“勿动”是“四勿”中的关键。仁,是人心,能够把握住它的就是贤人,能够放任它的就是圣人。到达“安仁”时,完全做到了克制自己,恢复了礼法,那么就能如圣贤那样做到无限量地对万物予以普遍的培育和对众人的救助。四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足于身而已,非有藉于外也”,即“为仁由己”,即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仁。游酢发挥孔孟的思想,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仁”是人天生的,只是被隐蔽罢了,所以要达到“仁”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才能达到“仁”,而不是依靠外力来达到“仁”。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达到“仁”还应该通过“内省”,即自律,并且把内省中获得的愉悦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因此,他在《中庸义》里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都为我而准备,返回到自身来印证自己诚意,这是最大的快乐。这“内省”功夫,即自律功夫,是游酢对孔孟思想的发挥和进一步的创新,对朱熹建立朱子学(即闽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克己复礼为仁”,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内省(即自律),加强自我克制,特别是在自己闲居独处时更要做好自律,做好自我约束。游酢在《中庸义》里说:“人所不睹,可谓隐矣,而心独知之,不亦见乎?人所不闻,可谓微矣,而心独闻之,不亦显乎?知莫见乎隐,莫显于微,而不能慎独,是自欺也。其离道远矣。”“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惟人所不见乎?言慎独也。”游酢这两段话是说,人如果不能在闲居独处时小心谨慎,不能做到自律,不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克制,那么他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这就离开了仁,离开了道。所以人们就应该在心里常进行省察,进行反省,觉得自己在闲居独处时也能严格自律、自我约束,没有越礼非分的言行,没有不安,对于自己所抱的志向无悔无愧,这就做到了慎独。在严格自我约束上,游酢十分赞赏曾子的“日三省其身”,认为做到这点就不会“应物之际失念而违仁”,这是为仁成仁的最好的方法。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内省、慎独,难能可贵,因为它使人在独处时能小心谨慎,严格自律,不离开仁,不离开道,这样就可以为仁成仁了,就可以写好极简单的一撇一捺的“人”字。

“克己复礼为仁”,怎么判断自己已达到了仁呢?游酢认为,可以用“恻隐之心”来判断。游酢说:“恻者,心之感于物也;隐者,心之痛于中也。物之体伤于彼,而吾之心感应于此,仁之体显矣!故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见其全不忍见其伤,而况于民乎?况于亲戚乎?故恻隐之心莫隆于亲,而民次之。孟子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自然之序也。彼爱无差等者失其本心也已。又曰:‘恻隐,痛伤也。伤在彼而我伤之,痛在彼而我痛之。’伤痛非自我至也,因心则然,此恻隐所以为仁之端也。至于充其心体之本然,则万物一体矣,无物我之间也,故天下归仁矣。”游酢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之源。“恻隐之心莫隆于亲,而民次之。”恻隐之心没有比对待亲人更深厚了,即是说恻隐之心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不忘本之恩,不忘血缘之亲,是尽天地之大义,至尊至大,不失本心,然后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推广到仁民、爱物。这样,有了恻隐之心,就能够识人识物如己,他人和物体受伤,如同自己受伤。我之伤“非自外至”,而是“因心则然”。于是,就可以视人视物与己是同一仁体。万物一体,物我无间,自己也就得仁了。游酢引用孟子的话“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来阐述“恻隐是为仁之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恻隐之心,就能以亲亲为标准去仁民爱物,这样亲亲、仁民、爱物标准同一,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物我无间,充满爱心,天下归仁了。“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对待自己的,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仁”的境界,“为仁由己”。

第二,欲立立人。这是对待别人的。对待别人的基本原则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根据这一原则,游酢认为:

首先,要笃孝悌,对待别人要从对待自己的亲人开始。游酢在《论语杂解》里说:“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孝悌者,忠孝之资也,其不足于忠顺者寡矣。故孝悌之人,鲜好犯上,至于不好犯上,则忠顺足于己,而悖逆之气不萌于中矣。若是者,其事君必如其亲,忧国必如其家,爱民必如其子,固足以御乱矣。曾何作乱之有?故曰,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木渐于上,水渐于下,有本者如是,故君子之道亦务本而已矣。孝悌者也,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仁此者为仁,履此者为礼,宜此者为义,信此者为信,顺此者为乐,兹非仁之本与?知孝悌为仁之本,则本立而道生之说见矣。”游酢认为,人不能忘掉孝悌这个根本,要孝悌需要从对待自己的亲人开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只有从自己的亲人开始,才能推而广之,做到事君如侍奉自己的父母那样忠顺,做到忧国如忧虑自己的家庭那样尽力,做到仁民如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真挚,这样就可以抵御变乱。如果做到这个程度,那么变乱根本就不会出现。树木渐向上长,水流渐往下流,这都是不忘根本。知道孝悌是为仁的根本,那么本立而道生就得以显见。“知孝悌为仁之根本,则本立而道生。”对待别人,就必须先对待好自己的亲人。

其次,要诚敬,能容人。游酢说:“仁者,诚而已矣。无伪也,何有于巧言?仁者,敬而已矣。无谄也,何有于令色?巧言入于伪,令色归于谄,其资与木讷反矣。宜鲜于仁也。使斯人之志在于巧言令色而已,则孔子所谓‘朽木粪墙’,孟子所谓‘乡愿’,终不可以入德。使其人之志在于善而失其所习,则犹可以自反,此圣人所以不绝其为仁,而止言其鲜也。然则仲尼之恶令色也如此,而诗人以美仲山甫,何也?盖诗人之所谓令色者,与仲尼意异。善《诗》者,以意逆志可也。”游酢认为,仁就是诚,不虚伪。有仁的人,只懂得恭敬诚信。恭敬诚信与虚伪假话、巴结取悦,是根本不同的。虚伪假话、巴结取悦的人,是不仁的或很少有仁的。诚和敬是联系在一起的,诚敬是仁的一种表现。对人不诚,欺骗人,也是一种对人的不尊敬,所以游酢强调待人要诚要敬。待人诚敬,就是仁。游酢又说:“无偏,中也;不穷,庸也。以性情言之,则为中和;以德行言之,则为中庸,其实一道也。君子者,道中庸之质实也”、“夫道一以贯之,无物我之间。既曰忠恕,则已违道矣,然忠以尽己,则将以忘己也;恕己尽物,则将以至忘物也”、“《中庸》以人伦为主,故以孝德言之。”游酢认为,待人上还要采取中和、中庸、忠恕的原则和态度。中和,是从性情上说;中庸、忠恕,是从德行上说。中和、中庸、忠恕,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这就是它们谈的都是孝德,在待人上就是诚敬。以中和、中庸、忠恕的原则和态度待人,就是要能容人。能容人,就是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就是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就是要有忘人之过的气度,就是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就是要有信人达仁的气魄。每个人如果都能有容人的雅量,谦虚诚敬待人,谦和公正处事,谦恭低调自居,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不能近道达仁?何愁世界不能变得更加美好?

再次,是善恶分明。善恶分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碰到具体问题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已,就是说,喜欢与厌恶,往往由不得自己。游酢说:“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也。然好恶每失其实者,心有所系而不能克己也。惟仁者宅心于大中至正之地而无私焉,故好恶非我,遵王之道路而已。知及之仁或未足以守之,则不足以与此。故言唯仁者为能。”游酢认为,喜欢善而讨厌恶,这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情。可是喜欢和讨厌却常常会失真,只有仁者把心安放在中庸而又极其正直的位置上,循天理无私心,才不会失真。只有仁者,才能真正做到善恶分明。因此说,要做仁者,要为仁,要达仁。

从上所述,我们明确感到游酢的“仁学”即“人学”思想,宏扬了孔子、孟子、“二程”的“仁学”即“人学”思想,明确了“仁”就是“人”,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觉醒、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人的地位,因而“仁学”即“人学”,为个人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 行走红尘

    行走红尘

    本书由33篇情感故事及其札记组成,涉及恋爱、失恋、结婚、离婚、再婚等问题,包括婚外寻情、情爱纠缠、灾祸横生、忍辱求全、两难抉择、爱恨交织、矢志不渝等内容。故事背后是爱与恨的纠葛、喜与悲的碰撞、美与丑的对决……命运是一条颠沛流离的河,我们在红尘间行走,品味人生百态,体悟人生哲理。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将希望与感恩传递人间。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本书是文坛新锐李娟的散文合集,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她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迸发富有哲思的思想火花。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热门推荐
  •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

    《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研究》主要从农村社会治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在哪些领域开展农村社会治理的逻辑思路展开,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梳理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农村社会管理与农村社会治理等概念,阐述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之“新”;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剖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挖掘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实践领域;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展现的现实价值。农村社会治理新理念的内容体系与实践领域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创新点。
  • 杜琳琳加油

    杜琳琳加油

    其实主角就是我,上面写了所有关于我的经历,我的感受,什么都一样。就是名字不一样,我也不想写自己的真名啦,名字一个字都不一样。不喜勿喷
  • 异能之永生无罪

    异能之永生无罪

    异能繁杂,人心难测。乱世中,谁主沉浮?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此话不假。邺文自认为永生者,永生不死,将心脏赠与所爱,自此身体羸弱。梨娜身为治愈者,可奈心病难医,医者更是难自医。而活了千年,且身为永生和治愈者的幽鳕,却有些众多的身份和秘密……当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预想发展的那样发展的时候,当这一场戏就快要落幕时,一个更大的秘密,抑或阴谋却开始浮出水面……
  • 神医小奶爸

    神医小奶爸

    主角:林枫汐汐叶佳琪简介。爸爸,我要吃饭饭了林枫一觉醒来发现他穿越了来到了地球,本来他是一代仙医,结果来到了地球,多了一个亲的不能再亲的女儿,为了带着女儿过上好日子,为了让女儿她妈回来,他开始给人治病,结果林枫小露生手,成为了最年轻的神医。很多什么大家族都想让林枫冶病,很快林枫的资产很多了。“啥,闺女想要那个裙子呀,走爸爸带你去买”“啥,还有娃娃呀.好好,那走爸爸带你去买去然后林枫带着闺女过上了买买买买买的生活。硬生生的林枫把害怕生人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公主。
  • 艺校女生3——迷咒

    艺校女生3——迷咒

    错误的欲望才是真正的魔咒,要想解咒,需要勇气和智慧
  • 复仇天使PK腹黑王子

    复仇天使PK腹黑王子

    她,高冷,冷酷,无情。原本是一个活泼,爱说话的女孩,但自从那场车祸让她失去了她最疼爱她的母亲而变的冷酷无情,他爸爸为了另为一个女人而杀害了她的母亲,当她知道了真相后她离家出走了遇到了七大家族中排名第一家族的西门家族的爷爷而认她为了孙女,让她成为了世界第一杀手,在她执行一次任务中,她认识了白大家族,苏大家族,璃大家族的千金和少爷,她和那两位千金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创建了一个强大的黑帮和公司。十年后,她们回到了中国帮她复仇来到了圣樱学院,后来认识了三位王子,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无心勾引

    无心勾引

    她因为一系列的事情,选择偷偷的远离自己的家。一个人在外面打拼,磨平了她的年少轻狂。其实在她选择离开时,一切都变了。她不在闹,也不在笑,有点只是面无表情。知道遇到了他。他帮她一点一点的找回了自己。
  • 逐仙踪

    逐仙踪

    考功名,踏皇殿,觅仙踪,战乱魔,本是庶出之子,却不甘人后,自创一片天地!
  • 苟住就能活

    苟住就能活

    “哟,这批新人素质不错嘛~”殷幽刚刚苏醒意识,朦胧间听到这有些熟悉的开场白,心里立马就凉了一半。一睁眼,发现自己果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诡谲村庄,还是一个名为降魔殿的试炼之地,而他将要面对的敌人,也不是什么丧尸暴龙,而是凶残的邪祟怨灵……他深知,自己只有苟住,才能活!
  • 腹黑邪王逆天九小姐

    腹黑邪王逆天九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教官,对人冷酷且冷漠。她,是一个废物,遭万人嘲笑。她,拥有主神赐给她的力量,却无人知道;她,金眸银发,拥有光明和毁灭的力量。她不小心穿越,主神的力量使她每天都有事忙。他,南安王,大余第一人,却独独对她来了兴趣:“锦锦抱抱。”她默默回复“你死我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