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8400000012

第12章 九地篇

《九地篇》是《地形篇》的姊妹篇,主要论述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特别强调要根据将士在不同的作战地区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确保战争的胜利。

【原典】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①。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②。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③。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④。诸侯之地三属⑤,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⑥。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⑦。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⑧。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⑨。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⑩。

衢地必争

【注释】

①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言诸侯在自己领土上同敌人作战,遇上危急就容易逃散,这种地域叫作散地。②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进入敌地不深、官兵易于轻返的地区叫作轻地。③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军占领有利、敌军占领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④交地:指道路纵横、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交,纵横交叉。⑤诸侯之地三属:三,泛指众多;属,连接,毗邻;三属,多方毗连,指几个诸侯国国土交界之处。⑥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谁先到达就可以得到四周诸侯的援助,这样的地方叫作衢地。⑦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进入敌境已远、隔着很多敌国城邑的地区叫作重地。⑧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凡是山林、险要隘路、水网湖沼这类难行的地区,叫作圮地。⑨围地:意为道路狭隘,退路迂远,敌人能以少击众的地区。⑩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地势险恶,只有奋勇作战才能生存,不迅速力战就难免覆灭的地区,叫作死地。

【译文】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上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作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作轻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作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作交地。同几个诸侯国相毗邻、先到达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作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作重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这一类难以通行的地区,叫作圮地。进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作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作死地。

在地利上下工夫

孙子所说的“衢地”指四通八达、敌我与其他诸侯国接壤的地区,一般都离本土较远,是交战的各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谁能抢在前面占领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古往今来,许多著名战役皆是围绕争夺“衢地”而展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位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中间的中途岛是美国海、空军的重要基地,失去中途岛,美国不但要失去珍珠港,还会失掉太平洋战区的主导地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了中途岛大战,但由于泄密,美国事先做了周密部署,日军损失惨重,并因此失去了海空控制权和战略主动权。

1942年4月,美国成功地轰炸了日本东京,使日本举国震惊。于是,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决心击溃美国舰队,在东条英机的支持下,发起了规模空前的中途岛大战。

日本方面制订了这样的作战计划:山本率主力舰队与美舰队决战;南云忠一率第一航空母舰舰队担任主攻(该舰队拥有“赤城”、“加贺”、“飞龙”、“苍龙”四艘大型航空母舰,运载261架飞机)另一支舰队护送12艘运输舰,运载5800名官兵,准备在中途岛登陆;还有3支舰队准备攻打阿留申群岛。

为了迷惑美军,日军首先对沙岛和东岛同时发起攻击。日军没有想到,美军对他们的行动已经了如指掌,因为美国海军作战情报处截获破译了日军发出的90%的密码电报。5月20日,美军从截获的电报中得知了日军的所有行动计划,唯一不能确认的是“AF”——日军进攻的目标。情报长官罗彻福少校认为,AF是指中途岛,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圈套:发出一份紧急电报,说中途岛上的水蒸馏塔坏了。日军截获了这份电报后,又向东京报告“AF”缺水。这样,日军的阴谋彻底暴露了。当时的美国海军司令尼米兹将军亲自飞往中途岛,把所有能派出去的飞机都派到了中途岛,还增加了驻军,增设了高射炮群,然后张开“口袋”静等日军。

在南云忠一向美军发起第一次攻击后,他突然接到报告:东北200英里处发现敌舰10艘,南云大吃一惊,在如此大的舰队后面必定有航空母舰!南云正准备下令攻击敌舰,美舰已经派出飞机来轰炸。日本军舰的飞机起飞迎战,击落美机数十架,当日军飞机回到舰上加油时,从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上飞来的3架俯冲轰炸机直扑日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日本军舰一片火海。得知战况后,山本五十六惊得目瞪口呆。

在中途岛战役中,日军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型巡洋舰1艘、飞机332架,兵员损失3500人;而美军仅损失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艘、飞机147架、兵员307人。至此,日军失去了海空控制权和战略主动权。

由此可见,“衢地”在战争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原典】

是故散地则无战①,轻地则无止②,争地则无攻③,交地则无绝④,衢地则合交⑤,重地则掠⑥,圮地则行⑦,围地则谋,死地则战⑧。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⑨,众寡不相恃⑩,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注释】

①散地则无战:在散地上不宜作战。②无止:止,停留、逗留。无止即不宜停留。③争地则无攻:遇到争地,我方应该先行占据;如果敌人已先期占领,则不要去强攻争夺。④交地则无绝:绝,隔绝、断绝。句意为在交地要做到军队部署上能够互相策应,行军序列不可断绝。⑤衢地则合交:合交,结交。在衢地上要加强外交活动,结交诸侯盟友,以为己援。⑥重地则掠:掠,掠取,抢掠。在敌方之腹地,不可能从本国往复运粮,要就地解决军队的补给问题,故“重地则掠”。⑦行:迅速通过。⑧死地则战:军队如进入死地,就必须奋勇作战,死里逃生。⑨前后不相及:前军、后军不能相互策应配合;及,策应。⑩众寡不相恃:众,指大部队;寡,指小分队;恃,依靠。此言军中主力部队与小分队不能相互依靠和协同。贵贱不相救:贵,军官;贱,士卒。指军官和士卒之间不能相互救助。上下不相收:收,聚集、联系。言军队建制被打乱,上下之间失去联络,无法聚合。卒离而不集:离,分、散;集,集结。言士卒分散难以集中。兵合而不齐:虽能使士卒集合在一起,但无法让军队整齐统一。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合,符合;动,作战;止,不战。意为对我方有利则战,不利则不战。众整:人数众多且阵势严整。先夺其所爱,则听矣:爱,珍爱,引申为要害、关键;听,听从,顺从。句意为要首先攻取敌人的要害之处,敌人就会不得不听从我的摆布了。兵之情主速:情,情理;主,重在、要在;速,迅速、疾速。此句言用兵的主旨重在迅速。由不虞之道:由,经过,通过;不虞,不曾料想、意料到。句意为要走敌人预料不到的路径。

【译文】

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战,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到圮地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之间无法聚集合拢,士卒离散难以集中,遇上交战,阵形也不整齐。至于我军,则是见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键的有利条件,这样它就不得不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们说,打仗靠士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旺盛的士气,是不能打胜仗的;如果士兵萎靡不振,打起仗来更是必败无疑。然而,所谓士气,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情绪、情感的表现,是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的反应。在论述中,孙子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越是把军队投入危险的地方,越是能激发士卒们团结对敌的情绪,创造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的奇迹。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孙子曰:“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又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进入“围地”,敌军占据地利,可以以一当十,我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危险境况,九死一生。因此,孙子强调,必须立即堵塞缺口,阻挡住敌军的攻击,并巧设计谋,出奇制胜,以求死里逃生。

“死地”的形势比“围地”更险恶,甚至连更多的谋划时间也没有。这时候,唯一的策略就是激励全军战士同仇敌忾,殊死奋战,死里求生。

战争不仅是智谋的较量,也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决心的较量。有时候,意志和决心所发挥出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力量强弱的对比。在九死一生的被动情况下,利用全体将士的求生欲望,焕发他们决一死战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反败为胜,这就是历代军事家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焚舟破釜”,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孙武在《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思想。利用士兵陷入绝境之中的求生本能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勇敢精神来改变局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十六国时,夏王赫连勃勃亲率精骑两万攻入南凉国境,掳获了数十万头牛、羊、马和数不胜数的财物,然后踏上了归途。

南凉国君不甘心财物被劫,亲自统率大军追赶。赫连勃勃得知南凉大军追来,有心迎战,又担心寡不敌众;有心退却,又舍不得数十万头牲畜和一车车的财物。他思来想去,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计可以两全。

仔细察看了附近的地形后,赫连勃勃选择在阳武下峡与南凉决一死战。当时正是初冬时节,峡中河水已经封冻。赫连勃勃下令将峡中积冰全部凿开,又命令用所有的车辆塞住通道,断绝了将士们的退路,迫使全军将士拼死一搏,求得生路。果然,南凉兵追到阳武下峡时,夏军见退路已绝,人人奋力拼杀,个个以一当十。赫连勃勃左臂中箭,鲜血直流。他大喝一声,将箭拔出,挥动长剑杀入南凉阵中。夏军见国主如此勇武,军心大振。南凉军队兵败如山倒,一个个落荒而逃。赫连勃勃指挥夏军,乘胜追击八十余里,南凉士兵一败涂地,只有少数将士逃回,留得性命。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越是把军队投入危险的地方,越是能激发士卒们团结对敌的情绪,创造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的奇迹。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战争是这样,市场竞争中同样如此,“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也具有广泛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些经济和技术实力都不是很强的中小企业来说,在无法与同行大企业竞争的情况下,就应避免与对方正面交战,而应另辟蹊径,争取转机。当一个企业濒临破产的“死地”时,就应该运用“围地则谋、死地则战”的策略,想办法激发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干”的决心,众志成城,共同渡过难关。

日本电产公司主要生产普通交流电机,在安川电机、富士电机等大企业的围攻下,陷入了绝境。在对电机市场进行周密调查后,经理永守重信果断决策研制计算机用精密马达。永守重信领先一步研制出计算机终端装置所用的磁盘驱动精密马达,一度在国际市场拥有65%的占有率,在国内拥有85%的占有率,使穷途末路的企业又重新获得了生机。

处于“死地”时,痛苦和绝望会慢慢滋长,人越是拒不接受,越会沉浸其中,既然无法摆脱,倒不如勇敢地接受。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洛克所说:“当你面对无法避免的打击与挫折时,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

【原典】

凡为客之道①,深入则专,主入不克②;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③,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④。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⑤。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⑥,无所往则固⑦,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⑧。是故其兵不修而戒⑨,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⑩。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首尾相应,并敌一向

【注释】

①为客之道:客,客军,指离开本国进入敌国的军队。这句的意思是离开本国进入敌国作战的规律。②主入不克:即在本国作战的军队,无法战胜客军。主,在本地作战。克,战胜。③谨养而勿劳:认真地搞好休整,不要使将士过于疲劳。谨,注意,注重。养,休整。④为不可测:使敌人无从判断。测,推测,判断。⑤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将士兵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虽死也不会败退。投,投放,投布。⑥兵士甚陷则不惧:士卒们深陷危险境地就不再恐惧。甚,很、非常的意思。⑦无所往则固: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军心就会稳固。⑧不得已则斗:迫不得已就会殊死战斗。⑨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修,修治、修明法令;戒,戒备、警戒。指士卒不待督促,就知道加强戒备。⑩至死无所之:即使到死也不会逃避。之,往。士卒坐者涕沾襟:坐着的士卒则泪流面颊。诸刿之勇也:像专诸、曹刿那样英勇无畏。诸,专诸,春秋时吴国的勇士。公元前515年,专诸在吴公子光(即阖闾)招待吴王僚的宴席上,用藏于鱼腹的剑刺死吴王僚,自己也当场被杀。刿,曹刿,春秋时期鲁国的武士。齐鲁柯地(今山东东阿)会盟上,他劫持齐桓公,迫使齐同鲁订立盟约,收回为齐所侵的鲁国土地。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常山:即恒山,五岳中的北岳,位于今山西浑源南。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改称“常山”。方马埋轮,未足恃也:将马并排地系缚在一起形成方马阵,将车轮埋起来,想用此来稳定部队,以示坚守的决心,是靠不住的。

【译文】

在敌国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敌国的腹地,我军的军心就会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的田野上掠取粮草,全军上下的给养就有了足够的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将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士卒既宁死不退,那么,他们怎会不殊死作战呢?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心里就不再存有恐惧;无路可走,军心自然就会稳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这样的军队不需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就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这并不是他们厌恶钱财;我军士卒置生死于度外,这也不是他们厌恶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的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它的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吧?”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配合默契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把马并缚在一起、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那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部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优劣条件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根本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协同作战,秩序井然

古人云:“聚而不聚为孤旅,分而不分为縻军。”协同作战,不是简单地集中兵力。兵力应当集中而不能集中的,就是自己孤立自己,兵力应当分开使用而不能分开的,就是自己束缚自己。何时聚好,何时分好,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而定夺。

在实战中,既需要酌情选用,又要配合使用。通常情况下,处于内线作战的部队,面对多路敌人的正面围攻,则需分出少部力量,选择良好地形阻敌多路,同时集中其主力,突然进攻某一路,实行内线中的外线作战,这是摆脱被动局面的关键。同时,平时所讲的集中兵力,四面包围,打歼灭战,也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问题。既然是四面包围,部队就分成多路行动;既然要打歼灭战,部队就需梯次配置。否则,部队展不开,又如何发挥优势兵力的作用呢?

今天,现代化军队已发展成为多兵种的合成军队,协同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和必然方式。指挥员应将每个环节都链接成“常山之蛇”军阵,强调协同作战,具有大局思想。那种不服从指挥的部队,只能是削弱甚至丧失本有的战斗力,会使上下混乱不堪,计划破绽百出,作战不堪一击。

孙子强调用兵要“我专而敌分”,“以众击寡”。作战中要造成“以镒称铢”,“以碫击卵”之优势兵力,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从而达到“以十攻一”,聚而歼之的目的。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写道:“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

明朝嘉靖年间,特别是中期以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以日本武士、浪人为主的倭寇乘虚而入,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劫掠和侵扰,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戚继光调任分守台(台州府,今浙江临海)、金(金华府,今浙江金华)、严(严州府,今浙江建德东北梅城)地方参将。戚继光到任后,抓紧建造战船、加强水陆军训练,强化进行一系列海防措施,使台州地区的濒海防御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戚继光率台州军民三次击退了倭寇的进攻,大获全胜,使浙江沿海的倭患基本得到了平息。

倭寇侵扰浙江屡屡受挫后,对福建的侵扰逐渐猖獗,在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间,先后攻陷了福清、福宁(今福建霞浦)、宁德、永宁(今福建石狮市东南)等地,整个福建倭寇四处劫掠,形势十分紧张。在此情况下,福建巡抚紧急上疏明廷,请求派兵援闽。于是,明世宗令戚继光领兵火速入闽。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和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两次领兵援闽,经横屿(今属福建宁德)之战和平海卫(今福建莆田平海)之战,再度重创倭寇,使福建倭患暂告平息。为加强抗倭的军事领导,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一月,明廷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及浙江金华、温州二府地方,负责水陆军务。

十一月初一至初三,倭寇乘二十余艘船先后在兴化(今福建莆田)、福宁登陆,遭明军打击后,向南逃窜。戚继光从倭寇逃窜的方向判定,可能侵犯仙游(今福建仙游)。于是,抓紧进行了作战部署,一是紧急调回轮休的六千余名士兵返闽,二是亲率部队向仙游方向进发,同时预派200人加强仙游城防,令沿海各地驻军严防倭寇登陆,严密监视倭寇动向。十一月初五,戚继光进驻兴化。十一月初六,倭寇一万余人屯兵仙游的四个城门之外,包围了仙游城。

当时,仙游城内只有戚继光派去的200名士兵和民兵500人,即使将戚部在福建的兵力集中起来,也仅为倭寇兵力的一半。根据这一情况,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确保仙游,待兵力集中后,再进行剿倭方针。为此,戚继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派一部兵力占据仙游城北的铁山,据险设垒,与敌形成对峙形势,牵制倭寇;二是选拔500名勇士对敌巢时常进行袭扰,使其不能专心攻城,又不敢四处掠夺;三是亲自率本部于初七进驻仙游东侧沙园,做出进剿的声势,迷惑敌人;四是选派精兵强将180人,乘夜陆续向城中运送火药、火箭等,加强城防力量;五是在仙游附近诸要道部署兵力,断绝倭寇的外援,防止倭寇流窜逃跑。

倭寇不断加强对仙游的围攻,城内军民在县尹陈大有的率领下,与城外戚军密切配合,拼死抗倭。倭寇见强攻难以得手,企图进行诱降。陈大有根据戚继光的要求,一面同敌人假意谈判周旋,拖延和争取时间;一面加修工事,改进兵器,加强防御。十二月初六,倭寇因无力长期围困,见明援军未到,城内军民伤亡严重,开始大规模攻城行动。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城外铁山牵制倭寇的戚兵奋勇杀进敌阵,烧毁敌云梯,城内军民英勇拼杀。戚继光闻报,命令部队发射火铳、鸣鼓呐喊。倭寇误认为援军赶到,于是停止了攻城。

十二月二十三日,回浙江轮休的官兵约6000人到达仙游沙园。戚继光马上召集将领开会,研究制定解围仙游、歼灭倭寇的作战方案和具体行动计划。戚继光认为,明军兵力总体上不占优势,难以向倭寇发起全面进攻,同时难以围剿盘踞在四个城门的敌人。但是,倭寇四巢间距离较远,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一夺取。于是决定先以主力攻打南巢倭寇,得手后再兵分两路攻打东西两巢,最后解除仙游之围。具体部署是兵分三路:中路负责主攻南门倭巢,左右两路,在攻南巢时主要负责中路翼侧安全。南巢攻下后,左路同中路左部合攻西巢,右路同中路右部合攻东巢。并对行军作战的注意事项作了周密部署,对主攻南巢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了应变预案。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各路开始行动。次日拂晓,乘雾秘密接近南巢。快到城下时,才被倭寇发现。当时,倭寇正在攻城,仙游已危在旦夕。恰逢援军赶到,倭寇只好放弃攻城,慌忙列阵迎战。戚军奋勇杀敌,直冲敌阵。倭寇大败,龟缩南巢。戚军立即包围南巢,拔除栅栏,纵火焚烧,当即杀死倭寇四百余人,余者逃往他巢。戚军随后按照作战部署进攻东西两巢,遂荡平东巢,铲除西巢。戚继光亲自督策部队奋力北上,再破北巢,粉碎了倭寇对仙游的围困。残余倭寇遂后撤退数里,脱离与明军接触。三十日,倭寇向泉州、惠州方向逃窜。

仙游一战,明军大获全胜,消灭倭寇千余人,俘通事一人,缴获器械六百余件,解救民众三千余人。

“常山之蛇”军阵,强调协同作战,具有大局思想。服从指挥的军队,战斗力会倍增,协同能力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因敌应变,上下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无坚不摧。

【原典】

将军之事①,静以幽②,正以治③。能愚士卒之耳目,使民无知④;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⑤;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⑥。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⑦。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⑧,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击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⑨。九地之变,屈伸之利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

【注释】

①将军之事:将,用作动词,主持、指挥的意思。此句意为指挥军队打仗的事。②静以幽:静,沉着冷静;以,同“而”;幽,幽深莫测。③正以治:谓严肃公正而治理得宜。正,严正、公正;治,治理、有条理。④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愚,蒙蔽、蒙骗。句意为能够蒙蔽士卒,使他们不能知觉。⑤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变更正在做的事情,改变计谋,使他人无法识破。易,变更;革,改变、变置。⑥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更换驻防的地点,行军迂回,使敌人无法图谋。虑,图谋。⑦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期,约定。句意为主帅赋予军队作战任务,要断其退路,犹如登高而去梯,使之勇往直前。⑧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统帅与军队深入敌国,就如击发弩机射出的箭一般(笔直向前而不可复回)。机,弩机之扳机。⑨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集结全军,把他们投置到险恶的绝地,这就是指挥军队作战中的要事。⑩九地之变,屈伸之利:对不同地理条件的应变处置,使军队进退得宜。屈,弯曲;伸,伸展。屈伸,这里指部队的前进和后退。

【译文】

在指挥军队这件事情上,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管理部队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订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真相;不时变换驻地,故意迂回前进,使人无从推测我方的意图。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要像使其登高而去掉梯子一样,使军队有进无退。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国土,要像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要烧掉舟船,打碎锅子,以示死战的决心。对待士卒,要能如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集结全军官兵,把他们投置于险恶的环境,这就是指挥军队作战的要务。九种地形的应变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因地制宜者胜

《孙子·九地篇》把地形分为九种: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大别之,可分为两类:自己国土内的散地和别人国土内的绝地。小别之,绝地又可分为三类:争地、交地;深入敌国腹地的重地;因地形而异的死地、围地、圮地和三国交界的衢地。这里讲的九种地形和《地形篇》讲的六种地形同为地形,但其所指却迥然不同。《地形篇》讲的六种地形,是讲排兵布阵的地理形势,所以专就地形的广狭、险易和距离远近而说。本篇讲的九种地形,是指军队远征进入敌境后所遇到的战地形势和士兵的心理。

地形之所以有轻、重、散、争等形态,正说明这是以人情为主,掺入心理作用的地形观,并不是纯粹客观上自然形势的地形观,用现代军事科学分类,《地形篇》的六种地形属于军事地形学范畴,《九地篇》的九种地形属于战略地形学范畴。

孙子主张战略突击,提倡深入敌国作战,这具有使士兵听从指挥、努力作战、就地解决军队给养、士兵无所畏惧等诸多优点。适应这种需要,《九地篇》首先论述了军队在九种不同战略地形下进行突击作战的指导原则,并进一步指出:“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总之,作战要择地处军,根据遇到的地形而采取不同的战法。

公元214年5月,长江沿岸地区雨水充沛,非常有利于吴军战船出击,于是,偏将军吕蒙向孙权建议说:“近来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在江北皖城(今安徽潜山县皖水之滨)屯田种稻。皖城肥沃高产,屯兵必然大增。不数年,就会形成对我军的威胁,宜尽早除之。”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于闰五月率军乘船由长江入皖水,亲征皖城。但考虑到皖城是曹魏靠近吴国的边境小城,属于军事上的“轻地”,不宜久留。大多数人劝孙权在城外堆土山,准备攻城器械,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攻城。吕蒙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建议说:“若堆土山,造攻具,必然旷日持久。如此皖城必巩固城防,增加援兵,那时就难以攻取。何况我们是乘雨季从水路袭其边地,若滞留到河水干涸时,不仅还军的道路艰难,将士亦恐怠惰离心,为臣对此实在担心。目前皖城的城防想必不会很坚固,以我们三军之锐气,四面同时攻城,定能一鼓作气攻下,若及时赶在雨季结束之前从水路回师,避免在敌国边境之地多作停留,这才是全胜之策!”

于是,吕蒙推荐西陵太守甘宁为先锋。甘宁身先士卒,攀城而上,吕蒙擂鼓督战,士兵斗志昂扬,纷纷攀登城墙,半天的时间就攻下了皖城,俘获了太守朱光。

善于用兵者,首先善于选择战场。有利的地形地理要配合正确的战略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样的地形地理,不同的将帅所运用的战略战术会有不同的结局。具体来讲,因地制宜原则就是针对各种不同的地形地理,采取各种不同的战略战术。兵家必争之地,就要不惜任何代价,抢先争利,不争必败;兵家必弃之地,就要退避三舍,不弃则亡。

孙子在本篇中论述了九种不同作战地区的用兵原则,对每一类型均有细致的解释和分析。这是兵家在作战时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管子也曾说:“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同理,做生意不论大小,也要注意地理环境条件的选择,做得好,肯定可以取得很好的经营效果。

【原典】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①。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②;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③;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④;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⑤,不得已则斗,过则从⑥。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⑦。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⑧。夫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⑨。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⑩,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顺详敌意,巧能成事

【注释】

①深则专,浅则散:言作战于敌国,深入则士卒一致,浅进则士卒涣散。②散地,吾将一其志:在散地作战,我们要使全军的意志统一起来。③衢地,吾将固其结:遇上衢地,我们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④塞其阙:堵塞缺口。意在迫使士兵不得不拼死作战。⑤围则御:被包围就会奋起抵御。⑥过则从:过,甚,绝。指身陷绝境士兵就会听从指挥。⑦“是故……不能得地利”句:此段话已见于前《军事篇》,此处重复,以示重要。另一说认为此处系衍文。⑧四五者,不知一,非王霸之兵也:此言九地的利害关系,有一不知,就不能成为霸王的军队。四五者,泛指。⑨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国家强大的实力形成的压力、兵威施加到敌人头上,使之在外交上无法联合诸国。⑩不养天下之权:没有必要在其他国家里培植自己的权势。养,培养、培植。施无法之赏:无法,超出惯例,破格。句意为施行超出惯例的奖赏。犯三军之众:犯,使用,指挥运用。句意为指挥三军上下行动。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只有把军队投置于险恶境地,才能取胜。害,害处,指恶劣环境。胜败,指取胜、胜利。在于顺详敌之意:顺,假借为“慎”,谨慎的意思;详,详细考察。句意为用兵作战要审慎地考察敌人的意图。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并敌一向,集中主要兵力,选定恰当的主攻方向;杀将,擒杀敌将。

【译文】

在敌国境内作战的通常规律是:进入敌国境内越深,军心就越是稳定巩固;进入敌国境内越浅,军心就容易懈怠涣散。离开本土,越人敌境进行作战的地区,叫作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作衢地;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作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作轻地。背有险阻面对隘路的地区,叫作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叫作死地。因此,处于散地,要统一军队的意志;处于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上,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上,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上,就要巩固与诸侯列国的结盟;遇上重地,就要保障军粮的供应;遇上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殊死奋战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因而,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预先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获得有利的地形。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称王争霸的军队,进攻敌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要说明其中的意图。动用士卒,只说明有利的条件,而不要指出危险的因素。将士卒投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身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这种事,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之一部,千里奔袭,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战争是力量的较量,它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基础的。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战争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力量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在某一局部地区、某一特定天时之下,它的优势也可能转化为劣势;反之,即使是人力、物力、财力都完全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要军队的统帅运筹得当,就可以利用特定的天时、地利和时间在局部上变劣势为优势,从而改变整个战局的形势。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住时机、抓住时机,从而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赢得胜利。

王莽末年,以绿林农民起义军为主体的刘玄汉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地区抓住时机,大破王莽军主力的反击战,为中国古代著名十大战役之一,史称“昆阳之战”。

在王莽统治期间,徭役繁多,横征暴敛,加之连年水旱蝗灾不绝,民不聊生。因此,各地先后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威震山东的赤眉军和纵横中原的绿林军。西汉王朝宗室刘玄、刘秀等人先后加入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一月,绿林军向西挺进,逼近王莽统治的军事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二月,绿林军乘王莽军主力东攻赤眉之机,在批水(今河南信阳境)击灭王莽军甄阜、梁丘赐部,继而又在清阳(今河南新野东北)击溃严尤、陈茂军,势力发展到十余万人。由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支力量组成的绿林军,随着形势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政权。因此,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刘玄称帝,国号仍为汉,建元更始。在更始政权中,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陈牧为大司空,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各路起义军统称为汉军。汉军兵分两路,以主力军围攻宛城,另一支部队由王凤、王常、刘秀率领袭向颍水以南,于三月进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和郾城(今河南郾城西南)。

王莽接到汉军连连大捷的消息非常恐慌,急令大司空王邑驰赴洛阳,与大司徒王寻从各州郡调兵,企图一举歼灭汉军。王莽军号称百万,其中甲士42万人。行军之时,旌旗蔽日,辎重连接,黄沙滚滚,千里不绝。汉军将领见王莽军声势浩大,惊慌不已,纷纷退回昆阳。众将慑于王莽军声势,忧心忡忡,担心身家性命,意欲放弃昆阳,分散返回,各保自己的地区。唯有太常偏将军刘秀镇定自若。刘秀道:“今昆阳兵弱粮少,而外寇强大,全靠大家并力抵御,才有胜利的希望。如若分散,势必皆不能保全。”刘秀扫视诸将,注意他们的神态,继续分析说:“我军尚未攻克宛城,我围攻宛城的主力不能前来相救,如昆阳被王莽军攻破,各部分的军队早晚也将被消灭。诸公不思同心协力坚守此城,怎么还想各自保全妻儿财物啊?”成国上公王凤等将领怒斥刘秀:“刘将军怎敢如此?”刘秀听后笑着站了起来。恰好,探马回来报告,王莽军已至城北,军队绵延数百里见不到尾。诸将听罢,无不惊慌失色,兵临城下,走亦嫌迟,只能另图良策。王凤等向来轻视刘秀,但到了危急关头,只好向他讨教。刘秀详细向他们分析情况,筹划行动方案。此时,昆阳城里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势难出战;但昆阳城坚壕阔,足以坚守。

因此,刘秀建议留成国上公王凤和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由刘秀率骠骑十万发起进攻,咆哮的河川几乎被尸体堵塞断流。王邑、严尤等将领踏着死尸渡水才得以逃脱。汉军大捷,所缴获王莽军的全部军用物资,一连搬了一个多月尚未搬尽,剩下来的只得烧毁。此时,宛城亦已被汉军攻破。大司空王邑仅率从长安出发时带的数千勇士仓皇返回洛阳。消息传至长安,王莽朝廷极为恐慌。各地豪强乘机起兵,杀官夺地,反对王莽,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刘玄部队。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汉军乘胜进攻洛阳。十月,大军进入长安。王莽新朝在昆阳大战以后的三个月就彻底垮台。

昆阳之战,刘秀能乘敌之隙,抓住时机,相机进击是夺取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如此,人生亦如此。在人生旅途上,命运之神并非只眷顾几个分外令她“垂青”的人。事实上,几乎人人都会遇到良机,聪明的人往往都会牢牢抓住它,不会任由它从身旁溜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当中都可能蕴藏着机会。成大事的人绝不会放过每一件小事,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极其敏感,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发现成功的机遇。

人生的机会可能会以多种方式降临在我们面前,但要捕捉机遇,就需要在平时养成留心身边事的习惯,时时刻刻全身心地准备着去迎接、去拥抱每一次光顾你的幸运之神。

【原典】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①;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②,先其所爱③,微与之期④。践墨随敌⑤,以决战事⑥。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注释】

①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政,指战争行动;举,实施、决定;夷,封锁;折,折断,这里可理解为废除;符,通行证;使,使节。句意为决定战争行动之时,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凭证,不同敌国的使节相往来。②敌人开阖,必亟入之:敌方出现疏隙,己方须不失时机地突击。阖,门窗,此处借喻敌方之虚隙。亟,急。③先其所爱:指首先攻取敌人关键、要害之处,以争取主动。④微与之期:微,不;期,约期。即不要与敌人约期交战。⑤践墨随敌:践,是遵守、遵循的意思;墨,意为原则。句意为遵守的原则是随敌情而变化。⑥以决战事:以解决战争胜负问题。即求得战争的胜利。

【译文】

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允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反复秘密谋划,做出战略决策。敌人方面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地乘虚而入。首先夺取敌人的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要灵活机动,因敌变化来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

灵活机动,不生搬硬套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这是作战指挥的要点。意思是说实施作战计划时,既要遵循军事原则,又要针对敌情的变化,灵活机动地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敌情是经常变化的,指导作战的方案也需要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然要打败仗。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孙子用兵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知己知彼”为前提的用兵原则。

公元前208年,秦国攻打赵国都城巨鹿,赵军兵败被围,巨鹿危在旦夕。赵王一面命大将陈余出战抗敌,一面派人向齐、燕、代、楚等求救。慑于秦军威势,陈余不敢出战,只在城外拒守。齐、燕、代几国的援兵也进到巨鹿附近,便不敢再向前。只有项羽率领楚军投入了救赵战斗。渡过黄河后,项羽即下令全军将士:沉掉船只,砸破釜甑,烧毁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干粮,誓与秦军决一死战。楚军上下面临绝境,又见主帅项羽英勇慷慨,因此人人怀必死之心,奋力前行,直抵巨鹿城下。

秦将王离见楚军来救,当即调遣军队,亲往迎敌。两军相逢,秦军还没有展开阵势,楚军便一齐冲来,乱砍乱杀,勇猛异常,秦军猝不及防,竟三战三退。秦将章邯见王离战败,便率大军前往接战,与楚军对阵。这时,燕、齐、代等国援军统统留在自己营中,踞壁观望。远远地望见秦楚两支军马渐渐接近,秦军甲仗整齐,队伍雄壮,颇有泰山压顶之势,而楚军却衣甲简陋,步伐粗疏,三三五五,各自成队,全然不成阵式,只是一股劲儿向秦军阵中猛冲过去。

各国将士见此情景,无不为楚军捏一把汗,都以为楚军没有训练,只知一味蛮干,必败无疑!殊不知,这正是项羽用兵之妙。试想,楚军与秦军相比,数量几乎相差一半,如要兵对兵,将对将,搭配均匀方才动手,楚军简直不够分配,那才真是必败无疑!故而项羽从战场情势出发,临机处置,自己身先士卒,命令将士各自为战,不拘形式,只求杀敌取胜。这一次楚军已破釜沉舟,都是怀着必死之心前来,尤其主将冲锋在前,他们个个奋勇百倍,故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一时间,真正是呼声动天地,怒气冲斗牛,不但秦兵在场交手挡不住这股劲敌,一个个被吓得胆战心惊,就是站在壁上观望的各国将士,看了那情景也禁不住目瞪口呆,不寒而栗。秦将章邯本来就曾在项羽手下吃过败仗,这次遇到楚军如此勇猛,自料难以持久,斗了几个回合便下令退兵,这时部队伤亡已是十之有三了。项羽见章邯退去,也下令收兵回营休息,到了夜间,仍严装以待。

过了一宵,项羽命令将士饱食干粮,再次出战。临出发时,项羽对将士们下令说:“今日务必尽扫秦兵。否则,我军粮食已尽,将会全军覆灭。你死我活,就在今日一战!务请诸君拼力杀敌,以求全胜!”楚军将士得令后,一个个信心十足、勇气百倍,才进入战场,便一声呼啸,直向秦军奔去。秦将章邯刚刚上阵便陷入被动,尽管他也鼓励士卒,要与楚军决一雌雄,无奈经过昨日战败,士卒们已经胆怯。因此,章邯屡次下令前进,秦兵总是进一步退两步,进两步退四步,直到五进五退,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从项羽率军抵达巨鹿城下,与秦军先后大战九回合,秦军无一不败,章邯逃回城南大营。再说王离勉强守住本寨,不敢出战,项羽令英布、蒲将军领兵堵住甬道,自己亲自率军攻打王离,一鼓作气,直捣王离营门,王离想夺路逃走,却兜头碰着项羽,只战三四回合,便被楚军生擒了。就这样,楚军一举解了巨鹿之围。

“践墨随敌”作为古代战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战指导原则上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实施作战计划时,既要遵循军事原则,又要灵活变通。总而言之,必须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以灵活有效的作战方式,达到战胜敌人的效果。

【原典】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①;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注释】

①开户:放松戒备。

【译文】

因此,战斗打响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显得深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得敌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缓急相辅,各得其所

“兵之情主速”,这是古今中外军事家所公允并且被无数次战争证明了的至理名言。兵贵神速有两层含义:一是军队行动要快,“其疾如风”,“动如雷震”,“兵贵胜,不贵久”都是这种含义的表述。二是军队行动的时间要准确,不迟不早,恰到好处。迟了,会错过战机;早了,会暴露战略意图。所以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及时把握住军事行动的时机。

兵贵神速是用兵的一般规律。只有发兵神速,速战速决,才能够攻敌不备,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解决军需物资不足的问题。如果发现战机却犹豫不决,敌人就要先发制我;我虽然先发制敌,但行动不快,敌人就会先收到消息。难得到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所以,行动一定要迅速,捕捉战机一定要准确。需要速战速决时,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倒敌人,夺取胜利。军队的神速行动,是将帅随机应变,多谋善断,办事果敢的智慧表现。

兵贵神速并不排除缓兵之计。战争情况复杂多变,行动计划有张有弛。形势有不宜进行立即决战的,关键所在是拖延时间,等待机会。敌人气盛时,就稍微待它懈怠。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稍微等待它分散瓦解。我军调集的救兵还没到达时,就必须等待我兵力集结后再行动。新归附的士卒相处不融洽,也必须等待互相信任后再行动。计划还没有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后再行动。时机不成熟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的计策。缓兵之计,一般是在不利的形势下,没有把握取胜时所采用的,是为了争取一段时间休整,养精蓄锐。

兵贵神速,先发制人;缓兵之计,后发制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用兵原则,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辅相成。采用哪一种,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敌情等客观条件选择。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兵贵神速,是在有利的形势下,不给敌人以喘息、备战的时间,捕捉战机,克敌制胜。缓兵之计,是在不利的形势下,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做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保存自己。

清朝时,在新疆西边有个叫浩罕的小国。这个小国本来已经接受了清朝的封号,是中国的藩属。后来,俄国人不断向东扩张,侵占了浩罕国的大片领土,引起了浩罕国首领阿古柏的不满。俄国就唆使阿古柏侵占我国新疆,以此作为它侵占浩罕的补偿。1865年,阿古柏在俄国的唆使下,率兵占领了南疆地区,接着又向北疆扩张,占领了乌鲁木齐。阿古柏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宣布在新疆建立“哲德沙尔国”,自称国王,扬言要把新疆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

俄国军队趁阿古柏宣布建国称王的时候,出兵占领了新疆西部的伊犁和附近地区。他们在那里征收赋税,行使国家主权,完全排斥了清朝对伊犁地区的统治。

为了尽快解决这种局面,1875年5月初,朝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一年后,左宗棠率领大军离开兰州,经过河西走廊向新疆进发。到了肃州(今甘肃酒泉)后,他把将领召集起来说:“诸位将军第一次到西北边疆,大概对新疆的情况不太熟悉吧?我自幼爱读史书和兵书,对新疆的山川地形和历史沿革略知一二。新疆中部有一条大山脉,叫作天山,把新疆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山南叫南疆,山北叫北疆。我们这次进兵,要先攻交通比较便利我们容易到达的北疆,直取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站稳脚跟以后,再收复其他地方。”将领们齐声说:“一切听从大人指挥。”左宗棠说:“既然如此,诸将听我的命令:大将刘锦棠指挥都统金顺一军,担任主攻;提督徐占彪、张濯一军把守哈密,配合金顺。从湖广来的楚军驻守敦煌、安西、玉门一线,严防敌军向内侵犯。我在肃州指挥,各军有事,随时前来禀报。”

左宗棠部署完毕,举行了隆重的祭旗仪式。在庄严的“左”字大旗下全军宣誓:不怕艰难险阻,誓与敌人血战到底,收复祖国河山。然后各军按照左宗棠宣布的作战任务和目标整装出发。

刘锦棠于4月26日在肃州正式受命出关,左宗棠又授以“先迟后速,缓进急战”的八字方针。

“先迟后速,缓进急战”是左宗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战略部署:先北路后南路。出关后,第一个战役是攻占北疆,收复乌鲁木齐至玛纳斯一带,扼全疆总要之处,为下一步南进准备后方基地。进攻的指导方针则是“缓进急战”。

左宗棠所制定的战略部署和作战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从敌情来看,先打北路之敌,做到了先拣弱敌打,因为阿古柏比沙俄弱,北路的白彦虎等部又比南路阿古柏嫡系弱。从地理上看,先打北路之敌,清军既可依托哈密、巴里坤、古城一带后方基地,又可以割断阿古柏与沙俄的联系,制止沙俄继续东侵,形成对南路阿军的东、北两面逼攻之势。而“缓进急战”的策略则正确地解决了新疆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

1876年8月,在左宗棠的指挥下,清军发起了北疆战役。清军将领刘锦棠按照“缓进急战”的原则,率清军乘夜间敌人睡觉的机会,急速发起猛攻,很快就占领了古牧地(今新疆来泉)。乌鲁木齐守将——投顺阿古柏的中国人白彦虎见势不妙,先行逃跑了。其他敌军见主将临阵脱逃,也跟着败下阵来,清军仅花了10天时间就顺利地占领了乌鲁木齐,很快就收复了伊犁以外的北疆地区。左宗棠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实现了。接着就准备向南疆进军。

接着,左宗棠又于1877年4月中旬适时地发起了天山战役。刘锦棠一部攻达坂城,仅用4天时间就全歼守敌,无一漏网。接着分兵一部与他部清军攻克吐鲁番城,前后不到半个月就顺利结束,总计歼敌2万余人,救出百姓2万余人。至此,清军完全打开了进军南疆的门户。

在天山战役结束后,左宗棠又命令部队“缓进”,因为筹运粮草、军饷需要一些时间。

清军的“缓进”以及阿古柏因战败恼怒突然中风而死,又客观上促进了阿古柏营垒的分化瓦解,其内部为争权夺利而爆发了一场内乱。这给清军继续进兵造成了新的有利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抓住有利时机,部署了南疆战役计划。刘锦棠亲率精锐步骑,一个月急驰3000里,在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协助下,一举收复了东四城,12月又收复了西四城。阿古柏部属除一小部投奔沙俄外,余部全被歼灭。

就这样,沦陷十多年的天山南北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新疆这块土地上,阿古柏的侵略势力被彻底消灭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急”与“缓”,都是根据战场形势而做出的具体进攻步骤:“急战”是为了速战速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缓进”则是为了瓦解敌人内部,保证后方供给。这个进攻原则,充分体现了左宗棠作为一个军事家长远的战略眼光。

同类推荐
  • 皮头抗日

    皮头抗日

    小人物,小故事,小的不能再小的抗日情怀,看皮头儿怎么抗日,怎么敲打小鬼子的。没有神剧,一样抗日,没有后援,一样抗日,没有YY,一样抗日,没有一切一切的虚无缥缈,一样抗日……小海说,‘皮头,抗日怎么感觉?’‘爽呗,干小鬼子就是爽,谁让他们过来的,咱们也没请他!’小海说,‘书里有女人没有?’‘有啊,不过都是正经的,想看去三里屯‘优衣库’啊,我这里没有,而且极少,也没有政治,更没有什么影射,咱就是老百姓自已抗日,咋的,不服啊?’小海说,‘服,老服了,就怕别人不服!’‘谁啊?让他来找我,看我不削他不!抗日还管啊!’本书是小海在《从战士到将军》之后的再一次军事作品,请大家捧场鼓励!
  • 特种部队:世界王牌特种部队秘密档案(军事系列图书)

    特种部队:世界王牌特种部队秘密档案(军事系列图书)

    特种部队,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动如雷震!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游骑兵,英国皇家特别空勤团、海军特别舟艇中队,德国第9边防大烈,俄罗斯“格鲁乌”、“信号旗”、“栗色贝雷帽”……进攻,他们可动于九天之上;防御,他们可伏于壁垒之间。他们常常传奇般地出现在新闻、电影、电视剧和电脑游戏中,却又如此不为人所知。
  • 异界之基地战兵

    异界之基地战兵

    一次跨越时空执行任务竟意外来到陌生世界的云龙飞,面对残酷冷血的原住民又该如何求的生存?虽然他拥有异化过的基地,但敌人似乎并不好招惹,且看他面对神秘的世界与拥有神秘力量的对手,云龙飞又是如何纵横征服世界!
  • 斡旋之和平协议

    斡旋之和平协议

    一份储存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协议突然在两个星球间失窃引起了斯蒂夫的注意。这份协议关系到多个党派之间的信任与交流。于是斯蒂夫秘密派遣莫洛前去美国斡旋寻找线索。在情势危急之中,莫洛发现了科弗曼的行动足迹。他借助贾斯汀研制的新式武器发现了协议停留的5个暂时点,并将欲要杀害他的黑手雅瓦达制服。线索即将中断,而这边又有三名成员被不同的手段杀害,莫洛根据分析与推理找到了幕后凶手科弗曼。残暴的科弗曼威胁要侵入其安全网络并窃取档案,而幕后黑客卡门又突破了关于协议延续的档案防线。詹姆斯同时趁机偷窃贾斯汀研制的新型血清。眼看危机四伏,在美洲辗转的莫洛是否能斡旋三方并延续协议呢?敬请期待。
  • 民国悲情

    民国悲情

    “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胜了算我抗命,您枪毙我以正军法”一句让所有中国人燃起斗志的话。“我要的不是你的过去,我要的是你的未来,我不在乎你的过去,我只在乎我们的未来”一句让所有女人都深思的话。他不惜让天下人耻笑去娶了一个妓女。他精忠报国最后却落下个被逼战死的下场。东北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倭寇岛!志饥餐倭寇肉,笑谈渴饮倭寇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热门推荐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凤唳天下:王的鬼面将军

    那一年的战乱,至亲的人永远离开了她。她无奈之下,选择代替哥哥从军南诏。战争,是残酷的。她身披战甲上战场的那时,才发觉一切来之不易。可为什么当年,还是那么固执的离开家乡!他是一个国的王,血拼来得天下,他为子民,甘愿付出。后宫佳丽虽有三千,可他从不在意。他有江山,有社稷,便已足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

    卡耐基成功学全集

    本书的惟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戴尔·卡戴基先生通过他的演讲和本书教给人们一些处世的基本原则和生存之道,这是我们每个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必修课。成功其实如此简单,只要你遵行卡耐基先生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能获得成功。
  • 星际帝国之秩序对决

    星际帝国之秩序对决

    这是一场旧帝制与新共和制的秩序对决。秩序,信仰,将恐惧湮灭,战争中的所有人都面对着死亡,他们成为万千赴死者的一员,为了秩序,信仰而战!在这场角斗士挑战雄狮的决斗中谁也不能幸免于外……庞大的舰队荡漾在辽阔的星空之上,阮晔望着几近坠落的帝国拔出了自己的佩剑。星辰大海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 钟云记之神决

    钟云记之神决

    倒霉透顶的孩子,前世的谜团,不知名的神秘老人,奇怪的眼睛,在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和爆笑事端?走进去。一探究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谢相逢

    谢相逢

    一本白色的书上什么都没有。……渐渐地,奇怪的书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诗话。:“庄周晓梦迷蝴蝶,”“极宴娱心意,”“冉冉孤生竹,”“穷且益坚,”“生年不满百,”“月有盈亏……”……无头无尾,不知所云。而故事的序幕已经拉开……观高低起伏,深深浅浅,便是阅尽了人生。
  • 某综漫的小店日常

    某综漫的小店日常

    一名穿越到火影世界的人,咸鱼的他打算开个小店,平静地过完这一生,却不曾想,系统启动了。从此,小店开始变得不平凡。纲手:“这个地方可能是我运气最好的地方了!”自来也:“咳咳,这里的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实在是个好地方。”猿飞日斩:“这里的东西很有利于贯彻火之意志啊。”主角:“感谢以上三位的客串,自来也你要是再说你的书是我这里抽出来的的我就砍死你!”——————PS: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是无敌文。PS2:你可能还不信,作者是条咸鱼。PS3:不后宫,单女主。PS4:本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5:PS2是假的,随机更新!PS6:时间线可能有一点问题,以本书为准。PS7:本书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PS8:本文纯属娱乐搞笑,不喜勿喷!PS9:说是开店实际上还是咸鱼主角搞事情。将主角的名号传遍整个二次元!藤原拓海(主角):“喂喂喂,为什么是我去干这些事?而且按狗作者的设定,是爱搞事的恶名传遍二次元吧?”
  • 魂离:宁为幻境

    魂离:宁为幻境

    一场目的性的相遇,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羁绊。梦很空,心很痛。他为她屠杀千人,她为他倾尽所有。“来小爷,给姐姐我笑一个”某女站在凳子上对面的美男奸笑道。“滚!”某男咬牙切齿。再一看,某男怀中的女子是怎么回事?某男大怒:“让你滚不是滚到我怀里!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嘻嘻!俗话说得好,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看在这场爱与逐的爱恋中,谁能抢占先机。
  • 重生之冷王讨得复仇妻

    重生之冷王讨得复仇妻

    她——丞相府嫡女,为他杀人放火,下毒陷害,可有朝一日,换来的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结果。背负天下骂名,在骂声中沉入水底,“好不甘心,我好不甘心呐!”他——绝情冰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看着她死后却后悔至极,可又有何用,事已成定局。“夺得天下又如何,终究夺不到她的心!”宁冰倾,“死过伤过痛过撕心裂肺过,既然都走过,我还怕什么!!我定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