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27400000021

第21章 恩与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佛家的宗旨是劝人行善积德,忍受人生的苦难。是以,在佛家看来,世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纯是庸人自扰,一切恩怨终将化为粪土。而在佛家所讲的善行中,以德报怨绝对是一种大慈大悲,可以令世人的心灵得到真正的修行。佛家讲善恶有报,世人何必非要将自己陷入恩与怨的业障之中,为其丢掉人生原本的意义呢?本章将从世间之人的恩与怨的种种因果关系中为世人剖析恩怨的真相,最终助那些为其困扰的人心从中解脱出来,使得世人领悟到“行善施恩终有好报”的禅道。

冤冤相报何时了

身心自在,通达大道

佛家有因果业报之说,就是说世人之一生,七情六欲如影随形,恩怨祸福也不期而至。世人之心便犹如漂浮在大海的小舟,随着人生之海的起落沉浮时而颠簸,时而平稳。即是说,世人之心,总在一种变化之中。

既然一颗俗心总在变化之中,那么便会呈现出诸般心相。而在这诸般心相之中,唯有仇怨之心不仅不会为岁月的流逝所消磨,反而愈演愈烈,犹如漩涡将人吞噬其中。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怨之心会在因果业缘的起承转合之中慢慢地发酵,如若不能及时克制,那么终将没有了尽之时,甚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佛家劝世人放下手中的屠刀,放下心中的执念,放下对俗物的贪求,放下对红尘的留恋。而世人最需要放下的,就是心头的仇怨,因为仇怨是一切孽缘的起始。总而言之,放下之后,佛法禅道才会彰显在世人的面前。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的土地被地主强行霸占,没办法生存下去,只好在附近的一座寺庙里出家为僧,法号明远,负责其他僧侣的日常饮食。不过,这个年轻人的心里,记的并不是佛法禅道,而是对那个地主的仇恨。这个年轻人无时无刻不想着找机会报仇。

一日,这个年轻人无意中看到那个地主来寺里烧香拜佛。他向其他僧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地主多年无子,此次他的一房小妾怀了孕,他为了保母子平安,便来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而且僧人告诉这个满怀仇恨之心的年轻人,这个地主中午就在庙里用饭。

年轻人一听,顿时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他借口下山买菜之际,买了一包砒霜回来,准备下在这个地主的饭菜里。因为吃饭的只有地主和他的几个随从,方丈和一干僧人并不陪同吃饭,所以不用担心会伤害到方丈等人。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年轻人把砒霜悄悄拿出来,准备下在饭菜里,谁知道有人在背后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年轻人吓了一跳,手一哆嗦,砒霜撒了一地。年轻人回过头,看到了面前的方丈。方丈说道:“明远,你怎么往菜里放这么多盐呢?”

年轻人一听,长舒一口气,暗想方丈总算没有看出来。于是赶忙将撒落的砒霜收拾起来。可是他已经没办法往饭菜里加砒霜了,因为方丈就在自己的身边。

眼看着这么一个报仇的好机会白白浪费,年轻人心里很不痛快。正在懊恼之际,一个僧人告诉年轻人方丈叫自己。年轻人来到方丈的禅房,方丈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你为什么出家。”年轻人说道:“想找口饭吃。”方丈问道:“那你心里就没有别的想法吗?”年轻人摇摇头。方丈说道:“你在撒谎,如果没有别的想法,怎么会在菜里加砒霜?”

年轻人一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方丈知晓,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时方丈说道:“我知道你很恨那个地主,但是如今的你已经是佛门中人,怎么还能如此妄执,而且险些犯了杀戒。”

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只听方丈又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执著于仇恨,看来佛门容不下你,你走吧。”此言一出,年轻人立即说道:“方丈莫要赶走弟子,弟子知错了。”方丈说道:“你仍未知错,不过先留你在寺中,但是你每日必须来向我讨教佛法。”

自此,年轻人每日来方丈禅房,与方丈谈禅论佛。久而久之,他心中的仇恨彻底放下了。数月之后,那个地主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地主来庙里还愿。这个年轻人主动请求为这个地主做一桌斋饭,方丈答应了,因为方丈知道,他不会再往饭菜里下砒霜了。

当世人心中有仇怨的时候,不妨像方丈点化那个年轻人一样,多读读佛经,即使不读佛经,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询问心灵世界,我执著于仇恨,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吗?

……仇怨便是快乐之坟,憎恨即为幸福之墓。

不守诺者,终有恶报

守信重诺,方结善果

佛家劝诫世人向善,而“善”本身就有诸多相,忠诚是善,淡泊也是善,谦让是善,忍耐也是善。而在处事当中,世人犹要记得守诺之善。

重诺重信一直是俗世众生最为看重的品质之一,这是因为人言乃是一切业缘的开始。世人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人言带来的业果。人言就像是一粒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是何种相,那么在收获时就会是什么相。谎言收获的永远是他人的鄙夷,闲话收获的永远是旁人的厌恶,只有金玉良言,才能开启一段善缘。

俗世有云:“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便是指引世人为人处事之道的金玉良言。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如此为人才能广结善缘,收获福泽。

从前,有个名叫须陀须摩的国王,平日遵守佛门教诫,不仅从不说谎,而且极为守信。

一天早晨,国王乘车到御花园赏花。走出城门不久,迎面走来一个修行人,停在国王车前,向国王化缘。可是国王身边恰巧没带任何可以供养的东西,于是便向修行人说:“我身边现在没有供养品,您先到宫中等候,等我回宫一定供养您。”说完就赏花去了。

当时有个身上长着一对大翅膀的魔王,名叫鹿足,专好绑架国王,已经绑架了99个国王。这一日鹿足魔王见须陀须摩国王在花园赏花,于是拍着大翅膀从天而降,叼起国王飞驰而去。

回到魔王住所,鹿足魔王把须陀须摩王安和其他99个国王关在一起。这时,只见须陀须摩王泪如雨下,非常伤心。

鹿足魔王见状说道:“你是一国之君,怎么哭哭啼啼的,难道怕死吗?”

须陀须摩王说道:“我不是怕死,而是今天早晨有个修行人向我化缘,我当时答应回去后供养他,我有生以来从没说过谎,没做过失信于人的事,现在出了变故,犯了欺人之罪,我是为了这个才哭的啊。”

鹿足魔王不免为之动容,觉得须陀须摩王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十分难得,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放你回去,七日之内兑现供养修行人的承诺,然后你再回来,你若超过七天没回来,我就再把你抓回来。”

须陀须摩国王返回本国后,连忙兑现自己的承诺,同时立太子为国王。人民知道国王过几天就要离去,一齐劝说道:“请大王留下来!那个妖魔鬼怪要是飞来,我们与他决个胜负!”

须陀须摩国王听后,说道:“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请你们听我劝告。”

接着国王念了一首偈语:“实话第一戒,实话升天梯,实话小人大,妄语入地狱,我今守实话,心中无悔恨。”念完这首偈语,须陀须摩就前往鹿足魔王的住所。鹿足魔王见陀须摩王如约赶来,心中十分敬佩,于是说道:“你已经逃走了,还回来履行约定,恪守信用,真是个伟人啊!”

须陀须摩王说:“我并不伟大,只是遵守身为人应该遵守的信条,是佛教的戒律教导我诚实守信。”接着,须陀须摩王与鹿足魔王探讨自己修佛的心得,鹿足魔王受到感悟,对须陀须摩王说道:“谢谢您让我听闻到这么珍贵的佛法,我决定把掳来的99个国王都安全送回他们的国家,还他们自由。”

须陀须摩国王恪守诚信的品质,不仅使自己恢复了自由,而且也度化了鹿足魔王,解救了被关押的99个国王。可见,拥有诚实守信的品质,不仅是对自己人格的升华,而且也会感动甚至度化他人。相反,那些出尔反尔,食言而肥的人,最终会落得一个惹人鄙夷的下场。

在现实生活中,重诚信守诺言者也大有人在。前不久不就报道了一位重信守诺的包工头,为了给工友们送去工资,结果在途中不幸罹难,弥留之际仍叮嘱自己的弟弟将这些钱送到工人手中的感人事迹吗?他的品质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

佛家说万事万物皆在人心的一念之间,一念间可招福泽,一念间也可引祸患。而世人莫不是趋福避祸,既然趋福避祸,那么就要在祸福来临之前种下因缘的种子,而这业缘的种子是何种相,其实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切记,说出去的话要兑现,心中莫要生出阻碍行动的业障。这样一来,即使在开始的时候为这份守信而有所付出,但是将来得到的远远不止今日付出的。

……凡轻贱诚信者,必为世人所轻。

今日你救人,明朝他救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家讲因果业报,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大千红尘,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处在这种规律中。因而,世人应多行善积德,为自己以后的路铺上善缘的鲜花。

而最大的善行,莫过于救人一命。在佛家看来,但凡救人者,皆能做菩萨。佛家的《正法念经》上说:“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证严法师也有云:“能救人的人就做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由此可知救人,是要比日日诵经夜夜念佛更能接近佛法禅道的修行。

今日你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挽救回一个人的生命,或者度化了一个人的心灵,这些善行都会被那些接受善行的人铭记于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日你若落难,这些接受过你恩惠的人定然竭尽全力助你早日脱离困境。

从前有一个樵夫,每日除了上山打柴以外,就是在附近的寺庙里听方丈谈论佛法。久而久之,樵夫对佛家所讲的布施心、行善心深有感悟,决定在以后,但凡力所能及的善事,他都会尽力去做。

这一日,樵夫在山上砍柴,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樵夫闻声寻来,只见一个年轻人被猎人用来捕获野兽的铁夹夹住了脚。樵夫赶紧奔过去,使出浑身的力气把铁夹打开。然后把这个年轻人背回家中治伤。年轻人伤好后对樵夫千恩万谢,承诺总有一天会报答樵夫。

两年之后,樵夫攒了些银两,便打算去城里做点小买卖。可是没想到,他刚一进城就被贼人把钱袋偷了去。樵夫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饥饿的他晕倒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

樵夫醒过来时,发现躺在床上。面前坐着一个人,樵夫仔细看了看,好像很面熟。这时候那个人说道:“恩人不记得我了吗?我就是两年前被你救过的那个年轻人啊。”樵夫想了起来,说道:“谢谢,谢谢。”

这个人说道:“恩人不要如此客气,两年前我一个人离家四处游玩,哪知被捕捉野兽的铁夹夹住了脚,多亏恩人相救。回家后我本想报答恩公,哪知父亲因我擅自离家,罚我两年的禁闭,一月之前我刚获自由。今日我出去会朋友,却见恩人倒在我家门口,我岂能不救?”

樵夫听完,说道:“看来做人,还是要多行善积德好啊。”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在汶川地震的时候,许许多多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自发赶到地震灾区充当起了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救助一条条着鲜活的生命。无独有偶,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之后,那些在汶川地震中受过青海人民帮助的人也自发当起了志愿者。这感人的一幕幕不就是在向世人宣告,今日的善行,必然化为明日的好报。能够在你危急关头无私奉献的,必然是那些受到你点滴之恩的人。

俗世有句话,叫做“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可见,只要世人不吝啬自己的微薄绵力,授人以滴水般的甘露,那么这甘露便会滋润他人的心田,待他人青云直上时,便会为你普降甘霖。

佛劝世人要有一颗布施心,布施心是扫除心头贪嗔痴三毒的拂尘,是浇灭心头恨憎恶的流水。以一颗布施之心待人,他人自然以一颗布施之心待你。

……救助别人就是在救助自己。

多惜福,常感恩

以惜福感恩心结善缘

佛曾经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识。”佛的这句话,点破了世间万事万物的“果”的本相——这就是太多太多的“因”融汇在一起。是以,这“果”便如百炼的精钢,千锤的雕像,经过岁月的流转,历过世间的错对,最终百川成海,千木成林。

既然这诸般业果来之不易,那么世人应当珍之惜之,重之爱之,莫要起了贪婪之心,坏了今日的福泽。多惜福,常感恩,乃是修一颗佛心的正途。

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一生一世本来就多灾多难,祸多福少。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汇集在一起犹如心灵世界的毒源,一旦这毒源横溢四流,那么嫉妒、愤恨、消沉诸般心中的恶相便会无孔不入,蚕食心灵世界的那一片片光明。而能救助世人脱离此苦海的,便是一时的快乐、一时的知足、一时的欣慰,既然这些都是“一时的”,那么世人又如何使其常驻呢?答案就是珍惜与感谢,只有珍惜与感谢,才能为这一时的福泽之泉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浇灌出一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曾有一次,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远行,一日路过一条河流,商量到哪里去普渡众生时,突然看到河水中飘来一片碧绿新鲜的茶叶,缓缓从上游飘来。三位禅师议论开了。

钦山说道:“你们看,河中有菜叶漂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向上游走,一定会遇到人家。”

岩头说道:“这么好的一片菜叶,竟然让它流走,实在是太可惜了。”

雪峰说道:“这些村民如此不惜福,实在不值得教化普度,我们还是到别处吧。”

三位禅师正在一起谈论时,一个年轻人匆匆从上游跑了过来,见到三位禅师便问道:“三位大师可曾见到一片菜叶,我刚才洗菜时不小心洗掉了,我一定要找到,要不然就可惜了。”

三位禅师说道:“我们干脆到他家里去讲法吧。”

在钦山、岩头、雪峰三位禅师眼中,有些人是不能被度化的,这也正应了佛家的那句“不度无缘人”。而什么样的人能被度化,值得被度化,乐于被度化,故事中也给出了答案——这就是惜福之人,感恩之人。一片菜叶也是历经春种秋收,饱受风吹日晒才能从种子长成可供人食用的食材,而当中又不知付出了多少人力心血。珍惜一片菜叶,其实就是在对那些为这片菜叶付出心血的人感恩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珍惜眼前福,感谢施恩者的人。比如说汶川地震中那个向救出自己生命的解放军敬出队礼的小男孩儿,不就是在用自己的举动告诉世人,要懂得珍惜生命,要懂得感谢他人的帮助吗?再比如说国际巨星李连杰,在历经一次险些丧命的海啸后,心灵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位国际巨星意识到活着便是幸福,于是现在的他热衷于慈善事业,专门成立了“壹基金”。这既是对上天给予他新生的感谢,也是在行善积德,造福后人。可见,不经一番铭心痛,怎能心存惜福心?但是,为何非要借刻骨铭心的苦难之力,来助自己打开人生的另一番境界呢?世人应当从眼下做起,多惜福,常感恩,只有如此方不留悔恨。

佛家劝诫世人要知舍知得,知留知放,如此一来才能留得初心一颗,存住清念一缕。而惜福心、感恩心需要世人的循序善诱,只要世人能将这感恩之心与惜福之心的力量激发出来,那么自然可以收得善缘。

……感恩便是做菩萨,惜福即为塑佛身。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点亮心灯的善缘

    点亮心灯的善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本书作者星云大师以朴实无华的笔法,讲述了人生在世和善与幸福的关系,以此温暖这个社会。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热门推荐
  • 冰火刀皇

    冰火刀皇

    至七皇平定天下,百业待兴,百姓安居乐业,香火凝丹,天下再次迎来修行狂潮。平阳县,一个譬如贼匪,妄心加入修行界的少年,成为天来山小小巡逻弟子,一切从这里开始
  • 灵异警事

    灵异警事

    我是一名实习刑警,在办案的过程中,即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杀人犯,我身上的警服和警徽都能有足够的威慑力。但随着我办案越来越多,却遇上了一系列无法破解的灵异悬案。祠堂内重伤而亡的村干部、村子里惊骇的连环血案、祠堂里拜祭的究竟是谁?迷踪之后,凶手到底是人,还是鬼?扑朔迷离的悬案,一部灵异警事,揭开封存已久的秘密……
  • 末世重生攻略

    末世重生攻略

    重回末世十年之前,这时候离末世开始还有三个小时,亲人还没死,朋友都还在,学院还没被攻破,C市还尚有保护之力。这一世,失去的被抢走的都要通通夺回来。
  • 公主复仇之路上的爱情

    公主复仇之路上的爱情

    我不想剧透,先说明一下,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就这么多。
  • 山海笙

    山海笙

    千古李从嘉,百世周公瑾。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 我沉默不语只是在感受

    我沉默不语只是在感受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本书不属于目前任何风格的爽文,望谅解,特此通告各位读者,谢谢!
  • 我与青春的日常

    我与青春的日常

    来到轮回的青猪,早宫一律表示自己丝毫不慌,但是自己的朋友离奇发生了送医事件。国民偶像樱岛麻衣竟然是自己的学姐,最奇妙的是早宫一律身上也有了一条蛇纹身……未知的声音,自称风的人。一切离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 网游三国之天启

    网游三国之天启

    逃婚,结果回归后还是逃不了被结婚的命运。现实中逃不了,正当他无处可逃的时候,他发现又有一个新的地方可以逃,那便是《天启》游戏。
  • 战神王稳健

    战神王稳健

    王稳健,本来天赋异禀,惊才绝绝,但为了自己的身世之谜自愿寂灭十年。如今期限已满,看王稳健如何力挽狂澜碾压各种天才。打破诸天传说。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