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27400000020

第20章 舍与得:得失皆随缘,有舍才有得

佛曰:“善恶终有报,得失必有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大千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逃不过因缘业报,世人只有随其缘业,本心才不会丢失。因此,世人若想领悟禅道佛理,则需明悉洞晓“舍”与“得”二者之间的妙谛,如此一来方可随缘取舍,因业得失。本章之旨,意在助世人参透得与失之间的联系,使其心性不会因为一时之间的得失而受到业障的迷惑,做到真正的“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领悟到失即是得,得既是失的禅机。世人若能最终怀此心性,则福泽绵延,恩禄无边,一生都处在“得”的境地里。

布施越多,所得越多

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佛家既然早有论断,世人所得之物,皆因各自业缘而定,给谁的都不会太多,都有一定的“度”,那么芸芸众生是不是就只能为自己的现有所得而感谢上苍恩赐,不可再起贪心呢?

贪心自然不可生,也应对上苍的恩赐满怀感激之情,但是世人的一颗俗心所致,贪心怎能不起?只不过差别在于有的人将这贪婪之心付诸于贪婪之行,而有的人则抑制住了心头的贪毒,没有将其化为一段段孽缘而已。但是,贪婪之心既然为世人俗心的一种不能磨灭的“心相”,那么就如同治水一般,不能用堵的办法来饮鸩止渴,而是应该用疏的方法来循序善诱。

那么,什么又是疏的方法?佛家讲求布施,也就是说要乐于将自己之物赠与那些有所需求之人。而这布施就犹如沟渠河道一般,能将心灵世界贪毒的洪流疏导至仁爱慈悲的大海。而这份布施亦如同一粒粒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是种子,但是在四方开花散叶之后,收获到的却是累累的硕果。这不就是可以满足世人那颗渴望得到更多事物的心的方法吗?

一个俗人问普陀寺的方丈,怎么样才能得到更多,方丈于是给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国王,从佛祖那里得到一瓶长生水。佛祖在赐予长生水时告诉这个国王,只有与他人分享才能发挥长生水的最大功效。国王听完虽然口头承诺自己以后一定会按佛祖的吩咐做,但是心里却想,要是把这水给了别人,自己还有的剩吗?

于是不管是谁来向国王求取几滴长生水,国王都会拒绝。而他自己却又舍不得用,觉得始终要到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喝下。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国王已到垂暮之年,觉得现在是喝下这瓶水的时候了。可是当他打开瓶盖,却发现里面的水早就蒸发干了。国王急火攻心,当场殒命。

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后向佛祖忏悔了父亲的自私,佛祖念其心存良善,于是也将一瓶长生水赐予这个新国王,并且也像告诫老国王那样告诫这位新国王。新国王谨记父亲的教训,下达旨意通告全国,凡是真正需要长生水者,皆可以来领取三滴长生水。日子已久,长生水已经见底了,但是新国王依旧无怨无悔地把这神奇的水分享给别人。谁知长生水被用完后,立刻又会自动灌满。国王知道后无限感慨,说道:“看来只有分享,才有更大的收获啊。”

这个人听完后若有所悟,拜谢方丈后离开了普陀寺。果然,这个人自此乐善好施,而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反过来馈赠给他的也远远超过当时他奉献的。

普陀寺的方丈用一个故事告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唯有布施奉献才是收获求取的禅道,只要世人能领悟到其中的妙谛,那么还用担心自己的小小所求不能被满足吗?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乐善好施者固然很多,但是一毛不拔者也大有人在。比如说汶川、玉树地震之际,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慷慨解难,为祖国略尽绵薄之力。但是有些人却攥紧钱袋,更有一些富人为富不仁,宁可自己挥金如土,也不愿意救同胞于水火之中,助国家于危难之际。行善布施者,必然因这仁慈之心而收获种种善缘;吝啬冷漠者,必将因这不仁不慈之心为自己的将来种下诸多恶果。

就拿邵逸夫而言,他为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事业捐助过数十亿的款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而在内地与香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不胜枚举。这不就正如佛家所言,布施得越多,其实得到的也越多吗?

正如佛家所说的那样,“我若不为,谁为我为”。只有自己先向他人布施行善,将来他人才会以一颗善心对待自己。

……多行布施事,善缘自可至。

多了世间俗物,反生惶恐之心

世人皆以为“多多益善”,其实“多”也可生心魔

佛家既然早就告诉世人,芸芸众生各自依照各自的业缘在这滚滚红尘之中得或者失,每个人都不会得到过多或者失去过多,那么世人就应该不为昨日之失而沮丧悲哀,也不应该为今日之得而兴奋雀喜。但是世人容易深深陷在得与失的业障之中,心灵世界难以自在超脱。没有一颗自在超脱心,那么三丈红尘便是将你紧紧捆缚的绳索,活得越久,绳索就捆缚得越紧,即使到死也挣脱不开。

佛家将身外之物视做粪土的同时,也将这些视为洪水猛兽。一个人拥有的身外之物越多,就像是洪水在不断上涨,野兽在不断生衍,终有一天会让人心在面对如此高的水位与如此多的野兽时,感觉到恐惧。恐惧什么?当然是怕有一天会失去。也就是说,拥有越多便想失去越少,甚至一点都不想失去。这样的心其实正如佛家所言,无时无刻不在受苦受难。但是又因为通晓不了得与失之间的禅道,终其一生都无法逃离这苦海难波。

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一位富翁慕名而来,特请净空禅师到家中一坐,并且打算让净空禅师见识一下自己收藏的珠宝。

净空禅师说道:“那施主把珠宝拿出来吧。”

这个富翁说道:“珠宝哪能放在家里,多不安全啊,我把它们都放在了银行的保险柜里。”

净空禅师微微一笑,默然不语。等到了银行后,净空禅师和这个富翁经过层层关卡,然后由守卫护送到保险库,进入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净空禅师这才看到了富翁的那些珠宝。

富翁面露得意之色,道:“大师,我收藏的珠宝不错吧?”

净空禅师说道:“你就这么一点吗?而且,这真的是你的吗?”

富翁听后不愉快道:“大师,这些确确实实都是我的。”

净空禅师说道:“是你的,怎么不放在家中呢?”

富翁说道:“我不是跟您说过,放在家中不安全吗?”

净空禅师说道:“那你想看的时候怎么办?”

富翁说道:“我每周都会来银行一次,看看这些珠宝。”

净空禅师笑道:“自己的东西害怕有闪失,托付给他人照管,只是按日子来看看摸摸,这难道也能叫自己的东西?”

这个富翁在净空禅师眼里,其实就是一个可怜可悲之人。他以为自己得到了这些珠宝,其实真正得到的,只是一份怕失去这些珠宝的孽缘罢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世人欲壑难填,觉得自己拥有得越多,自己的快乐也就会越多。殊不知这些快乐就像是一壶鸩酒,只有每一次比上一次喝得更多,才会在心里产生那快乐的幻影。而这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只能说是一种快感的自我麻痹,等这麻痹的快感消失后,恐惧就会袭来,因为不知道下一次的快感到哪里去寻找。是以,世人若想逃开这如影随形的恐惧,就要明白快乐的真谛。而快乐的真谛,就是佛家所讲的得失无心,去留无意。

比如说社会上的一些富翁,他们往往会为自己请来专门的保镖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财富所带来的灾祸的一种警醒意识。可见,他们虽然过着令世人艳羡的生活,但是内心却比旁人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恐惧。这样的生活外表看起来很诱人,其实就如空中的阁楼,当你住进去的时候,反而会为双脚触碰不到最最平凡的土地而害怕。

佛家讲得失皆随缘,不必为红尘诸相的得失在心里起业障。佛家讲行善积德,就是劝诫世人在比他人多拥有一份的时候,莫生吝啬心,要多布施助人,这样才能从过多身外之物所生的业障当中解脱出来。

……得与失,多与少,本就存乎一心。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想收获就要付出

知得不如行得

在佛家看来,众生之愚昧分为两种,一是小愚,一是大愚。世人之小愚,乃是不通达事理;而世人之大愚,乃是通达事理,却不依照事理为之。小愚者,稍加点化便可脱胎换骨;大愚者,不经一番严寒酷暑,则正果实难达成。

而在诸般世俗至理中,“天上不会掉馅儿饼”这一道理为世人铭记于心,但是可悲可笑的是,“不劳而获”却又是诸多世人心头的魔障。由此一来,心灵与肉身无法做到契合,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人生因此浑浑噩噩,任由红尘摆布,全凭俗世捉弄,一颗心就如一团余烬,只有热度却散发不出耀眼的光芒来。懂得道理却又不身体力行,这样的人生难道不荒唐吗?

是以,既然世人明知“天上不会掉馅儿饼”,那么就应该恪守勤勉之道,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做人处事,莫要心生任何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念。如此一来方能有所回报,心灵得到安宁,肉身得到衣食,于付出与收获之间了悟到佛理禅道。

古印度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这个国王常常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能像自己那样把国家治理得这么井井有条。于是国王告诉两位王子,一个月后谁要是能想出来一个可以让国家世世代代兴盛的办法,那么将来就可以继承王位。

大王子赶紧召集一些大臣,让他们献计献策,一位大臣说:“我们应该把天底下所有的知识都汇聚在一本书里,只要人民可以读完它,那么国家自然就永远强盛了。”大王子采纳了这个建议,命人开始编写这本书。

小王子却觉得办法应该到民间去寻找,于是孤身一人来到民间寻访高人,恰巧碰上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小王子与僧人交谈后觉得此人不凡,于是想请他为自己解答心中的难题。僧人听完后,当即送了一句话给小王子,小王子听后顿时豁然开朗。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大王子带着一本厚厚的书来见国王,小王子手中却只拿着一张纸。国王命人先把书呈上来,看了几页后说道:“这么厚的书,人民得花些时间才能看完,而且就算看完了,也未必能明白其中全部的含义。”

于是国王又让人把小王子手中的纸条呈上来,国王看完后,当即说道:“以后只要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能按照这纸上所写的去做,那么国家就会永远繁荣下去。”

原来纸条上写的正是那位僧人对小王子说的话,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那个僧人给小王子的办法,正是世间因缘业报的关键所在。明白了各种妙谛,那么自然会有善缘,得善报。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由于自身心性的浮躁,不能够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干出一番事业,而是总想着天上掉下一块大馅儿饼,自己不用付出多少就能有所回报。久而久之心魔滋生,孽缘也就会越来越近。社会上的一些骗子,不就是屡屡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行使各种伎俩,骗财骗物甚至骗色吗?不久前被电视曝光的某种保健品,在卖给患者又酬送患者各种福利之后,简直就成了赔本赚吆喝。但是很多患者却以为真有这样的好运降临,不用花钱就可以买保健品。后来黑幕被揭开后,患者大呼上当。再比如说一些刚刚进入传销窝点的新人,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对新人的洗脑而已,目的是让其安心留下,发展下线骗来更多的人。而传销的本质,就是希望天上掉馅儿饼。

佛家之心,讲求平静淡然。而这平静淡然,就是福至不大喜,祸到不大悲。心中清明无比,既知天上无掉下馅儿饼之事,亦晓天无绝人之路之理,心似古井,则本相自然可现。本相都被捕获在心,那么难道还掌控不了自身的命运吗?

……陷阱总会披上最华美的外衣。

同类推荐
  •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8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热门推荐
  •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如万花筒般五彩缤纷的彩色玻璃会让你想起什么,庄严的教堂?艺术的殿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 启明星永恒的黎明

    启明星永恒的黎明

    来自27世纪的地球,拥有着完整的生态体系,同时,也经历着战争的洗礼,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而战。这是一场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战争,但在茫茫宇宙中,单凭1.58级文明,也不可能掀起巨浪……
  • 奥特曼创纪元

    奥特曼创纪元

    本书原名《虚拟——实体化》当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划过,一切本应该不存在于这个时空的东西,现在竟然一时间全部出现实世界中,这一切都源于那颗本不应该在天空中划过的流星……更新,由于我是一个初中生,大概1周3到5吧!
  • 绝世三部曲之玉剑

    绝世三部曲之玉剑

    一段恩怨情仇,两代人的宿命,同宗兄弟为何兵戎相见,为夺宝器又将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一切因玉剑而起,又因玉剑而落
  • 职谋计:爱的角斗士

    职谋计:爱的角斗士

    经历婚变后的职场女性俞浅浅只想可以平静的生活下去,全身心投入工作,但天意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场不预期的重逢,让她与昔日恋人堕入曾经最美最深的回忆,在爱与恨的纠葛里沉沦,程之行的出现,是否真的可以解救她前半生的不幸与痛苦,他是否真是解救她逃出生天的宿命……
  • 第一王座

    第一王座

    披荆斩棘不畏险,勤修苦练为什忙?一朝明悟了真道,天地齐贺封为王!这是一个仙道崩坏,力量为尊的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天地封王的时代!在这个大道昌明的世界,道果凝为王座,无数天才强者相争……苏山!一个十五岁少年,在飞扬的青春中,挟着那无尽的血与火,一步一步踏上了第一的王座!……苍茫大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永恒的流星

    永恒的流星

    触碰了天空条例的少女summer与Lion被迫罚到人间,遇见了三位少女,和她们成为闺蜜,而summer却做了连续的奇怪的梦,大家为了帮助summer,进入了她的梦,破解一个个悬念,最后终于发现这是summer的前世,发现千玺就是这个男生,破解了梦境的秘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命运在折磨着十个少年,summer变成吸血鬼,大家怎么样挽回?生离死别,十个少年可否继续在一起快乐的生活?五位男孩,可否为自己深爱的女孩带上指环?为TFBOYS同人小说,与艺人本人无关,请勿当真,四叶草戳进来。
  • 入吾梦

    入吾梦

    “为什么那九百年前的罪孽,要我生生的偿还了九百年,凭什么她占尽了那本该属于我的一切。现在,是她该还我了,不是吗?”“原来啊,这只是一场被我强占了九百年的梦。原来,我存活于世的意义,就是为了做这个九百年的梦,然后梦醒了,我就该去死。”如果只是一场梦,就好了......
  • 天下神偷:废材小姐很嚣张

    天下神偷:废材小姐很嚣张

    一个神偷不小心穿越到一个历史没有的国家,原主居然是个人人皆知的白痴废才?大婚之日被人一脚踢死?这个日子过得很悲惨,每天大鱼加大肉。上有弟弟是天才,下有丫环爱哭鬼。爹不疼,没娘爱,显得自己好可爱!没钱花,没钱用,熬了一夜成富翁!不愁吃,不愁穿,身旁美男围着转!“小姐,我们没银子了”“没看我脚下踩的都是银子么?”“小姐,你胡说,你踩的明明就是金子!”嗯?我是废才么?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我是个废才?为什么你们都被我这个废才打趴下了还要继续骂我是废才?难道说你们连我这个废才都不如么?
  • 黑心校花赖上恶质校草

    黑心校花赖上恶质校草

    “你要是不答应跟我交往!我就屎给你看!”某男站在河边威胁。“好啊。”某女微笑。“你,你答应跟我交往了!”“怎么会呢,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跳了。”她就是这样没心没肺又目中无人,俨然成了同学眼中的黑心校花。直到那一天从天而降一个绝美的男孩,他一把扯过她的衣领,一字一句地说:“我看你不爽很久了。”她倾城的脸上绽放久违的笑意,在男孩耳边轻轻呵着气:“亲爱的,你是用这种方法吸引我的注意吗?那么很荣幸的告诉你,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