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5600000037

第37章 寒山子的禅诗

寒山子是唐代的著名的诗僧,但他的身世至今还是个谜。他的姓名、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他早年曾经为官,因仕途坎坷,遂周游四方,后来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地幽僻寒冷,故名寒岩,“寒山子”也因此得名。寒山子喜爱吟诗作偈,每有诗句,即题于石间、树上,与台州国清寺封干、拾得为友。他的诗现存三百余首,机趣盎然,多抒写山林景致、隐逸情趣,写景清新,意境幽奇,佛心禅韵尽摄其中,是最有影响的诗僧之一。

欲得安身处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日本的白隐禅师曾提醒修行僧:“寒山虽佳境,易见而悟难。”人们对寒山诗中所写的景色百看不厌,但对它所象征的禅机,却很难捕捉得到。寒山的诗,往往含有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深意。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要想得到使心安宁的去处,寒山永远是个好地方。句中的安身实指安心。因为如果是世俗意义上的安身,那么通常的选择是繁华都市、高堂华厦,而不是毫无遮蔽的寒山了。相反,安心最佳的选择却正是寒山。在禅者看来,安身即是安心,因为作为一个禅者,他的身心永远是一致的。为什么安身、安心的最好场地是寒山呢?下两句便点出了个中奥秘。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微风抚拂幽松,愈靠近去听的话,就愈能感受到其美妙之处。轻微的山风,吹拂着幽静的松林,发出喃喃细语般微妙的天籁,一般人很难觉察得到。只有把心中的杂念抑制下去,使心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聆听得到。愈接近幽松,就愈能把自己和松声结合在一起,听的人和被听的声音、主体和客体全然融合在一起。然而此时,松仍是松,我仍是我,松和我还是两种个体。禅者能感受到这相互涵容而又各自独立的境界,是因为他能够放开固执于“自我”的心。这种心若能够放弃,就能领悟到“幽”的奥秘。微风松语,正是康德所醉心的“无主题的音乐”,它能使人彻底净化,达到自由、无心的极致。而这,也正是艺术、人生、哲学的极致。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在浓密的松荫下,有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喃喃地念着黄老之书。他已经十年没有回到世俗的家,如今,连以前来这里的路,也都忘得干干净净了。因他潜心于心的故乡寒山,而浸淫于不断的悟道之中。并且一旦悟道,以前借以悟道的一切途径都已不再必要。有谁过了河,还把船背在身上呢。

不见朝垂露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

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

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余。

《金刚经》里有一段很著名的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复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段话极为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

此诗一开始便将一幅鲜明的无常景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你看那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立即就干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的短暂,在这个阎浮世界上,只是短暂的寄居而已,期限一到,就要投入轮回业报里去了!

浑浑噩噩的世人,很少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他们要么拼命地纵身欲望之流,贪图享乐;要么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禅者则相反,他们深知“人身难得今已得”的可贵,深知“人命在呼吸间”的匆遽,深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紧迫。因此,他们“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切不可随波逐流,糊里糊涂地度却此生,而要破除那困惑生命、使身心永远不得安宁的三毒。“三毒”就是贪欲、嗔恚、愚痴,也就是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的“无明”。《大智度论》卷三说:“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是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由吾我故。”三毒是我们最大的心病,正如《涅槃经》所说的那样,“毒中之毒,无过三毒”。灭除了三毒之后,心灵才能澄明无瑕,彻证菩提。

“菩提即烦恼”,菩提与烦恼似乎是对立的,但以佛教般若空观的观点来看,菩提也就是烦恼。因为涅槃界与现实世界本来不二,都是佛法的体现。我们要想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涅槃,就必须在烦恼中体证菩提。所以,“菩提烦恼不二”“五欲贪嗔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诸法无行经》下亦曰:“贪嗔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坛经·般若品》也说:“烦恼即菩提!”因为万法尽是自性,“万法”的本身都是“真如”“法性”,所以,烦恼的本身也就是菩提。并且更进一步,不论是烦恼也好,还是菩提也好,站在禅悟的立场上,都要将它们一起消泯无余。因为禅悟的境界,“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成病。”只要一有开悟的意念,又与悟失之交臂了。

自乐平生道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

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每个人都有他所追求的理念,也就是“道”。这个“道”是他终生孜孜以践,支撑他整个生命的力量。并且,也正是这个道,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与自豪。只是,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它不便用语言文字来界定,然而,在禅者的生活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它的存在。烟雾迷蒙中的青萝,青萝掩映着的石洞,乃是道心滋长的最好环境。在这里,疏野的性情正好可以得到充分舒展,放旷的品格也不会招致别人的议论。他的心和白云一样,充满了安闲自如的情趣。白云纯洁无瑕,随风变灭,舒卷自如,正是禅者心地明洁、毫无挂碍、自然适性的外在表现。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写放旷的闲趣。山中当然有路,然而这条路通向的,乃是更为曲折深邃的幽处,而不是繁华喧嚣的人世。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需觅?既然禅者像白云那样的无心,还有什么东西能困扰他?佛教常将人心喻为猿猴,说这只猿猴喜好攀援外物。而对于调顺了心猿的禅者来说,尘世的任何能够惑乱心神的东西,如功名富贵美色佳肴之类,他都不屑一顾,不去“攀援”。因为坐禅之时,他早已净化了自己。“石床”,石制之床。僧人常于其上坐禅。贾岛《赠无怀禅师诗》有“禅定石床暖”之咏。在石床上,他一人彻夜坐禅,虽然“独”,但这绝不是孤独,而是独坐大雄峰式的孤标独立。你看,一轮又圆又大、又清又亮的月亮,正透过蒙蒙的清泠的山间夜雾,缓缓地从容地升上寒山,向石床上的禅者洒下一片清辉。寒山经常以明月来象征他的禅心:“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月亮圆满而硕大,清光四溢,正象征着禅心的圆满自足、澄澈无瑕。此诗以景收结,所展的是无言之境,也是最高深的禅境。

侬家暂下山

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逢见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头戴蜀样花,燕脂涂粉腻。

金钏镂银朵,罗衣绯红紫。

朱颜类神仙,香带氛氲气。

时人皆顾盼,痴爱染心意。

谓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

狗咬枯骨头,虚自舔唇齿。

不解返思量,与畜何曾异。

今成白发婆,老陋若精魅。

无始由狗心,不超解脱地。

这首诗的意图,是要给世人照一照“风月宝鉴”。

诗用第一人称的“侬家”这个古代吴人的自称来写,饶有趣味。“侬家”平时长住山上,偶尔下一次山,到城隍庙逛逛,倒不是为了凑热闹,而只是看看热闹,观察观察世相而已。正好看见了一群女子,五官端正,容貌姣美。瞧,她们头上戴着最时髦的四川式样的花,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脂粉。炫人眼目的金手镯上镂刻着银花,飘曳的罗衣有粉红、紫色各种层次。青春美貌宛如神仙,所过之处,异香裂鼻。对此,世人有何反应呢?

这些光彩照人的美女一露面,时人都伸长了脖子转眼去看,如痴如迷,爱慕不已。都说这些美女世上无双,魂也被她们勾走了。在描写时人的观感之后,“侬家”给这些人当头一棒:贪恋美色,胡思乱想,何异于狗啃干骨头,什么肉也吃不上,只落个白白地舔舔嘴唇、牙齿而已!

痴爱乃是心病的根源,“痴爱是苦因”,而痴迷之人,偏偏迷恋红粉骷髅,用痴茧爱网自相缠缚,不知道冷静地自我反省,跟畜牲又有什么两样?那么怎样来“返思量”呢?下面两句即是“侬家”为他们指出的方法:做不净观。为对治贪心,通过主观的想象来观看对象的不净,这就是不净观。看到美色佳人,你不妨把她想象成面黄皮皱的老太婆,苍老丑陋,像山精鬼魅一样的可怖。这时还会有非非之想么,还想冲上前去搂抱她、和她缠绵共枕么?据《释迦谱》卷三,佛陀当年修行时,魔王因嫉妒和害怕佛陀修行成就后的威力,就派了三个美丽的女儿去诱惑佛陀。这三个女子都艳丽非凡,千娇百媚,穿着暴露的衣服,发出勾魂的声音,做出挑逗的神态,而佛陀运用起法力无边的不净观来,眼中所见者,只是“革囊盛臭”,于是三个漂亮女子顿时“化为老母”“头白面皱,齿落垂涎,肉销骨立,腹大如鼓”。“风月宝鉴”的正面是盈盈含笑的王熙凤,背面是一具令人毛骨悚然的枯骨!佛教认为,只有照这面“风月宝鉴”的背面,才能灭除贪欲,而获得心灵的平静。可惜世人所见的都是虚假的勾魂索命的正面!所以“侬家”临了还忍不住再喝骂一句:这些人永堕畜牲之道,受轮回之苦,是由于他们有了狗的贪心,永远不能解脱得福。“无始”是一个佛教名词。佛教认为众生无有始,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诗中“无始”即指永堕轮回之中。禅宗认为贪欲,尤其色欲是解脱之一大障碍,像烹沙不可能成饭一样,因此用不净观来对治心猿。寒山这首诗所表述的,也正是这一层意思。

同类推荐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星云日记5:人忙心不忙

    星云日记5:人忙心不忙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唾手可得”、“与人为善”、“人忙心不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的著述涵盖甚广,包罗万象,从佛心禅意出发,启发世俗人生的精进与和谐。继《宽心》、《舍得》之后,推出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侠者傲江湖

    侠者傲江湖

    “剑未配妥,出门便是江湖”也许这就是武侠世界的真实写照。人人都是自己心中的英雄,都会为了自己内心的正义,去奋斗,拼搏,厮杀,甚至......牺牲。命运多坎林竹云,红颜知己慕容玉,江湖侠女华盈灵,傲世群雄东方影......在这天地三界,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多年以后,我们仍能记得个性鲜明的他们。后人称之,侠者。
  • 神君千宠

    神君千宠

    一日。“师傅,有一件事情,我什么都没有做,错了能怪我吗?”千宸头都没抬,“既然没做,当然不能怪你。”“好的师傅,您这些天布置的课业,我都没有做。”“师傅师傅,问你一个问题。”“恩。”“黄鼠狼是不是很喜欢吃鸡呀。”千宸点点头,专心的看着手里的书卷。“那他喜欢吃公鸡还是母鸡。”“这为师如何知晓。”“那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把它们关在一起试试。”小徒儿每天都突发奇想,千宸虽然作为师傅,面对这些问题,也是头痛不已,随口敷衍道。“啊!那鸡不会怀孕吗?”千宸缓缓放下书,“女戒,抄十遍。”初见时,星湖中璀璨的星子照应出他绝代容颜。再见依旧惊艳。她的师傅,有着三间六界最尊贵的身份,久居天外天的神界,却独独对她溺爱非常。那么,待到千帆过尽,再回头看看,是否一切如故,岁月如初。
  • Many Voices

    Many Voi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修仙之自己的路

    都市修仙之自己的路

    主角:“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的朋友,千年女妖。”配角:“呃……”主角:“你不信?”“来来来,把头拿下来给他见识见识。”配角:“@_@”主角:“靠,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你还真把头拿下来了。我兄弟要是被你吓死了,你负责嫁给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本书对世界名人名言分学校教育篇、家庭教育篇、理想奋斗篇、人生处世篇、美德修养篇、友情爱情篇、文学艺术篇、健康幸福篇八篇进行了收录。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梦色蛋糕师

    梦色蛋糕师

    天野草莓是一个14岁的少女,单纯而善良。小时候因伤心时吃到奶奶的草莓蛋挞而露出笑脸,所以从小就很喜欢糕点,渴望成为一名出色的蛋糕师,做出为人们带来欢笑的糕点。虽然小莓对蛋糕拥有很独特的天赋,但是天不遂人愿,小莓从来没有做过糕点,十分笨拙,那份笨拙程度和她喜欢蛋糕的狂热程度成反比。一天,小莓去参加蛋糕展示会,她遇到了专职糕点的金发男人——安利老师。老是让草莓去圣玛丽学院,终于,小莓经过与家人的激烈讨论后,决定转学去圣玛丽学园。慢慢的,小莓对糕点的知识逐渐丰富,还遇见了三个糕点王子——坚野真、安堂千乃介与花房五月,慢慢地展开新的生活蓝图。
  • 神尊在上,我在下

    神尊在上,我在下

    他们的初次相遇,是在她无知的年纪。再次相遇,她年纪虽长,却依旧无知。殊华从未想过,既不端庄亦不贤惠的自己,竟会让一向清心寡欲的浅释神尊入了红尘。多年后殊华才知晓,两人如今的缘分本就是她以命换来的。沉睡的前缘,醒来的恶念,两人的姻缘是早已注定,还是破茧成蝶,皆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