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3800000024

第24章 尘埃落定

太子的悲哀

其实,朱元璋又是诛杀功臣,又是重惩贪官,又是大兴文字狱,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稳稳当当地保住大明江山,然后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让太子朱标继位。下面不妨来简单看一下朱标的个人简历。

父亲:朱元璋。

母亲:马皇后。

生年: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卒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享年:37岁。

谥号:谥称懿文太子,明惠帝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孝康皇帝。

继承人:朱允炆。

性格:疾恶如仇、心善敦厚、温文儒雅。

绰号:“最”二十郎。

最童年:无忧无虑。他既没有经受戎马倥偬、生活磨难,亦未身陷宫闱惊变,他的一生似乎完全是在风平浪静中度过的。

最师傅:宋濂等名儒。朱元璋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广聘名儒,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才俊青年伴读。

最孝顺:对父母姐妹言必称亲,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对百姓民众言必称爱。

最生涯:储君二十五年。

最教育:朱元璋对储君朱标的教育培养,是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的。一是重视幼儿教育手段,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公元1367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已立朱标为世子。同年,令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希望借机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临行前,元璋教导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于富贵,习于安乐。现在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二是活用培养教育方法,灌输古今执政常识。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标亦被立为太子。为了训练出理想的继承人、能干的守成之君,朱元璋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建国后,不仅广聘名儒,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才俊青年伴读;还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太子的一言一行,都需按礼法行事;甚至太祖自己也时常赐宴赋诗,商榷古今,现身说法。三是时刻抓住教育重点,德才兼备正心为要。事例:朱元璋多次特地对教育太子和诸王等人的儒臣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好;心不正,诸欲交攻,万万要不得。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着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故此,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正人士,做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太祖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同时,为了避免前代经常出现的东宫官僚自成体系,与朝廷大臣闹意见,甚至宫廷对立的弊端,太祖就命李善长、徐达等朝廷重臣兼任东宫官僚。四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正人正己地锻炼能力。朱标22岁那年,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为的是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并告诫说:“我之所以要你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学习办事,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我从做皇帝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唯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着办,才能保得住天下。”

最言论:除苦心教育中的言传身教外,他谆谆教诲朱标的那些深刻的治理朝政的言论,也颇具发人深省的意义。

最效果: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换句话说,他没有辜负父亲的寄托。他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所有一切,都与朱元璋的积极、科学、严格、有效的教育培养是分不开的。

最分歧:建国后,朱元璋先后杀掉了刘基、李善长等文官,又杀掉了徐达、傅友德等武官,朱标见状,大为不忍,常常劝朱元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而触怒了朱元璋。朱元璋和朱标,一个严酷,一个宽大;一个从现实政治出发,一个从私人情感出发;一个欲树立绝对的权威,一个却总有自己的原则而不肯屈服。分歧就这样产生,并且逐渐拉大。

最伤感:负子图。据《名山藏》记载,朱元璋在征战中,经常为敌兵追击,马皇后数次背着朱标在乱军中逃得性命。后来朱元璋为纪念马皇后背着儿子朱标行军而请人精心绘制成了负子图。

最倔犟:刺仗之事。因为在政治道路上,朱标和朱元璋产生分歧后,朱标总是这样劝说朱元璋:“陛下杀人太多,恐伤了和气。”朱元璋刚开始选择了沉默。后来,见他说得多了,便让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自然很怕扎手,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朱元璋冷冷说道:“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木棍上的刺,难道你看不出来么?”按理说朱元璋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朱标应该收敛才对。然而,朱标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傲然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要朝他“砸”。朱标眼看形势不妙,不失时机地把一直怀藏于胸的“负子图”掉在地上。结果,朱元璋举得高高的手,看到了负子图后,勾起当年南征北战时的情景,还有和马皇后的患难之情,终于无奈地放下来了,朱标因此逃过了一劫。

最后悔:洪武七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令太子朱标服齐衰杖期,朱标以其不合礼法而拒绝执行,这一次气得朱元璋升级为用剑来追他。最后在众人的劝解下,事态才得以平息。然而,通过这件事之后,父子君臣间的嫌隙越来越大了。

最得意:朱标没能说服朱元璋,却很快来了个英年早逝,朱元璋对此非常悲痛,最终选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可见父子情深。

最幸运: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他在13岁尚未成年时,便已贵为太子。身为储君身份,作为准备接班的未来皇帝,他既没有经受戎马倥偬、生活磨难,亦未身陷宫闱惊变,其一生似乎完全是在风平浪静中度过的。

最无奈:他经过朱元璋的精心培育,却在壮年时刻,因病英年早逝,未能完成接班大任,结果很无语。

最可叹:朱标年纪轻轻,正当壮年时分,却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受命巡视陕西后,因疾病缠身、旅途劳顿和各种压力,导致卧床不起,最终于次年四月撒手人寰。

最可疑:史称朱标是因风寒而毙。然而《素问·玉机真脏论》解释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简言之,就是今日的感冒。是怎样的感冒居然还会夺取一个年纪轻轻的男人生命?如若真是如此,那么明朝的缪希雍怎么可能在《本草经疏》里早有告诫“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呢?因此,说是风寒而毙,这似乎于理不合。

最死因:性格决定一切,性情关乎命运。一是随着性格和政治观念不同,朱标和父皇朱元璋间的分歧日渐扩大,冲突不断升级。这类的矛盾和冲突若出现寻常人家的父子间,也就罢了,但发生在皇太子和性情暴戾的皇帝身上,这给懿文太子造成心理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情境中,朱标不仅难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相反不得不常常在漫长而没有期限的等待、紧张、郁闷甚至惊恐之中苦忍度日,这些无疑早已在逐步地消耗着他的心力,损害着他的健康,终致因一次似乎偶然的事件而一病不起。二是正是因为存在分歧,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渐渐转到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朱樉身上来了。对此,兄弟俩虽然还没有上演“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局面,极有可能是朱元璋对朱樉的喜爱让朱樉开始觊觎皇位,导致兄弟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怨恨。朱标越来越感到压力巨大,心理和精神压力过大,可能是诱发朱标英年早逝的一个原因。

最欣慰:朱标虽然走了,但他继承大统的血胤并没有中断。他死后,朱元璋悲恸不已,“御东角门,对群臣泣”,第一次显现出其悲惶、苍凉的独裁者的惊恐。为他举行了极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懿文。四个月后,他的次子允炆(长子雄英此时已逝)被正式立为皇太孙。若有在天之灵的话,他也可以得到告慰了。

最感叹: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来时欢喜去是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吾今撒手归山去,管它千秋与万代。

最传世:著名的文士方孝孺,作《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传于世,诗云:“盛德临中夏,黎民望彼苍。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轮回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米兰·昆德拉。

生老病死,谁都逃不出岁月的轮回。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这是一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65岁的朱元璋病了。一开始,他病得并不严重,虽躺在床上,却也经常下地活动。皇太孙朱允炆等人来看他的时候,他有说有笑,看不出一点儿有病的样子,而且他还曾单独向朱允炆传授了自己的治国策略。然而,到了冬天,朱元璋的病情加重了,到了“一病不起”的地步,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积劳成疾。朱元璋自从废除丞相制度后,凡事亲历亲为,常常是“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天不明就起来穿衣,日头偏西了都不吃饭。据说朱元璋的明制一天有三次朝,称早朝、午朝、晚朝,可见处理事物之多、事物之杂、事物之重。朱元璋一天处理政务非常繁忙,他常常是想起一件事写个纸条,然后就别在身上,再想起一件事又别在身上,所以有的时候一天下来,在下朝的时候,穿的衣裳就像鸟毛一样,身上很多,到了上朝拿起来,一件一件地处理。有的时候就把纸条贴在墙上,他的政务非常繁忙,有人统计在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到二十一号这八天当中他接了多少奏章呢?他接的奏章是1160件,如果一件奏章是1000字,不多吧,1000字的话,就是116万字,这个字数就是116万字,平均每天要处理的字就是15万字,有多少事件呢?这一共八天当中,涉及3391件事,这八天当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91件,每天要处理423件事。朱元璋虽然是长年南征北伐,身子骨硬朗得很,但人都是血肉之躯,更何况朱元璋已到了“甲子”之年,怎经得起这般“废寝忘食、鞠躬尽瘁”,因此,劳累成疾、死而后已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就像我们俗话说的,欠下的账总是要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一病之后,开始还没有完全发作,到后来便越来越严重。是啊,那些熬过的夜,那些伤过的心,那些费过的神,这一刻全要爆发了。

二是忧郁成灾。世间最悲哀之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病死,这对朱元璋打击很大,是啊,朱元璋对朱标可谓花尽了血本来培养,尽管后来朱标一些“政治表现”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甚至是愤恨,然而,这份血浓于水、情浓于水的舐犊之情却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的朱元璋号啕大哭,心痛欲绝。而就是朱元璋生病的这段时间,噩耗却又接踵而至,这年冬天,从西安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二儿子,41岁的秦王朱樉在西安病逝。紧接着,朱元璋的三儿子,40岁的晋王朱棡在太原病逝。朱樉是朱元璋晚年最喜欢的儿子,受宠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太子朱标。而修目美髯、顾盼有威、智慧极高的三儿子朱棡,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分量也是极高的。至此,朱元璋在幼年丧母、中年丧妻之后,又遭受人生第三大不幸,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朱元璋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的病情越发加重。

死去元知万事空。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生老病死是一个人无法避免的轮回,但他在变成“糊涂人”前,还担心两个人。

第一个人便是皇太孙朱允炆。尽管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已经21岁,早已是成年人了。但朱元璋担心他死后,朱允炆能否坐稳皇位,把他的衣钵传承下去。

第二个人便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朱元璋一生总共只有四个儿子,在连失三个儿子后,只剩下燕王朱棣这根独苗。也正是因为这样,朱棣实际上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大儿子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有才智的一个。这不能不让朱元璋为自己性格柔弱的孙子朱允炆担心。

那么朱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朱棣就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儿长大。

最生涯:朱棣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徐达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

最势力: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最战斗:公元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豪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最赏赐: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并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最才华:朱棣能文能武。武的话,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继徐达之后的又一代新“战神”。

最PK: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文”和“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武不用说了,且来看文的。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有意考验朱允炆和朱棣的才华。结果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儿,才勉强答出这样一句下联来:“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当然,朱允炆也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非常有孝心。毕淑敏说:孝心无价。“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这也是朱元璋对朱允炆最满意的一点。

朱棣的“五最”虽然离朱标的“二十最”相差甚远,但无论如何,他是最跟朱标实力和势力相当的人。而事实上,朱棣在“最战斗”之后,也成了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会把他排除在继承人之列呢?

原因是:朱棣生对了地方(生在帝王家),却投错了胎。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的母亲都是马皇后,而唯独第四子朱棣是一个妃子生的,而且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女人碽氏所生。这个碽氏是一位在正史中不见记载的人物。我们不知道她的来历,但这位碽氏一定是一位美丽大方的蒙古族姑娘。在她身上一定会表现出那种只有北方少数民族姑娘才具有的独特魅力,才会一下子被朱元璋看中。可是这位碽氏的命运后来挺凄惨的,传说她生下朱棣后便被赐自尽了,而且还曾受到过铁裙之刑(“铁裙刑”是中国古代男人惩罚不忠女人的一种酷刑:将铁片做成刑具,形如裙子,逼犯人穿到身上,然后把“裙子”放在火上烘烤。刑具受热,犯人的皮肉如被烙铁烙,其惨状不言而喻,结果可想而知),显然属于非正常死亡。看起来朱棣的身世还真有些悲剧色彩。一位美丽的蒙古族少女,神秘地出现在朱元璋的生活中,生下两个儿子。几年后,她又神秘地从人间蒸发了。正如说媒讲究门当户对一样,也正是因为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其母亲“来历不明”,偏离了“真龙天子”的轨道,因此,尽管朱棣才华横溢,但还是被朱元璋排除在“合法继承”人之外。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做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棣便拥有了第六最——最无奈:怀才不遇(空有其才,却不能成为皇室的接班人)。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我把缺乏经验看做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生下来就这么一次,人永远无法带着前世生活的经验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人走出儿童时代时,不知青年时代是什么样子,结婚时不知结了婚是什么样子,甚至步入老年时,也还不知道往哪里走: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经历一次,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病榻上的朱元璋,在发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慨时,也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次“三步走”。

第一步:“挥剑自宫”。

俗话说:欲练神功,挥剑自宫。为了防止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政的一幕在自己的后宫上演,朱元璋对后宫进行了“大清理”。朱元璋共有46个后妃,但在万花丛中,却独宠相貌平平的马皇后,原因不用多说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马皇后除了长相,其他都很优秀。朱元璋最后能取得胜利,马氏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对马氏非常尊重与感激,册封她为皇后。后来马娘娘病故,朱元璋失去贤德的妻子,非常悲痛。从此决定不再立皇后,可见他对马娘娘的一片真心。

但此时,朱元璋对后宫佳丽中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绰号为“毒蝎子”的李淑妃。李淑妃是寿州人,她的父亲李杰在洪武初年以广武卫指挥北征,屡立战功,后来和常遇春一样,病逝于战场中。洪武十七年(1385年)九月,为逝世的马皇后守丧满时,李氏被册封为淑妃,管理后宫事务。李淑妃与其他妃子不同,其他妃子在马皇后的感应下,都选择了“人之初,性本善”,唯独她选择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临死前,决定“去毒”,为民除害。于是乎,朱元璋设了一桌酒宴,请李淑妃来喝酒,李淑妃来之后,才发现这个宴席只有她一个人。正当李淑妃一个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时,躺在病床上的朱元璋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跟随我有十多年了,辛苦了,也该歇歇了,你父母都想见你,你快去见他们吧,好好去团圆吧。”李淑妃的父母客死多年,朱元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李淑妃拜谢朱元璋后,回到后宫,便选择了“挥剑自宫”——上吊。就这样,朱元璋成功保住了后宫的那一片宁静。

第二步走:含沙射影。

知子莫若父,朱元璋自然知道有着“朱三多”(说不清楚的谜团多,干出的大事多,遭受的争议多)朱棣的存在是对皇太孙朱允炆最大的威胁。事实上,朱元璋立“正统血液”的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朱棣果然不满,心里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说是叔侄两人在开玩笑,让朱棣有个台阶下了,这才化解这场政治对话风波。但从此,朱元璋对朱棣还是有看法了,或者说“威胁论”在他心中越来越强烈了。朱棣的才华他是心知肚明的,而朱允炆太文弱他也是心中有数的。正因为这样,在病重期间,朱元璋专门给燕王下了一道手谕:“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告成王曰:诰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庶,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毋怠!”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洁明了,就是让燕王学周公,而且特别表明他的任务就是防守边疆、安抚百姓。手谕里“含沙射影”地含着告诫、警示、提醒的意思。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步:非诚勿扰。

病重期间,朱元璋擢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并谕令齐泰和黄子澄辅佐朱允炆处理朝廷一切事务。同时,他还提前颁下了遗诏:待驾崩之后,太孙允炆嗣位,诸王各自镇守属地,一律不准回京。

意思就是说,他死后,各地诸侯王要以大局为重,以和平发展为主,都不能来京为他奔丧。

朱元璋的确是有高瞻远瞩的,他想用这三步曲让朱允炆顺利登基,想让朱棣安心当他的燕王,想避免出现“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局面。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三管齐下收到了良好效果。他死后,朱允炆顺利接过了他的职权,继承了他的皇位。然而,建文帝朱允炆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上任之后,就来了个“削藩”,先后废了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五王,目标直指燕王朱棣。然而,朱允炆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在削藩过程中,忘了先“推恩”,恩威并施,在舆论和道义上站得住脚跟;二是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先从其他诸王下手,这样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了准备。当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为时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将朱允炆赶下台取而代之。这是后话。

三步走后,朱元璋也该走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

朱元璋在位30年,有功有过,有得有失;是救世主,也是杀人狂魔;是明主,也是小人。但无论如何,他死后葬于明孝陵墓园的神功圣德碑上镌刻着“济世为民、仁德千秋”八个大字,可以算是对他一生的评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最后引用朱元璋生平所作的一首诗,算是对这位千古伟人、奇人的一种缅怀吧:

天为帐幕地为毡。

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

恐踏山河社稷穿。

同类推荐
  • 隐身大师

    隐身大师

    比《辛德勒的名单》更真实的拯救故事 | 比谍战小说更惊心动魄的口述历史。拯救10000+生命,缄默30载,“二战”无名英雄30年隐秘生涯首度公开 !他是阿道夫·卡明斯基,也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朱利安·阿道夫·凯勒”,同时还是大名鼎鼎的幕后推手“约瑟夫先生”。他有无数个姓名,亦有数不清的身份。在家人朋友面前,他是一名在部里工作的普普通通的文员;在抵抗组织成员眼中,他却是一位行踪诡秘、技艺非凡的专家。“二战”期间,染匠学徒出身的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成功帮助一万四千多名犹太人隐匿身份,逃离纳粹的魔爪。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家庭幸福,隐姓埋名长达30年之久。如今,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连同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离奇,一起交付亲生女儿的笔下。从他波澜不惊的自述中,我们得以了解有关这位鲜为人知的“二战”英雄的点点滴滴:他颠簸不安的青少年时代,他低调且充满“忏悔”的晚年时光。本书便是对他这段传奇经历及前因后果的生动记录。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思维

    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思维

    本书是一部讲述周鸿伟成长成功经历的书籍。作者以严肃的态度,轻松的笔触,向我们全面地展示了周鸿伟一路走来的跌宕起伏。作者从周鸿伟年少时期的成长讲起,重点则是周鸿伟在商场上厮杀,透过惊心动魄的商战,展现周鸿伟独有的才智。
  •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热门推荐
  • 莽荒大陆

    莽荒大陆

    这是一个仿佛地狱般的世界,这里的种族全部依靠吞食其他种族得以生存。这里每过十几年便会灭绝一个种族,相反的也会繁衍出一个新的种族。这里种族存亡交替生生不息,越是存活得长久的种族越是强大,而人族不过数十万年。这里不知从何年起,遍地生长着发出奇异光芒的混沌之果,其内蕴含着诡异莫测的力量。随着时间的变迁,原本煞是好寻的混沌之果也极其难寻,除非拥有通天机缘,平凡者穷尽一生也无缘一见。这里是一个不知生成了几亿年的远古世界,这里不知从何起被众族统称为蛮荒大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光撒落人间

    星光撒落人间

    穿越人海彼此守护。林姝,我喜欢你。陆一寻,我也是。我不太会写简介,大家可以看看正文。
  • 腹黑校花冰晶神女临都市

    腹黑校花冰晶神女临都市

    沙华盛开,强势归来。腹黑冷漠如她,却敌不过他的撒娇无赖。“雅儿~人家洗白白去床上等你可好~”“滚""雅儿~那人家主动好了。"说完,已欺身而上…此生能拥有彼此,便是上天最好的礼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思偕宁老

    思偕宁老

    李思蜜是2年级认识顾梓宁的,见到他的第一眼觉得顾梓宁长得不错,直到四年级他们分开,大一相见的一个晚上,李思蜜看见一个帅哥,对帅哥没有抵抗能力的李思蜜犯了花痴,她觉得那帅哥真心长得不错^O^,是她的菜!可后来才知道他是顾梓宁T^T,就这样她被顾梓宁给收了-.-
  • 守护甜心之蓝蝶圣寂

    守护甜心之蓝蝶圣寂

    这是写亚梦被唯世背叛后,只有璃茉,弥耶,歌呗,几斗和露露相信她…………
  • 思念未央:最美遇见你

    思念未央:最美遇见你

    她为他,改变了许多,本以为不会遇见,然而命运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时光太长,思念未央。
  • 狐情妖意

    狐情妖意

    村里的丫头救下一只小猫咪,没想到这只小猫咪竟然是狐家十三公子,因而得罪了柳家五娘无休止的报复。你是我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想要拥有的温暖。我是你飞跃成仙的情劫。你若成仙,我为你留守人间,只为等待未知的相遇。
  • 铸魔记

    铸魔记

    昔日天才一心善良,却生于强者世界好心救人却陷阴谋,家破人亡变废物心死堕落无人问津,随波逐流任人欺偶遇好心人家照顾,却眼见遭人打死死心再次复燃入魔,既然善非我之物,那我便成魔,踏上神佛皆杀复仇之旅,登武道巅峰,以自身铸造无上之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