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9200000008

第8章 神秀和慧能留下的公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稍稍有些佛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 上面记述的四十个方块字, 曾经在佛教历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 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牵动过不知多少人的心弦, 衍生出不知多少离奇古怪的传说。

前面的二十个字, 出自唐代著名僧人神秀之手。这位神秀, 可不是寻常人物。出生在公元606年的神秀, 出家前姓李, 本是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年少时的神秀, 专心钻研儒学和老庄学说, 博览经典史籍, 四处游学, 很有些名气。后来, 他又对佛教萌生兴趣, 于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 十九岁时, 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 一心一意遁入空门。神秀研习佛法, 比当初钻研儒家和老庄的学问还要用心, 对三乘经论、四分律仪, 多有阐发, 深得界内推崇与赞赏。

神秀是一位在学业上力求完美的人。五十岁的时候, 听闻蕲州黄梅县双峰山的弘忍禅师是禅门的大师级人物, 学识绝顶, 乃痛下决心, 不远千里, 翻山越岭, 登门求教。投身到弘忍门下之后, 神秀还真有股卧薪尝胆的劲头儿, 不惜以半百老弱之身, 在刻苦学习之余, 积极从事打柴、汲水等繁重劳务, 勤勤恳恳服役达六年之久, 最终得到弘忍的器重, 成为一代禅师的上首弟子。

就是这样一位对佛学大义孜孜以求的虔诚学者, 在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选择继承人时, 或许是一时兴起, 也有可能是被众多师兄师弟所怂恿, 写下了我们在本文恭录的第一篇偈语。

读者朋友可能会发出疑问: 神秀与慧能之间的“偈语” 之争, 最终确定了慧能的“六祖” 地位, 历史早有定论。为什么还要浪费上述文字, 喋喋不休地为神秀“造势” 呢?

在下之所以如此强调神秀和尚非同一般的经历, 乃是因为对坊间所传神秀及其弟子与后起的慧能争权夺势并欲除之而后快的说法, 一直存有很大的疑惑。神秀和慧能, 毕竟都是佛门忠实信徒, 受佛教文化的熏陶非一时一日; 修持佛门之礼仪, 更有多年功力。他们之间的争执(其实,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还算不上是什么争执, 而只是显示了不同的见解而已), 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如果按照有些史籍绘声绘色的描述, 神秀和尚哪里还算是佛门比丘, 他和他的追随者们简直就像现代黑社会的成员, 为了一己之私, 为了权势和地位, 可以随便施展各种卑劣手段, 置自己的同门兄弟于死地!

我想, 这很可能是佛门之外的文人墨客, 随意编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把神秀和尚描绘成了一个恶魔式的人物。

这算不算是一件历史冤案呢?

至于弘忍禅师后来要求慧能隐身而去, 我觉得, 这也不能得出弘忍担心神秀及其追随者将要加害慧能的结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当时, 身为禅门宗师的弘忍大师, 尽管已经意识到慧能的巨大发展潜能, 特别赏识他的超群功力, 然而, 以慧能当时的年龄、资历和修持水平, 不可能因发表一段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偈语, 马上成为禅宗一代祖师, 立刻登临万僧之上的高位。

实事求是地说, 慧能肯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修炼, 需要更好地完善和提高, 才能逐步适应佛门和禅宗对未来领袖人物的严格要求。

正是考虑到日后慧能的发展和前程, 以及佛门未来的根本大计, 弘忍大师才以大智慧的眼光, 教导慧能学会“藏锋”, 不事张扬、不露声色地静心修持, 心气平和地以待来日。

不难看出, 弘忍确实是站得高、看得远, 举措得当, 认真而负责, 上无愧于佛门和佛祖, 下无愧于门下弟子(包括神秀和慧能) 及徒众。

由此, 我们更不难看出, 把弘忍、神秀、慧能三者的关系演绎成争夺权位的黑色三角, 将帮会、党派间争权夺利的故事移植到佛门中来, 实在是有辱斯文,出奇的荒唐!

其实, 神秀和慧能也应该算是弘忍门下的师兄弟, 他们分别展示的偈语, 只是表明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已。这就像现今藏传佛教中的“辩经”, 一问一答, 各说各的道理, 经过认真的争论和述说, 有可能共同提升彼此的修持水平与思辨能力。

佛教和世界上其他悠久的文化传承一样, 一般都是通过类似的方式, 在不停地争辩和议论中, 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我们今天读到的不同版本的佛经, 其表述方式, 大都为佛祖释迦牟尼与其弟子(从年龄上说, 有些人或许还是他的前辈) 间的一问一答。提出的问题由浅而深, 由低到高, 愈来愈明确, 愈来愈有功力; 佛祖的应答, 也是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大力发挥, 愈来愈精到, 愈来愈精彩, 终成千古流传的难以磨灭的经典圣训。

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 博大精深的佛经, 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追随者们共同的心血铸成的。佛祖思想的光芒, 在一定程度上, 是通过高水平弟子的积极努力映射出来的。同样地, 汉传佛教禅宗从五祖到六祖的发展与成长、成熟,应该是由慧能和神秀共同完成的。神秀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的功绩和贡献, 同样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要承认, 慧能偈语的理论深度, 确实比神秀要高出许多, 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那么, 慧能比神秀“高” 在哪里? 又“多” 在何处呢?

有人说, 慧能从“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悟到“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从“有” 推导到“无”, 愈来愈“空”, 以此显示出了更为高深的境界。

更多的学者认为, 这两位非同一般的和尚, 一位宣扬“渐悟”, 另一位提倡“顿悟”。

这样解释, 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在下思来想去, 总觉得不是十分贴切。尤其是第二种判断, 似乎更难以说得通畅。“渐悟” 和“顿悟”, 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修持方式。“渐悟”, 时间要长些, 通过长时间的思考、领悟, 逐渐进入更高级别的领域或者境界。“顿悟”, 可能是在较短时间内, 达到新的飞跃, 犹如鲤鱼跳龙门, 刹那间修成正果。

“渐悟” 和“顿悟”, 各有各的道理, 各有各的招数, 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好像中国武术, 十八般武艺, 只要精心演练, 都可以达到高深的境界。我们不能胡乱判断, 剑术一定比刀术更高明些。其实, 无论“渐” 还是“顿”, 只要能悟出真谛来, 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 我们很难主观臆断, 硬说“顿悟” 就比“渐悟” 好。关键还是在于, 看谁悟得更深, 更透彻, 更绝妙, 更有道理! 简言之, “悟” 后可以分出高低, “悟” 前真的难分上下。就像中国古代的《木兰辞》

描绘的,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下认为,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神秀和慧能当时论争的基础说起。

那么, 什么是他们论争的基础呢?

应该是《金刚经》。

在佛教浩如烟海般的经典著作中, 《金刚经》是特别有分量的一部。后人普遍认为, 《金刚经》的写作时间更为久远, 记录佛祖释迦牟尼早期的言行举动,更为翔实可靠, 其所传播的佛教教义, 尤为历代信徒所珍重。信奉大乘佛教的众多僧尼和善男信女, 无不将《金刚经》视为大乘佛法的理论基础、奠基之作, 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汉传佛教, 尤其是其中的禅宗, 乃是坚定的大乘佛教的徒众。神秀和慧能的共同师父弘忍, 研习并传播的佛学要义, 毋庸置疑, 是《金刚经》。这两个人先后经长途跋涉, 不辞辛苦抵达蕲州黄梅县双峰山, 死心塌地拜在弘忍门下为徒,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求得《金刚经》的真谛, 以增进自己的修持境界。

在《金刚经》里, 佛祖释迦牟尼曾经说到, 将恒河里泥沙般多的金银财宝捐赠出来, 肯定是很大的功德。然而, 如此巨大的财物布施, 和传播佛学经典的善行比起来, 可能要差得很远。释迦牟尼的意思十分明确, 信奉佛教的最有价值的行为, 是认真学习佛学教义, 深刻领会佛学要旨, 才有可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语行动, 踏进佛门, 成为不折不扣的佛教徒。

作为造诣精深的禅宗一代大师, 弘忍教育和考察自己的亲传弟子, 当然更不会离开《金刚经》。他给神秀和慧能出的考试题目, 也只能源于《金刚经》!

于是,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 神秀和慧能的偈语, 体现的是他们研习《金刚经》的心得和体会?

按照《金刚经》的旨意, 入佛门, 首先须破除“我相”。也就是说, 需要清除自我以往形成的所有观念和意识, 才能深刻地领会并汲取佛祖讲述的佛学大义。这一点, 《金刚经》和《心经》一脉相承, 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经》中指出, 我们接触外部世界并获得认知, 是通过自身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得以实现的。“六根” 带来的是“六尘”, 即色、声、香、味、触、法。

而“六尘” 则往往会成为阻碍我们接受佛学大义的难以逾越的最大障碍。因而,保持“六根” 清净, 破除“六尘” 之干扰, 就成了佛门弟子孜孜不倦追求, 达成更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写到这里, 我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 以往曾经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思维和行为定式, 追根溯源, 竟然与佛祖释迦牟尼的智慧有着千丝万缕般的关联。比如, 几十年前, 社会上大力施行(尤其是针对知识分子) 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 人们常常嘲笑那些依然保留着旧的思想意识的“落后分子”, 说他们“身体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但脑袋依然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所以, 社会的主导潮流, 要求人们必须实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 在世界观上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我们将“六根” 与“六尘” 的概念直接导入现实社会, 如果我们将《金刚经》中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加改头换面, 直接引用, 以示同旧的思想观念的彻底决裂, 我想, 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做过这样一番思考, 回头再琢磨神秀与慧能的两段偈语, 在下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神秀的偈语, 意思很明确, 只要一心向佛, 认真修炼, 即使处在“身体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但脑袋依然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也可以克服重重障碍,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 成为合格的佛门弟子。

针对神秀的研究成果, 慧能反唇相讥: 若想进得佛门, 必须清除“六尘”,换得“六根” 清净, 不能有半点马虎!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一定要认真彻底地改造世界观, 把陈旧的思想意思革除得干干净净, 才会脱胎换骨, 修成正果!

在下冒昧, 如此解析佛教禅宗大师级人物的偈语, 不知当也不当? 更不知能否为朋友们所认同?

同类推荐
  • 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

    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

    《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一书中所收的这些散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面貌。作家以他准确细腻、酣畅淋漓的笔触,深情地描写了首都莫斯科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面貌。布尔加科夫是一位捕捉心理表现和细微心理变化的大师,他的这一特点在本书所收早期散文著作中即已显露无遗。他深刻而犀利地剖析了时代人物的繁复心态,他们的追求、欢乐和苦恼,使读者在深入到形形色色人们内心世界去漫游的同时,对那个众说纷纭的时代有了更丰富的感性的把握。
  • 一地落叶

    一地落叶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的一个散文随笔结集。其中一部分为得胜路记忆,叙述的是一条老街的沧桑,一个人的徘徊。另一部分为人类遗存素描,呈现的是一个人在万年光阴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最后一部分为应急而写的文字,只有短短五篇,是作文背后的作文。可以说,这是一本安静的书,一本疼痛的书,一本温暖的书,一本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的书。
  • 井冈山的答卷

    井冈山的答卷

    一部全方位叙写革命老区井冈山在全国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报告文学。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答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凌翼深入井冈山乡村,地毯式实地采访了120多个村组,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细节全景式勾勒出井冈山精神谱写的新时代史诗性画卷。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逆天小姐太嚣张

    绝色倾城:逆天小姐太嚣张

    死?有何所惧?作为一个杀手,生死,不过一瞬间的事……但是,苏沐然从未想过,自己会死的如此窝囊。一朝穿越,苏沐然居然成了人见人唾的废物七小姐。苏家的耻辱。废物?那她为毛五行全修?耻辱?那为毛可怜巴巴地来求她帮忙?
  • 荣耀王国之王者之路

    荣耀王国之王者之路

    在那遥远神秘的王国曾经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谁要是进入荣耀之殿点亮第一百颗荣耀之星将会得到众神英雄的光辉。成为一名优秀的荣耀战手,更是这个王国无数人持之以恒的信仰。当进入荣耀战场感受神圣之光带来力量的那一刻,心中的信仰才会被无限点燃。你化身英雄驰骋在荣耀战场上桀骜不驯的样子像极了爱情。我有酒和故事,但你会听吗?
  • 对你不仅是喜欢吖

    对你不仅是喜欢吖

    苏落然在高中平平淡淡的生活很是惬意,但一人出现后,生活可是多了很多颜色,酸,甜,苦,辣,咸百味俱全,想过放弃,却抵不住舍不得,后来发现他还是邻家小哥哥呢……【小故事】他们约定好高中毕业就订婚,但在前几天,苏落然有点怯怯的感觉,在一个早上,从任君睿怀抱中醒来“咱们现在订婚会不会太早了?”任君睿眼睛眯了眯“怎么?后悔了?”“不是,就是我有点害怕了。”苏落然看着他的眼神,不自主说出了心里话,任君睿笑了“你要知道,我对你不仅仅是喜欢啊!”
  • 奇幻侏罗纪

    奇幻侏罗纪

    打雷下雨天不要玩手机,这不,被雷劈了吧。咦,竟然没死,这是哪?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卧槽,好高的树!怎么一个人都看见,就算是穿越,好歹也有人吧!什么声音!卧槽!恐龙,这该不会是侏罗纪吧,等等,他朝我过来了,快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暮黄潮汐

    暮黄潮汐

    他们从青涩而漫长的青春改变了人生,轨迹似乎变了,但就是因为他们的相遇,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
  •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蕲黄四十八砦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薄荷双生

    薄荷双生

    青可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意外丧生。遇见白纸少年苏镜希,两人互生情愫,苏镜希的弟弟苏念喜欢上了青可。而这时容青可发现堂弟容青夏的死因另有隐情,坚持与苏镜希断绝来往。与她反目的好友陶林织也彻底的背叛……
  • 民国芳华

    民国芳华

    争?不争?一念之间……爱?不爱?取舍之间……她,随心、随性、随缘,不怨恨、不绝望,身处纷乱红尘世,独自成景……当万帆皆过,铅华洗净,独上高楼凭栏望,好在有你一路紧牵着我的手……。纯属架空作品,大家莫要深究,已有存稿,请大家放心跳坑,嘻嘻
  • 高冷校草倒追独家小甜心

    高冷校草倒追独家小甜心

    一次意外的相遇,一场梦的开始,懵懂年少无知的他们会经历怎样的事情呢?他易子洋四大家族首位继承人传闻高冷,不近人情,她苏雅苏家小女儿在家人的羽翼下长大,懵懵懂懂,很多身份的她有着哥哥们的呵护,从小智商爆表的她在十六岁就完成了学业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洋他也有自己的公司没小雅雅的大,一次次的相遇相知,他们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