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9200000007

第7章 感悟“禅定”

佛家讲究“修持”, 通过修持达到提升境界、完善自我的目的。修持的道路很长很长, 甚至要超越人类生命的长度, 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即使已经达到了菩萨的境地, 也还要继续修持所谓“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和智慧。

佛门的学问深不可测, 单单“禅定” 两个字, 或许可以讲述数月。中国古代文人, 更是对这两个字乐而不疲。他们凭借着如珠的妙语, 奇想联翩, 与佛门中的高手谈禅论理, 互争高下, 留下了一连串隽永的佳话, 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诸多光彩。而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一个人在这方面的传说, 就可以装一大箩筐,常令后人赞叹不已。

于是乎,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常以为“禅定” 是一种异常高雅的境界, 非文人学子不能及。就好像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领域, 没有所谓的学历和职称, 休想越雷池一步。凡夫俗子们, 就只好置身门外, 真的“可望而不可即” 了。

这显然是人们自己为自己设立的“误区”。

禅定, 总是与“思” 联系在一起的。“心之官, 则思。” 这是人类与其他高级动物根本性的区别。所以, 只要置身于人类的群体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高级功能, 然而, 遗憾的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效地、充分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功能。

我们常常会惊叹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七七四十九天———排除一切干扰, 潜心修炼。佛陀当然是了不得的伟人和智者, 然而, 为了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成就精心创立的伟业, 佛陀仍然需要认认真真地冥思苦索整整四十九天。想想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论学识和智慧, 哪里敢与佛陀比肩? 可是, 我们可曾有过四十九天冥思苦索的经历吗? 退一步说, 有哪一位可曾有过用四十九小时认真思考问题的纪录?

按照佛陀的理论, 人人心中有佛, 人人可以立地成佛。毫不夸张地说, 很可能就是与佛陀的这一点差距, 使我们根本无法进入佛陀的超凡境界!

释迦牟尼在漫长的四十九天时间里, 都想了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因为, 现在没有任何史料能够有说服力地证实哪怕一点一滴。然而, 我们应该可以猜测得出, 佛陀的“思”, 是与宇宙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等重大问题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坐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 仰观宇宙, 俯察万物, 看遍了人世间的种种酸甜苦辣, 追寻到了造成人类苦难的根源, 又经过反反复复的捉摸与锤炼, 看清了解除这些苦难的途径。

这样说, 不算为过吧。

所以, “思” 绝对不能理解为胡思乱想, 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方式,追寻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孔老夫子有一句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思” 一定要和“学” 结合起来, 才有实在的意义。学是思的基础, 学为思提供资源和力量。思是学的翅膀, 可以扩展学的内涵, 提升学的品位。将学与思割裂开的结果, 十分可怕。现实社会中, 一些青年人只顾埋头读书, 应付考试, 博取功名, “学而不思”; 另外一部分人, 将学习弃置脑后, 只是一门心思妄想发财, 一夜暴富, 典型的“思而不学”。让这种情势蔓延下去, 瞻念前景, 真的是令人不寒而栗!

说到思, 或者说思维、思想, 就不能不提到大艺术家罗丹的著名雕塑作品:

思想者。人们常常把“思想者” 视为进入思维或思想状态的典型代表。对此, 我很不以为然。至少, 我们中国人, 再扩大一点范围, 我们东方人并不都是这样进入“思” 的状态的。借用一句有些调侃的话, “用心思考, 何必脱得一丝不挂?

何必非要调动起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呢?”

“思” 的过程, 平和而轻松, 用一句老子《道德经》中的话, 恍兮惚兮, 惚兮恍兮, 屏蔽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干扰, 才能静静地进入“思” 的状态。古代大诗人陶渊明诗云: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把心态调整好, 即使在“车马喧” 的恶劣环境中, 也能身心自如, 不为所动。或许借助一杯香茗, 一团羽扇, 将周身舒展开来, 贮存在脑海中的大量信息就会接连不断地得到释放, 信息的自由飘动引发出不经意的碰撞。而碰撞中产生的思想火花,说不定是一种创作灵感, 一篇文章的题目, 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诗文, 抑或是一项惊天动地的科学发现! 想当初, 阿基米德的几何定理、瓦特的蒸汽机、牛顿的地心引力定律, 不都是这样迸发出来的吗?

禅定, 也是一种体味。探视我们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 都需要仔细认真地体味, 才有可能拨开迷雾, 得到真知。我们都有过喝茶的经验。绝顶香茗入唇,能带来盈香满口, 经久不绝。而劣等茶叶喝下去, 只有一丝淡淡的味道, 转瞬间就会消失。认真回想一下, 不同的茶叶更有不同的口味, 入口之后, 运行的路径也是大不相同: 有的沿着舌面上行, 有的顺着舌两侧徘徊, 有的干脆伏在舌底不动。静下心来, 你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能更深入、具体、美满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感官上的体味十分美妙, 而精神上的体味可以更深刻、更生动。

朋友们肯定知道《金刚经》, 里面有一段著名的偈语: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阅读这段文字, 如果匆匆掠过, 也能知道大概意思, 但很难有太多的感受。然而, 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深入到偈语中去, 一点一点地体味佛陀的真意, 应该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启迪。

释迦牟尼在这里对“有为法” 作了异常深刻形象的描述。

首先是梦和幻。梦, 是无意识的妄想。睡梦中的想象, 不受自主意识的影响, 海阔天空, 无所顾忌, 甚至可以无法无天, 任意胡为, 不受任何约束。幻则不同, 幻是有自主意识的想象,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日做梦”。什么“白马王子”、“亿万家财”, 时常成为少男少女自由编造的幻想故事。幻与梦的最大区别,在于“幻” 装载着更多的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梦和幻的根本特征, 一言以蔽之: 子虚乌有, 空空洞洞。

其次是泡和影。泡, 表面是一层东西, 里面什么都没有。影, 好像在地面上留下了痕迹, 但却摸不到, 挪不走。前面说的梦和幻, 纯属虚妄; 这里讲的泡和影, 似实而虚。

再次, 露和电。露, 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亮晶晶地浮动在枝叶之上。闪电也是如此, 实实在在地在空中闪烁。然而, 这两件东西的寿命都不长久。太阳升起在半空, 露水就消失了。刺人眼目的闪电, 只能一闪而过, 没有太长久的生命力。露和电, 虽是“实体”, 却难以长时间留存。

三种状态、六种表象, 显示出释迦牟尼伟大的观察力。明代著名才子唐伯虎读懂了佛陀的偈语, 为自己取了“六如居士” 的名号。这种深刻的体味, 应该比他的风流故事水平高得多。

禅定的更高境界, 应该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使思维、思想升华。《论语》

里有这样一句话: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其道。” 我们不便将百工与君子简单地解释为现实的“蓝领” 和“白领”, 但却能看出两者明显的区别。百工的积极努力, 只是为了“成其事”, 把事情办好。君子则有所不同, 一方面做好事情; 一方面还要弄明白其中的事理, 甚至还要将其提升到“道” 的层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 一方面努力做事; 一方面还要深刻体会个中的意义, 并能悟出更为深刻的“道” 来。

或许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 做事情(特别是那些极为艰苦、艰难的事情) 的时候, 如果能认识到个中的非同凡响的意义, 常常会在艰辛中品尝到极大的快乐, 并能激发出难以想象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否则, 就很容易在艰苦中沉沦, 自惭形秽, 难以自拔, 甚或自甘堕落。

禅定应该并不神秘, 只要一心向往, 用心体味, 我们都能进入禅定的境界。

说到这里, 也许我们已经朝着真理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愿我们能在“禅定” 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让我们的心头经常(不敢说“永远”) 充满快乐。

同类推荐
  • 丁玲全集(12)

    丁玲全集(1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沙漠密语

    沙漠密语

    本书《沙漠密语》就是由她编写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了中国西北六省(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陕甘宁)的沙漠地带。
  • 笔墨清朝:大清才子图鉴

    笔墨清朝:大清才子图鉴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清代文人作家创作出的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作者通过对清初、盛清、清末的才子不同凡响的人物生平和传世佳作的解读,为我们剥开历史的层层烟雾,看他们是如何在这乱世中撒下一笔清墨的。
  •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122篇爱情美文,122段让人豁然开朗的爱情感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纯爱心灵。不需要模仿,只要感悟就好,在感悟中它们就会在你心灵的土壤中成长,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热门推荐
  • 琉璃骨

    琉璃骨

    无论是他孤苦无依的当年,还是君临天下的如今,沈蓦然这个人都如同一根刺深深的扎在沈拓的心中,使他挣扎不开不得超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星龙王

    七星龙王

    小叫化又叫元宝。元宝叮叮咚咚将破铜烂铁洒了一地。“这就是你的金子?”田鸡仔带着可怜地看着这个孩子。元宝却还是一本正经的说:“这就是我的金子,因为我有一颗星。”“天降福星,点铁成金。”那是颗怎样的星?元宝又是个怎样的孩子?田鸡仔看着这五角星形的木板,脸上突然露出种奇怪的表情。
  • 玄门仙医

    玄门仙医

    师父的一封信,让唐天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也开启了他闯荡都市的旅程。俗世修心,不管是五门八派还是三教九流,都不能拦得下他前行的脚步。五千年的中华历史,留下无数神话,经历孟姜女哭长城、梁祝化蝶、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种种传说,他最终踏上修仙之旅……
  • 梨花未央

    梨花未央

    六界混战,众神陨落,仙路尽毁,再无修仙一途。她一代风神,灵识溃散,只能卧棺聚灵,期限千年。期限未至,他无意中,以血开启冰棺,掀开两人的一段旷世奇缘。她破棺而出记忆全无,阴差阳错两人成了夫妻,却无奈被卷入了皇权的争斗。她因为千年期限未到,体质残弱,一副寒冰之躯不知是福是祸。她历经磨难找回自我,重回巅峰,却依旧逃不出所谓了爱恨情仇。生死大爱,生存奇遇,虐心之恋,而她又是否是这世上最后一个所谓的“神”?
  • 师尊太好是小徒不配

    师尊太好是小徒不配

    那天,孤鹤自晋城路过,一群人围在一起。一个公子哥儿道:“今日你若跪下,小爷便不够你这贱婢计较,哼。”“贱婢?找死!”她从地上爬起来,反手就给了那公子哥儿一巴掌,随即众人冲上来,想把她压住,可惜反被打到在地。“还要老娘跪吗?嗯?”她冷笑,“滚!”她那般张扬,可偏偏,孤鹤喜欢,于是孤鹤来到她家,想收她为徒……“高攀不起,慢走不送。”孤鹤:“……”可怜孤鹤半生骄傲,从此以后,尽折在了她身上。“徒儿等等我……”
  • 秋天的深深红尘

    秋天的深深红尘

    秋,分为时节之秋和生命之秋,时节之秋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生命之秋是“行至山穷水尽处,坐看风起云涌时!”—题记
  • 狐色

    狐色

    这是一个在复仇之路上被虐成狗,在一路大神的拳头低下往上爬的故事!-------------------------------------她是本性天真善良的小狐仙,却不想成了勾结魔族的大叛徒,又被师父送去做了仇人的部下!可是这正统复仇的戏码却偏差不断,没有一件是上套路的……而她的仇人本是个外表温柔内心冷漠的魔族战将,却被这杂毛狐狸搞的厄运连连,百事不顺,多年塑造的残忍形象逐步有崩塌的趋势?一朝覆灭的神族转生,一场“门”的争夺将局势推向高潮,到底谁才是谁的转世?谁又是谁的情缘?是谁的阴谋在背后操作命运的导向……她又是否能复仇成功?
  • 冷帝绝宠:狂妃倾天下

    冷帝绝宠:狂妃倾天下

    她本是首席杀手,拥有控制事物的异能,鞠躬尽瘁为组织着想,却不想遭组织背叛绞杀。魂穿异世废物,如魅身影从乱葬岗爬起那一刻,是完美的蜕变。当所有人都对她敬而远之,唯独某只妖孽,不离不弃伴其左右。“我与你三年之约,三年后比武,如果我赢了,你别再纠缠着我。”某女对着赖在床上不走的某只妖孽咬牙切齿。“好。”妖孽慵懒的翻了个身,漫不经心的回答。可惜在往后的日子里,有的依旧是这只妖孽的身影,然而某女的愤愤不平,也只能淹没在柔情的热吻下。本文绝对宠文,妖孽两枚,欢迎入坑。
  • 至君

    至君

    神禽翔,真龙舞,至尊之道我为主。这是一个在家看小说却无辜惨死的倒霉青年,幸运的带着记忆穿越到玄罗大陆,君临天下的故事。身怀真龙血脉,掌握古老天功。纵横无敌,笑傲天下。我是吕君天,注定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