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9200000026

第26章 难忘点拨之恩———怀念冯理达先生

那一天, 无意中打开电视, 荧屏上突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笑盈盈地面对着我。本以为是要报道她的什么先进事迹, 仔细听下去, 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声音, 却是在传扬她生前的诸多动人经历。

我猛然意识到, 冯理达先生已然离开了人世!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新闻联播里说, 冯理达享年八十三岁。这对我又是一个冲击。虽然, 我始终把她视为自己的前辈, 但在我的印象中, 从来没有把她和八十几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她总是显得那么年轻, 精力充沛, 步履从容, 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 举手投足之间, 处处洋溢着青春的风采。怎么忽然之间, 她就到了和圣人比肩的年龄(孔子活了七十三岁, 孟子活了八十四岁) 了呢?

静下心来, 回忆和她相识的时间, 应该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屈指算来, 马上就有三十年了。真个是弹指一挥间, 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中, 竟然过去了四分之一多的世纪!

刚和她认识的时候, 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从年龄上说, 她是绝对的长辈,应该喊她“阿姨”。可那个时候, 好像不兴那么叫。喊她“冯老” 吧, 她不满意地说: “我有那么老吗?” 她让我称呼她“理达同志”。我又不敢, 一个晚辈, 哪里能与她“平起平坐”? 后来, 她做了海军总医院的副院长, 问题解决了, 无论何时何地, 喊一声“冯院长”, 都算是十分得体的吧。

有一段时间, 我也喊她“冯先生”。我当然有自己的理由。其一, 她的父亲冯玉祥将军, 虽然身居高位, 但他老人家最不愿意别人称他的官职, 而喜欢别人喊他“冯先生”。作为冯玉祥将军钟爱的女儿之一, 被人称为“冯先生”, 完全在情理之中。其二, 社会上有这种习惯, 把年高德劭的女性尊称为“先生”。我认为, 她应该具备这个资格。其三, 我在北京四中读书时, 同学们对师长(无论男女) 一概喊“先生”, 以表示作为弟子和晚辈的敬意。这是我们的习惯, 不大好改, 也不愿意改。

如此这般地述说过因由, 她似乎默许了我的辩解, 也就不大在意我对她如何称呼了。

其时, 之所以经常到北京西便门19号的国务院宿舍拜望冯理达, 当然是为了工作。那几年, 我负责冯玉祥将军传记和相关书籍的编辑出版事务, 同时, 我还和冯将军的一位老部下合作, 正在撰写一部名为《冯玉祥将军传奇》的书稿。

不用说, 这两方面的事情, 都十分渴望得到冯玉祥将军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指点和帮助。冯理达, 还有她的丈夫罗元铮先生(著名经济学家,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 热情地接待我, 不厌其烦地为我寻找采访线索, 联系他们多年不曾来往的故旧(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解放后, 很多有他们这种经历的人们相互间割断了联系), 给了我相当多的支持和帮助, 使这两方面的努力都有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得人之助, 当然终身难忘。然而, 使我感触最深、最难忘的, 却是冯理达先生和我的一次短暂的交谈。

那是一个傍晚, 在冯理达家整洁的客厅里。工作上的事情谈完之后, 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转到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内容。或许是比较熟悉的缘故吧, 我真的是敞开思想, 毫无顾忌, 像放连珠炮似的, 不停顿地说了许多。

冯理达斜靠在沙发上, 右手支在腮边, 面带微笑, 静静地听我“高谈阔论”。

听着听着, 我看她的眉毛扬起来了, 嘴角抿了抿, 身子也动了一下。我知道, 这是她要说话了。

“你多大年纪了?” 冯理达微笑着问我。

不知道她为何要问我的年龄, 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向她作了“交代”。

“嗯, 和我家又新差不多。”

“又新” 是冯理达和罗元铮的儿子, 我们虽然认识, 见面打招呼, 但没有深入交往过。

“我想问你,” 冯理达依然笑盈盈地说, “你小小年纪, 读过多少书? 研究过多少学问? 经历过多少事情? 就敢对社会上的那么多问题下结论?”

这一下可把我问住了。我呆呆地望着她, 不知如何作答是好?

“有学问的人遇到新问题, 会表现出某种好奇, 非常想研究研究, 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看看有没有道理? 没有学问, 或者说学问根底不大扎实的人则不然,动不动就表态, 这个不对, 那个不可能, 轻易就下结论。你说, 是不是呢?”

冯理达依然是那么和蔼可亲, 笑容可掬, 音调平和, 但我体味得出, 她的批评可是严厉至极, 鞭辟入里, 毫不留情面!

以往, 我自认为还算是一个有些学问的人, 今天经冯理达一质问, 我好像顷刻间现了原形, 将自己浅薄无知的一面, 赤裸裸地暴露无遗。看起来, 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区别, 并不完全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和少, 而对待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态度及其应对方法, 才是至关重要的。

冯理达先生一席话, 真的有如醍醐灌顶, 使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虽然是受到拷问般的批评和质问, 当时的我却没有丝毫的窘迫之感。此时此刻, 一方面, 在心灵上感受到了极其强烈的震撼, 有如受到当头棒喝一般; 与此同时, 我又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切切实实地得到了慈祥的关爱。她是把我当成了自家人, 才如此直白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呀!

此时, 我仿佛真正理解了古人所一再强调的“点拨” 二字。只有真正的大师级人物, 才能懂得点拨的要义。不经意的一点一拨之间, 或许能使人一下子成熟起来, 最有可能促成认识上的飞跃。

受过冯理达这一番点拨, 当然会使我受益终身。

点拨之恩, 怎敢忘怀?

写到这里, 还要说几句“闲话”。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节目介绍冯理达的感人事迹时, 说她是“冯玉祥将军和夫人李德全的长女”。听到这一小段文字, 我的心里不由得又是一颤, 生出了些许遗憾。依稀记得, 1982年, 在纪念冯玉祥将军百年诞辰的时候, 北京的一家媒体也登出了这十几个字, 结果, 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属及西北军故旧之间, 引发出了很多的议论和不快。

冯理达先生确实是冯玉祥将军和李德全夫人生育的第一个女儿, 但在冯将军的六个女儿中, 她却是排行“老四”, 所以, 老一辈的人也称呼她冯四小姐。

冯玉祥将军的长女是冯弗能。20世纪20年代, 冯弗能与一大批有特殊身份背景的中国青年(大都为国民党政要的后代) 留学苏联, 后来成为蒋介石长子蒋经国的结发妻子。冯玉祥与蒋介石曾经“义结金兰”, 兄弟相称, 他们的子女成为夫妻, 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 和他们父辈之间的经历相似, 经过一段不太长的甜蜜生活, 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各奔东西。

冯弗能的妹妹冯弗伐, 同样是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优秀女性。1925年, 冯弗伐和哥哥洪国、姐姐弗能一道赴莫斯科留学, 亲身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的诸多事件, 个中表现常令人称道。解放后, 冯弗伐曾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和民革中央委员, 为祖国的统一大业, 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冯将军的第三个女儿冯弗矜, 不幸于抗战期间在重庆早逝, 没能留下更多的历史足迹。她和姐姐弗能、弗伐, 均为冯玉祥的结发妻子刘德贞女士所生。

李德全夫人也生育了三个女儿。在冯理达之后是冯颖达, 清华大学的教授。

她们的小妹妹冯晓达, 1948年随同家人回国途中, 在黑海因轮船失火与父亲一起罹难。

冯氏姐妹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母亲, 但她们毕竟是有着相同血脉的嫡亲手足,情谊极深, 相互之间十分敬重。1982年深秋, 在山东泰山, 我亲眼见到冯理达带领弟弟冯洪达、弟媳余华心和他们的子女, 在刘德贞女士的墓前默哀致礼, 场面十分动人。

我真的希望,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是因为年轻, 不熟悉历史, 或是因一时的笔误, 才出现这种小小的差错。

我们怀念冯理达先生, 实在是出于对她的高尚品格和非凡业绩的敬仰, 至于她是不是冯玉祥将军和李德全夫人的女儿, 是不是长女, 好像并没有多少关系。

如果媒体的朋友们不在这些方面做文章, 宣传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呢?

同类推荐
  • 神思:艺术的精灵

    神思:艺术的精灵

    《神思:艺术的精灵》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对“神思”这一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说明了“神思”具有自由性、超越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一个动态的思维方式,论述了想象是“神思”的主要内涵,有很多创见,给读者以启迪。
  • 红色哈密

    红色哈密

    哈密绿洲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风力、光电资源,还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光照千秋、光辉闪耀的革命红色资源。《红色哈密》一书就是收集、整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先后在哈密活动的事迹。
  •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本系列套装包括《阳春集》、《乐章集》、《漱玉词》、《珠玉词》四部词集,分别收录南唐冯延巳、宋代柳永、李清照和晏殊的词作,参考《全宋词》等版本,严格校勘,在原词的基础上,添加了注释、生僻字注音、译文和学者辑评,让读者在流畅阅读、轻松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品赏到词句的精妙之处。经典词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声声慢·寻寻觅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皆被收录其中。这四部词集,是了解中国诗词文化、品读诗词佳作必不可少的读本。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曾说流年(全五册)

    曾说流年(全五册)

    《曾说流年》系列共5册,以日记体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作者自2014年至2018年间的所思所想,内容包括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和反思、对时节及身边人和事的评论、对童年的回忆等,作者引用先贤的诗句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文字清新自然,读来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原配要逆袭

    快穿之原配要逆袭

    洛子清掉进了井里,死了。不曾想,竟意外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开启了原配逆袭之路,虐渣男贱女。反派:“清清,你是不是不要我了?”系统(震惊):“反派怎么缠上你了?”洛子清:“唉~一定是我太美了。唉~我怎么可以这么美啊~”
  • 星火历元

    星火历元

    星际移民时代后的联邦各国度过了携手奋进的阶段,在距离母星遥远的星系上开辟了人类新的家园。自移民时代后的数百个世纪里,联邦各国曾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然而长久的太平让新世纪的人们忘记了过去的苦难和艰辛,当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的时候,联邦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复杂。然而,随着星火历的开始,当人们想要探索更加广袤的宇宙时,未知物种的突然袭击,点燃了新的纪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灰姑娘的纯情罗曼史

    灰姑娘的纯情罗曼史

    她—林影月。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因为朋友们的帮忙她得以继续边学习边打工。。在打工的地方她遇见了韩氏集团的三少爷。。。。是命运的相遇,还是另一段感情的牵线。。韩氏大少爷—韩功诚。。韩氏现任总裁。成熟稳重。。韩氏二少爷—韩功尚。。大三生。帅气温柔。。韩氏三少爷—韩功勋。。大二生。冷酷邪魅。。韩氏四少爷—韩功灿。。大一生。俏皮可爱。。看林影月与四位帅哥之间的浪漫生活。。
  • 予你繁星似海

    予你繁星似海

    你说:“因为你喜欢星星,所以,就算人人都喜欢光芒万丈的太阳和皎洁璀璨的月亮,我也愿意做一个小小的恒星,闪烁着光芒,即使这光忽明忽暗,但是它永远都在。”你说:“林落琛,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会努力跟上你的步伐,即使有一天我掉队了,你也不要回头,更不用担心我到底在不在,因为,我永远都在。”重新回到南岛的白瑜在看见林落琛的第一眼时,心里的那堵墙就已经崩塌了。后来他知道,那个喜欢天文,钢琴八级,说话温柔,喜欢滑板,成绩优异的女生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喜欢她从一个秘密变成了人尽皆知的事情,靠得越近,就越离不开。可是,白瑜从来都不知道,喜欢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 挚爱倾城妃

    挚爱倾城妃

    林中救起的那一刻,他深知自己已无药可救。琼花树下的那一眼,她情愫以生。他不知自己怎会如此爱她,只知自己像等她许久。奈何桥上的深情誓言,妖娆而肆意绽放的彼岸花。宠入骨的宠文
  • 凤凄妆妾身不思量

    凤凄妆妾身不思量

    他是杀兄弑母的太子殿下,化身姑苏城第一首富。她是懵懂无知的青楼妓子,变身天下皆知的公主。在他眼中的,只有权利。而她不屑的,也是权利。一个女子从天真变成满眼心机,她懂得了复仇她懂得了杀人。她血溅四方,只为了当年骗她得那个人。凤凰涅槃,凄冷了红妆。妾身等一人,夜夜常思量。“孤以江山为聘,嫁给孤。”“妾身偏不。”
  • 让我陪你走下午

    让我陪你走下午

    女主角因车祸失忆,忘记了父母是因为车祸去世,也忘记了和男主角是未婚夫妻关系。男主角和女主角弟弟一直隐瞒此事,为的是不让女主角伤心难过,并且暗中侦查车祸原因。女主角对于工作尽职尽责,弟弟也是学校的优秀班干部。男主角是女主角的上司,却不会徇私枉法。后查清车祸原因,女主角也在亲戚朋友陪伴下逐渐想起来车祸一事。男主角女主角最后成婚,幸福了下去。
  • 模拟程序

    模拟程序

    仅以此作品让我们曾经喜欢的动漫人物再次出现,没有看到过得场面,进行模拟,送给爱动漫的我们。。。
  • 数据群侠传

    数据群侠传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落魄江湖载酒行.————.回风吹雪诗书轻.————.十年一觉江湖梦.————.欲破长天剑空鸣.——————————————轩辕剑的天书系统,梦幻的变异金柳露……许多新奇有趣的元素,都将在本书华丽登场!某男的群号:58967695欢迎大家一起来给本书加入更多的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