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3200000013

第13章 重要的佛教寺庙(10)

在席力图召众多的建筑中,大经堂是寺内占地面积最大,外观造型最美的藏汉式建筑。整个经堂,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各九间,故称81间大经堂。经堂的墙体是典型的藏式围墙。墙上开有藏式盲窗,并配有藏草、铜镜等装饰物品。正面墙壁全部用彩色琉璃砖镶嵌而成。黄、绿、蓝等各色相间,组成绚丽多彩的精美图案。经堂的殿顶,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为藏式平顶建筑,后为汉式歇山顶建筑。平顶和歇山顶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种藏、汉合璧、造型特殊的建筑艺术。这种建筑形式,是我国古代蒙藏地区藏汉式结合建筑中最成功的范例之一。精美多彩的雕绘图案、色泽艳丽的琉璃砖瓦,再加上金光闪闪的鎏金饰件,使得整个经堂更加显得富丽堂皇,无与伦比。经堂内部,宽阔高深,气氛庄严。空间里竖有64根藏式风格的方形明柱。每根柱上都包有彩色的龙纹挂毯。顶棚、栏板及横梁处布满了各种彩绘图案。四面壁上挂有精心绘制的佛教画像数百幅。色泽艳丽,内容丰富。殿堂正中供有释迦牟尼塑像。两旁分别供奉十方佛、度母、菩萨等。在东西两壁的经架上,还珍藏有藏文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卷。整个殿堂内部配置得当,布局合理。

御碑亭,分东西对称而立。每一座亭内都有一块高达3米的石碑,称作“纪功碑”。它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

塔院内,有一座造型奇特的佛塔,为覆钵式喇嘛塔。此塔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覆钵式喇嘛塔中最精美的一座。

席力图召,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包头五当召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境内。“五当”是蒙语柳树的意思。五当召,表示寺庙建于柳树沟内。五当召的藏文名称叫做巴达格勒,意思是白莲花。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喇嘛庙。1996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当召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扩建。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赐名为广觉寺。现寺内建筑,均为清代遗物。

五当召占地面积约三百亩,有大小房屋二千五百余间。全召建筑,可分为六宫、三府、一陵。

所谓一陵,就是苏尔盖陵。这是召内历代高僧的灵堂,堂内存放着他们的骨灰。所谓三府,指的是甘珠尔府、章嘉府和洞阔尔府,这是历代活佛的住地。

所谓六宫,指的是苏古沁独宫、却依林独宫、洞阔尔独宫、当坎希德独宫、日木伦独宫和阿会独宫。这是喇嘛们念经、拜佛、集会、说法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其中,苏古沁独宫位置最前,也是召内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宫分三层:一层为经堂;二层供奉释迦牟尼和宗喀巴塑像;三层为两座高大的铜制曼陀罗,从上到下依次铸有宫殿、城墙、须弥山和云水图案。此外,在却依林独宫中,有全区最大的弥勒佛铜像。在日木伦独宫中,有全区最大的宗喀巴铜像。这些,都是五当召内很为珍贵的文物。

十三、江苏

(一)南京灵谷寺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东一公里处。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大的无梁殿,引人注目。

此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初名开善寺,是梁武帝萧衍的女儿永定公主为宝志和尚修建的。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更名为宝公院。五代后唐改名为开善道场。北宋更名为太平兴国寺。明初改名蒋山寺。后,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为灵谷寺。清初,寺为战火所毁。康熙、乾隆时重修。在太平天国时期,寺庙再度被战火毁坏。同治、光绪时重修。1928年,国民政府以无梁殿为中心,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并修建了纪念塔——灵谷塔。1949年后,人们对无梁殿等建筑进行了维修,并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和灵谷寺一起,辟为灵谷公园。

灵谷寺的现有建筑主要有无梁殿和龙王庙。在龙王庙中,有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

无梁殿宽53米,深37米,高22米。全部用长砖砌成。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无梁砖殿。殿内殿外,无梁无柱,建筑非常特殊。这是灵谷寺屡遭浩劫而惟一幸存的建筑物。1929年,国民政府把它变成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祭堂。现在,它是人们前来参观的重点。

灵谷塔就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29年。八角9层,高60米。塔内有孙中山先生对黄埔军校同学的演讲词,并有楼梯可以上达,观看周围风景。

(二)南京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山,是我国佛教著名圣地之一,与济南灵岩寺、天台国清寺、荆州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天下四大丛林”。

栖霞寺得名于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隐士明僧绍之号——“栖霞”。栖霞寺后多次易名,曾有“功德寺”、“徵君栖霞寺”、“妙因寺”、“普云寺”、“岩因崇报禅院”、“虎穴寺”等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敕书“栖霞寺”。

栖霞寺前有彩虹亭、白莲池,池形似半月,又称“月牙池”。池周新增汉白玉栏杆,与水相映成趣。寺门上横嵌“栖霞古寺”四个大字。

入寺门,即可见弥勒殿;过弥勒殿,是金碧辉煌的毗卢殿,重檐九脊,高大雄伟,殿内佛像制作精美,各有姿态。另外,寺中还有藏经楼、摄翠楼等建筑,以及千佛岩、舍利塔、大佛阁、明徵君碑等胜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大佛阁右侧。始立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文帝笃好佛教,他在取代北周统治之后,一变周武的灭佛政策,大力复兴佛教。文帝未登皇位之前,曾从天竺僧人手中得到佛舍利一包,即位后便先后三次令全国各州建舍利塔分置安放,共立塔110所。栖霞寺的舍利塔就是当时第一批建立的30座舍利塔之一。现塔是五代南唐时重修的。该塔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密檐式塔,全塔用大块的花岗岩分层雕砌而成,高约18米。塔基每边长5.13米。塔身第一层特别高,全部作八角柱形,正面双门紧闭,门上刻铜钉兽环,西面为普贤骑象图;正东、西北、西南和东北四面均雕刻天王像;四天王上又镌飞天之像,极为生动;其背面亦作户门。前后门两旁柱上,刻有《金刚经》四句偈。塔自第二层以上,上下檐间距离颇短,各面均作两圆拱龛,内刻坐佛,下有莲花座,上作缨络花绳。这座塔值得特别注意之处有二:其一是它的形制。栖霞寺舍利塔是目前所知江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密檐式塔。其二是塔身上的精美雕刻。

舍利塔东面是闻名中外的千佛岩。岩壁前,镌刻着宋朝游九言书写的正楷大字“千佛岩栖霞山”。西壁的无量殿,是修建最早、最大的佛龛。龛正中坐的无量寿佛身高10.83米,连座高13.33米,分侍两侧的观音、大势至菩萨线条流畅,结体匀称。塑像衣褶作风颇似大同云冈石佛,但它的开凿却比云冈石窟早17年。千佛岩上的佛像,或一二尊一龛,或三五尊一窟,或十来尊一室,大至数丈,小仅尺许,共700余尊。“千佛岩”是极言其多的称号。

栖霞寺又是唐朝鉴真和尚足迹所至之处,所以在寺内的藏经楼院内专设“鉴真和尚纪念堂”,供奉着1963年日本文化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塑像,还陈列有鉴真和尚有关史迹资料多种。

《摄山栖霞寺明徵君碑》建于唐上元元年(674),碑文是唐高宗李治所作,通篇四六韵文,用十首铭词结束;由初唐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通篇行书,笔划丰润圆劲,其书法既师承了王羲之,又吸取了褚遂良等的笔法,自成一家。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行书碑刻之一。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相传为唐高宗李治亲题。

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栖霞寺开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栖霞寺名声更振。1988年,栖霞寺舍利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苏州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清新雅致,隐淡忧怨的小诗,使姑苏城外的一荒村小寺,成为天下闻名的胜地;其作者张继在唐代诗人中并非大诗人,以此一首小诗《枫桥夜泊》而名传千古。寺与诗名,成为姑苏景色韵味最浓处。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3公里多的枫桥镇,始建于6世纪上叶梁天监年间,相传7世纪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和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故此名为寒山寺。今寺东庑还有寒山、拾得的塑像。寺在明清两代迭遭火灾,屡经修复,现有殿堂为明末清初建筑。主要殿宇有大殿、藏经楼、碑廊等。寺外河流映带,石桥高耸;寺内曲栏回廊,绿树黄墙,深得佛禅二味。

寒山寺之引人向往,不在于殿堂佛像等有形之物,而在于“寒霜”、“乌啼”及“钟声”之无形。旧时诗人每咏寒山寺,多提钟或钟声,但意境差张继远矣。寺内原有明书画大家文征明书《枫桥夜泊》诗碑,因文字模糊不清,由晚清经学大师俞日重写了一块,为中外人士所珍视,拓本流传甚广。日本人来寒山寺,必带一张俞樾手迹拓片回去以作纪念。另外,1936年,苏州名画家吴湖帆与诗人张溥泉也写刻了一块《枫桥夜泊》诗碑,张溥泉大名叫张继。现代诗人张继写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又为寒山寺添一段佳话。诗以寺名,寺传钟声。

如今的寒山寺,钟声来自钟楼内的一口仿青铜乳头钟。此钟是1905年由日本十万友好人士捐资铸成。钟重5吨,高2.5米,钟上有“二龙戏珠”图,图上的两颗“明珠”为钟的撞击点。

1996年底,苏州市旅游局在安排除夕听钟声活动时,首推撞新年幸运钟,游客反应非常热烈。1998年开始,由各旅行社标价出售“新年幸运钟声撞钟权”:不论企业和个人,第一响是500元人民币,逢8是300元,其余都是200元。

108响除夕钟声,表示一年的终结,因为1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时每五天为l候),合计为108下。按佛教教义,人生有108个烦恼,除夕听108响钟声,便可得以解脱烦恼,来年幸福安康。寒山寺除夕听钟声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

(四)扬州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蜀冈山上,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以大明年号命名,故称“大明寺”。在150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大明寺屡经兴废,历尽沧桑。隋朝仁寿元年(601),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巡游江南,到扬州时,改赐“法净寺”。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

大明寺周围古木葱茏,幽静深远。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刻,东为蒋衡山书“淮东第一观”,取自宋代词人秦观诗句“游人若问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

进山门为天王殿,迎门供奉着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出天王殿,走过一条花岗岩甬道,就到了大雄宝殿。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背面为南海观音,手持净瓶,站在鳌头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装修,金光焕彩,法相庄严。大殿东南为平远楼,建于清雍正年间,同治时重修,共三层,构筑精致,有庭院竹石之胜,现为方丈室。平远楼北为晴空阁,现为鉴真事迹陈列室。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742)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堂前有一碑亭,正面镌刻郭沫若手书的“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是阴刻的赵朴初撰书的长篇碑文。正殿由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雄伟质朴、富丽堂皇。纪念堂四壁是彩绘,正中供奉着鉴真塑像,是仿日本国宝鉴真塑像而成,造像结跏而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

纪念堂前的庭院中,有石灯笼一幢,是日本唐招提寺赠送的。

大雄宝殿西侧,有“仙人旧馆”门额,入门即是有名的平山堂。平山堂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连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修建造了“谷林堂”。谷林堂取自苏东坡“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后人又建有欧阳祠,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

同类推荐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热门推荐
  • 绝世倾城:虐心王爷娇宠妃

    绝世倾城:虐心王爷娇宠妃

    她、在杀手榜上排行第一,她、是第一帮派的大宫主,一次杀害,她失去了所有。她穿越了,到了古代,那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附身在了木府不起眼的三小姐身上,给姐妹们欺负,丫鬟都欺负她,住在最破的地方,不是宰相府吗?怎么这些人这么毒?她最不喜欢别人欺负她,一次在报复姐妹的庙里,她认识了妖孽而高冷的隐王,北燕最牛叉的强者。她只对他笑,对他好。他只对她温暖,对她爱。
  • 青春一道美丽的弧

    青春一道美丽的弧

    她,身份不明。他,高冷霸气。她,甘于平庸。他,天生的王室。当他们相遇……
  •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血歌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血歌

    如果有一天,你被召唤到瓦洛兰大陆,你最想做些什么?……地球宅男明影烛被意外召唤到瓦洛兰大陆,扛下责任,从此踏上了征服命运之路。然而,当他成为英雄联盟的一名英雄,以为自己战胜命运,才发现自己被召唤过来不是意外,而是命运所使。一切都只是阴谋……
  • 不周传说

    不周传说

    没有人可以拯救世界,而神可以。但是神似乎已陨落了千年。给众生欢乐,解万千苦厄的神,是否还把我们虔诚的皈依看在眼里?恶龙即将再次临世,世人却依旧无知地用拳头为自己谋名追利。玄天月华,慈悲神示。受了神示的凡貌男子,将如何在似乎是命运的路上,走下去……
  • 木叶不一样的暗

    木叶不一样的暗

    现代咸鱼青年穿越到火影成为奈良鹿丸,迎娶白富美走上忍界巅峰的过程。——新人雪碧第一本书,小白文,不喜勿喷。
  •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姜平然是一个活了很多年的老姑娘,拥有平凡人更多的时间和长久的美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她无波无澜,直到她意外救下一位少年,并和那少年有过一月同在屋檐下的时光。九年后,祁景彦再见到日思夜想的“恩人”,觉得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面对祁景彦的甜言蜜语,死缠烂打,不依不饶,死性不改。姜平然咆哮:喂!我这年纪都够当你太太太奶奶了!你怎么下得了口!祁景彦笑:你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追着你!
  • 梦回昔日古战场

    梦回昔日古战场

    主人公丁羽飞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慎被飞溅起的石块击中头部昏迷。一觉醒来,自己连同送葬者雇佣军团正在执行任务的几人稀里糊涂的来到了1937年的中国战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丁羽飞和送葬者的队员们率领国民党剩余残部死守南京城!阻止了悲剧,改写了历史......
  • 天降之夜

    天降之夜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与黄土同生的韦礼安已经吹响战争的号角;梧桐树下的精灵开始践行千年的誓言;巨大的兽人战船上船帆随风摆动;王国的人类擦拭着生锈的弩箭。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终结了。在染血的旌旗下,重生的夏尔紧紧地守护着自己的誓言。
  • 晓冉姐

    晓冉姐

    临近高考,学渣顾晓冉一直视校规与不在,还经常连累四班。一天校长与班级谈话,晓冉突然顿悟,开始发奋学习,最终在高考中超常发挥,与陈倩倩一同考入清华。
  • 警世通言·肆

    警世通言·肆

    《警世通言》描写了宋、元、明三代的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这表明,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